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傳

重陽節傳

發布時間:2020-12-04 05:26:14

A. 有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的神話傳說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1)重陽節傳擴展閱讀:

民間演化版本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畢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9]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B. 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登高望遠,思念親人。
古人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稱「重陽」,這就是重陽節名稱的由來。關於重陽節的起源相傳與道教有一定淵源。
東漢時期,汝南縣一村莊,有一名叫桓景的小夥子。有一年,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桓景的父母在這場瘟疫中病死了。
桓景聽人說,這場瘟疫是汝河裡的一個瘟魔作惡引起的。於是,桓景決定為民除害。當時,東南山中住著一位名叫費長房的大仙,桓景便來到此處拜師學藝。學藝時,桓景不分晝夜的苦練。
一年後,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他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然後,讓桓景騎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那天,他領著父老鄉親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葉,用以驅瘟魔;隨後,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了一口,用以防瘟疫之疾。把鄉親們安排好後,桓景就帶著降妖青龍劍回到家中,獨坐屋內,只等與瘟魔交戰。
不久,瘟魔出水走上岸來。他見人們都在高山上歡聚,便竄到山下。此時,酒氣刺鼻,茱萸充肺,瘟魔不敢登山,便轉身來到村裡。
當瘟魔看見一人在屋中端坐,便向前撲去。桓景急忙迎戰,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將降妖青龍劍拋出,把瘟魔扎死在地。
桓景除掉瘟魔後,汝河兩岸的百姓歡天喜地。從那時起,人們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C. 重陽節的傳說簡短點

民間傳說:登高尋九節菖蒲:傳說重陽節登高之俗是始於秦始皇命術士鄭安期前往嶺南尋找長生不老葯,鄭安期在白雲山覓得九節菖蒲時,不幸墜崖,乘仙鶴飛升。

登高山帶回雷電火種:古人認為山上雲霧繚繞,為呼風雨喚雷電之神龍所居。而且,高山的雷電可以帶來火種,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3)重陽節傳擴展閱讀

重陽節幾乎是處在年尾時段最後一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陽節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因為必須要依靠前人總結的教訓、祖先遺留的智慧來耕織種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種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

中國古人,對於先祖的無限敬重、對於祭祀的高度重視,都由此文明根源而來。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麼,重陽節能被列入「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就可見這個節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D. 重陽節的來歷和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費長房。

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磨破了無數雙鞋,翻過了無數座山,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費長房。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費長房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他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幾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告別仙長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

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沒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4)重陽節傳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E. 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戶口遷移後養老保險怎樣轉 瀏覽:580
企業養老保險怎麼投訴 瀏覽:118
養老金被人取走 瀏覽:959
考駕照的體檢表在政府哪個部門拿 瀏覽:185
天津交四十年退休金退休能拿多少錢 瀏覽:513
用身體慰問敬老院老人 瀏覽:642
2015年7月1曰廣州退休金新政策 瀏覽:721
上海建陽養老院 瀏覽:799
養老金信託怎麼做 瀏覽:353
騙婚老年人 瀏覽:545
2016年4050養老金返還 瀏覽:94
江西省今年退休工資待遇 瀏覽:762
分手如何讓兩家父母見面不尷尬 瀏覽:769
如何和父母的二婚對象相處 瀏覽:679
重慶長壽溫度 瀏覽:435
老年痴呆症編碼 瀏覽:606
可以改名字的重陽節祝福網頁 瀏覽:430
66歲老人適合穿什麼衣服 瀏覽:717
山西省退休工資演算法 瀏覽:518
省社保與社保退休待遇是一樣的嗎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