A. 水滸人物
林沖、宋江、李逵 (你選一個啊!)
林沖:
林沖是《水滸》里的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這個形 象時,應從人物的歷史條件、階級特性出發,抓住林沖的性格是怎樣在矛盾和沖突中發生重大轉變的,要始終扣住一個「逼」字。
林沖出身於槍棒教師家庭,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由於階級出身的影響,他雖然有正義感,對當時封建統治者有一定的不滿,對高俅對他的迫害深為不平,但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又留戀著自己的小康生活,養成了軟弱動搖的性格。因此,雖屢遭屈辱和陷害以至淪為「罪囚」,刺配滄州,他仍舊委曲求全,逆來順受,希望能掙扎著重返京都,恢復舊日的安寧生活。本文開頭寫林沖到滄州後路遇李小二,反映了他同社會下層人物的聯系,表現了他扶弱救困的俠義氣概和正直忠厚的性格。他到滄州後,因有柴進的書信錢財照顧,沒吃什麼苦頭;又碰到李小二夫婦,得到了一些溫暖。因此,盡管他明明知道是高俅「生事陷害」,使自己無辜「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他也只是擔心「未知久後如何」,並未作進一步的打算,甚至還自認是「罪囚」,「恐怕玷辱」李小二夫妻兩個。不過,林沖畢竟是個正直剛強的人物,在他的靈魂深處潛伏著反抗因素,正如李小二所說,「林教頭是個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殺人放火」。因此,當李小二向他報信的時候,他一眼識破了陸虞候的陰謀,明確地意識到「那潑賤賊」是要「來這里害我「,這就激起了復仇的怒火,決心叫仇敵「骨肉為泥」。他不顧李小二的勸阻,馬上「去街上買把解腕尖刀,帶在身上」,遍尋陸謙,足見其復仇心切,說明他在統治階級的迫害下,反抗性有了增強。但當「尋了三五日,不見消耗」時,「林沖也自心下慢了」,剛燃燒起來的復仇怒火又冷了下去。管營撥他去守草料場,一方面他能將此事與幾天前陸謙的神秘出現聯系起來加以考慮:「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說明他對陸謙是有懷疑、有警惕的;但另一方面,他仍然聽從安排到了草料場,並且隨遇而安,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理」那四下里崩壞了的草屋,准備長期居住。沽酒途中行經山神廟,他又祈求「神明庇佑」。正當高俅對他的迫害步步進逼、他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時候,他卻仍然抱著幻想,一廂情願地盡往好處想,沒有反抗的意圖。這時,在他心裡,殺人復仇的念頭又退後了一步,苟安妥協的想法又佔了上風。
直到草料場火起,他在山神廟里聽到了陸謙等人得意忘形的對話,才了解到高俅指使陸謙策劃的惡毒陰謀的真象,認識到高俅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的險惡用心,看到反動統治者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是死路一條(「便逃得性命時,燒了大軍草料場,也得個死罪」)。血淋淋的事實使他真正認清了統治階級的真面目,原來的幻想徹底破滅。直到這時,他才忍無可忍,毅然決然地殺死仇人,投奔梁山,終於走上反抗的道路,加入了農民起義軍的行列。由忍辱屈從到被迫反抗,這是林沖性格的根本轉變。林沖的人生道路,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是如何在尖銳復雜的重重矛盾中,逐漸產生分化的。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其生活和生命尚無保障,那麼,廣大勞動人民生活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朽。
宋江:
自從《水滸傳》問世以來,一直對宋江的評價褒貶不一。宋江是《水滸傳》中最復雜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經得起琢磨的一個人物形象。他是陰險奸詐,還是忠義兩全?是道貌岸然,還是江湖好漢?
《水滸傳》第18回宋江剛出場的時候,就對他有一個全面的介紹。他是世代務農,世世代代種地,守一些田園過活。自幼攻讀經史,受到傳統的文化教養。更主要的一點,就是他所從事的職業。他在縣衙里邊當一個押司。所以從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養和所從事的職業,我們可以判斷,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義感,他的職業養成他處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的習慣,也培養了他喜歡玩弄權術的手段。
上樑山之前,他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蓋。並且為了怕事情暴露,殺死閻婆惜。從這些事情上來說,我們可以說宋江是一個仗義的英雄。那麼上樑山之後,他就變成了一個義軍的首領,他領導梁山兄弟的幾次戰役,都充分顯示了他的指揮和組織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後,他就變成了一個國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來的「替天行道」改為「順天護國」,這是一個國家的忠臣才有的行為。所以說無論我們以怎樣的主觀情感對宋江或褒或貶,或愛或恨,都不能否認他是中國古典文學人物畫廊里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
李逵的
在《水滸傳》中,李逵是作者著墨較多,性格較為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之一。對這位梁山革命隊伍的要將,歷來的評價較高,或認為他最具反抗意識,或認為他天真可愛,但筆者閱讀《水滸》數遍,對這位好漢實在喜歡不起來,一頭失控的江湖怪獸,這是筆者對他的整體印象.
首先是其流氓習氣。他出身農民,但沒有農民的厚道,一點都不天真,反而顯出一副無賴相,賭博、搶劫,與一般的地痞無賴沒有什麼區別。如果把搶別人的東西也率率真的話,李逵不過是不加掩飾表現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
其實是其嗜血性。李逵作戰不能說不勇敢,在沖鋒陷陣時表現得十分勇猛,為梁山事業的發展壯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戰方式與他人不同,他經常是敵我不分,不分青紅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過去,此舉固然對敵人的殺傷力不小,但在毫無目標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許多無辜的冤魂.
再次是其奴才意識。從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漢中最具反抗精神,這有他的屢次反對招安為證。但是我們要看其反抗背後潛在的動機,雖然說李逵做事經常缺乏思考,率性而為,但在這件事上他恰恰是有著明確的目的、並不含糊。
自然,李逵的結局也是很有悲劇意味的,耐人尋味,如此一條勇猛剛烈的漢子沒有轟轟烈烈地戰死沙場,最後卻落得一個最窩囊不過的死法,而且還是死於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這無疑具有一種反諷的效果,應該說作者的這一處理方式,是很有深度的。水滸傳》: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1759年日本就有了《水滸傳》的節譯本;1933年美國賽珍珠譯的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水滸譯本,產生了很大影響。現在《水滸傳》已有十多種文字的數十種譯本,風行世界。
B. 小時候家裡窮,看爸爸總是穿的很破,而我覺得和他一起丟人,上街都不和他走一塊,現在長大了,出去打工了
長大了,成熟了能夠體會到這份難以割捨的親情很不容易,有些人活一輩子都渾渾噩噩,努力吧為了更好的明天
C. 水滸傳人物介紹,(除了宋江,林沖,魯達,因為這三個人的介紹我有了),介紹一下他們的性格,故事
主要人物 這里不一一說 因為 有108 個人呢??
1、宋江的出身及綽號: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人孝順、仗義疏財,因為面黑身矮,人們都稱他為「孝義黑三郎」。上樑山前,宋江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兼之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宋江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不管甚麼身份,他都熱情接納、終日追陪,並無一點厭倦;來人若要起身則盡力資助。可稱揮金似士!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平常散施棺材葯餌,濟人貧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大家把他比做天上下的能救萬物的「及時雨」一樣,在山東,河北很有名氣。
宋江上樑山的緣由:
宋江自幼與同在鄆城縣東溪村人稱「托塔天王」的晁蓋相熟,是為好友,「生辰綱」事發後,宋江出於義氣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晁蓋等人上樑山後,為報宋江救命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留下書信和黃金兩條,不料是夜被私通張文遠的外室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怒而殺惜逃回家隱藏且得好友朱仝私放,赴柴進庄避難並與武松相識結為兄弟,後走清風寨投靠花榮,並於清風山結識燕順、王英、鄭天壽等人。觀燈遭劉高之妻陷害,與花榮大鬧清風寨,收得秦明、黃信等人後同上樑山,於對影山勸收呂方、郭盛兩位少年將軍,路遇石勇得家書回家奔喪被擒發配江州,路上結識李立、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薛勇、張橫等好漢,至江州遇戴宗得會李逵、張順;酒醉潯陽樓題反詩發狂言被判死罪,得梁山眾英雄法場相救,白龍廟聚會同上樑山;曾頭市晁蓋中箭死後,為眾人推為梁山泊主。
宋江的結局:
受招安後率眾兄弟戰大遼、掃田虎、擒王慶、平方臘後,被授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受蔡、高、童、楊陷害,誤飲毒酒後怕李逵再反,招來與之同飲共亡,死後被葬於當地蓼兒窪。
宋江所使的兵器:錕吾劍
2、天罡星盧俊義——梁山泊副寨主,一百單八將之二。
盧俊義的出身及綽號:
盧俊義,世居北京(大名府),出身富商之家,槍、棒、拳為河北三絕,一身好武藝,號稱:棍棒天下無對!北京人尊稱其為盧員外,江湖上人送綽號玉麒麟。
麒麟,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代表著祥瑞,又被稱為「仁獸」,盧俊義相貌堂堂,目光炯炯,眉分八彩,身高九尺如銀,故被稱為「玉麒麟」。
盧俊義上樑山的緣由:
晁蓋中箭身亡後,宋江和眾頭領守在山寨,每日祭奠晁蓋。一日請到遊方去濟南經過梁山泊的大名府龍華寺主持大圓法師,閑聊中,宋江從其口中得知了盧俊義的名字,頓起仰慕之心——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時,小可心上還有甚麽煩惱不釋?為此,吳用假扮算命先生、李逵扮做啞道童來至盧家為其算命,詐稱其有百日血光之災,須往東南千里外避禍,並誘其在牆上題藏頭反詩一首。盧俊義信之,留燕青在家,自與管家李固押十輛貨車去泰安還願。路經梁山,不聽勸告車插旗幟,先後與李逵、魯智深、武松、劉唐、穆弘、李應大戰不勝,被花榮箭射笠纓奪路而逃,為李俊、張順誘至船上、活擒於水中;上山後不願入伙,被強留三月有餘方才下山,遇燕青得知家中變故而不信,回家後被與妻私通的李固告發,被判充軍沙門島,家產盡被李固霸佔。途中險被押解公人害死幸得燕青相救,旋復又被告發被判死刑,石秀劫法場不遂一同被關,幸有蔡福蔡慶照顧。梁山軍前後兩戰大名府,盧俊義方才獲救,殺姦夫淫婦之後上樑山,活擒史文恭為晁蓋報仇,宋江讓位眾人不服,拈鬮打東昌遇虎將張清連遭敗仗,石碣天文位居天罡星成為宋江副手。
盧俊義的結局: 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後,做為宋江副手,率眾兄弟轉戰南北,身先士卒,經數十常惡戰,最終功成而回,被授予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蔡、高、童、楊四奸臣設計,使人告其欲反被召進京,於天子賜宴中暗下水銀,返程途中因毒發溺水身亡。
盧俊義善使的兵器:槍、棒。
註:為使大家更熟悉《水滸傳》中的人物,特寫此系列文章,預備按梁山英雄座次而寫,力爭每日介紹1--2人,如有謬誤處,請大家指正。
3、天機星吳用——梁山泊軍師,一百單八將之三。
吳用的出身及綽號:
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祖居鄆城縣東溪村,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須長,愛做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系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凈襪,在村中任私塾先生,生來愛讀兵書,通曉軍機,上樑山後運籌幃幄,指揮若定,因此,江湖上人稱「智多星」。
吳用上樑山的緣由:
劉唐為生辰綱一事,夜走鄆城縣往投晁蓋,途中酒後醉卧靈官廟,為巡查的縣都頭雷橫抓獲並帶往東溪村晁蓋庄,晁蓋得知詳由,謊對雷橫說劉唐是其外甥得釋並送雷橫十兩銀子。劉唐不忿,私自追趕雷橫欲討回銀兩,話不投機,兩人動手,揮動朴刀大戰,雷橫不敵劉唐,看看將敗,被旁邊私塾先生吳用用銅鏈勸開。吳用、劉唐回晁蓋庄,計奪生辰綱,吳用出謀劃策,並赴石碣村巧言說服阮氏兄弟共同聚義,定巧計在黃泥崗用蒙漢葯暈翻楊志等人,劫取生辰綱。事發後與晁蓋等人等人同上樑山,並定巧計在石碣村大破官軍。上山後巧激林沖火並王倫,從此奠定梁山基礎,在後來的爭戰中多出奇計,為水泊梁山的興盛立下大功,成為梁山軍師。
吳用的結局:
梁山全伙受招安後,吳用作為軍師,參加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其間,曾與阮氏兄弟議及重上樑山,礙於義字而做罷。平南歸京後被授予武勝軍承宣使。宋江受蔡、高、童、楊四奸陷害飲鴆而亡,吳用聞訊後與花榮趕至蓼兒窪,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場之後,雙雙自縊而亡。
吳用所使的兵器:銅鏈
4、天閑星公孫勝——梁山泊副軍師,一百單八將之四。
公孫勝的出身及綽號:
公孫勝 ,復姓公孫,單名勝,道號「一清先生」,生得一雙杏眼,落腮鬍須,身長八尺,相貌堂堂,乃薊州人氏,自幼在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大家都呼他為公孫勝大郎。後來師從羅真人,學得一身道術,善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他做「入雲龍」。
公孫勝上樑山的緣由:
為給岳父蔡京慶壽,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大肆搜刮民財,共得十萬貫金珠寶貝,名曰「生辰綱」。公孫勝得之消息後激於義憤,往投晁蓋獻劫奪之議,在晁蓋庄遇劉唐、吳用、阮氏兄弟,風雲際會一拍即合,七星聚義,遂成「智取生辰綱」之舉。石碣村一戰,運用所學道術,巧運長風火燒官軍戰船立下頭功,上樑山後助晁蓋火並王倫,開水滸寨基業。後中途省親回家,宋江大戰高唐州為高廉妖法所敗,戴宗、李逵上九宮縣二仙山相請,奉師父羅真人之命,二次下山大敗高廉,石碣天文位列天閑星,與吳用一起共為軍師。
公孫勝的結局:
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後,於平大遼途中回九宮縣二仙山見師尊羅真人,遵師囑助宋江平定田虎、王慶,曾於陣前鬥法,大破田虎部下術士喬道清,並收其為弟子,淮西平定後,遵師命辭別眾兄弟,功成身退,回家奉母,修習道術,如見首不見尾的入雲神龍,從此隱居在山林泉石之中……
公孫勝善使的兵器:松紋古定劍
5、天勇星大刀關勝——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首,一百單八將之五
關勝的出身及綽號:
關勝,漢末名將關羽嫡派子孫,其人形象與關雲長相似,身高八尺五寸,三柳長須飄揚腦後,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朱,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因善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上樑山前為蒲東巡檢,因不得賞識屈居下僚(巡檢:負責輯捕盜賊的小官)。
關勝上樑山的緣由:
梁山為救身陷牢獄的盧俊義、石秀,出動大軍攻打大名府,戰罷數場,大敗李成、聞達、索超等將,攻城甚急。大名府留守梁中書派人至東京蔡京處求救,京城衙門防禦保義使宣贊向蔡京推薦關勝,關勝到京獻「圍魏救趙」之計,深得彩京贊賞,受命率領宣贊、郝思文二將攻打梁山,初戰用計擒得張橫、阮小七二人;續戰在陣前大戰梁山猛將秦明、林沖不分勝敗。宋江愛慕關勝,更兼敬其祖上,遂與軍師吳用定計,使大將呼延灼前往詐降、並於陣前鞭打假黃信,關勝信其投降誠意,依其計往劫宋江大寨,中計而逃,梁山軍用絆馬索絆倒其馬將其擒獲,上山後得宋江禮待,感其義氣,遂降。英雄排座次為百單八將之五,成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首。
關勝的結局:
梁山眾將受招安後,關勝隨宋江出征,沖鋒陷陣,刀斬遼國都統軍兀顏光;在掃田虎、平王慶過程中屢立戰功;征方臘戰常州刀斬方臘手下名將錢振鵬,數戰殺死梁山戰將多人的南軍大將石寶,最終功成回京,金殿受封為授大名府正兵馬總管,甚得軍心,眾皆欽伏。一日,操練軍馬回來,因大醉失腳落馬,得病身亡。
關勝善使的兵器:青龍偃月刀
6、天雄星豹子頭林沖——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二,一百單八將之六
林沖的出身及綽號:
林沖,東京人氏,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身高八尺,相貌英武,為人忠勇丈義,武藝高強,因其生得豹頭環眼,燕領虎須,故此江湖人送外號「豹子頭」。
林沖上樑山的緣由:
高俅之子高衙內於東獄廟調戲林沖之妻,被林沖喝退後又定毒計,使路謙誘林沖至樊樓飲酒,復將林妻騙至路家,林妻抵死不從,正鬧間林沖聞信趕來,高衙內跳牆而逃,林沖將路家砸得粉碎,復攜短刀尋路謙而不得。一日,林沖與魯智深路遇一賣刀人,購得寶刀一口。次日,太尉府派承局兩人到林家,言高太尉命其攜刀往來比試。林沖不查,誤入白虎節堂被判刺配滄州。途中,兩公人在野豬林內欲害林沖,幸為魯智深所救,於路路過柴進庄,比武棒打洪教頭與柴進為友;進牢營先管天王堂後赴草料場,漫天大雪壓倒草房,踏雪沽酒夜宿山神廟;高俅為除後患派路謙追綜而至,設毒計火燒草料場。山神廟外林沖報仇雪恨槍挑仇人,得柴進引薦雪夜上樑山,不見容於王倫下山索取投名狀大戰楊志;晁蓋等七星上山,林沖為山寨大義於斷金庭刀劈王倫,從此開辟水滸寨一派新天地。從此,林沖為梁山東擋西殺,常勝美名傳遍天下,英雄排座次為百單八將之六,成為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二。
林沖的結局:
林沖因與高俅等權奸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是梁山眾多朝庭舊將中為數不多的堅決反對招安的英雄之一。梁山眾將隨宋江歸順朝庭後,林沖念及義氣,隨宋江南征北戰,從未折損過梁山的威風,百戰餘生,終於平定方臘。然而,在回京途中染患風癱不能痊癒,留在杭州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半年後不治而亡。
林沖善使的兵器:丈八蛇矛
7、天猛星霹靂火秦明——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三,一百單八將之七。
秦明的出身及綽號:
秦明,山後開州人,上樑山前為青州指揮司兵馬總管兼本州統制,祖是軍官出身,善使一條狼牙棒,有萬夫不當之勇。因為他性格暴燥,聲若雷霆,因此眾人都稱呼他為「霹靂火」。
秦明上樑山的緣由:
宋江為避禍,投靠花榮客居清風寨,元夜外出觀燈為劉高夫婦陷害,打入死牢,並由黃信定計誘花榮一並擒之,與宋江一同打入囚車押往青州,路上為清風山好漢燕順、王英、鄭天壽救下,並擒住劉高。黃信逃回清風寨寫信求救,青州知府慕容彥達得信後,命本州兵馬總管秦明帶兵征剿清風山,在山下與花榮大戰,中宋江等設下的誘兵之計,落入陷馬坑內被擒,宋江等人勸其入伙,秦明不允,眾人用酒將其灌醉,派人穿其衣甲夜打青州。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不辯真偽,以為秦明已反。天明,眾人送秦明下山,秦明單騎來到城下,城上知府大罵秦明並斬其家小,秦明無奈重返舊路遇宋江等人同回清風山,告知所使之計,秦明大怒,眾人反復陪禮勸說,宋江又許花榮之妹與其為妻,秦明方降;隨後單騎前往清風寨,說服徒弟黃信,眾人起程同上樑山,從此山寨又添一員猛將,英雄排座次秦明為百單八將之七,成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三。
秦明的結局:
梁山歸順朝庭後,秦明跟隨宋江出征大遼,掃平田虎,剿滅王慶,憑手中狼牙棒,戰場交鋒,屢立戰功,從未折了梁山的銳氣。最後,平定方臘的過程中,在睦州城下與方臘之侄、少年勇將方傑陣前交鋒,不分勝敗,不料方傑副將杜微暗放飛刀,秦明躲閃不及,被方傑趁勢一戟刺於馬下,血染沙場而亡。
秦明善使的兵器:狼牙棒。
8、天威星雙鞭呼延灼——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四,一百單八將之八。
呼延灼的出身及綽號:
呼延灼,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祖籍河東人氏,上樑山之前為汝寧郡都統制,武藝高強,殺法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因其善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故人稱「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上樑山的緣由:
梁山義軍為救柴進,打破高唐州,殺了奸臣高俅的侄子高廉,高俅聞信大驚,上奏徽宗舉薦呼延灼帶兵征剿梁山,徽宗准奏,並賜呼延灼名馬「踢雪烏騅」。呼延灼奉旨,帶領副將韓滔、彭汜率連環馬軍出征梁山,陣前交鋒不勝則放出連環馬大敗梁山軍將。湯隆獻鉤鐮槍之計,宋江使時遷盜甲請徐寧上山教使鉤鐮槍大破連環馬。呼延灼單騎敗走青州以圖報復,於路夜宿桃花山下,被李忠、周通盜走寶馬。至青州見慕容彥達,知府命其率兵征剿境內桃花、二龍、白虎三山,答應功成後助其官復原職。呼延灼攻打桃花山,寨主李忠不能敵,求救於二龍山,魯智深、楊志、武松來援,呼延灼與魯、楊二人交鋒不分勝敗,帶兵回城並於城下走馬活擒白虎山寨主孔明。其弟孔亮敗走途中遇武松,聽其義赴梁山求救,宋江帶兵下山,設計擒得呼延灼,呼延灼感其義氣歸降山寨,獻計打破青州,三山聚義,眾好漢同歸水泊。英雄排座次呼延灼為百單八將之八,成為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四。
呼延灼的結局:
梁山全伙受招安後, 呼延灼參與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曾力擒遼帥兀顏光之子兀顏延壽,平南歸京後被授予御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練。後領大軍,破金國四太子金兀術,出軍殺至淮西陣亡殉國。一說為救宋高宗,八十歲與金兀術大戰,不敵,馬陷吊橋被金兀術斧劈馬下(說岳全傳)。
呼延灼善使的兵器:八棱水磨鋼鞭、長槍
9、天英星小李廣花榮——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將軍之首,一百單八將之九。
花榮的出身及綽號:
花榮,上樑山前為清風寨武知寨,少年將軍,宋江的舊友。生得一雙俊目,齒白唇紅,眉飛入鬢,細腰乍臂,銀盔銀甲,善騎劣馬,能開硬弓,掌中一條銀槍,有著一身驚人的好武藝,射得一手好箭,能夠百步穿楊,人們愛其武藝,把他比做漢朝的名將李廣,因此,江湖上人送美譽「小李廣」。
花榮上樑山的緣由:
花榮是宋江的結義好友,宋江殺惜之後來到清風寨投奔花榮,於路在清風山救了因上墳而被王英擄上山寨的清風寨正知寨劉高之妻。不料元夜觀燈之時劉高之妻恩將仇報,唆使其夫將宋江抓住考打;花榮聞之大怒,搶回宋江並顯神箭風威嚇跑劉高軍士;劉高告上青州,知府派都監黃信假做調解將花榮擒拿與宋江一並押解青州,路上為清風山好漢燕順、王英、鄭天壽救下並擒殺劉高。黃信逃回清風寨寫信求救,知府得信後命本州兵馬總管秦明帶兵征剿清風山,花榮出陣與秦明大戰箭射秦明盔纓,後設計收降秦明、黃信等人一同投奔梁山;路過對影山恰逢呂方、郭盛比武,兩枝畫戟上的豹尾彩絛糾結不開,花榮一箭射去分開兩戟,藝驚眾人;上樑山後晁蓋聞之不信,恰好天邊有雁群飛過,花榮弓開之處,弦響雁落,從此,滿山之人無一不敬佩花榮。後梁山英雄排座次花榮位列為百單八將之九,成為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將軍之首。
花榮的結局:
花榮自上樑山後屢立戰功,被稱為「神臂將」「銀槍手」,梁山好漢受招安後,花榮隨宋江平定了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其間,多次大顯神威,槍挑箭射,威風八面。他曾在蓋州城下,連射田虎部下大將方瓊、張翔、楊端等數人,被稱為「神箭將軍」,敵軍聞之喪膽;大戰睦州時,陣前一箭射死方臘手下國師鄧元覺立下大功。平南歸京後被授予應天府兵馬都統制。宋江受蔡、高、童、楊四奸陷害飲鴆而亡後,花榮、吳用聞訊趕至蓼兒窪,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場,雙雙自縊,赴義而亡。
花榮所使的兵器:爛銀槍、弓箭。
10、天貴星小旋風柴進——梁山泊掌管錢糧頭領,一百單八將之十。
柴進的出身及綽號:
柴進,大周皇帝後代子孫,因其祖讓位於宋太祖有功被賜丹書鐵券,祖居滄州,大財主出身。柴進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縷清須,相貌俊秀。為人仗義疏財,愛好槍棒,武藝高強,專好結交江湖好漢,曾先後接濟過林沖、武松、宋江等人,江湖人送綽號「小旋風」。
柴進上樑山的緣由:
柴進身為貴胄出身,為人丈義疏財,廣愛結交江湖豪傑、英雄好漢,因此很為梁山好漢所敬重。不料,高唐州知府高廉妻弟殷天錫看中柴進叔父柴皇城的府第,屢次上門搔擾,並打傷柴皇城,柴皇城氣憤得病,柴進得之後,帶領暫住其庄的黑旋風李逵前往探視,恰逢殷天錫又來搔擾,李逵大怒殷天錫後回梁山報信。高廉聽聞妻弟被打死大怒,抓柴進到堂,柴進據理力爭,說明出身並丹書鐵券之事,高廉不理,將柴進痛打後押入死牢欲取其性命,幸有牢獄節級藺仁敬佩柴進,將其藏入枯井之中得保性命。梁山好漢聞訊下山大戰高唐州,攻破城池斬殺高廉,李逵隻身下井救出柴進,眾人共上樑山。石碣天文,柴進位列天貴星,為百單八將之十,在梁山與李應一起共同為掌管錢糧頭領。
柴進的結局:
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後,柴進隨眾兄弟於平大遼征田虎平王慶,其間曾設巧計藏炮擊賊,殺死王慶手下猛將糜勝;收江南自告奮勇,與燕青為伴混入幫源洞,憑胸中文韜武略深得方臘信任並召為駙馬。宋江大軍殺至清溪,柴進出馬里應外合大破方臘軍,並在陣前一槍挑方臘之侄、猛將方傑於馬下。奏凱還朝後,金殿受封為橫海軍滄州都統制。因在方臘處召過駙馬,恐奸臣因此而見害,於是偽稱患有風癱疾病,納還官印回家自在而居,忽然一天無病而亡。
柴進善使的兵器:長槍。
11、天富星撲天雕李應——梁山泊掌管錢糧頭領,一百單八將之十一。
李應的出身及綽號:
李應,中山府鄆州人氏,上樑山前為獨龍崗祝家莊左近李家莊之莊主。李應形象威猛,燕頜猿臂,虎體狼腰,仗義疏財。愛騎白馬,喜穿紅袍,善使一條渾鐵點鋼槍,背藏五把飛刀,神出鬼沒,能夠百步取人。因其生得目似鷂鷹,性如烈火,故此,江湖上都稱其為「撲天雕」。
李應上樑山的緣由:
祝家莊欲與梁山為敵,為求自保,同李家莊、扈家莊結為三庄同盟。薊州好漢楊雄之妻潘巧雲與和尚私通,並挑撥楊雄與其結義兄弟石秀之間的關系,後被楊雄識破碎剮於翠屏山。楊雄、石秀相約投奔梁山,路上又遇到時遷同行。來到祝家莊時遷偷店家報曉雞發生究紛而怒燒祝家店。混戰中時遷被捉,楊、石二人走脫,天明時遇李家莊管家舊友杜興,杜興引楊、石二人來見李應,李應出於義氣派杜興前往祝家莊討要時遷被祝家三子拒絕且出言不遜,李應聞之大怒,引人前往祝家莊與祝彪辯理,言語不合而動手,祝彪不敵放暗箭傷李應左臂,李祝兩庄聯盟遂絕。宋江三打祝家莊後,為請李應上山,派人假裝知府等人捉拿李應問罪,於路奪之,李應上山避禍,後方知此乃梁山之謀,事已至此,李應感梁山誠意,從此決定入伙。石碣天文出現李應位列天富星,為百單八將之十一,在梁山與柴進一起共同為掌管錢糧頭領。
李應的結局:
李應因為是財主出身,善於理財,故很得宋江器重,負責管理山寨的錢糧,因而出陣較少。平定方臘之時,曾肥刀殺死方臘手下大將伍應星。平南回京後被授與中山府鄆州都統制。上任半年之後,聽說柴進等人辭官回鄉,於是也假稱風癱,上報朝庭,納還官印後回到家鄉獨龍崗李家莊,與杜興一起同為富豪而善終。
李應善使的兵器:渾鐵點鋼槍,飛刀。
12、天滿星美髯公朱仝——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將軍之六,一百單八將之十二。
朱仝的出身及綽號:
朱仝,山東鄆城縣人,上樑山前為本縣馬兵都頭。朱仝原是本地富戶,為人仗義疏財,專愛結識江湖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善使刀、槍;他身高八尺五寸,生得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頜下一部虎須,長一尺五寸,很象關雲長的形象,因此,大家都稱他作「美髯公」。
朱仝上樑山的緣由:
朱仝與雷橫同為鄆城縣都頭,兩人交情很深。一日,雷橫上街閑走,聽曲時忘記帶銀兩,被唱曲人白玉喬、白秀英父女惡言嘲諷,雷橫大怒痛打白玉喬,被白秀英告之相好鄆城知府,被枷在縣前示眾。雷母前來送飯欲解雷橫綁繩,白秀英毆打雷母,雷橫大怒一枷打死白秀英,被判發配於路為朱仝私放,朱仝因而獲罪被刺配滄州。至滄州後因為人謙和,深得知府及其子喜愛,每日帶小衙內上街玩耍。五月初五蘭盂盆會,夜帶小衙內觀燈忽遇好友雷橫。原來雷橫被放後即帶母上了梁山,宋江聽說此事,念記舊日情義欲請朱仝上山,吳用為此特設計帶李逵、雷橫到此。雷橫勸朱仝上山、朱仝不允,卻發現小衙內不見,從雷橫口中得之被李逵抱走,朱仝大驚,尋至城外見小衙內已被李逵殺死,朱仝大怒與李逵相鬥,李逵且戰且退,引朱仝至柴進庄,經眾人相勸,只得同上樑山。英雄排座次位居天滿星,為一百單八將之十二,成為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將軍之六。
朱仝的結局:
朱仝上樑山後,深得眾兄弟敬重,在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等大戰中屢立戰功。梁山受招安後,參加了平定遼國、河北、淮西、江南的征戰,在蘇州城下,做為梁山八員上將之一,與南軍八將捉對撕殺,率先將南軍大將苟正槍挑馬下,盡顯風威。平南歸來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上任後管軍有方,後來,隨同名將劉光世出戰金兵,屢破強敵,因戰功直至升任到太平軍節度使。
朱仝善使的兵器: 長槍,大砍刀。
D. 關於孝心的童謠
一、孝道童謠
孝道童謠
百善孝為先,孝字最偉大。孝是付出,孝是回報,不是枯燥。孝這個字,是努力付出。孝是尊重,孝是真心,不是乏味。孝這個字,是真情實感。感恩父母,孝順父母。感恩長輩,尊敬長輩。感謝老師,敬愛老師。感謝同學,愛護同學。感恩見真情,感謝最真實。孔融讓梨,黃香溫席。我要學習,美好品質。
幫父母倒一杯茶;幫父母捶一捶背;幫父母揉一揉肩;幫父母洗一洗腳。件件小事,一股股暖流,一些些贊揚,一句句鼓勵。總而言之一句話,孝順比天還大。
二、孝心感恩兒歌
《孝心童謠》
孝順長輩是美德,齊心協力共參與,盡上一份我的力,遇到好吃學孔融,大人先嘗我後吃,學習知識是重點,德智體美全面抓,莫讓長輩多操心,奶奶在家最辛苦,買燒洗涮樣樣做,最早起來最晚睡,我幫奶奶敲敲背,好讓奶奶心情暢,爸爸工作最操勞,東奔西跑常出外,回到家裡很疲憊,我為爸爸倒杯茶,好讓爸爸得喘息,媽媽在校課程忙,上課講著喉嚨痛,腰兒發酸眼兒花,遞上蘋果讓媽,好讓媽媽清清
三、趕快盡孝
曾記否,爸媽滿頭白發梢,細細皺紋臉上雕;歲月無情讓他老,行動起來快盡孝。爸媽嘮叨是關心,時時刻刻要牢記;爹娘育兒受盡苦,我們應當孝父母。
看現在,父母牙齒已不固,脆硬東西吃不了;上街買菜他迷路,腰板已經彎下了。幹活做事已無力,腿腳發軟眼兒花;爸爸媽媽沒奢求,我們總是做不到。
趁此時,一聲問候他心暖,一句關懷也算孝;天下父母不可欺,爭做孝道好兒女。孝道兒女人人誇,代代相傳留美名;萬事都應做最好,長輩開心才是道。
四、孝道童謠
你拍一我拍一,父母之恩要牢記。你拍二我拍二,重情重義多行善。你拍三我拍三,長輩開心大如天。你拍四我拍四,常懷孝敬兩個字。你拍五我拍五,爹娘育兒受盡苦。你拍六我拍六,孩是娘的連心肉。
你拍七我拍七,天下父母不可欺。你拍八我拍八,孝道兒女人人誇。你拍九我拍九,代代相傳美名留。你拍十我拍十,忤逆不孝眾人斥。大中華你我他,孝敬父母最偉大。
五、孝敬父母童謠
父母者,人之本,敬父母,尊長輩父母恩,記心上,文明語,不能忘;清晨起,問早安,上學去,說再見;回到家,道聲好,要外出,須留言;父母錢,莫亂花,知勞苦,懂節儉;父母呼,要回應,大小事,行勿懶;父母歸,笑相迎,倒茶水,盡孝心。
父母忙,己莫閑,伸出手,幫一幫;父母累,捶捶背,勸早息,別打擾;父母病,勤侍奉,病床前,多問候;父母訓,認真聽,有過錯,須改正互尊重,更自強,好習慣,多培養;自己事,自己忙,不拖拉,惜時光;家務事,多幫忙,掃掃地,擦擦窗;物整齊,房間亮,家整潔,利健康;如有事,多商量,勤溝通,不隱藏。
E. 子女在外的老人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狀態
子女在外地的老人的心理是復雜的,無法一言以概之的。
所以,不管你身在何方,請不要嫌棄父母電話里的嘮叨,那是滿滿的關心與思念。請在有時間的時候,盡量多抽空回家看望一下年邁的父母。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便只剩下歸途!" 請好好珍惜你與父母這一世的緣分!
我是香草珠兒,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請關注公眾號:香草珠兒
F. 你見過哪些年輕時不盡贍養之道,老來也無人贍養的例子
我三嬸自從嫁過來就不願意贍養我奶奶,真的是不聞不問,也不讓我三叔管我奶內奶。有容一次我三嬸家小兒子跟我三嬸吵架,說你不管我奶奶,將來你老了,我也不管你,那時候我這個堂弟還小。現在他長大了,也沒有不管我三嬸,但他也知道他媽做的不對。
G. 你是怎麼理解孝順這個問題的
並不是所有父母都值得孝順的,有的混蛋父母就不能孝順。我們只能孝順合格的父母。
H. 夢見我兒媳婦帶孫子上街去不理我
嗯,夢見我兒媳婦帶孫子上街不理我,那是不是你做什麼事情啊?叫他們產生誤會了,有什麼事情還是說開了比較好,不要孤身。嗯,誰也不理誰增加自己不愉快,所以說有些事情還是說開了也好。慢慢兒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