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南京有什麼活動

重陽節南京有什麼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03 18:52:33

⑴ 中國少數民族有哪些節日

五十六個民族中,一些少數民族有哪些特殊的節日?水族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獨龍族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庄、互邀作客。愛伲族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怒族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塔塔爾族,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各位,以上就是小編知道的,中國一些少數民族的特殊的節日,不知道概括得全不全?

⑵ 南京哪裡有重陽糕賣

(1)航天饅頭(瞻園路店)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全天

餐廳簡介:包子直徑「估計有10公分」,肉包餡「好大」,「吃得出是正經肉」。饅頭掰開來「一層層的」,「有嚼勁」。黑米糕「其他鋪頭鮮見」,咬上一口,「綿軟香甜」,「老人家和換牙的小朋友」也能吃。別看是「街邊小鋪子」,「每天都有人排隊」,去遲就收攤。

(2)許阿姨糕團店

地址: 普華巷1號(四條巷98號對面趙家饅頭隔壁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07:00-18:30

(2)重陽節南京有什麼活動擴展閱讀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民間還使用紅棗、茱萸等作為重陽糕的點綴,葯食兩用的一些中葯材放入糕中,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飲食選擇,對重陽糕的品種進行"改良",選擇或製作適合自己的品種,同樣可以增添過節的氣氛。

⑶ 南京過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南京過重陽節的習俗有:
食俗——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飲食習俗主要包括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城郊(老人選擇城內有高閣的酒樓)螃蟹宴飲等。有的人家在糕中添加棗、栗(俗稱「棗栗糕」)賞給子女,藉助諧音寓意「早日自立高升」。如逢當日嫁女,娘家都要送重陽旗和時鮮盒(俗稱「重陽節盒」),祈盼圖個吉利順暢。
陳設——重陽旗
老南京人家製作三角形的重陽旗,以五色紙縷為花紋,中嵌「令」字,或插於門上,或插於重陽糕上,或為小兒的玩具。有些大戶人家為了營造節日氛圍,還在自家庭院豎立用五色紙裁剪綴成的旗子。有些紙張店、香燭店此間也有各色重陽旗出售。不少人家將菊花插於自家的花瓶中。有的店家在門前、廣庭中,陳列藝菊供人欣賞。
配飾——佩戴茱萸
配飾主要包括衣服上插或佩戴茱萸(一種具有香味的葯性植物),意在強健軀體、驅瘟消災。
主要活動——登高望遠賞菊
農歷九月俗稱「菊月」。正值秋高氣爽、菊香蟹肥之際,四野黃花遍地開,景色分外撩人。如今的重陽節,人們更多地選擇與家人出遊,或者一同去賞菊。雞鳴山麓、菊花台、秀山公園,後更名為南京第一公園,、玄武湖公園等,都曾是老南京民眾的賞菊勝地。

⑷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幾月幾號都是什麼節

元旦 1月1日
世界濕地日 2月2日
情人節 2月14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8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月15日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氣象日 3月23日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3月24日
國際愚人節 4月1日
清明節 4月5日
世界衛生日 4月7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4月26日
受難節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復活節 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
世界兒童日 4月第四個星期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中國青年節 5月4日
世界紅十字日 5月8日
世界哮喘日 5月第二個星期二
國際護士節 5月12日
母親節 5月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
世界電信日 5月17日
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
世界無煙日 5月31日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世界環境日 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17日
世界難民日 6月20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6月23日
國際禁毒日 6月26日
聯合國憲章日 6月26日
父親節 6月第三個星期日
國際合作社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八一建軍節 8月1日
國際掃盲日 9月8日
中國教師節 9月10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9月16日
全國愛牙日 9月20日
世界旅遊日 9月27日
國際和平日 9月第三個星期二
世界海事日 9月最後一周某一日
國慶節 10月1日
國際老人節 10月1日
世界動物日 10月4日
世界郵政日 10月9日
世界標准日 10月14日
國際盲人節 10月15日
世界糧食日 10月16日
國際消除貧困日 10月17日
萬聖節 10月31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感恩節 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國際殘疾人日 12月3日
中國法制宣傳日 12月4日
國際志願人員日 12月5日
國際民航日 12月7日
世界人權日 12月10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 正月十五
龍抬頭節 二月初二
端午節 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節 七月初七
鬼節 七月十五
中秋節 八月十五
重陽節 九月初九
臘八節 臘月初八
小年 臘月二十三

.........................................................................................

元旦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農歷正月初一稱「春節」,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世界濕地日
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 Day),這是國際濕地組織於1996年3月確定的,從1997年開始,在這一天,世界各國都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1971年2月2日,歷時8年之久,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簡稱《濕地公約》)在伊朗拉姆薩爾簽署。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委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情人節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起源於古代羅馬,於每年2月14日舉行,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關於「聖瓦倫丁節」名稱的來源,是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殉難者,他用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獄,並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刑,行刑前,瓦倫丁曾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為了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自由平等,舉行了大罷工和示威遊行。這一斗爭得到了美國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熱烈響應。1910年,一些國家的先進婦女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主持會議的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議,為了加強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持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斗爭,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就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斗爭的偉大節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並規定消費者享有獲得安全保障、獲得產品正確資料、自由決定選擇以及要求賠償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環境等權利。
消費者保護運動,最初於1906年出現在美國紐約。1936年,美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消費者組織——消費者聯盟。1960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和荷蘭等5個國家的消費者發起成立了獨立的、非政治性的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總部設在海牙。現在,它的成員已經有來自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百多個消費者組織。我國的消費者協會也於1987年加入了這一非盈利性的國際組織。
為使各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有一致的目標,1985年的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確定了保護消費者的目標和一般原則,明確了消費者的權利和各國政府的責任,規定了消費領域方方面面的行為准則。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1966年11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這是為了紀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維爾慘案、反對種族歧視而確定的。
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蘭士瓦省沙佩維爾鎮的非洲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南非當局推行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通行證法是南非當局頒布的幾百項有關種族歧視的法令之一,規定年滿16歲以上的非白人必須隨身攜帶通行證,證件不全者隨時會遭到逮捕。遊行群眾遭到南非當局的野蠻鎮壓,有70多人被槍殺,240多人被打傷,造成了震驚世界的慘案。

世界睡眠日
睡眠占據著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基地兩萬余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失眠症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據中國睡眠研究會2003年對全國4萬份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高達38.2%的中國城市居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狀。
為了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自2003年將其正式引入中國。

世界水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 。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但人們並未普遍認識到水資源開發對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社會福利所起的作用;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眾意識。
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193號決議,並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世界氣象日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由世界氣象組織於1960年6月確定。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干、濕、風、雲、雨、雪等。為了加強國際間的氣象研究與合作,更好地把氣象觀測結果應用於人類的各項實踐活動,1878年國際氣象組織在維也納成立,該組織1947年9月召開氣象局長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於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國際氣象組織由此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並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將公約生效日,即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要求各成員國在這一天以多種方式舉行慶祝活動,宣傳氣象學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作用,並且每年氣象日都選定一個主題,號召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主題的選擇基本上圍繞氣象工作的內容、主要科研項目以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各國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喚起人們對氣象工作的重視和熱愛,推廣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結核病是一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結核桿菌的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病。結核病曾一度令醫學界束手無策,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人類發現了結核桿菌,才給在世界范圍內控制結核病帶來了希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發現,同時也為引起公眾對結核病問題的關注,1982年,在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際預防結核病和肺部疾病聯盟共同倡議下,把每年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使之能夠得到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

國際愚人節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歷),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歷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清明節
「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民間特別重視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自漢相沿承襲。以後,普及民間,歷二千年而不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賢孫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

世界衛生日
1946年7月22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大會,60多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組織法》於1948年4月7日生效。為紀念《組織法》通過日,1948年6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世界衛生組織,並決定將每年的7月22日作為「世界衛生日」,倡議各國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次年,第二屆世界衛生大會考慮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國家的學校已放暑假,無法參加這一慶祝活動,便規定從1950年起將4月7日作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
確定世界衛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國對衛生問題的重視,並動員世界各國人民普遍關心和改善當前的衛生狀況,提高人類健康水平。世界衛生日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衛生組織各會員國都舉行慶祝活動,推廣和普及有關健康知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並將次年的4月22日作為「地球日」。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
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知識產權通常是指各國法律所賦予智力勞動成果的創造人對其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是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的總和。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正式生效。2000年10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系列會議討論了中國和阿爾及利亞於1999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上共同提出的關於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受難節
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羅馬統治者釘死在耶路撒冷的十字架上。教會稱這一天在猶太教安息日的前一天,規定復活節前的星期五為受難節。

復活節
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傳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升天。每年在教堂慶祝的復活節指的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從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因為它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慶祝這一節日。復活節慶祝活動從四旬齋開始。四旬齋從聖灰星期三到復活節剛好四十天,是自我反省、悔過的日子。

世界兒童日
1986年,土耳其9歲的女學生豐達·卡拉戈茲萊和另一位同學給世界兒童寫信說:「我們希望在社區內人人平等相待,我們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們雖然是孩子,也能夠改善這個世界。」這封信被送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又送到聯合國代表們的手中,引起強烈反響。同年4月27日被定為「世界兒童日」,同時,豐達·卡拉戈茲萊亦成為該組織的名譽主席。此後,每年4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全世界的兒童代表來到紐約聯合國總部,表達他們對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願望,講述他們為自己社區所作的貢獻。

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亦稱「五一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世界紅十字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鑒於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首先倡議每年舉行為期3天的「紅十字休戰日」活動。1921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10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通過一項決議,向各國紅十字會推薦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休戰日的做法。第11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建議在全世界范圍內規定一天為紅十字日。1030年第14屆國際紅十字大會設立了由捷克、比利時和紅十字會協會共同指派的委員會,實地考察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紅十字休戰日的組織工作和實踐經驗。1948年紅十字會協會召開的執行委員會會議正式建議,今後各國紅十字會盡量選擇5月8日亨利·杜南(國際紅十字組織的創建人)的生日作為世界紅十字日。同年協會第20次理事會會議批准了執行委員會的建議,正式確定每年的5月8日為世界紅十字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協會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都進行一系列紀念活動,各國紅十字會也根據本國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

世界哮喘日
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一個紀念活動,其目的是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病現狀的了解,增強患者及公眾對該疾病的防治和管理。1998年1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世界哮喘會議。歐洲呼吸學會(ERS)等機構代表世界衛生組織舉辦了主題為「幫助我們的兒童呼吸」的第一個世界哮喘日。世界哮喘會議還決定,自2000年起,將在每年5月第二周的周二舉行世界哮喘日紀念活動,其宗旨是使人們意識到哮喘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宣傳已經取得的科技進步,並促使公眾和有關當局參與實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國際護士節
1854年至1856年間,英法聯軍與沙俄發生激戰。在英國一家醫院任護士主任的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赴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因當時醫療管理混亂,護理質量很差,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於是,南丁格爾就潛心改善病室的衛生條件,並加強護理,增加營養。半年之後,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2.2%。這一事跡傳遍全歐。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護士工作專著,成了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鑒於南丁格爾推動了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1910年逝世後,國際護士理事會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5.12」國際護士節是為紀念國際醫務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設定的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目的在於激勵廣大護士紀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母親節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 Amanm、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 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國際家庭日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世界家庭數目急增;家庭規模日趨縮小;離婚率普遍上升;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沖擊,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設立「國際家庭日」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條件,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

世界電信日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
電信是指利用電報、電話、傳真、無線電設備和互聯網路等手段傳遞信息的通訊方式。1844年電報正式用於公眾通信。為了使電報發揮更大的作用,歐洲一些國家先後成立了「德奧電報聯盟」和「西歐電報聯盟」。1865年3月上述兩組織合並成「國際電報聯盟」。同年5月17日,法國、德國、俄國、義大利、奧地利等20多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國際電報公約》,並宣告國際電報聯盟正式成立。隨著電話和無線電的廣泛應用,國際電報聯盟於1932年改名為國際電信聯盟。國際電信聯盟的宗旨是:擴大和促進國際間電信技術的合作;促進電信事業的普及;協調各國的電信政策。
為了紀念國際電信聯盟的建立,強調電信在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國際電信聯盟在1968年第23屆行政理事會上,決定將該組織的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根據國際電信聯盟所確定的電信日主題開展紀念活動,宣傳電信的重要性,普及電信科學技術,培養年輕一代對電信的興趣。1969年5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四屆行政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將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開展紀念動。1973年國際電信聯盟再次通過決議,要求各會員國繼續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活動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繆斯庵」,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繆斯是希臘神話中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的通稱,她們分別掌管著歷史、天文、史詩、情詩、抒情詩、悲劇、喜劇、聖歌和舞蹈,代表著當時希臘人文活動的全部。
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召開大會,針對當今世界的發展,探討了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功能與人類未來的關系。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國際博物館協會從1977年開始,將每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世界無煙日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國際兒童節
1925年8月,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發表了愛護兒童、保障兒童福利的宣言。關心兒童的各國代表,對於救濟貧苦的兒童、避免讓兒童從事危險的工作,以及怎樣養育兒童等問題,紛紛提出建議。大會結束後,各國政府先後訂立兒童節。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府1931年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世界環境日
20世紀50年代以來,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首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規定了人類對全球環境的權利與義務的共同原則。同年10月,第27屆聯大根據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正式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從1974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都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的主題。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1994年12月,第49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大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決定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旨在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防治荒漠化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世界難民日
難民形成的歷史由來已久。為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和地位,聯合國1951年召開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並通過了《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 非洲統一組織於1969年起草了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1974年6月20日非統成員國通過生效,並把這一天確定為「非洲難民日」。非洲庇護了人數最多的難民,為了表示對非洲的感謝並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2000年12月,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1894年6月23日,

⑸ 坐標南京,可以推薦一下南京比較好的特色小吃店嗎

在南京熱鬧芸芸的珠江路,總統府、六朝古都博物館、江寧織造府,作為南京的必打卡景點,是遊客聚集地也是美食愛好者尋找之地;因為在這里總能找到很多美食。

誠謝百家號百城百味的活動,讓我遇到一群可愛且志同道合的胖友。

⑹ 南京小廚娘門店重陽節有優惠嗎

南京小廚娘門店在節日期間還是有一定的優惠的,可以買多少減多少?或者還可以打折優惠。
你可以在美團上搜一下他們在重陽節都有這樣的活動。

⑺ 什麼民族都有什麼節日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

據中國政府考察統計正式確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共有56個,其他為未識別的民族。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漢族人口比重最大,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1.51%左右,其它55個民族總人口偏少,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49%左右,故稱其為少數民族。

下面列舉幾個少數民族主要的節日:

1、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2、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3、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4、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5、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⑻ 明天重陽節南京總統府對老年人免費開放嗎

你好,我剛幫你看了一下是免費開放的,針對老年人是免費開放的,這位朋友你可以放心的去吧,請問還有什麼問題嗎?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南京有什麼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痴呆患者可以辦理病退嗎 瀏覽:832
老年痴呆能活多久嗎 瀏覽:701
重陽節可以走親訪友么 瀏覽:77
跟父母分居有什麼影響 瀏覽:317
心源養老院 瀏覽:46
2018年退休金北京怎麼計算 瀏覽:104
通過延遲退休年齡來解決養老金缺口 瀏覽:478
長壽面怎麼下的 瀏覽:839
體檢色盲測多久交去車管所 瀏覽:110
養老保險卡怎麼只有一張銀行卡 瀏覽:329
孤寡老人進養老院怎麼樣 瀏覽:266
密雲水庫清朝永琪父母什麼情況 瀏覽:527
長壽哪裡有快遞公司 瀏覽:625
養老保險清繳委託書怎麼寫 瀏覽:835
老年人用品誰家好 瀏覽:915
王菲的父母怎麼樣 瀏覽:271
長壽花桿爛了怎麼治 瀏覽:127
80歲老人一天睡幾小時 瀏覽:134
重陽節動漫人物圖片簡筆畫 瀏覽:144
南通什麼醫院可以做入職體檢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