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教育講座ppt

孝敬教育講座ppt

發布時間:2022-04-23 21:07:01

① 《孝敬父母 尊敬老師》演講稿

做孝敬父母、尊敬老師的好孩子

各位老師、各們同學:
早晨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尊敬老師。
我們成為人,是父母製造。我們成為才,靠老師培養。父母給了我們的生命

,老師給了我們的智慧。是父母,給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老師,讓我們成

為胸懷理想的知識少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育之恩,

否則就是忘恩負義。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就是做人的根本!父母情,情深似海;父母恩,恩重如山。她是有情世界一切眾生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世界上最聖潔、最廣博、最深厚的愛;她是一個弱小的新生命降臨世間時所得到的第一件最珍貴的饋贈。人類由此而產生的第一個善念,那就是孝心,此孝心經過不斷地培養、成長、擴展,就會產生許多的美好情感,最後形成了一個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可惜,面對父母的湧泉之恩,我們少數同學卻不願意滴水相報。十月懷胎的辛勞加十多年養育的恩德都換不來子女的一聲問候。換不來子女對父母說話的恭敬的態度,這是一種不道德的忤逆行為。 作為中學生,孝敬父母,並不是要為我們父母做多少事情。重要的是,對父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更重要的是要刻苦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不要辜負父母的期望。

同樣道理,我們在孝敬父母的同時,必須尊敬老師。老師每天不辭勞苦的教我們學知識、學文化,是老師把我們領進知識的殿堂,成為人才。 老師如同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了我們,帶領我們走向知識的殿堂,引導著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有句古話說的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我們要尊敬老師,理解老師!

我今天的演講可謂是句句發自肺腑,希望它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我也真誠的祝願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尊敬師長,成績節節高;孝敬父母,親情日日濃。

最後,祝我們尊敬的師長和父母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② 怎樣做一個孝敬父母的講座

「時間都去哪兒了」……父母在我們長大的時候也在一點一點的變老,孝順父母是無時無刻要做的事,心裡牽掛著父母,多陪陪父母都是愛的表現。

如何孝順父母演講稿一
聖人孔夫子對「孝」有幾種不同的態度。但我覺得,如果要以一個新時代的中學生來說,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其實很簡單。首先要為父母著想。父母一天到晚奔波不息為了我們而努力地工作。日落歸家自然不甚疲憊,渴望得到家人的關愛。倘若這時同學們不知趣地惹父母生氣,父母若心情急躁,肯定會忍不住破口發怒。這樣的話,不僅雙方都很不高興,而且還會破壞家庭和-諧的氛圍。

如果同學們對疲勞的父母不聞不問,又恐怕太過於無情。古人半面之交,尚且識而呼之。父母-子女同居一個屋檐下十餘年寒暑之久更應當彼此諒解。

其次要尊重和孝敬父母。那麼該如何尊重、孝敬呢?是不是每天父親回家遞上一支昂貴的雪茄?還是母親回來時獻上一枚寶貴的鑽石?都不是。其實,真正的長時間的尊重和關愛融入了每一個細節,比如說為父母倒上一杯水,噓一句寒問一句暖。這些看似小到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能讓父母感動不已。

有這樣一個故事: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黃香,九歲時喪母,伺奉父親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由此可見,「孝」的精神在儒家思想佔主導地位的中國古代社會得到了充分發揮,且成了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准。

那麼再反觀當代中國,在這儒家發源的土地上我們還能尋得幾絲「孝」的影跡?隨手翻開一頁報紙:有優秀學子獨自學習並照顧奶奶的感人事跡,令人唏噓和感動;但同版也有網癮少年為用錢打死爺爺的家庭慘-案,令人心寒而恐懼……倘若網癮少年心中還有「孝」這個字,那麼在沖動前一刻想想自己的父母長輩泛白的雙鬢,那就退一步海闊天空吧!但若無「孝」這個字,那麼就更無良心可尋,要傷天害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讓長輩欣慰,最大的還是在於我們自身。自身優異,長輩看著自己栽培的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心中之喜悅自然就不必細說了。這,就是我們能夠力所能及對父母長輩們表示的最大的一份孝心。

③ 感恩父母、孝道經典、感恩教育的孝道講座道德講堂傳統文化論壇必備德育最全面系統感人的視頻匯集大全有沒

網路上有很抄多這種視襲頻,直接搜索。
有一段是傳統文化論壇、道德講堂推薦德育必備的感恩父母的視頻,非常全面系統的總結父母恩的,根據難忘父母恩甲骨文畫冊改編的。
網路關鍵詞:感恩父母 道德講堂 推薦 德育孝道必備經典 視頻
http://.ku6.com/watch/9072871213885841892.html?page=videoMultiNeed

④ 關於感恩與孝敬的教育演講稿

感恩伴我成長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樹木在對大地母親的回報;白雲在蔚藍的天空飄盪,繪畫著一幅幅姿態各異的畫面,那是白雲對藍天媽媽的回報。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的推銷員在推銷產品的時候遠沒有其他的同伴業績好,到了晚上,也沒推銷出一份產品,此時的他已飢渴難耐,猶豫中他敲開了一家人的門,請求給點水喝。女主人微笑著端給他一杯熱牛奶。飢渴的他將牛奶一飲而盡,女主人善良而親切的笑容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海。許多年過去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昔日的推銷員成了某大醫院的權威。一日,醫院收治了一位重病患者,在看到患者的一剎那,這位醫生心頭一顫,原來患者就是多年前給了自己一杯牛奶的女主人。在經過悉心的治療後,患者病癒。當患者為巨額的醫療費一籌莫展的時候,護士小姐送來了賬單,她戰戰兢兢的打開賬單,只見上面寫著:醫療費=一杯牛奶,這是一個有關感恩的故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花草樹木感恩雨露陽光,給了它們無私的滋潤;地震的受難者,感恩祖國人民給了他們無限的關愛和支持。
感恩是敬重,是禮貌。科學家居里夫人在一個會議上偶遇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了自己感恩的心;偉人毛澤東也曾親自看望自己的老師,表達的也是感恩的心。感恩,其實無處不在,感謝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感恩老師,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感恩同學,他們給了我們珍貴的友誼,陪我們度過愉快的時光。
感恩要用心去體會,用行動去實現。我們這一代是幸運的一代,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做,就開始享受物質和精神上的成果了。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上課認真聽講,遵守校紀校規,是感恩;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珍惜友誼,更是感恩。常言說,「三有三為」:心中有祖國,為祖國做些事,不是為了報答偉大的祖國嗎?心中有班級,為班級做些事,不是為了回報溫暖的集體嗎?心中有同學,為同學做點事,不是為了回報同學嗎?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學會珍惜,學會感謝。因為珍惜才會擁有,生命才能多彩。讓我們揮動著感恩的畫筆,和著時代的節拍,描繪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藍圖

⑤ 生活中怎樣孝敬父母

世間最賺錢的買賣,莫過於為人子女。一聲「爸爸」「媽媽」,便輕而易舉地換來了兩個人對你一生的細心呵護。且不說幼時勤換尿布,童年時代燈下悉心教導,青年時代日夜牽掛,也不說平日里噓寒問暖,撒嬌包容;就說父母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討得一點糊口養命錢,便全數付與了子女,人世間,難道還有比為人父母更虧本的買賣嗎?
時光苒苒青春不再,轉眼間父母已霜鬢微白,看著父母一天天的蒼老,許多有孝心的年輕人也想通過努力讓父母「扭虧為盈」,給他們的余暉添點溫度與色彩。只是大多人會覺得無從孝順起,加上兒女們正青春年少,或求學外地,或謀生在外,或成家立業,肩負更多的責任與壓力,生活的煩惱與壓力已無暇顧及。於是,很多人會一邊感嘆「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一邊把孝順這件事兒壓到思維的某個角落,只在某個不經意間才會想起。
我們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給自己的不夠多,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對父母的愛足夠多嗎?如此,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的父母不好的呢?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保護我們的,當自己成長時,會有許多因為工作學習而無法回到家中與父母一同吃飯談心,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老人寂寞著,順是我們最基本的品質,是讓我們把孝順父母放在最首要的位置。然而,孝順難道就只是提供衣食住行嗎?其實不然,父母都是善良的天使,一個眼神,一句暖語,一點點禮品,早已讓他們開心不已。
其實,只要你真正的想去行孝,在哪裡,用什麼方式,都能夠表現出我們這顆孝心來,這個一定要落在心裡上,那麼,行孝具體應該從哪幾方面開始去做呢?
1、悅親(禮敬父母)
悅親是養親的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是順還是逆,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對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是孝順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次頂撞,不耐煩,都會極大的減損我們的福報。永遠都不要和父母說:煩死了,真啰嗦,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等等這樣的話。這種行為言氣最傷父母的心,切記,在任何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要禮敬父母,尊重父母體會他們的感受。
於丹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我們要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認認真真看著父母的眼睛,跟父母交談幾分鍾,不嫌棄,不抱怨,想對父母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臉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也不用交學費去學,更不需要什麼力氣;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2、幫父母做家務
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們在為父母做家務,其實是在為自己培植福報,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那就更要珍惜這難能可貴的機會,多為父母做家務分擔辛勞。
3、常懷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懷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禮敬退讓,也懂得心懷感恩,很多人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顧了,就不在理會父母,即使偶爾想起來,也只是象徵性的給父母買點衣服,送點錢,覺得自己孝順父母了,其實這種行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順不在貧窮,不在物質,不論何時何地,貴在那顆心。
4、幫父母洗腳
談到給父母洗腳,可能很多人覺得有些難為情,事實上我們哪怕只給父母洗一次腳,感覺就會很不一樣。古語說:「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樹老根先衰,人老腳先衰。」我們為父母洗腳一方面可以讓父母變得更加健康,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在找自己做人的根,那就是我們的父母。相信大家平時,可能都覺得自己很愛父母,也會給父母錢,給父母買東西,做這些當然也很好,然而這都不及為父母洗一次腳來的真實、貼心、真切。想想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多少心,受過了多少罪,洗腳實在算不了什麼。
孝,為德之本,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謹慎遵守的;百善孝為先,行孝道不僅是作為兒女應盡的本分,也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人生於天地之間,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切記一定要行孝道。

⑥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孩子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受到人們稱贊。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身上這種美德越來越缺失,於是家長在問,要,孩子不孝順該怎麼辦。1.家長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徵,並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用愛心故事來感染 幼兒正處於一種發展性的自我中心階段,難免會表現出「小氣」「霸道」等現象。家長要了解幼兒的這一年齡特徵,允許孩子表現出這種與孝順相悖的行為,以避免幼兒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而孩子的情感又是與認知相結合的,情感的產生受知識經驗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豐富孩子有關孝敬長輩的知識,多給孩子講述《孔融讓梨》之類有愛心故事。並讓孩子分析大家為什麼表揚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 父母用言行做表率 平時,父母在言行方面應為孩子做出孝敬長輩的表率,如平時在家中要建立一種長幼有序的家庭關系。要尊重老人,懂得關心體貼老人,有了好吃的東西要主動先送給老人吃,老人生病時要耐心服侍老人,為老人做飯、捶背、洗衣服等。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純真的心,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孩子體貼父母、尊敬長輩的意識才會漸漸形成。 2.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孝順教育」應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孝順。作為家長應善於觀察幼兒,抓住教育時機進行隨即教育,如:當把好吃的留給孩子吃時,家長只是在一邊看時,家長就應該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心;媽媽在給孩子做飯,洗衣服時,讓孩子看到媽媽頭上的汗水,手上磨出的老繭。總之,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真切的愛,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愛。 3.移情教育—讓孩子真正理解、體驗父母的苦與樂 移情是指個體想像自己處於他人的境地,並理解他人的情感、慾望的思想及行動的能力,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⑦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要做到自幼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自強

在我國,許多家長卻忽略了對孩子尊老愛幼,感恩報答父母的教育。把孩子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孩子成了家中最受尊敬的人。孩子在這種本末倒置的環境影響下,長大後沒有輩份觀念,對家中的長輩,老人甚至父母都缺乏基本禮節和尊敬,有的甚至是態度惡劣,行為粗魯地對待父母。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要向孩子灌輸尊重長輩,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觀念。讓孩子明白尊重是一種美德,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2)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的撫養是很辛苦的事,要讓孩子珍惜這份愛,要求孩子也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

(3)父母可以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如何感恩的故事和知識對孩子進行熏陶,使他懂得尊重比他年齡大的人是他應該也是必須做到的。

(4)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表率作用,在家庭中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深切感受這種尊重給整個家庭帶來和諧的氣氛,而自覺去遵循這條原則。

(5)當孩子對家中的長輩,老人或父母不尊重和不禮貌時父母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嚴肅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讓孩子學會懂得尊重長輩,尊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

⑧ 如何看待中學生孝道教育

孝道是我國最重要傳統美德之一,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與修身之本。然而,受市場經濟影響,我國中學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輕德,忽視學生道德教育,導致中學生普遍存在孝德缺失現象。如今獨生子女比例不斷增大,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後輩對長輩奉行孝道日趨重要。然而目前不少中學生的家庭觀念淡化,功利思想嚴重,責任感缺失,孝道觀處於斷裂與沖突之中。因此,對中學生開展孝道教育尤顯重要與迫切。
一、中學生孝道教育內涵
孝道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的有關孝的道德教育,使其內心發生符合教育要求的變化,從而提高他們孝道品質的教育過程,其具體內容包括:
1. 贍養父母,關愛父母。照料和贍養父母是子女義不容辭責任。但怎樣照料父母才算盡到了孝呢?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篇》)孝道不僅在於贍養父母,還應尊敬父母,只贍養而不尊敬,這也是對父母不孝。「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篇》)這說明孝道不僅是給父母提供好的物質生活條件,還應心繫父母,關愛父母,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滿足父母情感需求。因此,在中學生孝道教育中,不僅要使他們意識到贍養父母的重要性,還要培養他們感恩意識,促使他們關愛父母,為父母分憂解難。
2. 愛護自己,珍愛生命。對父母的孝心應從關愛自身健康開始。「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泰伯篇》)曾子在臨終前,讓自己弟子檢查他的身體,看是否完好無損。因為他一生注重保護自己身體,認為身體為父母所給,自己須加以保護,不可有任何損傷,這是孝道的體現。「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篇》)當孟武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時,孔子說:「孝」就是要消除父母為你的疾病的擔憂之心。父母對子女的擔憂是無私的,其中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子女的健康問題。因此,在中學生孝道教育中,應加強生命與健康教育,要求學生積極鍛煉身體,加強安全防範意識,保持身心健康,從而消除父母對其健康和安全的擔憂。
3. 尊敬長輩,關愛他人。孝道不僅體現在對父母的愛,還應拓展到對兄弟姐妹及家庭其他成員之愛,如夫妻、妯娌、姑嫂及婆媳相互之愛,達到家庭關系和諧。在此基礎上,還推己及人,由近及遠,將愛的范圍逐漸擴大,親人之愛升華至普遍人類之愛。「君子篤於親, 則民興於仁」(《泰伯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學而篇》)以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篇》)因此,孝道是以「篤親」開始,達到以「泛愛眾」、「濟天下」及「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目的。由敬愛雙親推廣到敬愛其他長輩,甚至關愛他人。家庭美德、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是緊密相關,相互促進的。因此,在中學生孝道教育中,應加強他們良好家庭美德教育,以便為將來走上社會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打下扎實基礎。
4. 繼承遺志,報效祖國。孝順還體現在按照父母意志去行動,繼承父母遺志,完成父母所託,使父母能因你的所作所為而自豪,這是最高層次的孝。「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父親在世時,要看其志向;父母去世之後,就要看其行為;如果他能長期按父親生前希望的那樣去做,可以說是孝道。 古往今來,大部分父母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他們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報效社會,報效祖國,為社會和祖國做出貢獻,這是他們最大願望,也是光宗耀祖的機會。報效祖國是高尚的,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因此,在中學生孝道教育中,應從提高自身素質出發,打好堅實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繼承遺志,報效祖國。
二、中學生孝道教育實現的主要途徑
要培養中學生的優秀孝道品質,我們應當採用如下途徑:
1. 家庭應強化孝道教育,培養中學生孝道行為習慣。家庭在中學生孝道教育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首先,家長應改變以往重智輕德觀念,重視孩子的孝道教育,加強學生孝道品質的培養。父母應引導孩子學習孝道知識,培養孩子孝道意識,讓孩子懂得感恩,並應從具體小事入手,培養孩子孝道行為。如可讓孩子幫助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洗衣服、襪子,打掃衛生,照顧生病的家人等,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關愛、體貼父母和家人,培養他們的孝道行為習慣,讓他們把孝敬父母視為一種生活習慣。同時,父母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父母應注重自身孝道行為,提高自身孝道修養,以良好孝行感染孩子,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帶孩子去探望自己父母,陪父母散散心,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和健康問題,讓孩子耳濡目染,從小就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此外,父母還要加強與子女的溝通,建立和諧家庭關系,讓孝行在家庭中得以更好的傳遞。
2. 學校應加強中學生孝道教育,營造良好孝道教育環境。學校是對中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園各種教育資源,開展不同形式的孝道教育。一方面可將孝道教育滲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如在語文教學中,利用課文《散步》 《荷葉母親》《背影》等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可讓學生撰寫孝道主題作文,通過寫作過程,讓學生積累家庭生活素材,培養他們對父母的熱愛並意識到自己的家庭責任。同時,也可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對中學生進行傳統孝道教育,領會傳統孝道文化精髓,對孝道文化有全面、正確的認識,並將其繼承與發揚。另一方面還可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及時宣揚中學生身邊孝道的典型人物及先進事跡,批判各種不良孝道行為,促進良好孝道教育氛圍的形成。此外,學校還可組織主題班會、專題講座、實地實踐等各種校內外活動,開展孝道教育。如在母親節、感恩節等重要節日來臨之際,開展 「感恩父母」、「熱愛生命」等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懂得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及關愛他人,珍愛生命等;也可鼓勵學生給在節日給父母打個電話、發個簡訊或寄送小禮物等,給父母帶去關懷和問候,培養他們親情觀,引導他們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恩情;在重陽節組織學生去養老院探望與幫助孤寡老人等,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孝心體驗,逐步培養他們的優秀孝道品質。
3. 社會應發揮大眾傳媒宣傳作用,形成良好社會氛圍。加強中學生孝道教育,要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正面孝道人物及思想。應開設孝道文化或孝道教育的網站或開辟相關專欄,及時報道孝老愛親的典型模範及先進事跡,如全國「孝老愛親模範」洪戰輝、劉霆、楊懷保等;也可通過電視播放弘揚孝道宣傳片,對不孝敬父母的現象進行報道並展開批判與揭露。一方面讓中學生從這些典型人物感人事跡中受到鼓舞,激勵他們尊老敬老,明白對父母盡孝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通過譴責、批判一些不履行孝道的行為,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敬孝的氛圍,讓中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踐行孝道。
總之,加強中學生孝道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三方合作,共同努力。除此之外,中學生也要正確對待孝道。孝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出發點,加強孝道教育有利於提高中學生道德修養,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培養熱愛社會、理解他人與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進而把家庭忠孝倫理擴展開來,上升至忠於祖國、報效社會。因此當代中學生要樹立正確孝道觀念,深刻認識到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主動地接受孝道教育,系統學習孝道理論知識,並把孝行落實到生活中,做一個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閱讀全文

與孝敬教育講座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如何面對高考 瀏覽:588
敬老院看望老人小學生作文 瀏覽:610
男的退休年齡是 瀏覽:813
我讀懂了孝敬200字 瀏覽:143
公務員退休金2018 瀏覽:207
養老院設立材料清單有哪些 瀏覽:244
總共交了9個月養老金里有多少錢 瀏覽:164
南京航空大學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227
邢台老年大學網路報名 瀏覽:449
小兒體檢一般是查什麼 瀏覽:37
如何讓雙方父母認可我們 瀏覽:936
2018縣正處級退休年齡 瀏覽:278
老年人冬季愛凍腳怎麼辦 瀏覽:698
每年一度重陽節 瀏覽:335
入黨退休金多少 瀏覽:198
重陽節手工樹葉 瀏覽:319
社區開展重陽節慰問老領導活動 瀏覽:91
崑山友誼醫院入職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897
老年人坐飛機70 瀏覽:525
工廠體檢怎麼做讓體檢不合格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