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也要用真誠的心和深沉的愛,愛護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借著「最美孝心少年」的契機,我想講講我班王廣紅同學的孝行。
這是個身體瘦小,卻有著極強生命力和「孝心」的孩子。王廣紅,孤兒,在12年前被現在的父親收養,養父在1994年的煤礦事故中落下了終生殘疾,該生家中還有常年重病卧床不起的養祖父祖母。其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但是,生活的重擔卻沒有壓倒這個善良、純朴的家。
據小廣紅的養父說,小廣紅四歲時就學會了做家務,每天都起的很早,打掃院子衛生,生火做飯,為年邁體衰的爺爺奶奶洗衣服,最後才匆匆的吃幾口去上學,我聽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為我班有這樣的同學而驕傲。
小廣紅的鄰居們也告訴我說,小廣紅非常孝敬養父,有好吃的東西都要給養父留著,從來不伸手向家人要漂亮的衣服,她的衣服都是穿親戚家穿剩下的,但她從來沒有怨言,反而漸漸的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這就是一個看似平凡,卻又觸及心靈的一個12歲小姑娘的故事。
㈡ 【美德少年】的事跡材料
十佳美德少年程泓博先進事跡
程泓博,10歲,桃山林業局第一小學五(1)班學生,擔任學校學生會生活部長和班級副班長職務,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優秀團員」。他的座右銘是「只比學習和品德,不爭吃穿和功利」。
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他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從小就樹立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課前,做好預習,把被動聽課變為主動聽課,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邊聽邊思考;課後,認真完成作業並堅持復習,及時掌握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家裡問父母,在學校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直到弄懂為止。在課余時間,他還喜歡廣泛地閱讀各類書籍,堅持用廣博的知識充實自己。久而久之,培養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不懈的努力,踏實的學習態度,因此學習成績一直處於班上的前列,不僅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稱號,並且在校舉行的硬筆書法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他的鋼筆畫《馬》榮獲全局書畫展「優秀作品獎」、2009年,在全國小學生讀寫能力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心地善良、追求純真
他有一顆善良的心,總是盡可能幫助別人。在學習和生活上盡可能的給別人提供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有一次臨近期末考試了,班上有一名女同學生病住院了,他就上課記兩本筆記,作業也不忘拿兩份,只要有不懂的就去問老師,生怕有一點沒弄清楚,到醫院把生病的同學教錯了,平時他都沒怎麼復習自己的功課,放棄自己的業余復習時間,只要一有空就去幫這名生病的女同學補習,一直堅持到期末考試,這名女同學的成績上去了,而自己的成績雖然沒有拿到年組第一,但依然保持著前幾名,並沒有因幫助他人而影響自己的學習。他幫助別人的行為,偶爾被班上一些的同學誤解,在他背後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但他從沒把它放在心上,依然幫助他人。他說,「我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曾經得到過別人的幫助,所以現在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同學」。在「5.12」汶川大地震後,他看到電視上災區小朋友生活環境那樣惡劣,條件那樣艱苦,就用自己平時節省下的零用錢積極的為他們捐款,不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募捐活動,還積極參加社會慈善機構組織的募捐活動,把自己平時節省下的書包、筆和本等學慣用品寄給災區的同學,盡其所能地奉獻了自己的一份愛心。
班級管家、同學益友
在學校里他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好服務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他就當選為副班長,自當上副班長那一天起,他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份責任。在各項活動中他總是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班級贏得了很多的榮譽。因為他是班長,勞動時總是搶著干最臟最重的活兒,從不偷懶,也不會拿出班長的架子只指揮別人干,下課後同學們休息他卻還在忙著收發作業本。有同學不守紀律了,他會及時給同學們指出來。有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他會耐心輔導,有時睡覺了,同學打來電話問他題目怎麼做,他都能拋開睡意,愉快把自己的解法告訴了同學。 全面發展,興趣廣泛
他興趣愛好也十分廣泛,繪畫、書法等是他的最愛,班級里的辦黑板報更是他的拿手活。「多才多藝」是他追求的方向。學校每次組織的活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做過節目的主持人,參加過繪畫、詩歌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既鍛煉了自己,又豐富了學校的課餘生活,為同學們帶來了快樂,也為自己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程泓博還是一個非常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爸爸、媽媽下班後,他就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時,媽媽幹完活太累了,回家後倒頭便睡。當看見碗和衣服還沒有洗的時候,就會主動拿去洗,常常是把水濺滿了一身。媽媽起床後,感覺腰酸背疼,他又跑過去幫媽媽捶背、揉腰;在空餘時間,他總會陪父母聊聊天,給他們帶來無盡的快樂。他還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讓父母為他操心,盡可能的減輕父母的負擔。
這就是他——程泓博,一個既有愛心、責任心和恆心,又多才多藝的優秀少年。
㈢ 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500字。
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xx,一個沉穩,內斂,清雅,聰慧的男孩,是xx六中八年級十五班的班長兼團支書,天生至真至純,追求唯善唯美,一言一行溫潤知禮,堪為學生榜樣。一舉一動浩然正氣,盡顯大家風范。他才華橫溢,品學皆優,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是xx班的傑出代表,是六中的卓越少年。
在家長的心目中,他懂事孝順,尊老愛幼,乖巧可愛。盡管出生於富足之家,卻克勤克儉,崇尚朴實自然;盡得於長輩寵溺慈愛,卻從無半分驕矜之氣,謙遜內斂;在家中,所有家務他都熟稔,做飯,洗衣,清潔房間,幫親戚照顧寶寶,這些在同齡孩子們中陌生的活計他卻做得有聲有色,極是自然。給即將下班的父母准備好拖鞋,給他們泡上一杯茶,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微笑和擁抱,為他們端來熱水洗腳……他用其他孩子們無可企及的細膩和溫情,把對父母長輩們的感恩和深愛細細密密的悄悄的卻淋漓盡致的表達在日常生活中,他用幼小的身軀卻真摯的情感默默的傳承著中華幾千年來善良和美德,在當今社會,他的行為有時候也許讓某些成人們也感到汗顏……
在老師們心目中,他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課堂上,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反應敏捷,思路清晰,對學習和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他的成績在高手如雲的xx班乃至整個xx六中依然出類拔萃,老師們斷言如若假以時日,其潛力得以發掘,該生前景必然不可限量。業余時間,他熱衷於課外書,多方涉獵,興趣廣泛,他素喜清靜安寧,總見他靜靜地坐在教室的一隅,臉上帶著從容恬淡的微笑思考著,沉醉在知識的海洋里。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小小年紀卻有著空谷幽蘭般的情操和胸襟,眉宇間的浩然之氣,渾身散發的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同齡孩子們中熠熠生輝。他對所有老師謙恭有禮,知冷知熱。或許老師們叫不上他的名字,卻都認識這個每每見面都用標准九十度鞠躬禮表達對老師真誠敬意的男孩,認識這個總是靜靜地把水放到老師手邊沉默表達自己心意的男孩,他就像一曲無聲的歌,一涓清清溪流,引領著無數孩子跟學效仿,讓xx六中尊師敬師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成為一道亮麗的景色。他既是班長又兼任團支書,對待工作盡職盡責、任勞任怨。遇事冷靜沉著,有著出色的管理才能。他具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先,甘於付出,具有很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高度責任心,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同學們的學習榜樣。
在同學們心目中,他不僅僅是一個享有極高威望的班長,一個各方面出類拔萃的同學,也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一個可以傾心相交的知己。學習上成績優異的他,從不驕傲自滿,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真誠、熱情,耐心地幫助其他同學。每逢有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或生病落下了功課,他總是耐心地給他們講解、補習,直到完全弄懂學會為止,從沒有一絲一毫的厭煩。看到有些同學不願意和問題生、調皮生交往,他總是帶頭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和他們誠心交流,從他們身上尋找優點給予鼓勵和贊揚,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希望,培養提高了班級精誠團結、奮勇進取的集體榮譽感。同學們因他而更加團結和睦,xx班因他更加卓越出色。他默默地用自己的力量努力著,奉獻著,也帶領著自己的班級笑傲六中,所向披靡。
他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了鋼琴,圍棋,繪畫,乒乓球等特長學習,並在各類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榮獲了無數榮譽和獎勵。全國素質杯數學邀請賽二等獎,xx縣第二屆藝術大賽器樂類三等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三級證書,英語閱讀能力大賽一等獎,經典誦讀二等獎,書法漢字比賽二等獎並多次在各類報刊上發表,物理知識競賽二等獎等各種大獎;縣禮儀標兵,優秀少先隊員,環保小衛士,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等各種榮譽稱號。
集各種榮譽為一身的他卻從不張揚,從不喧鬧,猶如歲月般靜好。他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行走於歲月中。他堅守著自己的道德准則,從容待人,坦盪處事。他寬以待人,誠以待人,生命的天空因此而廣闊無邊。先哲雲:人以德立身。假如你很平凡,高尚的道德自能使你與眾不同;即使你很偉大,高尚的道德同樣像陽光雨露般必不可少。他因道德而立身,因美德而自信,所以他註定脫穎而出,光彩奪目!
班主任推薦詞:
xx,一個沉穩,內斂,清雅,聰慧的男孩,是xx六中八年級十五班的班長兼團支書,天生至真至純,追求唯善唯美,一言一行溫潤知禮,堪為學生榜樣。一舉一動浩然正氣,盡顯大家風范。他才華橫溢,品學皆優,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是xx班的傑出代表,是六中的卓越少年。
朋友評價:xx:他用自己的言行舉動默默無聞的潛移默化著xx班乃至整個六中的學生們,贏得了所有學生的好評,不凡的xx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
xx: 他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 , 熱心公益活動。他刻苦勤奮 , 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他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他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一起耕耘,一起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道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他懂得不經歷風雨 , 怎麼見彩虹,相信他的人生大道會越走越寬闊。他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xx:我們心目中的好班長,好學生。他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是我們心中學習的榜樣。
xx: 他在生活中書寫著平凡中的偉大,他用點點小事書寫著美德的光輝。有時候感動並不是什麼感天動地的大事,感動就像他一樣,是源源細水,在細微處滋潤著我們的生活。有時候偉大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的事,偉大像他一樣,把一些很小的好事,數年如一日,奉獻至今。正如泰戈爾的詩: 「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這就是他 —— 我們學習的榜樣:xx.
㈣ "孝心少年」主要事跡簡介
郭錦毅,男,17周歲,家住保康縣歇馬鎮向家店村二組,現為保康一中高一(7)班學生。
家有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奶奶74歲,先天聾啞,患有高血壓,且十年前雙腿又摔斷,不能正常行動和交流。姐姐小時因不慎將面部燒殘,父母親因長年勞作分別患有嚴重胃病和重度貧血。為了一家生計,父親和姐姐長年在外打工,母親除種地、操持家務外,還要經常到別人家幫工。
二、主要孝心事跡:
(一)在家裡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從小知道:長輩體弱多病,家境困難,便很懂事。上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打豬草、喂豬等。上了初中高中後,回家的機會少了,他只能在節假日在家裡幫家人分擔家務。他通常下班車後再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才到家,媽媽還在地里幹活,或在給別人家幫工。他放下書包,聽到豬在嗷嗷叫,便提著籃子到地里打豬草,給豬喂上豬食後再做晚飯。盡管做的飯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讓勞作一天的媽媽放工回來便能吃上熱飯菜,心裡非常欣慰。在家期間,他劈柴,做飯,打豬草忙個不停,盡力幫助母親分擔家務。
(二)在學校勤奮刻苦,品學兼優
他深知家境困難,讀書不易。於是他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中考時他以全縣第三名的成績進入保康一中。進入一中後,他將華羅庚「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雖天資不佔太多優勢,但他卻用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補拙。
進入高中後,一時還不適應高中的學習,成績一度有起落,但他憑借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成績重新回到年級前列。
(三)尊敬長輩,孝心感人
由於奶奶殘疾,交流、行動都不方便,他非常疼愛奶奶,每次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幫奶奶擦身、洗腳,吃飯時先給奶奶盛飯、奉菜。在初高中上學時,經常從自己有限的生活費中節約一點,放假回家時買點水果帶給奶奶吃。
曾記得上初中時,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見孫兒回來便從屋裡出來,當她走到門邊時卻突然暈倒,不醒人事,這可把他嚇壞了。當時媽媽在別人家幫工,無法聯系。他只好給村醫打電話求救,可村醫正在很遠的地方出診,無法趕來施救。在萬般無奈情況下,他急中生智,便將奶奶綁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連背帶拖,踉踉蹌蹌用了三個多小時,將奶奶送到另一個更遠的村衛生室醫治,由於他及時將奶奶送治,在危難時刻挽救了奶奶的生命。
在學校,他是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裡,他是勤快懂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2013年3月被評為襄陽巿「優秀學生」。
㈤ 十佳少年事跡材料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就要小學畢業了。這些年裡,在老師和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每當我讀到周恩來小時候就發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不禁會 想:我為什麼要讀書呢?後來才慢慢明白:今天的我們要為祖國的富強而讀書,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學習,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我是一個虛心好學、刻苦鑽研的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永不言棄: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腦子隨著老師轉,做作業一絲不苟,課後及時復習。因此,我的語文、數學和英語成績都能均衡發展。一有時間,我就會坐下來讀各種各樣的書:名著、雜志、報刊等,我都喜歡看。我經常在書籍的海洋里探索知識的奧秘,UFO成了我的酷愛,達芬奇成了我的夢想,愛因斯坦成了我的崇拜。在學習的道路上,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取得成績時不驕傲,遇到挫折時不氣餒。在學習上始終保持積極向上、孜孜以求的精神,面對困難,從不言敗。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績,同時,學校也給予我多項榮譽。
在生活中,我樂觀向上,樂於奉獻,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多給紅領巾增光添彩。我自覺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誠實守信。生活上勤儉節約,從不浪費;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我的座右銘。只要有同學向我請教,不管多麼忙,我都會停下來,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同學弄懂為止。我熱愛集體,願意為班級、為同學們服務。作為班幹部,我總是以身作則,協助老師管理好班級,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我愛自己的班級,愛每一位同學,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周圍的同學。我熱情開朗,只要有我的地方就有笑聲,同學們都很喜歡與我交往。
我的興趣廣泛,琴、棋、書、畫都是我的愛好,科幻畫多次獲獎。我是校文學社優秀社員,並獲「百家作文指導」優秀作文比賽特等獎。生命在於運動,為了增強體魄,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羽毛球、乒乓球都是我酷愛的項目。每天早晨,總能見到我奔跑的身影。
我愛自己,更愛祖國,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㈥ "孝心少年」主要事跡簡介。。。
邵帥,生於1997年,江蘇徐州市人。2010年2月,邵帥為了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在當地教育局辦了休學,和姥姥一起來到北京,並決定為母親捐獻骨髓。
江蘇感動十大人物、北京市道德模範少年2013最美孝心少年。
參考資料
一歲時父母離異,5歲時母親離開他進京創業,12歲,他本應在學校度過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但是他卻要背負起更多的責任,因為他的母親邵丹身患白血病。為了進京照看母親,邵帥選擇了休學,並決定為母親捐獻骨髓並照顧母親。
與同齡的孩子比,邵帥沒有單親家庭孩子常有的孤僻、任性等性格弱點,相反,他懂事、獨立、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品學兼優,他用一個12歲孩子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庭的天空,被媒體稱為演繹了現代版孝子傳奇。
邵帥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多次榮獲校級優秀少先隊員光榮稱號,六年級被評為「優秀小學畢業生」。他天資聰明,興趣廣泛,尤其喜歡畫畫。他從5歲開始學畫畫,7歲學書法,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後獲得加拿大和平杯、中華神龍杯、奧運書畫比賽等大獎。
2009年「六一」前夕,全校師生在礦大科學館舉行「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並舉辦了學生書法、繪畫作品展,同時展出的還有「邵帥作品書畫文聯展」,邵帥的42篇作文、128幅繪畫作品和30多幅書法作品成為那天一道亮麗的風景,受到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邵帥不但學習勤奮、興趣廣泛,而且非常關心班集體。每學期開學的前一天,他就和他的姥姥早早地來到學校,把教室的玻璃、電風扇擦得一塵不染,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地拖得乾乾凈凈。用邵帥的話說:「明天同學們坐在這整潔的教室里上課,心裡真高興!」
同學們稱他為小畫家、小書法家,並選他當班級的宣傳委員。班級每出一期黑板報,他都要先查閱資料,精心設計,然後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一起辦黑板報。他們辦的黑板報版面新穎,內容豐富,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板報,為班級爭得了榮譽。
邵帥心裡總裝著同學,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從2年級開始,每到新年,他都要給全班每一位同學和老師送一張賀卡,並寫上祝福的話,直到現在有的同學還珍藏著他的賀卡。
邵帥不但在學校表現出色,在家裡也是一個非常孝順、善解人意的孩子。他一歲多時,父母離異,5歲多時媽媽到北京打工。
他一直和年老體弱的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有一次,邵帥的姥爺因腦血栓住院一個多月,他放學後經常和姥姥一起坐公交車,給姥爺去送飯,到很晚才回家吃晚飯,接著再寫作業。有時姥姥心臟病犯了,他便給姥姥撫背揉肩、端飯倒水,為減輕姥姥的病痛,他常常講一些笑話,逗姥姥開心。
就是這樣特殊的家庭結構,使他過早地懂事了,人世間的真情都在他的一舉一動中流露出來。這樣的家庭生活,使得他比同齡的孩子成熟了許多。
2009年6月,北京一家權威醫院診斷出邵帥的媽媽得了白血病。這時邵帥臨近小學畢業,學習任務較重,再加上他思念媽媽,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到了8月底,他說服姥爺和姥姥,毅然決定休學,去北京照顧媽媽。
到了北京,邵帥給媽媽端屎倒尿,事無巨細地照顧媽媽,他還毫不猶豫地向大夫請求給媽媽捐獻自己的骨髓。配型結果出來了,聽說自己可以捐髓救母,他興奮地對母親說:「媽媽,你不用擔心,我可以救你了。」
而面對媒體記者的提問,邵帥的解釋很簡單:「我愛媽媽,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沒有媽媽哪有我?哪個孩子碰到這事會不救媽啊?」
大年二十九那天,當普天同慶迎接新年之際,邵帥和他媽媽正經受著生命的考驗。上午9點,護士用輪椅把邵丹推到移植病房,邵帥一直跟在身邊,到了更衣室必須換衣服。在邵帥的幫助下,邵丹換好了衣服,護士們都在誇邵帥懂事孝順。
此時的邵丹不敢看兒子的眼睛,因為她知道兒子心裡一定是充滿了擔心和惶恐,因為從她住院起,兒子就一直陪在她身邊,從來沒有分開過。兒子曾經對她說過,他一看不見媽媽心裡就發毛,可這次進艙最少也得一個月,對她們娘倆來說是一場煎熬。
當邵丹最後回頭看了兒子一眼,說「兒子,你回去吧」,邵帥已經是淚流滿面。這時,邵帥突然伸出拳頭舉起來對媽媽說:「媽媽,你一定要挺住!」
手術後,邵帥沒有因為捐了自己的骨髓而安心在家休養。他從捐完骨髓出院的第二天起,就承擔了照顧媽媽的重任。他每天起早貪黑,給媽媽做飯,還要乘坐12多站公交車往返醫院和住所給媽媽送飯。
這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每天這樣不停地忙碌,也會精疲力竭,更何況是一個12歲的孩子。為此,邵帥媽媽的心裡非常愧疚:為了自己,孩子的學業都耽誤了,因此她經常偷偷地流淚。
邵帥知道後安慰媽媽說:「學可以晚上一年,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媽媽只有一個,我每天守在媽媽的身邊,心裡才踏實。」
手術後的視頻是母子倆最盼望的時刻,牆角的那把折疊椅幾乎成了他的專座。邵丹說,每當她看到兒子瘦弱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盡頭,她的眼淚都會奪眶而出,因為是自己讓他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每次邵帥回到住處的時候,已是晚上10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打電話,囑咐她早點睡覺,這樣細胞才能快點生長。
為了給邵丹看病,家裡的積蓄已全部花完,邵帥的姥姥和姥爺四處借錢,欠下了許多債務。懂事的小邵帥,為了給家裡省錢,連一瓶礦泉水都捨不得買,每天都是以涼皮充飢。有的時候,甚至瞞著姥姥不吃早飯,省下錢來給媽媽治病。
盡管他自己不吃早飯,但邵帥卻從未忘記給媽媽做飯。為了能做上可口的飯菜,他買來菜譜,照著上面的文字說明去學。邵丹知道兒子從小喜歡宮保雞丁,勸他買些來吃,但是邵帥卻說:「媽媽,宮保雞丁太貴了,12塊錢一份,夠我吃3天的涼皮了。還是省點錢給您看病吧!」
邵帥的姥姥最了解外孫的感受,她說:「邵丹在住院期間病情反復惡化,醫生3次下病危通知單,每一次無疑對邵帥都是強烈的刺激。一次次的驚嚇,使邵帥非常地悲傷。可他心中有一個信念——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救媽媽……」
「帥十二,獻骨髓,此大孝,無人及,」這是網友對邵帥的評價。的確,他的孝心贏得了大愛,社會上許多熱心人士都相繼為邵帥的母親捐款。
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多家電視台、全國各大報紙及地方報紙、全國各大網站都分別專題報道了邵帥的事跡;中國礦業大學附屬中小學、中國礦業大學及全國很多地方學校都掀起了向邵帥學習的熱潮。
邵帥捐髓救母成了撥動現代社會人們心弦的一曲動人歌謠。2010年6月,邵帥作為徐州市唯一代表出席了全國第六次少代會,並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中央電視台「六一」晚會,為邵帥做了主題故事《邵帥愛心救母的故事》;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聯播》對邵帥的事跡進行了報道;CCTV-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做了專題片;徐州電視台專門為邵帥拍攝了電視短劇《生死母子情》。
他還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孝子、中國孝老愛親好人、江蘇省十大教育人物、江蘇省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江蘇省美德少年十大標兵等稱號。面對這些,邵帥說,長大以後要做一名志願者,去幫助別人。假如將來自己真的考上了美術學院,成了一名畫家,首先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回報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邵帥 (救母少年)
㈦ 盡責奉獻美德少年事跡材料800字(第一人稱)
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我勤奮好學、樂觀向上、熱愛集體、團結同學。在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同學的關心幫助下,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在家裡,我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休息日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陪爺爺奶奶聊天解悶,鄰里之間我也能主動打招呼,深得鄰居的好評。
在學校, 我愛學習,勤思考、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 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通過不斷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課前,我總能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課余時間還廣泛涉獵,不斷豐富、充實自己,正是由於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了寫作水平的提高,作文曾多次作為範文在班級交流。
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我看得高於一切, 倍加愛護,為學校、為班級服務彷彿使命般印在了我心中,努力把自己融入學校,融入班級。只要是集體活動我都願意積極參加。我樂於助人,經常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一遍一遍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題目的思路,直到他們聽懂為止。我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安排的事情我都能盡善盡美地完成。自從光榮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後,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帶頭表率。
我興趣廣泛,繪畫、書法尤為擅長,每次出黑板報、小報都少不了我的身影。通過這些活動,既鍛煉了自己,又豐富了課餘生活,既為同學們帶來了快樂,也為自己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希望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