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孝順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作為一個家長,我們除了想讓孩子成才,還希望孩子長大後孝順,如果孩子有著7種表現,長大後會非常孝順哦,快看看你家孩子有嗎?如果沒有這幾種表現,我們就趕緊培養!
一: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的表現
一般有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表現的孩子肯定是孝順的,現在很多孩子別說有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的表現了,即使家長吩咐讓其做家務還不做呢。有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的表現的孩子會懂得心疼家長,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忙,比如掃掃地,擦擦桌子。提醒各位家長一句千萬別心疼孩子,不讓其做家務,做家務又不會累到孩子,反而會讓他們有感恩之心和對生活充滿信心,孩子在做家務時會感覺自己是有用的,而且他們在做完家務後會有一種滿足感,我們常說一句話,我們可以慣孩子任何事情,但是不能慣孩子不幹活。有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表現的孩子,以後走入了社會開始自己生活,他們也不會覺得委屈。
二:將好吃的分享給父母的表現
一些孩子有了好吃的吃獨食,從不懂得將其分享給家人,這也是很不好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家孩子沒有將好吃的分享給父母的表現,一定要讓其改正。我們聽過孔讓梨的故事,有了好吃的先讓兄長吃,自己才吃,有這樣表現的孩子一定是孝順的。如果你想讓你家孩子長大後孝順,你一定要培養孩子將好吃的分享給家人的表現。認為每個人都不差這一口吃的,但是孩子有了東西我們一定要吃,並且孩子給你吃你就吃,別說「你吃吧,我不吃」這樣的話,如果時間長了,孩子再有將好吃的分享給父母的表現也會消失,因為他們認為,反正家長也不吃就不給了。
三:獨立的表現
我們一直提倡孩子從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如果你培養出了孩子獨立的表現,你就偷著去笑吧。因為有獨立表現的孩子一定是孝順的。因為他們懂得獨立,不依賴任何人,而孩子有獨立這個表現真的很不容易,因為家長都不願意放手,一直幫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也許我們心裡想讓他們獨立,但是手上已經幫他們做了,這樣孩子怎麼獨立?所以要想孩子有獨立的表現,自己要先學會放手。其實孩子有了獨立的表現,並不只是孝順,而且我們也能更輕松一下,空出時間去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四:耐心聽父母嘮叨的表現
孩子有聽父母嘮叨的表現,真的會孝順父母。因為孩子有了耐心聽父母嘮叨的表現,意味著他們已經懂得尊重父母,已經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他們已然懂事。也許父母的嘮叨很煩,但是這都是治理名言,都是他們的經驗,所以如果孩子有耐心聽父母嘮叨的表現,他們不止孝順而且會成才。但是有這個表現的人少之又少,別說孩子了,成年人都不一定有耐心聽父母嘮叨的表現,父母一句話經常說才叫嘮叨,但是他們確實是為了我們好,我們真應該靜下心來聽聽父母的嘮叨。如果你想讓孩子有耐心聽父母嘮叨的表現,首先你自己要做到。
五:經常和父母聊天的表現
孩子長大了會越來越不黏父母,因為他們會有自己的生活,但如果孩子有經常和父母聊天的表現,真的是難能可貴。如果孩子放學後會主動和父母聊他們在學校的事情,學習上的事情,這就是一種孝順。而如果孩子有經常和父母聊天的表現,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長大後會不孝順,因為與父母分享自己的事,說明他們把父母看得很重要,而如果孩子孝順與否,是看父母在他們內心所佔的比重。
六:幫父母洗腳的表現
相信孩子在學校都會有安排幫父母洗腳的作業,但是又有幾個孩子真的做到了。有幫父母洗腳表現並不可恥,幫自己的父母洗腳應該是光榮的,因為孩子在幫父母洗腳的同時,能從內心深處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因為歲月已在父母腳上體現了出來,有孝敬心的孩子會深有感觸。你家孩子有幫父母洗腳的表現真的是孝順的。認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想讓孩子有幫父母洗腳的表現,你自己有沒有幫父母洗腳的表現呢?
七:記得住父母的喜好
可以肯定的說,父母都能記住孩子的喜好,而孩子永遠記不住父母的喜好,如果你家孩子有記得住父母的喜好的表現,那真的恭喜了。一般孩子真的很少有這個表現,他們只記得住自己,有這個表現的孩子可以百分之一百的肯定是孝順的,如果不孝順又怎麼能記得住父母的喜好呢?如果你家孩子在外或者逛街時或者吃好吃的時候能想到父母也愛吃,帶回去給父母吃,這多讓人感動!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是孝順,如果沒有這些表現,家長也不要灰心,耐心培養孩子都是會孝順的!
② 孝敬父母表現
孝敬父母的表現很簡單,盡量作到讓父母少操點心,讓他們吃好喝好,衣食無憂,晚年有個好身體,過好晚年生活。
③ 寫自己孩子是怎樣孝敬父母的作文
我的爸爸媽媽非常愛我,他們的愛,時時刻刻伴隨著我。我在愛的海洋里幸福快樂地成長。
平時爸爸媽媽很疼愛我。記得那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的耳朵疼,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只知道哭。耳朵連碰一下枕頭都不能。爸爸拿來手電筒對著我的耳朵一看,大吃一驚,說:「你的耳朵流膿了,怎麼搞的?」爸爸很焦急,就跑到衛生所拿葯,可是衛生所沒有那種葯,怎麼辦呢?爸爸看我很疼痛的樣子,就推出自行車要去街上葯鋪里買葯。這時,外面很黑,天已經很晚了,而且還下著大雨,媽媽說:「你路上小心,快去快回。」就這樣爸爸冒雨騎車走了。沒過多久,爸爸終於回來了,我看他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渾身上下淋濕透了,他顧不上換衣服,就趕緊給我滴了一種特製的耳朵油。然後又用棉花把油擦乾凈,反復滴了好幾回,我覺得不怎麼疼了,就慢慢睡著了。第二天,爸爸想讓我快點好起來,又親自給我打了吊瓶。沒過多久,我的耳朵不疼了,漸漸地好了。但這件事,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也忘不掉。
還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是上二年級的時候,學校流行腮腺炎,很多同學都得了這種病。爸爸說腮腺炎傳染。他們都很擔心。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課,覺得下巴兩旁很痛,回到家裡,我的下巴反而更疼了,還腫了一個大紅包,我嚇得哇哇地哭了起來。爸爸看見後說:「不好了,你也得腮腺炎了。」我心裡非常害怕。爸爸又騎車到醫院去買葯,等爸爸回來,把葯膏刷在了我臉上,還用紗布包紮好。聽別人說仙人掌搗碎貼上能減輕疼痛,第二天,爸爸媽媽又拔了幾株仙人掌,把仙人掌搗碎當葯,刷在我的臉上,想讓我好得快一些。不管仙人掌上有多少刺,可爸爸很堅強,一點也不在乎。漸漸地,我的病好了。可這件事,永遠留在我童年的記憶中。
父母關心我,我也要體貼父母,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家早一點,看見爸爸媽媽還沒下班,於是我就想干點什麼。這時,我看見空著的電飯煲,就走進廚房從米袋子里盛了三大碗白雪般晶瑩透亮的米,放在鍋里打開水管把米沖了幾遍,然後估摸著倒進了一些開水,插上電源按下按紐,開始蒸飯了。媽媽下班了,發現飯已經蒸好了,驚呆了:「我可沒告訴你放多少米,添多少水,你還能把米飯蒸熟呀!真是個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吃著香噴噴的米飯,聽著爸爸媽媽的贊揚,我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父母關心我們,我們也要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④ 孝敬父母的家長評語
孝敬父母的家長評語:
1、希望你虛心的學習,有特長之處加強學,不斷上進,不足之處要加強學習,力爭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素養。
2、在媽心目中永遠都是媽媽的好孩子,但是你現在不是幼兒園的小孩了,讀小學一年級了,兒子,你長大了。媽媽希望你在小學的校園里學得更多,學得更棒!加油哦!
3、樂於助人,待人友善。能盡量幫幹家務,吃穿不追求名牌,不與他人攀比。一直受到老師的表揚,做事追求盡善盡美。認真學習,愛好廣泛,德智體方面都全面發展。希望她以後能再接再厲,保持良好的品質和品德,充滿鬥志,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為國家作貢獻。
4、你是一個很乖,很聽話的男孩,見了叔叔、阿姨能主動地打招呼;在家幫助媽媽切菜、拖地、做家務。但是你要是每天早上能自己穿衣服,平時媽媽批評你時,不要生氣;不要大聲地和爸爸媽媽說話,取得好成績時不能驕傲,你就是最棒的男孩了。
5、你是家庭的開心果,你活潑可愛,你懂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你熱愛勞動。不過,你學習不夠勤奮,學習態度不夠認真,作業不夠仔細。
6、讓家長了解任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及聯系方式。家長會共性情況講的多,個性情況講的少,缺少成效。
7、班級中有幾個不合群的孩子,他們也不太會跟著老師互動,老師是否考慮重點鍛煉。
8、本人以為此次語文考試出題難度適中、題量正好,能夠准確考察學生的語文能力。我的孩子在此次考試中已經盡了力,發揮了。
⑤ 作為一名小學生,孝敬父母可以有哪些表現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父母養育子女,為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勞動,作子女的理應孝敬父母,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這不僅是子女的道德義務,也是子女的法律責任。
子女孝敬父母,就應深入理解、體會父母在養育自己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們表現出的最真誠、最偉大、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從而懷著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敬愛之心,去關心、照顧、侍奉父母,使他們感到舒心、愉悅和滿足。
具體的說來就是:
首先關心、照顧父母的生活,盡贍養父母的義務。對父母的起居、衣食、勞作都要悉心考慮,周到安排,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父母生病,應想法及時診治,精心照料。逢年過節或父母誕辰,要買一些適合他們口味的食品,表達子女的一點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難,子女應當全力幫助,寧肯自己困難些,也決不能讓父母作難。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孝敬父母的習慣。對父母講話應先尊稱,口氣要溫和、親切;上車或進屋時應當走上前為父母開車門和屋門;上下樓梯或道路不平,應攙扶父母行走;進餐時先給父母讓座,美味佳餚先請父母品償;自己有客人來訪應先向父母介紹;與父母長期分離應寫信或打電話,問候父母的起居和身體狀況;要時刻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隨時褒揚父母對自己的恩賜德。
遇到重大事情,諸如升學、參軍、就業、婚姻等,都應當與父母商量,徵求他們的意見。對父母的意見應認真考慮,當發現父母的意見不當時,應耐心陳說得弊,婉言相勸,不可一味地強調自己的主權力,而置父母意見於不顧,使他們傷心。
第三,要理解和體諒父母的心情和境況,盡量順從他們。有些父母愛嘮叨,對子女管束過多,子女要完全理解父母的這些舉動是出於愛心,要不厭不煩,不頂不撞,順從應答,對一些不當的要求,聽而不行就行了。
在籌辦婚事時,子女要體諒父母積蓄的艱辛和日後的生活,從自立出以,盡量從簡,使父母能量入為出,高興地為子女操辦婚事。總之,只要子女從尊重體諒出發,象父母養育自己時那樣無私奉獻,你的言行就一定能處處體現出對父母的孝敬。
⑥ 怎樣描述寫娃娃孝順
熱愛勞動,樂於助人,自己穿衣服,吃飯,擺物品,
⑦ 孝敬父母,怎麼寫
孝敬父母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⑧ 家長對孩子尊敬老人的評語
家長對孩子尊敬老人的評語是,尊老愛幼。這樣和孩子說要尊敬老人,內在路上碰到老人有困難的時候容,要及時幫助老人,每家都有老人和孩子。無論是誰,碰到老人,有困難也要幫助的。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好孩子。這就是一個家長對孩子說的話。
⑨ 關於孩子孝順的評語
孩子懂禮貌,對老人關懷備至,從不抱怨、任勞任怨,是人們公認的孝順孩子。
⑩ 怎麼寫自己孩子的孝心事跡
如下:
你是 一個勤勞、善良,愛幫助人、孝順父母的孩子。你興趣廣泛,有較好的勞動習慣,能關心班級並願意幫助別人。在家裡能夠聽話,幫助家長干一些家務活,整理自己的書包和玩具。
有時你也較貪玩,上課不夠專心。老師發現你對(某)方面的內容掌握不是很好,希望××以後能努力學好每樣本領,做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國最根本的禮教准則,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古人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他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孝心不僅僅體現在對父母物質層次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心靈上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