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盡好對遠離家鄉父母的孝道
孝不能用物質去衡量的,有時父母只需要溫情的一笑就可以了。要學會理解父母的焦慮、苦衷。錯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博得父母開心一笑,認真傾聽父母的意見。
上了年紀的人大多喜歡回憶,愛嘮叨,做子女的要學會傾聽,無論對與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父母教,需敬聽」。一起聊聊家常,人情世故……。對他們的好的愛好,要支持和鼓勵。在吃得飽,穿得暖的情況下,精神情感方面的孝養更重要。
順就是孝,孝順——以順為孝。人在老去的時候,精神狀態和小的時候非常相似,有時候他們的想法會很幼稚,有時候他們也會倔強、撒嬌,這就要求我們對待父母時,要像父母對待小時候的我們一樣。
孔子用「不違」來概括「孝」,應該還不算過時,多陪伴在他們身邊,多溝通,多取悅,盡量做到順他們的意,鼓勵他們做些利於自己身心健康的事,我想這應該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盡孝方式吧。
遠在他鄉的人,如何為老家的父母盡孝?
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陪伴是孝。許多人聽這首歌時都含著眼淚,因為它表達出在外子女的一份心情,父母最希望的還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洗洗筷子刷刷碗看來不經意,卻是最讓父母感動的。孝存在於日常的生活中,孝不需要感天動地的壯舉,工作的事情向他們談談,幫他們洗洗腳,擦擦背,倒杯水……,溫馨就在一瞬間,幸福感自然滿滿的。
我想,孝,就是讓父母舒心。我們兄妹,從來不鬧矛盾,孩子健康,夫妻和睦,工作認真,經濟寬裕,個個都掛念著爸爸,從來不讓他有擔心的地方。這就是孝。
我想,孝,就是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有尊嚴的生活,有樂趣的生活。
「兒行千里母擔憂」,做事做人不要讓父母為自己擔心,也是一種孝。做到這一點就是古人說的「修身」,品行端正,知行合一。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天經地義,是做人的最基本的美德。試想,一個人對給予自己生命,並辛勤哺育自己長大的父母都不知報答、不知孝敬的人,又怎樣會是一個富有愛心、富有職責感的人呢?又怎麼指望他愛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呢?
❷ 何為孝順不能陪伴在雙親身邊最為不孝嗎我是不是特別不孝順
這個問題是關於愛情與親情的,真的很難抉擇,如果輕易選擇一方就會失去另一方。不能說你不孝,如今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有的時候不能選擇還是經過與伴侶商量與父母請求妥協的好。這個問題要你自己好好思考了,交給我們這些外人是很不服責任的。幫不了你,對不起!
❸ 不在父母身邊怎樣孝順父母呢
能在父母身邊盡孝當然最好,但是有些問題不是自己可以做主的,為了工作離開家,專離開父母這也屬於屬正常的,只要隨時隨地電話詢問,關心,需要什麼及時送到,只要父母身體健康,沒問題的。孝順不一定非要呆在身邊呢。這是一種真情,是一種牽掛,是一種暖心的惦念……做到就好了!!
❹ 生活中怎樣孝敬父母
世間最賺錢的買賣,莫過於為人子女。一聲「爸爸」「媽媽」,便輕而易舉地換來了兩個人對你一生的細心呵護。且不說幼時勤換尿布,童年時代燈下悉心教導,青年時代日夜牽掛,也不說平日里噓寒問暖,撒嬌包容;就說父母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討得一點糊口養命錢,便全數付與了子女,人世間,難道還有比為人父母更虧本的買賣嗎?
時光苒苒青春不再,轉眼間父母已霜鬢微白,看著父母一天天的蒼老,許多有孝心的年輕人也想通過努力讓父母「扭虧為盈」,給他們的余暉添點溫度與色彩。只是大多人會覺得無從孝順起,加上兒女們正青春年少,或求學外地,或謀生在外,或成家立業,肩負更多的責任與壓力,生活的煩惱與壓力已無暇顧及。於是,很多人會一邊感嘆「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一邊把孝順這件事兒壓到思維的某個角落,只在某個不經意間才會想起。
我們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給自己的不夠多,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對父母的愛足夠多嗎?如此,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的父母不好的呢?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保護我們的,當自己成長時,會有許多因為工作學習而無法回到家中與父母一同吃飯談心,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老人寂寞著,順是我們最基本的品質,是讓我們把孝順父母放在最首要的位置。然而,孝順難道就只是提供衣食住行嗎?其實不然,父母都是善良的天使,一個眼神,一句暖語,一點點禮品,早已讓他們開心不已。
其實,只要你真正的想去行孝,在哪裡,用什麼方式,都能夠表現出我們這顆孝心來,這個一定要落在心裡上,那麼,行孝具體應該從哪幾方面開始去做呢?
1、悅親(禮敬父母)
悅親是養親的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是順還是逆,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對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是孝順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次頂撞,不耐煩,都會極大的減損我們的福報。永遠都不要和父母說:煩死了,真啰嗦,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等等這樣的話。這種行為言氣最傷父母的心,切記,在任何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要禮敬父母,尊重父母體會他們的感受。
於丹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我們要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認認真真看著父母的眼睛,跟父母交談幾分鍾,不嫌棄,不抱怨,想對父母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臉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也不用交學費去學,更不需要什麼力氣;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2、幫父母做家務
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們在為父母做家務,其實是在為自己培植福報,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那就更要珍惜這難能可貴的機會,多為父母做家務分擔辛勞。
3、常懷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懷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禮敬退讓,也懂得心懷感恩,很多人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顧了,就不在理會父母,即使偶爾想起來,也只是象徵性的給父母買點衣服,送點錢,覺得自己孝順父母了,其實這種行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順不在貧窮,不在物質,不論何時何地,貴在那顆心。
4、幫父母洗腳
談到給父母洗腳,可能很多人覺得有些難為情,事實上我們哪怕只給父母洗一次腳,感覺就會很不一樣。古語說:「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樹老根先衰,人老腳先衰。」我們為父母洗腳一方面可以讓父母變得更加健康,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在找自己做人的根,那就是我們的父母。相信大家平時,可能都覺得自己很愛父母,也會給父母錢,給父母買東西,做這些當然也很好,然而這都不及為父母洗一次腳來的真實、貼心、真切。想想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多少心,受過了多少罪,洗腳實在算不了什麼。
孝,為德之本,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謹慎遵守的;百善孝為先,行孝道不僅是作為兒女應盡的本分,也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人生於天地之間,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切記一定要行孝道。
❺ 如何看待工作結婚離父母太遠,就為不孝
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失偏頗,離父母太遠的子女,未必就是不孝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父母撫養子女長大,子女孝順自己的父母,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有些子女因工作或婚姻離父母很遠,很難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孝順,只是在生活中做出的不同選擇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我們當然應該好好孝順父母,可是自己的人生路還依舊要走下去。
用心去經營你的生活,用心去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論你身在何地,父母都在牽掛著你。
❻ 結合蓼莪和現實生活談一下怎麼孝敬父母
我認為孝順父母最重要的還是要多陪陪他們,有時間可以帶他們出去走走,
❼ 如何才能孝敬父母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傳承的都是百善孝為先,一個孩子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奉獻了太多太多,我們沒有理由不孝順他們!
其實孝順父母很簡單,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了,他們最想要的就是孩子陪在身邊,所以你想要孝順他們,就要多騰出一些時間陪他們吃飯,散步,逛街,帶他們去旅旅行,每當逢年過節記得的無論有再大的事,都要放下,回去陪父母,這個時候父母最需要你。而且在工作的時候,也要每天給父母打一通電話,讓他們放心,關心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
父母總是自己不捨得花錢,所以苦著自己!那麼你就應該經常給父母買一些保健品,還有一些他們愛吃的,喜歡的一些東西。也要經常帶他們去體檢,買一些按摩器械,因為人老了,身體就各種難受,也要幫他們洗洗腳,嘮嘮嗑等!
❽ 父母身體不好,而我常年不在他們身邊,我該辭職回家鄉嗎
你當然應該辭職回到你的家鄉去照顧你的父母,不是有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嗎,如果你沒有在父母在世的時候及時的孝順他們,如果一旦他們出了什麼事情你後悔都來不及。人一但老了之後你知道平時有很多的是他們的身體虛弱,他們經不起任何異樣的驚嚇和磕磕碰碰,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他們可能就會離你而去,如果你還一直在異地他鄉的話很可能連他們最後一面也見不上。
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從小養到大給予我們他們一生中的愛,在他們老了之後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給予他們我們到不了一生的愛,但是有什麼辦法呢,父母就是這么的無私,如果你連為他們拋棄工作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有什麼資格做別人的兒女呢。父母其實要求的並不多,他們只希望在他們的老了之後有個人陪在他們的身邊,可以讓他們的生活不再那麼孤單,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要求,做兒女的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他並沒有向我們請求什麼不現實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如果你的父母身體不好的話,你就應該辭職回到家鄉經常的照顧他們,不要一直在外面打拚你的事業而遺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