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小時候頑皮不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要比從小懂事聽話的孩子孝順呢
小時聽話的孩子長大了才發現聽話並不一定是對的,所以對自己以前的聽話產生懷疑。小時不聽話的孩子長大後發現自己不聽話是不對的,所以就變得聽話了
② 被母親經常毒打的孩子長大後要不要孝敬母親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就算不對
也不能說孩子將來對父母不孝順
一定要盡贍養責任的
這是法律賦予的責任
③ 孩子長大以後為什麼對父母不孝順
孝順是一種道德品質,養一個孝順的孩子,跟父母的言傳身教有很大關系。孩子長大後對父母不孝,也有可能父母對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隨心所欲的對待孩子。平時什麼都不用孩子自己做,以為這樣是為了他好,卻不知道這樣會變得越來越隨心所欲,不懂得體諒父母。
其實孩子孝不孝順,從小就可以看出。下面這幾種孩子,長大之後一定不孝順,家長們注意啦!
01、溺愛里成長的孩子
所謂慈母多敗兒,不孝順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不尊重父母,隨意頂撞長輩。他們從小就受到家人的寵溺,覺得父母對自己好是天經地義的,自然不知道如何關心家人。
到了青春期後,更是對父母呼來喝去。一會兒要求倒杯水,一會兒又要剝個橘子......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毫無顧忌地頂撞父母。
因為溺愛會挫敗所有的孝順教育和對父母的尊重。在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也不懂得父母的辛苦;結婚以後,一點都不懂得孝順公婆,不懂幫父母分擔煩惱。
02、包辦代替長大的孩子
這類孩子性格跋扈,自小動手能力就很差,依賴心極強,凡事都需要父母代勞。但是父母包辦代替,實質上剝奪了孩子勞動、孝順的機會,其心理會變得越來越冷漠。
小時候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干,自理和生存能力必定差,內心脆弱和敏感。隨著不斷長大,有些孩子還會覺得父母懂得少、沒有用,不能給自己幫助,還有的會嫌老人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事業難所有成就,自己賺不到錢,伸手向父母要錢是常有的事。當家裡的錢被他敗光了,甚至拋棄贍養父母的義務,成為名副其實的「白眼狼」。
03、愛慕虛榮的孩子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每天回家都和媽媽說:「同學的媽媽又給她買了好看的發夾,新出的芭比娃娃,自己也想要。」可是,一般家長的回答幾乎相似:「沒錢」。
面對其他家庭的優越條件,很多孩子常常抱怨自己父母沒本事,不能給他想要的物質生活。看到別人有好東西,自己卻得不到,久而久之會形成怨恨,認為父母虧欠他。
孩子虛榮心越強,就越會埋怨父母沒本事掙錢。即便收到禮物,他們也未必會感激父母,內心不知足,便不能從物質上得到富足感,心理始終不會平衡。
04、霸道自私的孩子
小時候,假如父母處處都只為孩子考慮,有什麼好吃好玩的第一個想到他。容易使孩子養成自私且蠻不講理的性格,出現自己喜歡的,就一定要獨占。
遇到問題時,他始終都會認為是別人的錯,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成人後甚至會為自己對父母的不孝找各種理由。
一個孩子很自私的時候,他處處會無禮傲慢,不懂替人著想,更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等他走上社會一定處處碰壁吃虧,因為別人的資源也不會同他分享。
05、經常挨打的孩子
曾經筍干老師班上有個學生,在家經常被父親打罵,某天突然性情大變,課堂上對老師、同學無故發泄不滿,甚至揚言要報復父母。
所以,棍棒底下並不能出孝子,只會離間親情反目成仇。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暴力家庭里,習慣以拳頭解決問題,進而性情暴躁,使孩子形成攻擊性人格。。
因此,家庭暴力必須停止,經常挨打的孩子,內心所受的創傷永遠抹不去。即便成家立業後,他們與父母的關系仍有間隙,也不會輕易原諒。
06、從來不說謝謝的孩子
央視《對話》欄目中,一位女生到美國家庭交流期間,美國家長開車幾小時帶她去景點遊玩,幫她收拾生活垃圾一周,可她卻沒有表達過一點感激的態度。
我們雖然不像美國人那樣一天到晚把「謝謝」掛在嘴上,但是,適時地對別人的付出和善意表達感謝,也是最起碼的禮貌修養。
一個連基本禮貌都不懂的孩子,他大概也很難懂得感恩回報,試問,這樣的孩子又怎樣能盡心盡力照顧父母?
「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要想有一個孝順孩子,就好好教導,培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
你的孩子在哪種環境中長大,決定了他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給他們帶來一個好的榜樣。
④ 小孩子從小就自私,長大了能孝順嗎
既早要樹立小朋友的價值觀,可以用講故事行為,讓他自己去體會怎麼樣才是正確的,事實上這樣的小孩教出來後,也會形成喜歡讀書的習慣!
⑤ 怎樣看出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孝順父母
從小時候就經常聽父母們說,孩子是可以從小看大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小時候孩子的一些生活中的做法和態度,就可以判斷孩子長大後的個性,而這種個性能充分體現在是否聽父母的話,尊重父母和孝順父母上,但這也只是有七八成的准確率吧,畢竟人在不同的時候,接觸到的人和事會改變他們對這個社會的一些看法,從而影響到個性的成長。
還有,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己的經歷而改變,像有些孩子,小時候乖巧聽話,但後來認識了一些劣質的朋友,學得一身地痞氣息的也不在少數;也有些孩子,在小時候甚至上初中了,都不聽話,比較叛逆,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了一些積極上進的朋友或者一些良師,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從而變得體貼父母,關心爺爺奶奶,整個一個乖乖孩子。
最後,雖然我們可以看見和預見孩子未來的性格,但父母的正確引導也是至關重要的,還有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希望孩子以後成為一個有孝心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必須從小就要從多方面去教導和引導。
⑥ 孩子要怎麼教育,長大後才會孝敬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想要讓孩子長大後孝敬你們,那現在這些年輕的父母們,就必須要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所以我們當父母的一定要時刻教育著孩子,還要時刻提點著自己的父母,不要太慣孩子了。只要孩子能生長在比較清明比較規矩的家庭,以後不愁孩子不孝敬父母。
⑦ 為什麼越「不受寵」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更孝順
因為那個不受寵的孩子總是想向父母去證明自己。其實這個孩子也知道父母並不喜歡自己,他們也希望父母能夠轉變自己的態度,可是中國人傳統的思想就是這樣的,總認為自己不管怎麼樣對待孩子,孩子不能夠反抗,於是就有一些不受寵的孩子,默默地忍受著父母不公平的對待,然後也暗戳戳的發誓,以後一定要有出息,對父母好一點讓父母刮目相看。其實在很多家庭中老二都不受待見,因為在生老二的時候,父母可能已經沒有了第一次養孩子的激動,總是想著要把老二散養,父母也知道對待老二很不公平,但是他們也不想花費自己的心血。
⑧ 出現哪些特徵的孩子,長大會很難孝敬父母
(一)自私自利的孩子,長大了只可能是“蛀蟲”。
還要告訴孩子,“兇殘”的方式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也是得不到玩具,但你能溫和的告訴父母原因跟理由,會有機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那就要看你是不是努力去做了。
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好,隨著育兒理念越來越多元,隨著自己越來越忙碌。不知不覺中助長了孩子的一些“不正之風”,但所幸,孩子還小,而我們還有愛,可以從現在做起,更加科學、更加有愛,更加細心的去對待孩子,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
⑨ 你覺得為什麼越叛逆的孩子,長大後越懂得孝順父母
孩子雖然很叛逆,但是也代表著他想要獨立,有自己獨特思想的一面。因為他比較早熟,他想問題比較全面,過了叛逆期以後,所有的事情他都玩過了,都走過了,就開始轉入正軌,因為他懂得父母很辛苦,所以叛逆過後的就懂得了孝順父母。
青春叛逆期是一種儀式,不要把它當成桎梏糾結,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這是人生的必然階段,所以不要害怕。當走過去了,就會覺得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該來的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