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會圭峰山櫻花門票價格多少錢
圭峰山除了重陽節期間三天要收門票5元,其他時間是不收費的,看櫻花要到山頂的綠護桃源,不收費的,我是新會人,謝謝採納!!
㈡ 玉台寺的重陽節時
山不在高,有寺則靈。玉台寺雖在市區之外的半山腰外,而爬圭峰山,訪玉台寺,已是市民日常娛樂生活中的一大重要內容,甚至一些從香港或廣州過來的外地遊客更是將玉台寺當作必游之地,逢年過節,在通往圭峰山和玉台寺的路上,更是人潮如海,特別是到了重陽節期間,人們往往還會在重陽節前一天的晚上,約上親朋好友,共攀圭峰,據有關統計,每年登山的民眾人數多達10多萬人。 今年80多歲的何能是土生土長的會城人,對於玉台寺卻有著與今日不同的回憶。他告訴記者,在以前,玉台寺較為偏僻,一般日子裡爬圭峰山的遊客乃至到玉台寺上香的香客,數量不算多,跟現在不能相比。到了重陽節,爬圭峰山的人才會多了起來。他說,在以前,重陽節在新會又被稱作「避難節」。據民間傳說,農歷九月九當天,瘟神將肆虐人間,人們唯有登高方能避開此難,因此,無論是平民走卒,還是達官貴人,都會在重陽節當天暫時放下活兒,天色剛亮,便傾巢而動,城內至少有8成的居民都會為「避難」而爬圭峰山,可謂熱鬧之極。爬上圭峰山後,人們或在山上遊玩嬉戲,或就地取材,野餐煮食,直至下午三四點鍾後,人們才會陸續下山。
何伯說,由於每年重陽節圭峰山上就人山人海,在當天,從永鎮山門至玉台寺的登山路徑就會有很多臨時擺賣的攤檔。在他8歲那年的重陽節,他跟隨父親到圭峰山賣過韭菜、鴨血等小食,擺賣的位置就設在當時的玉台寺放生池側邊,當時玉台寺還向他們收取了2銀毫(約相當今天的10元)的場地費。他還記得,玉台寺入口門側設有香油箱,人們進寺參觀需給一些錢銀,屬隨緣落座那種,數量不限。至於玉台寺的建築格局,現在與過去的玉台寺差不多,均設有觀音殿、大雄寶殿、鍾鼓樓等,漢白玉塔及鎮山寶塔的位置都跟今天的有異,都是建在玉台寺的右側。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寺廟右側建有和尚宿舍及飯堂,門前修了一排供和尚梳洗的水泥造的面盆,數量達120多個,蔚為壯觀,可見那時玉台寺僧侶眾多,香火鼎盛。
㈢ 圭峰山的新會
圭峰山在新會境內的西北部,峰巒起伏,綿亘數十里,東接江門市區,南與會城鎮相鄰,西接大澤鎮,北至杜阮鎮。海拔442米。因山形酷似圭璧,故稱「圭峰山」 相傳隋唐時,山上多桂樹,又有「桂嶺」之名;其頂方圓如台,亦稱「玉台山」。遠望圭峰,蒼翠欲滴;進入圭峰,綠蔭如蓋,「圭峰疊翠」,已成為新會的新八景之首。1989年,被定為省級首批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家林業部批復圭峰山為國家級4A級「森林公園」面積55.1平方公里。
圭峰山不僅以綠化著稱南粵,而且以景物、古跡取勝於五邑。圭峰山在會城北郊,從城北市區步行約20分鍾,便抵圭峰山麓。80年代始,上玉台寺有一條寬敞的水泥大道,從人民醫院附近入口,可以驅車直達,沿路還建有嵐光亭、聽琴亭、碧霞樓、依雲亭等多座涼亭,供人憩息。圭峰山新增的景觀景點不勝枚舉,先後建成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圭峰入口廣場、玉湖廣場和玉台寺廣場等三大廣場,在圭峰北坑建成比玉湖還大的姐妹湖---碧綠湖,在湖區放養錦鯉10多萬尾,新建花池、花壇、花槽一萬多平方米,並建有五彩燈飾噴水池、桃花閣、觀湖台、塑石假山、長橋拱橋等點綴其間從入口廣場、永鎮山門、玉湖景區到體育運動廣場等所有建築物均裝上路燈、射燈和彩虹管,每當入夜,火樹銀花,波光湖影,悅目迷人。 圭峰疊翠
圭峰以「綠」聞名,「圭峰疊翠」向為新會八景之首。圭峰山常年鬱郁蔥蔥,桉樹林、松樹林、楓樹林、荷木林、相思林與原生灌木叢高低起落,交錯而生,形成立體化的風景林相,產生著大量的負離子,每立方米空氣達4萬個。山上還孕育著新會奇葩禾雀花、小依蘭、野生蘭、金桂花等珍稀的奇花異草,白鷳鳥、白鼻狐、穿山甲、山澎蜞等飛禽野獸珍蟲也經常出沒於密林溪澗之中。
玉湖秀色
玉湖景區經精心設計和投入巨資進行改造建設,現已成為新會市最主要的休閑娛樂場所、度假聖地。景區內有桃花島、觀鯉池、玉湖廣場、火鯉場、玉湖小宛、玉湖度假村、植物園、遊客中心、旅遊商品廣場等一大批景點,開辟有玉湖盪舟、古裝照相、喂金魚、喂火鯉等活動。玉湖夜色是江門地區最為璀璨的夜景之一。
玉台古剎
關於玉台寺的創建時間,在我們這里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認玉台寺是創建於東漢桓帝建和年間,據從前寺內藏有一個古鍾,上刻有「建和元年」字樣,明朝詩人鄺露《游玉台寺》中有這么兩句「綠護天荒南渡通,玉台鍾蠡建和年」就可作為依據,只可惜這個古鍾毀於兵火。另一說法認為是創建於唐朝,唐中宗神龍年間,我國著名家、秀麗,便留在寺內開堂說法,弟子多達500人,從此玉台寺戒,玉台寺香火鼎盛。究竟玉台寺是創建於東漢還是創建於唐朝,其中有一點無須爭議的就是:玉台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
鎮山寶塔
是廣東省內唯一的一個元代喇嘛塔,高2米多,用台基上施仰復蓮花式座,1979年定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乳泉井
乳泉井是圭峰山上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從玉台寺出發沿著環山公路,轉過兩個山彎就是乳泉井所在之處。乳泉井不平凡的地方就是泉水清涼甘甜,永不涸缺,不但呈乳白色,飲之還有淡淡的奶香,冬天尤為明顯,故名乳泉井。乳泉井原在清代所建的雲峰寺內。由於時代的變遷,雲峰寺已經是盪然無存了,唯留此井在圭峰。傳說喝上一口乳泉井的水,小孩子讀書會更聰明,所以許多家長每年九九重陽節趁著登高帶著孩子,專程到此喝上一口乳泉井水。
葵博園
葵博園是世界上唯一的以葵藝文化為主題的博覽園。它以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展現了首批廣東省非物質優秀文化遺產——新會葵藝的千年發展史,讓人們深刻體會葵鄉深厚的歷史沉澱和藝術底蘊,了解新會葵業輝煌的過去和榮耀,現場觀摩融匯了火畫、編織、綉花等多種優秀工藝美術於一體的本地葵藝製作過程,欣賞民間珍藏的「總理扇」和各種巧奪天工的葵製品。漫步展館外的20畝葵林,親密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珍稀棕櫚科植物。
噴泉廣場
噴泉廣場是圭峰疊翠景區的重點景觀之一,廣場內建有一座三維立體造型的的噴泉,呈幾何金字塔形。流水從噴泉頂部湧出,一層層流動不息,形成一座6層的中空水立方。
新會勞動大學
1958年周恩來總理來到這里視察題詞命名的。以前是培訓青年幹部和建設圭峰山的基地,發展成周恩來視察新會圖片紀念館。
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紀念館
館內主展廳陳列著70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是人民總理周恩來1958年7月1日至7日連續七天視察新會縣期間,輕車從簡,深入工廠、農村、學校調查研究,與廣大幹部群眾水乳交融,談笑風生的真實寫照,表現了周總理處處事事關心人民疾苦,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樂於奉獻的光輝形象。紀念館還陳列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朱德、董必武、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到新會視察和參觀的歷史照片及題詞題詩等墨寶。 1、門票價格:葵博園10元/人、周總理紀念館5元/人、圭峰玉台寺(2014年1月1日起)免費開放、玉湖免費開放;
2、開放時間:全天;
3、交通指南:(1)乘新會區3路公交車可達;(2)乘江門至新會旅遊專線車可達。
㈣ 圭峰山一日游500字,,,,,,,,,,,,,,,,,,
圭峰山游記
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是聞名遐邇的嶺南名山,同時也是江門「五邑僑鄉新八景」之一。我對她仰慕已久了,可遺憾的是,自己雖經常來江門,但因辦事,無緣目睹她的芳容。今年八月,在父親的提議下,我們全家人還有小平(共六人)慕名前往圭峰山,終於來到了我朝思暮想的聖地。
8月1日,吃過早點,我們全家人還有小平在麻園站坐著113路前往新會汽車總站的公交車出發了。車上,我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問父親,今天是先登山還是先到游樂園,在父親和母親的商量下,決定先登山,經過一小時路程的顛簸,我們便在玉台寺路口下了公交車,環顧四周,山峰重疊,圭峰山山勢巍然,大弟弟(小林)問我道:「哥哥,你看這山像不像「圭」?「據我的了解圭峰山就是因形似『圭』而得名。」我回道。
在路線標牌的指示下,我們來到了永鎮山門的牌坊前。牌坊上飛金涌碧、溢彩流紅,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絢麗奪目。引起了遊人們的注意,一群群遊人浩浩盪盪地向山門前走來,賞景觀光,拍照留影。我們穿過永鎮山門,跟著陌生的旅遊團向圭峰山進軍,聽旅遊團請的導游說,從永鎮山門步行上圭峰山有兩條大階梯,兩階梯數都有兩千多階,旅遊團的人們,聽到這么多級階梯,便商量是坐車上去,還是步行,後決定步行上圭峰山,由於我們對路不熟悉,我們便跟在了旅遊團的背後。沿著通幽的小徑,轉入到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我們便進入到了圭峰山之中,這里樹木茂密,像一把天然的太陽傘,把那杲杲烈日給遮擋住,上山之時,我們汗流浹背,此時的我們猶如坐在高級的空調里,精神充沛、心曠神怡。手腕般大的野藤從這棵樹繞到那棵樹,芊芊莽莽,各種樹木伸枝展葉,青翠欲滴,競相展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陣陣清風掠過,層層綠浪翻卷,滿目的綠蔭似一幅生動自然的油畫,側耳傾聽,但聞處處鳥啼蟬鳴,林濤嘩嘩作響,簡直就是一曲悅耳動聽的森林風景交響樂,潺潺的流水聲從密密麻麻的樹林中傳來,循聲望去,那湍急的清泉從絳紅的大麻石上瀉下,激起了一簇擁的白色浪花,如煙似霧,美極了。在走走歇歇中,我們來到了玉台寺的牌坊下,這里萬籟俱寂,是佛門聖地,遊人一個個顯得嚴肅起來。小平輕輕地告訴我:「雲輝,你看,天王殿前坪下面的放生池裡,有金魚和烏龜。」我朝著小平說的方向望去,那大大小小的金魚在水池裡四處游盪,烏龜趴在水中的假烏龜背上曬太陽,也許是我們的前來打擾了它們的美夢,慵懶的伸腰後,便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發出抗議,我們笑而避之。
踱進天王殿,見,大殿兩側供奉著威武雄壯、面目猙獰的四大天王,背後還貢奉著另一尊菩薩護法天尊韋馱,大殿古色古香,神龕上有蘋果、香蕉等貢品,善男信女的人們,在菩薩面前,念念有詞,向菩薩訴說自己的心願。據寺里的工作人員講,這里是廣東省四大佛教寺廟之一,香火旺盛,長年不衰,每年前來朝拜的遊客有十幾萬,特別是九九重陽節的前一天晚上,遊客們攀圭峰,都要在這里過夜。可遺憾的是我們等不到九月初九在這里過夜了,我們拿著檀香,懷著虔誠之心,拜了三拜,便退出了天王殿。
繞過「C」彎,我們來到了白沙講學亭的下方,亭子依岩壁而築,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顯得有些蒼老,石壁上騷人墨客題的字,因石質太軟,難以尋覓,經導游介紹,白沙講學亭因明代大儒陳白沙講學而得名。我眼前一片朦朧,我似乎看著一位一手捋著胡須,一手拿著卷書,款步向前,衣袂飄逸,有鴻儒風採的文人在亭中講學,耳畔也似乎聽到他的吟誦聲,不由得使我想到當年,白沙學說的創立,打破了程朱理學原有的理論格局,使明代的學術開始了新的階段。我對他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們一鼓作氣登山圭峰山的頂峰,頓時有一種「不畏乳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豪情壯志之感,同時也領悟到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妙處,鳥瞰下方,整個江門盡收眼底,圭峰山景區內,湖面如鏡,波瀾不驚,湖色天光,相互掩映,一碧萬頃。忽而微風簇浪,浮光躍金,我不禁感慨萬千,流連忘返。
此時的我們早已飢腸轆轆,弟弟們催著我要給他們買吃的,因圭峰山頂上沒有商店,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下圭峰山,經過一個小時,我們便走下了圭峰山,在圭峰山腳下的一家小店給弟弟們買了點干糧填肚子後。我們來到了玉湖小苑,那裡人影顫動,湖面上碧波粼粼,船輕輕駛過,盪漾開去,朝氣勃勃的孩童們你追我趕,歡聲陣陣,年輕夫婦帶著幼兒悠閑從容地劃行水上,不時傳來合家同樂的歡聲笑語,使得我的眼中充滿美好的景象。
㈤ 遊玩新會圭峰山,行程如何安排
明天晚上肯定是多人的且不建議明天晚上上山(冷空氣到)
山下有桃花島、觀鯉池、玉湖廣場、火鯉場、玉湖小宛、玉湖度假村、植物園、遊客中心、旅遊商品廣場
坐車到江門汽車總站再坐到圭峰山的公交可以啦
看日出這么浪漫的問題我真的不了解不好意思
山的另一邊是游樂場,滑草場,卡丁車需要坐一站公交或步行15分鍾過去
推薦明晚過去新會逛逛步行街然後開個房
一早看日出吃早餐
在圭峰山下玉湖廣場走走坐坐船拜拜神許許願(山腰有個玉台寺許願樹)
11點多山腰吃個齋
飯後散散步上山到山頂能看到整個新會市區再休息休息
下山到滑草場滑草玩卡丁車游樂園感覺都是小孩玩的摩天輪也小
有時間還能到小鳥天堂玩玩
希望能幫助你
㈥ 點解重陽節要登山許願既
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歷代以來,漢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結隊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幹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 歷代詩人都喜歡重陽登高賦詩,唐代(618-907)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方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葯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熏後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熏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熏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菊花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晉代菊花酒製法是:"採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重陽花糕是用粳米製成的一種節令美食,在重陽節食用。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義。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㈦ 春節圭峰山封山嗎
春節期間圭峰山已經封山
㈧ 你好請問一下我想10月4號去新會圭峰山和梁啟超故居,這兩地相隔多遠還有如果我想在一天內去這兩個地
先去粱故居,它是下午5點關門,完了再去圭峰山,圭峰山下午5點後是不用門票就能登山的,但節假日或特殊日子:重陽節,就要門票。
㈨ 圭峰山風景區的詳細介紹
面積達55平方公里的圭峰山,奇峰突起於珠三角西部新會銀洲湖水網平原之中,山勢雄偉,秀峰挺拔,林木蔥蘢,「三峰一屏四秀水」構成了圭峰山「綠、奇、深、幽」的個性化山水景觀。三峰是指挺秀的圭峰、蜿蜒的雲峰、傳奇的叱石峰;一屏是指三峰交匯中擁出世外桃源般的綠護屏,這是嶺南少見的山頂小平原;四秀水是指玉湖、碧綠湖、玉龍湖和天鵝湖,總面積達5平方公里的四大名湖,湖區內亭台樓閣,曲徑通幽,奇花異木,遊艇盪漾,泳客暢游。到了晚上,玉湖、碧綠湖一帶更是燈飾璀璨,火樹銀花不夜天。玉龍湖之上更有飛珠濺玉的百尺龍潭飛瀑,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又一勝景。圭峰山自唐代以來已是廣東的名山,傳奇的知名景觀遍布全山,如牽線過脈、永鎮山門、嵐光亭、乳泉井、碧霞樓、玉台廣場、玉湖小苑、百果園等十八處各有特色的景觀。圭峰山史跡眾多,有省內罕見的元代鎮山喇嘛塔(省重點文物),有白玉石砌建的清代千佛塔,有清代護林碑,有蘇東波游圭峰碑記,有陳白沙講學遺址,有被日寇破毀的清康熙玉台寺匾額,有全國最大規模的華僑義冢等不勝枚舉。圭峰山玉台寺歷來被譽稱為嶺南四大叢林古剎之一。自唐代密宗始祖、著名的天文學家一行僧雲游至圭峰開堂說法以來,宗風大振,不少高僧相繼主持玉台寺,成為鄰近十數縣僧尼剃度受戒寺。玉台寺歷經千年滄桑,幾度廢興,特別是經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大規模重建修葺,現已成為廣東省著名的、江門五邑最大的佛教聖地。而遷址復建的圭峰紫雲觀,規模宏大,為廣東省最大的道觀之一。 圭峰山建起了三大名園館:一是總面積逾10萬平方米,建有滑草場、溜冰場、體能訓練場、燒烤場、劃艇場、卡丁賽車場、兒童游樂場、小型足球場、網球場、游泳場、釣魚場等十大體育項目運動場館,是目前省內最大型、項目最豐富、遊客參與性最強的體運公園之一。二是薈聚了1600多年發展歷史,有中國民間工藝一絕之稱,集新會葵類工藝之精華,以及火畫葵扇和各類葵工藝精編藝人作現場獻藝表演的葵博園。三是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紀念館。紀念館內展出的大多是從未見諸報端的珍貴歷史照片和題詞墨寶,生動地記錄了周總理及朱德、葉劍英、李鵬等中央首長和中外知名人士視察參觀新會時的真實情景。圭峰山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唐有著名的一行僧張遂,宋有著名文豪蘇東坡,元有知名僧人懷海,明有理學大師陳獻章,清有戊戌維新領袖之一的梁啟超,近當代有被毛澤東稱為「國寶」的史學家陳垣……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更有先後曾任和在任的四位全國人大委員長,六位國務院總理以及郭沫若、田漢等文學家專程視察、參觀圭峰山,留下了不少詩書、對聯和紀實文章。特別是元帥葉劍英游圭峰時詩興大發,揮毫寫下了「萬眾揮鋤鐫大地,讓人拈筆頌詩文。江山歲歲添新景,如此圭峰寫不完。」的著名詩句。 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重點區域35.5平方公里,林木蔥郁,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有大面積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針、闊葉林混交生長,森林郁閉度為0.8~0.9,綠化覆蓋率98%。圭峰山地處亞熱帶,海洋氣候顯著,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得天地之精華,常年鬱郁蔥蔥,桉樹林、松樹林、楓樹林、荷木林、相思林與原生灌木叢高低起落,交錯而生,形成立體化的風景林相,產生著大量的負離子,每立方米空氣達4萬個。不少極具科研價值和受國家保護的珍貴物種匯集其中。如新會奇葩禾雀花、小依蘭、野生蘭、金桂花等。人跡罕至的雲峰山原生態保護良好,白鷳鳥、白鼻狐、穿山甲、山澎蜞等飛禽野獸珍蟲出沒密林溪澗之中。山頂綠護屏上還有大片50多年樹齡的老茶園。而於圭峰腳下的圭峰植物園科普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在開展植物學及生態環境等相關科學的普及教育及休閑旅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圭峰山每年有三大隆重熱烈的節慶活動。一是重陽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一至初九,江門、新會等地,甚至台山、開平、中山、順德等新會周邊地區的群眾蜂擁而至,專程圭峰登高度重陽,每年多達20萬人,最高峰時逾30萬人。整個圭峰川流不息,人山人海,初八、初九兩天更是人滿為患,不得不實行潮水式上山人流通行管理。二是國慶節在圭峰玉湖舉行的萬勝杯龍舟賽,現已成為每年的旅遊盛事之一。三是每年春節的圭峰之春文化廟會,新春第一鍾、高僧祈福、醒獅賀歲、金龍獻瑞、新會魚燈等傳統喜慶節目和鑼鼓八音、粵劇摺子、南派武術、新會美食等文化藝術節目令遊人樂而忘返,遊客總數超過60萬人次。此外,圭峰山旅遊配套設施齊全,建有玉湖酒店、御景酒店、龍泉酒店、圭峰山莊等4家三星級以上的酒店,還有六福城、玉湖小苑、佛笑樓、圭峰食街、燒烤場等酒樓食肆,遊客可享受到高、中、低不同檔次的餐飲服務和正宗地道的新會名點名菜,還可購到新會葵藝、新會陳皮、新會蟲草等馳名海內外的名優特旅遊產品。
㈩ 圭峰山有什麼好玩的
圭峰疊翠
圭峰以「綠」聞名,「圭峰疊翠」向為新會八景之首。「三峰一屏四秀水」構成 圭峰山脈
了圭峰山「綠、奇、深、幽」的個性化山水景觀。三峰是指挺秀的圭峰、蜿蜒的雲峰、傳奇的叱石峰;一屏是指三峰交匯中擁出世外桃源般的綠護屏,這是嶺南少見的山頂小平原;四秀水是指玉湖、碧綠湖、玉龍湖和天鵝湖,總面積達5平方公里的四大名湖,湖 圭峰山遠景
區內亭台樓閣,曲徑通幽,奇花異木,遊艇盪漾,泳客暢游。到了晚上,玉湖、碧綠湖一帶更是燈飾璀璨,火樹銀花不夜天。玉龍湖之上更有飛珠濺玉的百尺龍潭飛瀑,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又一勝景。牽線過脈、永鎮山門、嵐光亭、乳泉井、碧霞樓、玉台廣場、玉湖小苑、百果園等知名景觀遍布全山。圭峰山常年鬱郁蔥蔥,桉樹林、松樹林、楓樹林、荷木林、相思林與原生灌木叢高低起落,交錯而生,形成立體化的風景林相,產生著大量的負離子,每立方米空氣達4萬個。山上還孕育著新會奇葩禾雀花、小依蘭、野生蘭、金桂花等珍稀的奇花異草,白鷳鳥、白鼻狐、穿山甲、山澎蜞等飛禽野獸珍蟲也經常出沒於密林溪澗之中。
玉湖秀色
玉湖景區經精心設計和投入巨資進行改造建設,現已成為新會市最主要的休閑 玉湖景區
娛樂場所、度假聖地。景區內有桃花島、觀鯉池、玉湖廣場、火鯉場、玉湖小宛、玉湖度假村、植物園、遊客中心、旅遊商品廣場等一大批景點,開辟有玉湖盪舟、古裝照相、喂金魚、喂火鯉等活動。玉湖夜色是江門地區最為璀璨的夜景之一。
玉台古剎
關於玉台寺的創建時間,在我們這里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認玉台寺是創建於 玉台寺
東漢桓帝建和年間,據從前寺內藏有一個古鍾,上刻有「建和元年」字樣,明朝詩人鄺露《游玉台寺》中有這么兩句「綠護天荒南渡通,玉台鍾蠡建和年」就可作為依據,只可惜這個古鍾毀於兵火。另一說法認為是創建於唐朝,唐中宗神龍年間,我國著名家、秀麗,便留在寺內開堂說法,弟子多達500人,從此玉台寺戒,玉台寺香火鼎盛,。究竟玉台寺是創建於東漢還是創建於唐朝,其中有一點無須爭議的就是:玉台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
乳泉苑
乳泉井是圭峰山上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從玉台寺出發沿著環山公 乳泉井
路,轉過兩個山彎就是乳泉井所在之處。乳泉井不平凡的地方就是泉水清涼甘甜,永不涸缺,不但呈乳白色,飲之還有淡淡的奶香,冬天尤為明顯,故名乳泉井。乳泉井原在清代所建的雲峰寺內。由於時代的變遷,雲峰寺現在已經是盪然無存了,唯留此井在圭峰。 乳泉井的來歷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在圭峰山下有個叫阿泉的小夥子,他自少就父母雙亡。當時,村裡有個又貪財又狠毒的財主叫「鐵公雞」。 每日,阿泉都要到雲峰寺附近山頭為「鐵公雞」砍一擔柴,但刻薄的「鐵公雞」每天都不給飽飯阿泉吃。幸好雲峰寺內的老和尚見阿泉這樣可憐,經常端些齋菜給阿泉填肚子。 有一日上山的時候,阿泉遇見一個白鬍子的老大爺,老大爺對他說:「阿泉,我這里有個碗,你渴了就拿來盛水喝吧。」阿泉見它只是一個普通的粗瓷碗,謝過老大爺後便把碗收下。到中午時他感到口渴,拿著老大爺送給他的碗,盛山泉解渴,頓覺泉水分外甜美,他連飲了三碗,疲勞頓失,渾身有力,揮起柴刀霍霍生風,很快就砍夠一擔柴。阿泉知道這一定是個寶碗,白鬍子老大爺一定是個來救助他的神仙,便把這只寶碗藏在雲峰寺內。鐵公雞見阿泉如此早收工,覺得奇怪,第二天偷偷地跟蹤阿泉,發現了寶碗的秘密,便欲把寶碗據為己有。於是他帶了一班打手來拆毀雲峰寺,發現了寶碗。正當鐵公雞拿著寶碗欲走之際,聞訊趕到的阿泉乘其不備,奮不顧身搶回寶碗,跳落雲峰寺的古井中,失去了蹤影。這時,山上突然黑雲翻滾大風大雨,一道閃電挾著巨雷劈了下來,把鐵公雞打死地上,打手們一個個嚇得像喪家之犬,逃去無蹤。雨過天晴後,雲峰寺古井原來清澈見底的井水,像牛奶一樣呈現出乳白色,而且格外甘甜、清涼,人們便把這古井稱為乳泉井。 傳說喝上一口乳泉井的水,小孩子讀書會更聰明,所以許多家長每年九九重陽節趁著登高帶著孩子,專程到此喝上一口乳泉井水。
龍潭古跡
圭峰山脈群峰挺拔,有「三山夾一屏」的說法,這是因為景區內的山峰有 圭峰山遠處
十多座,自西北向東南,排列成三行,第一行是叱石山,第二行是雲峰山,第三行是圭峰山,這三列山體交匯擁出綠護屏,山坡錯落起伏,樹木繁盛,顯得山外有山,在雲峰山、圭峰山之間僅有一窄窄的山樑相連,這里就是「牽線過脈」,古人說,在「牽線過脈」處不能打著雨傘過,因為山風太大,打著傘太危險了,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在「牽線過脈」處的風光尤為秀麗,北望群山層林起伏,令人稱絕的是山腳處的樹木生長成窩狀,這里就是傳說中的「龍窩」,據說以前曾有一條「掘尾龍」藏身在這里。現在,經過我們的開發,「牽線過脈」處的道路擴闊了,危險性減少了,規劃中還將在這里建設「風谷聽濤」、「雲谷藏道」、「雙峰峻秀」等景點。由於圭峰山處在於東南沿海地區,特殊的氣候和地理位置,一年四季,雨水不斷,山上經常是雲霧飄浮,水氣繚繞,每當是霪雨霏霏或是大雨初歇,這里更是雲氣飄渺,宛如人間仙境,相傳,雲峰山也因此而得名,雲峰是圭峰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545米,不過雲峰現在還沒有進行開發,林木顯得相當原始,野生動物資源也非常豐富。我們經常發現果狸鼠、狸貓、野豬、蟒蛇等出沒其中,不但是動物資源豐富,鳥類也比較多,主要是金絲鳥,喜鵲,錦雞,畫眉,白頭翁等。如果真的有緣份,還可以在山上或許還會見到各種美麗的蝴蝶哩。
一園一館
葵博園 葵博園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以葵藝文化為主題的博覽園。它以豐富翔實的歷 圭峰山怪景
史資料,展現了首批廣東省非物質優秀文化遺產——新會葵藝的千年發展史,讓人們深刻體會葵鄉深厚的歷史沉澱和藝術底蘊,了解新會葵業輝煌的過去和榮耀,現場觀摩融匯了火畫、編織、綉花等多種優秀工藝美術於一體的本地葵藝製作過程,欣賞民間珍藏的「總理扇」和各種巧奪天工的葵製品。漫步展館外的20畝葵林,親密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珍稀棕櫚科植物。 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紀念館 館內主展廳陳列著70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是人民總理周恩來1958年7月1日至7日連續七天視察新會縣期間,輕車從簡,深入工廠、農村、學校調查研究,與廣大幹部群眾水乳交融,談笑風生的真實寫照,表現了周總理處處事事關心人民疾苦,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樂於奉獻的光輝形象。紀念館還陳列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朱德、董必武、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到新會視察和參觀的歷史照片及題詞題詩等墨寶。[2]
編輯本段特產
新會陳皮
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由於它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又是傳統 新會陳皮
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現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 柑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故稱「陳皮」,陳皮以廣東所產為佳,歷史貿易中特稱「廣陳皮」,以別於其他省所產。清代大醫師葉天士所開的中葯「二陳湯」,特別寫明「新會皮」。因不是新會所產的其葯效遠遜,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會陳皮價格較高,皮比肉貴。 據說新會陳皮運往北方各地,過了嶺南之後,其味更為芳香。曾有華僑攜帶新會陳皮乘船出國,船抵太平洋,頓時芳香四溢,無法掩蓋。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經葯檢部門初步化驗結果表明,由於土壤條件、栽培技術、農田小氣候的差異,新會產的陳皮與外地移植新會柑的陳皮,其形狀組織結構雖然相似,但揮發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異。因此,葯用與調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葵扇
葵扇是廣東江門新會最著名的特產。古稱「梭扇」。約始於晉代。《廣東新語 葵扇
》、《新會縣志》載:「始於魏晉,盛興明代」。清代咸豐年間,始創玻璃扇;同治年間創火畫葵扇;辛亥革命前後,又創竹籜畫扇。 新會流傳這樣的說法:凡能望得見新會凌雲塔的地方,長出的葵扇,葵柄的尖頂對正葵扇正中,否則是歪的;種出的新會大紅柑,柑皮格外芳香,是正宗的陳皮;種出來的新會甜橙,底部有小圓圈,特別美味。 新會盛產蒲葵,葵葉寬大而不開裂,心蒂園正,骨格細勻,色澤光潔,體質輕盈。新會素有葵鄉之稱。 據歷史記載,東晉朝代新會就大規模種植蒲葵和加工葵扇,新會葵藝製品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新會葵扇在扇面繪圖描畫,工藝精湛,高雅實用。其中玻璃葵扇、烙畫葵扇、雙面綉花織扇最為著名,早在光緒18年(1897年)就遠銷俄、英、美、法、古巴、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歐美24個國家和地區。清末民初,新會葵扇的銷量每年達1.2億把。明代把新會葵扇列為「貢品」。[3]
禾雀花
在圭峰玉湖景區植物園中有一棵天下奇花,它就是禾雀花。禾雀花為藤本植物,是江門五邑地區特有的奇特植物,其中又以新會的禾雀花最為出名。禾雀花的外形很奇特,花開四瓣,花托似禾雀頭,兩旁各有一粒似眼睛的小黑點,正中的一瓣,彎弓似雀背,兩側的花瓣似雀翼,底瓣後伸,是為尾巴,花內還有一撮細長略彎的花蕊,人們稱之為"內臟"。遠看禾雀花,還以為真的是一群禾雀藏身在花藤中。禾雀全身為乳白色,如果採摘下來兩三小時後就會變成褐色,就更加似禾雀了。如果不小心損傷了花瓣,便有紅色的汁液流出來,就像血液一般,顯得更加神奇。天底下為何有這種奇花,在新會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當年八仙之一的鐵拐李雲游到新會,見到禾雀偷吃田裡的稻穀,農民們顆粒無收,苦不堪言,頓時起了憐憫之心,於是鐵拐李便施展法術用山藤將禾雀綁住,丟棄在山上,只許它們在每年的清明前後青黃不接的時出來,從此之後,禾雀就不能再出來危害稻田了,而在新會也就多了一種奇花。 禾雀花一般都在清明前後開花。每年的開花時節,數以萬計和遊客都慕名而來觀看禾雀花。禾雀花一般都是只開花,而不結果。解放以來,只有在1961年在棠下的公坑寺的禾雀花結過一次果,果實就像豆莢一樣。據一些老農說,禾雀花需30年才結子一次。 鮮禾雀花味道甘甜可口,可作佐餚的時菜,還可伴肉類煮湯,煎炒均美味可口,每逢花期,人們總愛來新會品嘗此特殊難得的美味。曬乾的禾雀花可以葯用,是一種降火清熱氣的佳品。
玉台坑
玉台坑位於圭峰入口公園--永鎮山門處,周圍古樹參天,綠樹婆娑,空氣清新,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達4萬個/CM3),是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進入森林公園,空氣特別清新,使人心境平和。這是因為綠色給人輕松、安寧、舒適的感覺,能解除人心理和眼睛的疲勞。再加上綠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過濾空氣中的灰塵,所以在森林公園內大家會感到格外精神爽利。而且山林中蘊含大量負離子,負離子就是空氣中帶負電荷的離子,它不僅具有降塵、滅菌、凈化空氣的作用,而且特別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因而被人們稱為空氣維生素和生長素。長時期在空氣負離子濃度高的森林環境中療養,散步,對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炎、肺氣腫、冠心病,高血壓、萎縮性胃炎、神經性皮炎,以及惡性腫瘤等具有奇特的輔助療效。經探測,玉台坑附近的負離子的含量圭峰山最高的,每立方米有4萬個。大家看,這條全部由鵝石砌成的路叫健身路,它環繞在負離子含量最高的玉台坑周圍,總長1000米,如果大家赤腳行走,鵝卵石就會刺激足底的湧泉穴,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健身的效果。
三角楓林
在玉台寺山門前,生長著20多畝的楓樹。這些楓樹的葉子共分為三叉,所以又叫三角楓。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有個著名的香山紅葉,不知道大家是否欣賞過呢?不過圭峰山的紅葉也不比香山紅葉遜色,有興趣的朋友秋天再來圭峰山看看就知道了。三角楓林在圭峰山上的分布有20多畝,如此大面積的三角楓林在我國南方地區來說是較為罕見的。每當深秋來臨,整個楓林紅成一片,漫山遍野都成了一片火紅的世界,甚為壯觀。每年的秋冬時節,圭峰紅葉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賞。 三角楓葉子不但美得入畫,而且楓葉還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藝品送給親朋好友留念。此外,楓葉還具有神奇的葯效,如果不小心被毛毛蟲刺傷了,揉碎三角楓的葉子擦一擦傷口,即可消腫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