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格林童話故事全集作文三年級下冊
母親真的會對繼女好嗎?那麼就看下面母親對繼女的表現,從前,一個女人帶著她的親生女兒和繼女一起來到田野上割青草。仁慈的上帝打扮成一個窮苦人的模樣走到她跟前問道:
「請問到村裡去的路怎麼走呀?」
「如果你要知道去村裡的路怎麼走」,母親說,「就該自己去找」。
「你要是擔心找不到的話」,她女兒接著說,「就請一個向導好了」。
「可憐的人」,繼女對他說,「我願意領你去,跟我走吧」。
仁慈的上帝對母女倆的做法感到很生氣。他背過身子,對她們默默念起了咒語,他要讓她們變得像黑夜那麼黑,像罪惡那樣丑。
然而對那個可憐的繼女,上帝卻滿懷仁慈之心,他跟著她一路走到村子。當他們快要到村子的時候,上帝為她祝福。他說:
「你可以許二個願望,我保證能幫你實現它們」。
「我希望擁有一個永遠不會空的錢袋」。
仁慈的上帝把錢給她後,讓她千萬不要干壞事。
「第二」,她說,「我希望死後能進入永恆的天國」。
仁慈的上帝答應了這個要求,就和她分手了。
繼母和她女兒發現也很變得又黑又丑時,繼母心裡那惡毒的念頭沒有改變她,她變得更加厲害。她折磨繼女,可是她卻永遠傷害不了她。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容貌看的太重要,心靈的美麗是任何物品也代替了的,心靈的美麗使人更加漂亮。
❷ 繼女對繼父有贍養義務嗎
法律分析:繼女對繼父是否有贍養義務需要看雙方之間有沒有形成撫養教育關系,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母親再婚後,沒有成年或者尚未獨立生活的子女是隨母親生活的,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繼父對其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的撫養教育義務的,繼子女成年後應當對繼父負有贍養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七十二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者歧視。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
❸ 徐志摩的童年是怎麼樣的
滿載一船明月,從徐志摩的香巢說起
高遠
一
浙江、海寧,硤石古鎮,是詩人徐志摩的故鄉。
海寧有兩處徐志摩的故居。一處是徐氏老宅,一處是徐志摩的新居。徐志摩的老宅因為年久失修,前兩年已經拆除。朋友說那是一座江南民居式的深宅大院,前後共四進,上下兩層,位於硤石的保寧坊。徐志摩曾在這里讀私塾,入學堂,習古文,學書法,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
我們現在要去參觀的,是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時,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專門他們建造的一棟中西合璧式的小樓,名曰「清遠樓」。徐志摩深愛此屋,給它取了一很浪漫的名字,叫做「香巢」。
清遠樓建於1926年,樓的外部是青磚疊砌,灰瓦蓋頂。正門是模仿歐洲建築的格調,門的上方,有兩座凸起的高牆。清遠樓四周間雜有紅磚砌成的線條,大門匾額金庸先生手書「詩人徐志摩故居」字樣,匾額下端有「表弟金庸敬題」的落款。
金庸與徐志摩是姑表親,幾年前金先生回故鄉探親,特意為徐志摩故居書寫此條幅,才首次揭開查徐兩家世親的秘密。
清遠樓大門對面,還掛有另一幅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的手書「徐志摩故居」的橫額,因為掩映在紅花綠草間,所以極少被人注意。清遠樓內的裝修與布置,都是詩人親手購置和設計。屋裡有紅色的西式傢具,西式壁爐,銅制眠床,有藤椅,書桌和梳妝台,處處透露著詩人的浪漫氣息。
裡面的大廳現在已改為介紹詩人生平及文學活動的場所,屋正中有啟功先生書「安雅堂」的匾額,還有臧克家的墨寶。廳內的資料向人們講述了徐志摩幼年,童年,直到他中年乘飛機不幸在濟南黨家莊附近遇難的人生路程。
展廳中有兩件展品最為人矚目:一件是徐志摩在濟南黨家莊遇難時的報道,這則消息曾震動了中國文藝界。另一件就是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時,梁啟超為他們所寫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婚禮證訊詞》。
詞中這樣寫道:「志摩小曼皆為過來人,希望勿再做過來人。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至離婚再娶……陸小曼,你要認真做人,你要盡婦道之職,你今後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業……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婚後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願你們這是最後一次結婚!」
斗轉星移,滄桑巨變,如今看這婚禮證訊詞,感覺除有舊時師道威嚴的影子之外,彷彿還能觸摸到徐陸二人沖破層層阻力,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不易和艱辛。
清遠樓的二樓,是徐志摩和陸小曼新房和浴室,還有徐志摩父母以及徐志摩前妻張幼儀(此時已被徐志摩父母收為繼女)的卧室。樓正中懸掛徐志摩托好友劉海粟專請康有為親題的「清遠樓」匾字。
二樓屋頂上還有很大的一片露台,這是詩人親自設計建造而成,名曰「望月台」。徐志摩常常登臨於此,指摘星月,吟詩作文。站在二樓往下望,可以看到樓後面一口小井,徐志摩曾經在此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眉,這一潭清澈的泉水,你不洗濯誰來;你不來解渴誰來;你不來照形誰來!」這汩汩井水,曾經映照過詩人「濃得化不開的」激情,見證過徐陸二人「既寧靜又快樂」的美好歲月。
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事一波三折,他們的婚姻「既失歡於老父,又得罪於社會」,婚後他們並不幸福。陸小曼從北京來到上海,在社交界風頭猛健,艷跡轟動。陸小曼很會追求享受,比如劃船、開車、養花、賭錢、票戲……無一不精,游刃有餘。徐志摩寫稿教書,一個月收入近千元,也滿足不了陸小曼各方面的消費。陸小曼後來抽上了鴉片,她原本是想用大麻醫治神經衰弱的疾病,可是愈吸愈烈,結果成了鴉片的俘虜。
徐志摩本性善良,為此他更加努力工作。陸小曼最愛票戲,徐志摩為投其所好,時常登台客串,操著夾帶硤石土腔的京調兒湊個角色為陸小曼配戲。據說有一次演京劇《三堂會審》,陸小曼飾蘇三,徐志摩扮藍袍陪審,飾演都天大人王金龍的正是日後成為陸小曼後夫的翁瑞午。
徐志摩為生計東奔西走,陸小曼也與那位「三郎」 翁瑞午暗渡陳倉,戲外有戲。陸小曼的移情別戀,讓徐志摩極為傷心。在生活方面,徐志摩為增加收入,接受北京大學的兼職而奔波於京滬兩地,為命喪荒郊埋下了伏筆。在精神方面,徐志摩漸漸感覺到愛情美夢的破滅,但是他還對旁人說:「瑞午不是好人,我要好好保護她。」
在生活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之下,徐志摩逐漸陷入極度痛苦的境地。他為此也曾發出過「難到一個詩人只配顛倒在苦惱中」的憤然,也曾有過「我嘗一嘗蓮心,我的心比蓮心苦;我長夜裡怔忡,掙不開的惡夢,誰知我的苦痛?你害了我,愛,這日子叫我如何過?」的心靈應嘆。
但是,徐志摩仍然認為他愛的「心腸只是一片柔,不是我的!我依舊,將你緊緊地抱摟。除非是天翻——但誰能想像那一天?」這似乎應了「性格決定命運」的哲言,就在「誰能想像」的「那一天」,詩人徐志摩乘飛機不幸失事,命喪於濟南黨家莊。
據說人們找到徐志摩的殘屍時,他的頭部被撞了一個大洞,手足都燒得黑如焦炭,一代才子徐志摩身遭橫禍,竟然死得這樣凄慘。
走出徐志摩故居,回首又望,人逝樓在,小樓歷經七十多個春秋,詩人的浪漫情懷和溫柔情調定格在這中西合璧的香巢里。對於來世,詩人曾說:「順著我的指頭看……去到那理想的天庭——戀愛,歡欣,自由,辭別了人間,永遠!」
二
徐志摩的墓地,坐落在海寧的西山。
離開徐志摩故居去西山墓,一路上彎彎曲曲,墓地緊靠滬杭鐵路,據說硤石最早的鐵路,是徐志摩的父親修建。徐志摩的墓地原來在東山瑪瑙谷萬石窩,由胡適之題寫「詩人徐志摩之墓」碑文。徐志摩老父徐申如前思後想,總覺得這七個字太過簡潔,對於詩人兒子缺少點兒什麼。
老先生輾轉周折,請到徐志摩生前紅顏知己,被稱為閨秀派才女的凌叔華,請她為徐志摩再題一塊碑文。凌叔華欣然應允,她所題碑文取自曹雪芹「冷月葬花魂」的寓意,轉化為「冷月照詩魂」。
碑文是詩人的知音為詩人所提,詩意、畫意、情意一應俱全,老先生終於心足意滿。墓碑刻出後比胡適之先生所題的舊碑略小一些,凌叔華的碑和胡適的碑,無疑都是文壇的瑰寶,可惜這一切現在都已經盪然無存。
早年間,硤石鄉間有一個傳言,說「徐志摩的頭是金子做的」,因此就有人掘開墓地,尋找徐志摩的「金頭」,棄屍骨於荒野,結果黃金無處尋,墓碑也被搬去砌了豬圈。或許是天意,徐志摩的名詩《我有一個戀愛》里就有這樣的表述: 「我有一個破碎的魂靈,像一堆破碎的水晶,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詩人偶句,竟一語成讖。如今讀這些詩句,還會使人感到凄涼和清冷。
東山徐志摩的墓地,因為墳陵早已損毀,故鄉百姓為了表示紀念,由政府撥款把徐志摩的墓地遷葬到西山北麓白水泉邊。徐志摩的外親、著名建築學家、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設計並撰遷墓記。
西山墓地古典雅緻,白石鋪地,青石為階,半圓的墓台恰似一彎新月,有詩壇「新月派」的寓意。墓碑滄桑厚朴,海寧籍書法大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張宗祥先生根據胡適之原文補題碑文。墓碑兩側各有一方白石做就的書形雕塑,刻著徐志摩《再別康橋》等名詩名句。
當年徐志摩與陸小曼新婚燕爾,游西山,登紫薇亭,談情說愛,悠然自得。於是詩人有了隱居硤石的心意,他說:「硤石至少有蟹和紅葉,足以助詩興,更不慕人間矣。」
我站在徐志摩的墓前,葉落人遠,一流幽澗,詩人葬在了故鄉的青山白水。詩人之魂和家鄉春風一起合唱起了「最美的詩歌」,那正是春之聲的前奏。
詩人喜歡春天,或許是因為春天如少女的緣故。徐志摩對春天有著巧致細膩的感悟。他那首借物喻人,含蓄風趣的《春》里就說:「蚱蜢匍匐在錢花胸前,錢花羞的不住的搖頭,草里忽伸出只藕嫩的手,將孟浪的跳蟲攔腰緊摟。」巧妙地把少女情懷揉在春天裡,那正是詩人對理想愛情最動情的表白。
人們都說,徐志摩是情詩聖手,有人論他的詩過於「甜蜜蜜」。其實,徐志摩的詩中,也有描寫社會底層人的義憤和無奈。你看他那首《誰知道》詩中,「我」和車夫的對話:「拉車的,這道兒哪兒能這么的黑?」「可不是先生?這道兒真——真黑!」詩中簡潔巧妙的人物對話,道出了那一時代人們生活之路的坎坷和世道的黑暗。
對於人生,徐志摩則另有一種解釋,它「象一陣凄風,象一陣慘雨,象一陣落花」。對於感情追求的最終理想,徐志摩這樣寫道:「吹滅你的燈,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孤獨慘烈中帶著凄美,甚至有一股陰冷的味道。
徐志摩生長在富貴之家,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老話「情種只能生長在富貴家」。徐志摩是天生麗質的情種,他有幸出生在殷富之家,可以在個人「小庭院里……盪漾著無限溫柔」。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徐志摩生在窮苦人家,那樣即便他再怎麼浪漫多情,清貧人家也都是消受不起的。
徐志摩就像天上的流星滑落到人間,他用短暫的生命創造了永存的文學作品。中國詩壇可以慶幸,慶幸溫暖的花房裡孕育出的曠世純真;慶幸在那動盪的年代,人世間還流淌著一澗真摯情感的清泉。
徐志摩的詩中有才情,有愛情,有真情,有世情,情深無限,盡得風流。徐志摩「文筆輕飄飄」(魯迅語)的語風里,始終蓄藏著他一生追求的浪漫情懷。徐志摩與林徽因的相戀,凌叔華的相知,徐小曼的相愛,都是以手書心,真情表述。在那一新舊交替的舊時代,這是何等的不易。
徐志摩頌人間真情,詠世間真愛,他是中國文學界的一個異數,是中國詩壇的一朵奇葩。徐志摩用詩的形式,融鑄了詩的內涵。
詩魂繞雙山,冷月空繾綣。時光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徐志摩的浪漫熒光如今還照耀著歐洲大地。詩人「香榭麗舍、楓丹白露」的譯筆,至今仍在歐洲華人中眾口傳香。徐志摩浪漫傳奇的一生,折射出了人間一道彩虹。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詩人徐志摩,只活了35歲,他留給了人間一卷長詩。
❹ 考 試考不好被繼母折磨作文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正文:
「啊!救命,啊啊!」「叫你考砸,叫你考砸!」房間里,後媽瞪著眼,手持皮帶,皮帶像無數條毒蛇般朝我抽來,咬的我生疼,我發出殺豬般嚎叫,臉上淚流滿面……
這事還得由這次考試說起。星期二,我們舉行了期中考。試卷發下來,我掃了一眼,哇!太好了,都是以前做過的題型。我拿起筆唰唰地寫起來,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交了試卷後我心裡暗暗得意,這次我肯定滿分。
午飯後,老師改完開始發試卷了,我頓時傻眼了——一個紅彤彤的80分,我用力揉了揉又看了看,那紅彤彤的80更顯眼了,它好像咧著嘴在嘲笑我。
放學了,天空顯得灰沉沉的,店門牌上的藍光有氣無力地照在大馬路上;秋風像個疲勞的旅行家,在空中慢慢移動。我垂頭喪氣,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家。
到了家,後媽粗聲粗氣地問:「這次考試怎麼樣?」我低著頭,哆嗦著小聲說:「80分」後媽一聽,立刻火冒三丈:「你小子,上次89分,這次80分!越考越差!」說完,便操起皮帶,不分青紅皂白,就往我身上抽。我鬼哭狼嚎,瘋子般亂叫,亂跑。爸爸過來求情,後媽卻昂起眉毛呈倒八型,推開爸爸,繼續打我……
過了好幾天,後媽的火氣才終於慢慢熄滅,我也深深地嘆了口氣:以後不管試題有多麼簡單,都不能小瞧它們,一定要認真對待,細心仔細,以後絕不能再考砸了!皮帶的滋味我真的不想再嘗了。
❺ 章子怡生日當天,並未回應汪峰慶生小作文,二人的感情有沒有出問題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章子怡和汪峰這一對明星夫婦,章子怡作為國際著名影星,自從嫁給汪峰後,也常在社交平台上秀恩愛,她跟自己的繼女小蘋果相處得也很好。在不少綜藝節目上也大秀恩愛,一家五口經常一起同框曬幸福瞬間,章子怡和汪峰之間的甜蜜互動也被不少人所稱贊。
在與汪峰的婚姻中,章子怡也是「扮演」一比特嬌小依人的妻子,為了家庭可以放緩自己的事業,這份責任與擔當令人動容。優質的婚姻需要雙方共同承擔與經營,需要彼此的互相理解與包容。顯然,章子怡和汪峰做到了,他們的幸福是值得被肯定的,被祝福的。
❻ 繼父第一次見繼女,姑爺送什麼合適
跟送她親生的父親是一樣的方法,畢竟名義上他也是他的父親,所以不要區分開
❼ 繼女有贍養繼父的義務嗎
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國《婚姻法》也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
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為保障受贍養人的合法權益,《婚姻法》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❽ 母親去世後 繼女對繼父有贍養義務嗎你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子女是否對繼父有贍養的義務,需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1、對於名分型的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由於繼父母沒有撫養教育繼子女,因此繼子女也就沒有對繼父或母盡贍養的義務。
2、對於共同生活型的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由於繼父母已經與繼子女形成了撫養教育關系,因此繼子女就有義務對繼父或母盡贍養義務。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可知,只要存在父母子女關系,「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在「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就有通過國家司法強制機關來保障「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所以說,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不存在討價還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父母子女之間的法律義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子女贍養義務的免除情形
父母子女遇有下列情形的,子女可免除贍養義務:
(1)未婚或離異的成年子女無經濟收入、喪失勞動力或不能獨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無經濟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對子女有嚴重犯罪行為。比如父母犯有殺害子女、虐待子女嚴重的、遺棄子女的、或強奸女兒等行為的,喪失要求被害子女贍養的權利,對子女來說就是可以免除贍養義務。如果被害子女自願贍養的,法律並不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