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節日習俗是什麼
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吃重陽糕。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賞菊花】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
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陽節才一直保留著飲菊花酒的習俗。
九日所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命酒。菊花酒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平肝舒肺、益陰滋腎的葯用價值。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可消「陽九之厄」。如今,山東地區仍有民間童謠言:「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
② 重陽節的起源來歷是什麼,有哪些風俗習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九月九,這天既叫重九,又叫重陽。這一天有為父母祝福的意思,也在期盼重逢的意思,還有一些老人在這一天登高只為遠在他方的遊子送上祝福。王維的詩里這樣寫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重陽節這天的習俗有登高,插茱萸。除此之外,不同地區還有不同的習俗,就是在重陽節這天吃重陽糕,賞菊。這些習俗的由來也都有著不同的說法,既有民間的故事傳說,也有歷史記載。
重陽節的延續,成了當下很多人登高祈福的節日。在這天里,小夥伴們都是怎麼過的呢,你的家鄉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③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風俗有賞菊、飲菊酒、登高望遠、插茱萸、歸寧父母、敬老。
1、賞菊。重陽節古來又稱「菊花節」,菊花是長壽之花,又是文人筆下凌霜不屈的象徵。農歷九月,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的習俗之一。
2、飲菊酒。菊花酒一直被看作重陽必飲、祛病祈福的吉祥酒。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所釀,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和糧食一起釀造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3、登高望遠。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此時登高望遠心曠神怡,健身祛病。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壽」之意因此為人們所推崇。
4、插茱萸。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香味濃有祛寒、止痛、驅蟲等功效重陽之時,茱萸開始成熟為辟惡氣,抵禦初寒古時,人們有「折其房以插頭」的習俗。
5、歸寧父母。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都會准備名酒和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這便是「歸寧父母」。
6、敬老。1989年,我國將重陽節正式定為「老人節」「敬老節」,傳統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涵義。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人節」,這一節日的設立可謂重陽節文化價值的現代體現。
④ 2012年的12月13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為迎接這個節日,初一三班開展了走進老人,關注老人
,,,,
⑤ 寫一篇關於重陽節的周記,要600字的!!!!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送走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接下來要迎接重陽節內,今年的10月5日是我國傳容統的重陽節,重陽節我們又做些什麼呢?我特地查閱了資料,原來,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老人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並且常在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除此之外,還有插茱萸、賞菊花和嘗重陽糕等習俗。沒想到九九重陽節的節目竟有這么多節目,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得還真不錯,寫出了在重陽節獨自一人在異鄉無比思念親人的心情。
在小時候,重陽節總會與家人一塊登山,然後在山頂上拜祭,我還不懂事,總想著吃,是個蠶貓,現在不會了,可是也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去登山,重陽節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不禁想起從前,每次非常努力爬到山頂,為了就是那些好吃的東西,把爬山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還真天真,用來祭拜祖先的東西怎能隨便拿來吃呢?也真傻呀!
期待重陽節的到來,正好當天星期六,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⑥ 今年重陽節頤和園還有敬老活動嗎
⑦ 迎接重陽節趣味廚藝大賽,你家的社區有什麼活動呢
⑧ 中國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匯總如下
1、賞菊
重陽節古來又稱「菊花節」
菊花是長壽之花
又是文人筆下凌霜不屈的象徵
農歷九月,菊花盛開
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的習俗之一
2、飲菊酒
菊花酒
一直被看作
重陽必飲、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
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所釀
九月九日這天
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
和糧食一起釀造
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3、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
此時登高望遠
心曠神怡,健身祛病
此外
「登高」也有「高升」「高壽」之意
因此為人們所推崇
4、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香味濃
有祛寒、止痛、驅蟲等功效
重陽之時,茱萸開始成熟
為辟惡氣,抵禦初寒
古時,人們有
「折其房以插頭」的習俗
5、放風箏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紙鷂就是現在的風箏
廣東、福建等地
一直保留著重陽放風箏的習俗
6、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
製作起來較隨意
沒有固定的方法
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
用「吃糕」來代替「登高」
7、歸寧父母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
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
都會准備名酒和糕點
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
這便是「歸寧父母」
8、敬老
1989年
我國將重陽節正式定為
「老人節」「敬老節」
傳統的重陽節
被賦予了新的涵義
⑨ 題目為金秋十月,喜迎重陽的作文
走到了金秋10月,秋高氣爽的時間又迎來了9月初九的重陽節。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在重陽節這天,賞菊登高。
⑩ 你好!為了迎接九九重陽節,老師創作了一個采葯的節目,現在要我來編導
最好實地采葯的經驗,不然節目一看就是編的。藝術源於生活,不能憑空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