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明白神的旨意
索引:我們是否知道神的旨意呢?我再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很坦率地說,有的人說他明白神的旨意,說他是行在神的旨意中,事實上並非如此。神的標準是永不改變的,聖經是永不改變的;天地可以改變,神的話永不改變。
經文:羅12:1-2;弗5:17
引言: 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充滿了感恩。因為我們的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生命被主改變了。我們回想沒信主前,我們的生活是以自我為中心,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喜歡選擇什麼樣的道路就走什麼樣的道路。我們按著自己的理想、理智,為自己而活。拜偶像的人求財、求利、求平安,也無非是為著自己而活。當我們信主後,我們的人生就改變了,因耶穌為我們死,擔當了我們的罪。他在十字架上為的是要拯救我們這些不配的人。神揀選了我們,讓我們成為他的兒女,當有了神的生命在我們裡面時,我們的人生就改變了。我們不再以自己為人生的方向,不再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活著不再是為自己,乃是想討神的喜悅。正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討神喜悅,遵行神的旨意,是每個基督徒都應該盡的本份。
只有遵行神的旨意,才能榮耀神,才能過榮神益人的生活,才能活在主的面前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靈命有追求的弟兄姊妹都很想明白神的旨意,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弟兄姊妹都能明白神的旨意。很多時候,有些人把自己的意思當成神的旨意,把自己所崇拜的神的僕人或屬靈長輩的意見當成神的旨意。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誤導人,也有很多人被誤導。當人以自己為中心時,就走了很多彎路,吃了很多苦,當回頭時,懊悔不已,因為已經白白浪費了不少光陰。神是如此崇高,人是如此卑微軟弱,神的旨意是否很難明白呢?
聖經中清楚告訴我們,神的旨意是很容易明白的,神的旨意就在聖經里。當我們讀聖經時,會非常明白人生的方向、為人處世該怎樣,該怎樣討神喜悅,該怎樣服侍主,怎樣盡神的兒女的本分,該怎樣孝敬父母、愛兒女,夫妻該怎樣相處,怎樣與鄰舍相處,老闆和工人怎樣相處,怎樣賺錢、花錢,怎樣工作、休息,怎樣抵擋魔鬼……這一切在聖經里都有明確的指引。我們讀聖經後,將神的話行出來,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了。
既然神的旨意是很容易明白的,為什麼有那麼多失敗的見證呢?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在家庭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痛苦、坎坷?是什麼原因攔阻我們不能明白神的旨意呢?是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效法這個世界,我們的心好象被帕子遮住了,看不清神的旨意。世界的事情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今生的驕傲。信主以前,我們的目標是只要有錢、心想事成就行了,所以有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賺錢。如果信主後,仍然效法這個世界,貪愛錢財、享受、名利,我們就不能明白神的旨意了。雖然信主後,我們照常努力地生活、工作,但人生觀已改變,過去以自己為中心,現在以主為中心,把主放在第一位,我們的人生就不同了,我們的心就明亮了,就能明白神的旨意了。當我們愛世界時,聖靈光照,我們悔改認罪,心意就會被更新而變化。當我們的生命被神管理、引導、攔阻,我們的心眼被神開啟,就能明白神的旨意。如果我們很久不認罪,心就被遮住了,就無法明白神的旨意。如果明白神的旨意,就不再貪圖世界的享受、宴樂、名利等,乃是討神的喜悅。例:一個弟兄找工作時,怎樣去選擇工作可反映出他屬靈生命的程度。
有時我們已經明白神的旨意,卻不去遵行,想明白更多神的旨意是不可能的。在我們人生的每個台階,在一些大事上,如選擇工作、選擇配偶等,要尋求神的旨意,並順服神的旨意,就必蒙福。例:亞伯拉罕獻以撒給上帝(正面),舊約中掃羅王不聽神的話,沒有滅盡亞瑪力人及其牛羊等(反面)。
那麼神的旨意有何特點呢?(1)神的旨意絕對不會違背聖經真理。例:一位弟兄執意要和太太離婚,與一位寡婦結婚,帶來不好的結果(反面)。(2)榮耀神。(3)造就人。(4)在真理中自由,不被罪捆綁。(5)內心的平安。(6)與這事有關的人員有同樣的感動。例:彼得和哥尼流都被神感動,神感動彼得要向外邦人傳福音,哥尼流被感動要邀請彼得到家中講道。神感動保羅向馬其頓人傳福音,也感動馬其頓人接待保羅。(7)有從神而來的憑據。例:基甸得到上帝在羊毛上給他的憑據。(8)客觀環境的印證。(9)時間的印證(時間是最好的考驗)。
結語:當我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我們,將他的旨意告訴我們。
②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兒女的本分,作為兒女的我們,該怎樣盡到自己的本分
我覺得首先應該不跟父母親吵架或頂嘴;其次做到不跟父母親頂嘴以後要嘗試著去尊敬我們的父母親,因為連你都不尊敬你的父母親怎麼叫別人去尊敬他們呢;最後如果前面兩個都做到了的話,就是做出成績讓別人跟你一樣的尊敬你的父母,因為那時大家都會誇你父母有你這么一個好孩子。
我覺的這是孝敬父母的三部曲吧,或許很多人做不到第三點,但一般人做到第二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③ 十架七言都有哪些話呢》
耶穌在十字架上一共講了七句話,這就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十架七言」。
「七」字在聖經里,是代表完全的意思。多餘的話,耶穌不講,仇敵譏誚的話,耶穌不反駁。他在十字架上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年紀念耶穌釘十字架的「受苦節」(有人叫「受難節」),許多地方都有人講這七句名言;亦有分為七個人講,每人講解一句。這七句話包括了救恩,基督代贖、榮耀與冠冕幾個方面。
一、第一句
「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十字架上第一句話就是「赦罪之道」。因此,當我們一看到了十字架,我們就當曉得:因耶穌的被釘,人的罪就得以赦免了。
二、第二句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里了』。」(路23:43)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兩個強盜,一個譏誚他;另一個責備那個譏誚耶穌的。這人悔改了,因為他聽見耶穌在十字架上講了「赦罪之道」,因此,他用信靠的心來求耶穌,說:「耶穌啊,禰得國降臨的時候,求禰紀念我!」(42節)他不明白因信得救的真理,他總認為自己罪大該死,只求耶穌「紀念」他,而且在耶穌再來立國後(得國的時候)紀念他。但出乎他意料之外,耶穌竟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里了」。他得救了,因為他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贖之工;他又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他沒有犯過罪、他必要從死里復活。否則他就不會說「得國降臨」。他既然相信耶穌要再來立國,當然就信他必要復活了。只因這個簡單的信心,真誠的信靠和簡單的祈求,他就得救了。可惜有不少的人信了耶穌幾十年,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信」,是要真心相信耶穌釘十字架和他從死里復活。
三、第三句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約翰)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約19:26-27)
耶穌在十字架上,沒有忘記他的家人,更沒有忘記他所愛的門徒。耶穌從小就孝敬父母,直到最後一刻,他還把母親交給約翰去照顧。這就給我們看見,十字架不只顯示了救恩,更是指出了孝道與愛心。這是我們應有的態度、應盡的本分。可惜有些基督徒只知愛神,但對家人就不愛不孝。這樣的人,請從耶穌的榜樣里得著啟發,愛神愛人也要愛家人。
四、第四句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麽離棄我?』」(太27:46)
耶穌說這句話,正應驗了詩篇22:1的預言。神從來沒有離棄過耶穌。直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神才離棄他。為什麽呢?因為他把全世界人(包括過去與將來)的罪都背上,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神看見世人的罪,所以要把耶穌暫時離棄了。這是耶穌靈里最難受的時刻。
五、第五句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約19:28)
「我渴了」這句話,正應驗了詩篇22:15的預言。當耶穌說了「我渴了」這句話之後,「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約19:29)這一次是醋,前一次是酒,請我們不要混淆了!耶穌在十字架上流了寶血,極度痛苦,特別表現在這一「渴」上。頭一個人亞當犯了罪,神責罰他,要他「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3:19)。從此,人類因為罪惡,一直都要受「渴」的痛苦。耶穌這一「渴」補償了我們的渴,使我們能喝生命的活水,就永不再渴。耶穌受了身體的苦,為要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滿足(約4:14)。
六、第六句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約19:30)
感謝神!耶穌釘十字架,什麽都「成了」。他在世上替我們守全了律法,滿足了律法的要求,為把我們贖出律法的咒詛(加3:13)。當然,這「成了」是包括多方面的「完成」,但主要的還是救贖工作的完成、救恩的完成。因耶穌釘十字架,我們的罪得蒙赦免,只要我們肯信靠,我們就必得救。
七、第七句
「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禰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3:46)
這句話正應驗了詩篇31:5的預言。我們死是不得已的,因為我們都不願意死,我們都怕死;但耶穌的死與眾不同,他是主動地把自己「交付」給神的,因他曾說過:「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約10:18)他在十字架上最後一句話與前面所說的有點不同。前面只是「說」,而第四句(太27:46)和這里是「大聲喊著說」。他盡了最後的一口氣大聲喊著說,為使人人都聽見,都知道他是為世人捨命的。
如果我們把耶穌釘十字架事實的次序與他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名言合起來,我們到處都會看見舊約預言得到應驗。當然,耶穌說的話,為使經上的話得到應驗。雖然這是出於耶穌自己,但希奇的是,連仇敵所做的和所說的,都應驗了經上的預言。請記得,釘十字架是羅馬人釘他,而不是猶太人釘他的;是按羅馬法律執行,而不是按猶太規條進行的。這樣,預言得到應驗,使我們更覺希奇,使我們不能不相信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使我們能因信得著拯救與得到永福呢!
④ 如何孝敬父母
核心提示: 超市見到久未謀面的姐妹。寒暄以後說起了讓她寒心的事。 丈夫的家人以要孝敬父母為由,近幾年多次打電話跟他們要錢,他們一直盡力滿足,但這常常只能一時一事地使家人人前顯貴地滿足一下。他們持續這樣做的結果對雙方都很不好,現在他們跟夫家的關系很僵,拿她的話說:都是錢惹的禍。 這使我想到了亞當吃了禁果後,當神... 超市見到久未謀面的姐妹。寒暄以後說起了讓她寒心的事。 丈夫的家人以要孝敬父母為由,近幾年多次打電話跟他們要錢,他們一直盡力滿足,但這常常只能一時一事地使家人人前顯貴地滿足一下。他們持續這樣做的結果對雙方都很不好,現在他們跟夫家的關系很僵,拿她的話說:「都是錢惹的禍。」 這使我想到了亞當吃了禁果後,當神問他你為什麼躲起來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我怕。」 不信神的話,不把神的話當真的人類,從此心中有了一個雖眼不能見,卻真真實實,如影隨形地伴著我們的空缺,那就是怕。 心中無主的人必定六神無主,世人都沒有安全感,怕是必然! 一怕,人的言談舉止必帶出苦毒,控告,埋怨,無奈,失望,惱怒。。。看看世上那些住在不同的地方,生為不同種族的人,不管是否有錢,有地位,有事業,有房子,有車子,有孩子,有。。。用盡世間任何可見的東西都不能將怕所必然帶來的恐懼戰兢從人的心頭除去。 我跟姐妹分享: 聖經上說「當孝敬父母。」 當然如果父母有實際的需要,我們做子女的理當及時盡力地幫助。 但如果金錢上的往來沒有與神連接,沒有聖靈的引導,那麼與神,與人不僅無益,而且常常會變成我們基督徒生命中的破口,成為引起紛爭的導火線。 我覺得孝敬父母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為家人的靈魂永遠的去處,和在地上心靈的平靜安詳,懷著迫切的心來禱告,同時用「像是金蘋果掉在銀網子里」一樣得體的,和神心意的話語,謙卑溫柔地來與他們交流分享。 給家人傳福音最忌諱的是說教,這方面我是滿頭包呀! 我們也不著急,因為神有神的時間,在他定好的日子,他們的心也會被主摸著的。 在這個問題上我也在學習中,求聖靈常常幫助,提醒,教導,使我們真知道如何支取從主而來的屬天的智慧!
⑤ 孝敬父母是兒女應盡的義務嗎
是呀~我們初中政治老師就教過這個道理呢,父母撫養子女是他們的義務,等到我們長大之後,也要盡起撫養父母的義務,
⑥ 怎樣做神的忠心僕人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透過這句話讓我們知道,要想做一屬神的忠心的僕人,首先就要在最小的事上忠心,而不是光在所謂的大事上忠心,那麼最小的事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在教會中 我們侍奉神往往只知道去講道、傳福音、醫病趕鬼、建立教會,我們認為在這些事上去好好的侍奉,就是對主忠心,可是看看教會中那些打掃衛生、做飯洗碗、操持家務的弟兄姐妹,雖然他們恩賜不多,甚至沒有什麼職分,做的也是一些非常平凡簡單,甚至是不起眼的事,但我們在他們的身上,卻常常看到的是一顆單純、火熱愛主的心,看到是對身邊的弟兄姐妹無微不至的關心、體貼、照顧,而我們這些所謂的有恩賜和職分的人,我們又在其中做了多少呢?如果我們總是活在自己的恩賜和職分中,卻在教會里什麼也不幹,我們這是對主忠心嗎?想想耶穌當初還給門徒洗腳,並且他還說:我來不是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耶穌是神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家庭還知道做木匠活兒來養家糊口呢!那我們作為主的門徒又該怎樣呢?我們總說自己是真道所生的兒女,可真道其實就是生活之道,如果不從生活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做起,就不能懂得生活的艱辛,就不能體會那些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的親人們,理解、體恤、關心他們的心就沒有,不能像一家人一樣,不能建立彼此相愛,這能說是對主忠心嗎? ●在家庭里 當我們走上一條侍奉神的道路後,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奉獻在教會里了,但我們也不要忘了回到家中後,要盡到一個做兒女的本分,孝敬父母,關心自己的弟兄姐妹,盡可能地幫他們做一些家務事,但我們往往是願意在教會里忙裡忙外,甚至不辭辛勞,可一回到家裡,做飯炒菜、洗衣服、打掃衛生等家務事,就不願意幹了。還有的是在家裡整天就知道讀經、禱告、上網聽道,卻不幫為自己辛勤勞作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聖經讀的再多、禱告禱的再好、聽道聽得再多,卻不知道心疼自己的父母,又有什麼用呢?因為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信仰人每日的讀經、禱告、聽道最終都是讓我們要落成愛神、愛人的心,可我們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去愛,又怎能去愛神、愛人呢?在家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又怎麼對主忠心呢? ●在社會上 我們都知道自己是萬軍之耶和華的兒女,而且我們也為此而自豪,但我們也不要忘了我們既有天國的身份,也有地國的身份。我們要順服掌權者,也就是要我們在地上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要學會尊重理解他人,可是我們呢,不但不去這樣做,反而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和別人斤斤計較,甚至有些事做的還不如那些不信的人,在說話時也不注意,其實有多少的時候神的名就是被我們這些信主的人給玷污的。我們都說自己的身上有神的旨意,可是我們如果在一句話、一分錢、一件事上都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反而在我們的周圍造成不好的影響,那麼神的旨意又怎能在我們身上成全呢? 所以要想真正成為一個神忠心的僕人,就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做起,在小事上來落成我們的信心、愛心和行為。
⑦ 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和中國的孝順有什麼區別
一.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是按照神的意思來敬重、順從父母。
請看聖經中關於「孝敬父母」的經文:
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文意註解﹞
「孝敬父母,」『孝敬』原文意思只有『敬』而無『孝』;『孝』是聽從、順從父母,『敬』是尊敬父母。神注重尊敬,而不注重孝,因為尊里包括孝,而孝不一定有尊。我們要尊敬父母,因我們是出於父母,這也象徵我們是出於神。
「孝敬父母」的屬靈用意,乃是要人敬畏神;沒有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能在父神面前作個好兒女的。因為兒女是出於父母,父母是兒女的源頭,正如人是出於神,神是人的源頭一樣,故人若孝敬父母,必定討神喜悅,蒙神祝福。
二.中國的孝順,講人是主體,順服因沒有神,含有盲從的意思。
⑧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急用!快!
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古語講: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可見,孝道在人美行為版中的位置。可以試想權,一個連生育、養育自己父母的人,都不能給予應該的孝順、回報,還有可能有真情對待其他的人嗎?中國古代的24孝是有些誇張、愚昧,但是,它反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對於自己的父母要盡全力滿足他們的願望和要求,而這些要求,是絕對不會過分和無理的。
⑨ 文言文《鍋巴救命》 閱讀答案
不知道你加點字是哪幾個,所以發了譯文
譯文:吳郡人陳姓某人,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藏起來,回家的時候就贈送給母親。後來正值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主簿已經聚集收斂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於是就帶著(鍋巴)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大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陳主薄靠鍋巴活了下來。那時人們說這就是孝順的好報。
感悟1)孝敬父母,是做兒女的義務。(2)孝順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並且持之以恆。(3)百善孝為先(4)父母為兒女付出了很多,做兒女的要學會感恩等。(5)授人玫瑰,手有餘香。(6)善有善報。感悟很多,請自行選擇一點。
啟示:陳遺是晉朝的一個很小很小軍官,但他的母親很愛吃鍋巴,於是他就把剩下的鍋巴留著,這樣一天一天地下來有好幾麻袋。後來發生了戰爭,他們的軍隊打了敗仗。他們沒有糧食,餓得眼冒金星。陳遺突然想起那些鍋巴。他們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幾天後,他們便等到了援兵的到來。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要時時刻刻緊緊地記牢,無論在任何地方、環境,包括生活中也是要記牢。因為在必要的時候可能會幫你一把。還有就是告訴我們要孝順,陳因為孝順,得到老天照顧,報應他的孝順,讓他死裡逃生,說明我們每個人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畢竟父母養了我們多年,不可恩將仇報,只要不做壞事,終將會得到老天的照顧,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活中,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百以孝為先。
⑩ 子女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我們作子女的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 ②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理應得到愛的回報,受到我們的孝敬。 ③青少年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 ④孝敬父母還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 孝敬父母」的內容包括什麼?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2)愛父母,心裡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樣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 孝敬父母要付出代價,可能付出時間,付出感情,付出體力,甚至委屈自己,但是孝敬父母收獲的是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