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年閏九月是不是要過兩個重陽節
晨報訊 即將到來的農歷甲午馬年為「閏年」,多了一個「閏九月」,那麼是不回是要過兩次「九九重陽節」答呢?專家介紹,我國對此種情況的習慣做法是「過前不過後」,「正牌」重陽節仍只有一個。
翻開歷書可以發現,甲午馬年的農歷九月從2014年9月24日開始,到10月23日結束。而在此之後還有一個「閏九月」,10月24日開始,11月21日結束。
「百年不遇的閏九月」亦引發網友討論:馬年兩個九月,是不是要過兩次重陽節?
安徽省民俗協會秘書長王賢友介紹,對於這種閏月帶來的「雙節日」,我國的傳統做法是「過前不過後」。否則有閏五月的年份就要過兩次端午節,閏八月的年份要過兩次中秋節,節日就會「亂套」。
「根據民俗傳統,出現在閏月里的節日是不當作節日的,只有它之前一個農歷正常月份的節日才算作節日。」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劉宗迪說,所以甲午馬年還是只有九月初九一個重陽節。
❷ 金鳳將殘盼重陽,景色來時降寒霜,生逢閏八月十二,菊綻似金分外秀什麼意思
知友您好,樂意回答您的問題。
第二個字應該是金風而不是金鳳哦~
這四句的意回思答是:
秋天已經過去了一大半,重陽節就快到了,早晚也會降下寒霜,這個孩子呢生在農歷閏八月的十二,他就像一朵高潔的菊花一般在這個季節綻放開來,那顏色,那外貌,就像閃閃發光的金子一般分外清秀動人。
總之,就是對這個時節出生的孩子的一種良好寓意的表述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滿意請採納,如有需要可追問,謝謝您的支持~
❸ 閏九月初九算不算重陽節閏正月是不是過兩個年
農歷的置閏規則,與節氣有關。24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兩大類,簡稱為節和氣。古人從冬至起中氣、節氣相間安排,於是小寒為節氣,大寒為中氣,依次類推。一年共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一般情況每月各有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每一中氣都配定屬於某月,不能混亂。地球的自轉給我們帶來了時間的第一個自然單位「日」,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帶來了第二個計時單位「年」,月亮繞地球的運動為我們建立了第三個時間單位「月」。我們知道,一個太陽回歸年等於365.2422平太陽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朔望月)等於29.5306平太陽日。顯然,年和月的長度並不正好 是日的整數倍,這就給日常生活中的計時問題帶來了一些麻煩。如何利用年、月、日這三個單位來計算時間的方法稱為歷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數,一年中不同月份 的日數如何確定,以及置閏的規律等內容。在歷法中,年和月的長度是日長的整數倍,它們不再是時間的自然單位,分別稱為歷年和歷月。陽歷又稱太陽歷,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所定出來的歷法。陽歷的每一歷年都接近於回歸年。在一長時間內,歷年的平均長度應盡可能與回歸年相等。 在這一前提下,每年劃分為12個歷月,它們沒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因此,在陽歷中,便採用與回歸年最相近的整日數來計算年的長度,一年365日。很明顯,如果陽歷的歷年長度每年都為365日,那麼由於每一歷年比回歸年長度短0.2422日,長此以往,差數不斷積累,季節就會不斷向後推 遲。為了克服這一點,陽歷規定設置閏年,閏年為366日,而把含有365日的年份稱為平年。置閏的規則可用三句話來表示:非世紀年的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 為閏年,世紀年的公元年數能被400整除的為閏年,其餘的年份為平年。陰歷陰歷又稱月亮歷,是依據月亮運行的周期所定出的一種歷法。制訂陰歷的原則是使每一歷月都接近於朔望月,歷月平均長度應等於朔望月。然後,使歷 年的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由於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日,陰歷的歷月是大月30日,小月29日,交替相間,以使歷月平均長度接近於朔望月。當然, 這樣做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異。由於陰歷的歷年不能反映出季節的變化,和農業生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脫節,因而已很少為人所用。我國沿用已久的農歷並不是完全用陰歷,也不是完全用陽歷,而是兩者並用。一方面,農歷以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平均歷月長度等於朔望月; 另一方面,農歷設置閏月以使歷年平均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24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農歷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所以稱為"陰陽歷"。陰陽歷的歷月長度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農歷規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決於合朔的日期,即根據兩個月 朔中所含的日數來決定。由於兩個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正好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數也不一定相等,有時可能連續出現兩個大月或小月,以使歷月的平均長 度盡可能與朔望月相近,其剩餘的差數則依靠閏月以及閏月月建的安排來調節。朔望月和回歸年是兩個難以相合的周期,它們的余數都很零碎,而我國的農歷卻把作為陰、陽兩歷基礎的這兩個自然周期調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時 代就已發現,如果在19個陰歷年中插入7個閏月,那麼總長度便和19個陽歷年長度幾乎相等。這種「十九年七閏法」在古歷中稱為「閏章」。望採納!!!
❹ 為什麼重陽節要買鞋
閏月鞋
閏月鞋,是中國地區的民間習俗,逢農歷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有的地區是逢閏月年,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雙鞋。閏月鞋一定要在前一個月穿上才靈驗。2009年值農歷閏五月,精明的商家提前打出了「孝心牌」、「溫情牌」來籠絡人心,各地女鞋熱賣。 「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按照民間說法,逢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
還有一種說法稱送閏月鞋是中華民族孝敬老人的傳統,過去人窮無鞋作,導致腳破流血,異鄉遊子閏年閏月回家團聚,就為老人買雙布鞋以示孝心。
「閏月年,留娘年」,閏月鞋一定要在前一個月穿上才靈驗。專家稱「淮河一帶確實
有送鞋的舊俗,以此來表達對老人的關愛。但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即便是同一習俗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解說。」
2商機編輯
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春節……在商家的循循善誘下,眾多的中外節日成為兒女向父母表達孝心的良機。眼下,腦子靈光的商家又打起了「閏五月」的主意,力圖利用民間習俗,在生意淡季促動一場「孝心消費」的熱潮。
要問母親節流行送什麼?款式多樣的女鞋毋庸置疑成為焦點答案。「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按照民間說法,逢閏年閏月,出嫁的閨女要給父母買雙鞋,說穿上閏月鞋的父母們可以除凶去疾,健康平安。
在一些鞋店和老年人用品專賣店等處發現,「閏五月,女送鞋,送鞋就送×××」、「閏月鞋首選北京布鞋」等廣告條幅非常醒目。「閏月鞋」的樣式花色頗多,單色的、印花的、綉花的,平跟的、中跟的、高跟的,布鞋、皮鞋、布料和真皮鑲拼而成的鞋,手工縫制的皮鞋、用皮鞋工藝製作的布鞋……可謂應有盡有,五花八門。出於為老年顧客考慮,這些鞋大都輕便柔軟,寬松舒適,但價格不菲,一雙普通的手工千層底布鞋要賣到六七十元,而一雙皮麵皮底的便鞋要二百五六十元,且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