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道

孝順道

發布時間:2020-12-02 18:12:29

A. 有關孝順的道理論據(只要2個)

『孝順』顧名思意抄先『孝』,才有『順』。『孝』字當先,最大的最真的『孝順』,我個人認為莫過於在父母能吃能喝的時候--孝順,即給他們需要的。多抽些時間陪陪他們,多回家聽聽他們的『啰嗦』。在雙親病榻前再去孝順的,那似乎有點假。如果在他們健康時,讓他們享受最大的幸福,天倫之樂,不給他們添麻煩,不讓他們操心。就算真到了病榻前的那天,不會後悔。
平時,見到父母多和他們說說自己的近況,或者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趣事兒,讓他們覺得和子女沒有代溝,作為子女能為父母的莫過於就是『讓父母親放心、開心、舒心。』如果真的做到了,那就是最大的孝順。其實很簡單,生活上的些些小小的細微的關心。

B. 什麼是孝,什麼是順,怎樣做才是孝順難道真的是孝之順也

孝是對老人好,關心他,知道他需要什麼順是順從,讓其心情順暢,高興合起是孝順

C. 父母是佛孝敬父母是道這句話出自哪裡

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梅檀雕刻,即今現在雙親,乃是釋迦彌勒,若能成敬待他,何用另求功德。」佛在《四十二章經》中又說:敬天地鬼神求福,不如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最得福,最顯靈。

D. 哪句話告訴你孝敬長輩的道理

百善孝為先吧這句話就是對長輩要孝敬的道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專親不屬待,說的就是要及時行孝的道理,不要等到老人不在了,才去後悔就已經晚了。我們孝敬長輩,對小孩子也是一個榜樣。孩子也會看到你的言行會跟著模仿,將來對你也是這樣孝敬的。
我們中國傳統的美德孝敬長輩是需要發揚光大的。

E. 孝敬父母講道

智慧之子使父母喜樂

證 道 人:張忠雲 牧師

整 理:朝陽堂編輯室 2015年5月3日白天講章

證道經文:箴23:22-25

23:22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他。
23:23 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
23:24 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引言:

按照本年度的計劃,在五月份與大家分享關於孝親方面的信息。在家庭中父慈子孝,人人臉上都有笑容,這樣的家庭是溫馨喜樂的,這喜樂是基於相互之間真誠的愛。剛才所讀的經文,就是論到了家庭關系方面的內容,勸勉作兒女的,應成為智慧人使父母歡喜快樂;作父母的也應盡到當盡的義務,使孩子有智慧讓自己喜樂。基督徒的人生應當是喜樂的,喜樂是我們無聲的見證。今天分享的題目是:智慧之子使父母喜樂。

一、智慧之子尊重父母使父母喜樂

1、上帝為家庭關系設立秩序——聽從、尊敬父母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23:22)。

上帝為家庭關系設立的秩序是:兒女要聽從、孝敬父母,父母年紀老邁時更應當受到尊重。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主耶穌雖然是神,但作為人子在世上三十三年半,他三十年的光陰在家中盡人子的本分,餘下三年半的時間在外傳揚天國的福音,他留下許多孝敬父母的榜樣。在兒童時順從父母、孝敬父母。《路加福音》2章41至51節記載了十二歲的耶穌在聖殿中的事情:當時少年的耶穌知道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但仍聽從父母,順服父母。「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路2:51)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極痛苦的時候,還是顧念母親,把母親託付給門徒約翰照管。

關於兒女與父母如何相處,舊約要求遵守十誡中的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新約的教導,保羅勸勉:「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1-3)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兒女孝敬父母本來是應盡的本分,但上帝還額外的賜福:不僅得福還會長壽。

作為兒女要聽從父母。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精心哺育、引導我們身、心、靈的成長,在人生旅途中他們會給予我們很多的教導和提醒,我們應當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的生命是上帝藉著父母賜給我們的,兒女從小到大的衣食住行無不時刻牽掛著父母的心。在我們中間的弟兄姊妹,已經為人父母的會深切地體驗到:養育兒女實在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說,父母的養育之恩是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當人在成家自立之後,與妻子二人聯合,成為一體,這時要離開父母,不再啃老,不再依賴父母對自己經濟、生活、心理等方面的付出,是真正的長大成人,並要盡自己的本分:順從、孝敬、尊重雙方的父母。

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兒女之所以會藐視父母,是因著人性的敗壞——驕傲。兒女大了,尤其是在成家以後,常常看不起含辛茹苦養大自己的父母,特別是看見父母文化知識水平低,工作能力差,則羞於在人面前提起。我們作兒女的要記得今天我們之所以有這般成就,完全是由於他們無私的付出,再者,在他們當初生活的年代,為了生存,有的根本就沒有讀書的機會,如果他們當時的生活環境和現在一樣,我想,他們一定不次於我們。對兒女來說,父母不僅有經驗,也是傳授傳統的人,《申命記》記載:「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32:7)要從歷史得教訓,從長輩得知識,這是智慧的來源,也是上帝啟迪人的正常的方法。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聖經》還贊譽老人的白發是榮耀的冠冕:「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發為老年人的尊榮。」(箴20:29)「白發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16:31)白發是指豐富的經驗。父母年老於許多事上是過來人,人生的得失、成敗都親自經歷過,經驗充足值得我們參考借鑒,老人值得我們尊重。當今時代,基督徒當回到《聖經》的教導,對老人進行特別的看顧和照料,在還沒有信主的人面前,樹立好榜樣。《提摩太前書》5章4節:「若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便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為這在上帝面前是可悅納的。」5章8節:「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然而世上有許多的兒女長大後,常常忘記父母的哺育之恩,不顧念親情,對父母採取打罵、虐待、遺棄的態度,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玷污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聖經》告訴我們,兒女之所以會藐視父母是因為他們愚妄:「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箴15:5)愚妄是指愚昧而狂妄,愚昧是缺乏知識、愚蠢而不明事理;而狂妄則是極端的自高自大。這樣的人自然會藐視父母的管教。許多作兒女的雖然供養父母,卻不尊敬他們,不把父母看在眼中,藐視父母,譏誚父母年老無知,甚至稍不順心,便向父母生氣、叱喝。如果有人向他們談論孝道,他們還以為自己是孝敬父母的人:未曾使父母遭遇凍餒,也供給父母衣食。但他們全然不曉得藐視父母就已經是完全違背了孝道,得罪了上帝。一定要意識到,尊重父母是人格素質的基礎,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生身父母都藐視,對他人根本談不上真正的有尊重。另外一個原因,或許是父母有些事情沒有做好。但是,即便是真的不好也不應該以藐視的方式來對待他們。古人在教導我們勸諫父母時說:「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禮記•內則》)意為:要是父母有過失,要氣色和悅,不能有生氣的臉色,態度恭順,聲音輕柔的勸諫。如果父母不聽勸說,也要敬愛並孝順他們,等到他們哪天心情好了再復勸諫。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我們要禱告祈求聖靈來光照我們的父母,使他們走在上帝恩典真理的正道上,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上帝安排父母在兒女之上,就應當得到兒女的尊敬、孝順。可以說,孝敬父母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因為他們是父母,兒女理所當然的就要孝敬他們。

2、違背秩序者所受到的懲罰——罪要歸到他身上

我們一定要記得自己也有老的一天,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如果我們藐視父母,我們的孩子也會藐視我們。兒女冷漠的眼神會讓父母傷心難過,他們可能不會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但會在乎自己在兒女心目中的地位。從《聖經》中看到藐視父母的後果很嚴重,《箴言》30章17節:「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利未記》20章9節記述:「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箴言》警戒:「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箴20:20)經文告誡我們不聽從、戲笑、藐視父母是上帝所憎惡的,為天地所不容。我們要敬畏上帝,聽從他的教訓。當人存有敬畏之心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智慧生活。

二、智慧之子持守真理使父母喜樂

23節的經文很重要,看似與孝親沒有什麼關系,但實質上,這節經文可看為父母對兒女的期望,就是要讓他們得充足的智慧。兒女要在信仰上、德行上建立自己,珍惜自己的人生;做事按照《聖經》真理的原則,這樣的兒女才能讓父母省心,使父母歡喜快樂。盼望為兒女的,尊敬父母;作父母的,要付出代價盡力養育兒女,使他們的生活榮神益人,讓自己的家庭有美好的見證。

1、買真理需要付出代價

「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箴言23:23)本來真理、智慧、訓誨和聰明都是屬於形而上的東西,不應沾染銅臭味,與金錢掛鉤,更不可能用買賣獲得。在這里是借用修辭的象徵法來表達。「買」指付上代價而得到,並不是金錢交易。例如:在《啟示錄》3章17至18節中記述的:「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老底嘉以財富聞名,但基督吩咐他們要向他買火煉的金子:意為向基督純全的信心,指真正屬靈的財富,主勸他們用信心向主取用、經歷主的豐富,有份於上帝的性情。這座城市以織布業和漂染業出名,但基督叫他們向他購買白衣,指覆蓋人類一切罪和過犯的基督救贖的恩典,象徵著他的公義。老底嘉人所缺少的,就是不肯付代價,操練敬虔,行出因與基督同活所得的義。他們需要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才有白衣可穿。老底嘉誇耀那些醫治各樣眼疾的寶貴眼葯,但基督叫他們要向他買醫治他們眼睛的葯,這里的瞎眼是指屬靈的瞎眼,心中的眼睛需要蒙光照,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心中的眼睛須要聖靈的恩膏作眼葯,只有聖靈參透萬事,能教導我們明白上帝的心意,使他們能夠看見真理,使他們能望見永恆的世界。老底嘉人已經失落了屬靈的實際,看不見自己困苦、可憐、貧窮的光景,陶醉於自滿、自足、自高自大。基督向老底嘉人表明,人生真正的價值並不在於物質上的豐富,而是在乎與上帝之間有正確的關系。他們所有的財富和成就,與基督永恆的國度相比都是毫無價值的。基督徒應警惕老底嘉的光景,注意自己與基督之間的關系:要按照真理行公義,好憐憫,與基督同行;不要在上帝的眼中被視為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參約14:6)有主就有真理,有主才能使人真正富足。

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這里的「不可賣」是指上述的東西價值貴重無比,決不可以其換取他物。按照《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真理、智慧、學問、見識,都值得你付出代價,但千萬不可賣出。我們要不惜付上任何代價來取得真理、智慧、訓誨和聰明,卻不要為任何原因把它賣掉。我們應全力以赴去得著它們,卻不應為了世上任何東西把它們放棄。我們要得著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基督徒父母會按照上帝的真理教導兒女敬虔愛上帝、敬畏上帝:「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訓誨就是操練兒女將真理落實在生命里,這樣實踐起來就要付代價。「聰明」在《聖經》中往往指明白事理、有屬靈的洞察力並有建立人際關系的見識。如何以真理塑造家庭?為人父母的先得著智慧、訓誨和聰明,活出真理,就是給兒女在品格、道德和屬靈方面樹立了榜樣。「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14:26-27)此處指出父母的信仰對下一代所產生的力量和影響。當父母肯付上代價去買真理,讓真理落實在生命里,足可影響他們兒女,這是個人力量和兒女安全的來源。敬畏耶和華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

2、如何付出代價得真理

究竟如何付代價得真理?《以賽亞書》告訴我們:「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你們為何花錢(原文作『平銀』)買那不足為食物的,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參賽55:1-2,6)金錢可以滿足肉體的生命,但卻不能滿足屬靈的生命。食物需要花錢買,只能滿足肉體的需要,並且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上帝為我們提供的營養是免費的,並且喂養我們的靈魂。我們如何得到它呢?我們要來:就近他,要留意聽他的話語,要尋找、求告上帝。上帝的救贖是免費提供的,但要喂養自己的靈魂,我們自己必須熱切地接受。人如果沒有這樣的食物,屬靈的生命也會飢渴,就像每天不吃飯,肚子就會餓一樣。得著真理就要付代價。讓真理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管理我們的生命,讓真理來管治我們的家庭。《聖經》教導我們要買真理,當我們沒有按照真理而活,在上帝的原則上作出妥協時,便是出賣了上帝的真理。在上帝的國度中,被上帝使用,領受上帝恩典的人,都要付上生命的代價,老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活出復活主的生命。

父母有責任把兒女帶到上帝的面前,可以藉著自身的榜樣、教導和不同的方式的聚會達到這個目的,為此應該付上恆切的禱告。父母要兒女認識上帝,自己必須先與上帝建立關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要有禱告的生活。父母要常與天父有密切的交通,為孩子付上禱告的代價,代禱的責任是一生之久,父母為孩子在上帝面前付上的膝蓋和眼淚,上帝也會將祝福澆灌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父母應當認清孩子的個性,以及上帝賜給他們每個人的特質,不應讓孩子固執己見,但每個孩子都有他與生俱來的愛好,父母應因才施教。經常與孩子的教師及親友交談,就能更好地發現並培養每個孩子的專長。作父母的不要替兒女安排一切,教導兒女如何處事時,並不需要盯著他們所行的每一步,要讓他們自己選擇,作父母的,只要培養孩子選擇人生正道就足矣。《申命記》第6章4-9節的經文對父母如何教導兒女很有幫助:「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要盡心、盡性、盡力愛上帝,要把《聖經》的話語記在心上,還要殷勤教訓兒女。

三、智慧之子成為義人使父母喜樂

1、義人的父母,必歡喜快樂

「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 (箴23:24)前面講到了真理、智慧、訓誨、聰明,在這里講到了義人,舊約時代的義人,是指那些遵行上帝律法,而在行為上無可指責的人;而新約時代的義人,是指那些因認識自己是罪人而信靠基督的人。這兩種義人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上帝的信靠和順服。義人是按照真理生活的人。如果父母付出代價,就能教養出義人,這確實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

人能夠生出智慧的兒女,也必然會因著他們而得歡喜,其實這也是我們基督徒父母應有的價值觀。在日常的交通中,常常聽到基督徒父母的嘆氣之聲:要是我的孩子也能信主,參加聚會該有多好?因為自己在基督里得到了滿足,得到了永生的盼望,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著這一生最美的祝福: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認識主耶穌;能夠信靠主耶穌。無論我們是走在高山,還是深谷,他都會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人生無常,但相信在主的裡面,就能得到保守、看顧。如果孩子自己與主耶穌相遇,在主的面前認罪悔改,真誠信靠,就能成為義人。基督徒父母教養兒女成為敬畏上帝的人,行公義,按真理生活,比要求他們有好的學業成績,有好的社會成就、卓越的社會地位更加重要。社會在迅速的發展,科技在不斷的創新,今天的孩子也在面臨著新的形勢與挑戰。回到家中,一家幾口,有的看電腦,有的刷微信,有的看電視,很難有共同交流的時間,彼此不知對方的想法,有人說,人與人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在看手機。一家人每周至少要有一次聚會,敞開心扉交流,作父母的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及目前所處的環境,教導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要讓他們隨波逐流,協助他們、引導他們以正確的思想和行為謹守遵行上帝的真理。

2、兒女成為義人使父母喜樂

作為兒女的,如何能令父母歡喜快樂呢?那就是要成為基督徒、義人。而當他成為義人之後,每一天都能夠按照《聖經》話語的引導生活,順從聖靈的引導,就知道如何對待父母,如何為人處世,怎樣使父母歡喜快樂。現代人流行的做法是:在父母生日或父親節,母親節,給父母送禮物,例如:在父親節要給爸爸送上手錶或領帶,在母親節要給媽媽送上康乃馨或巧克力。他們是以金錢、禮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恩,但是作為基督徒父母的心意則是希望兒女得到真正的祝福,因此,最能報答父母的就是成為敬畏上帝、生活有智慧、謹言慎行的人。《箴言》給我們的勸勉是:「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23:25) 兒女懂得孝敬父母,父母因此蒙福;他們感到快樂,因為兒女已經長大成人,能將他們從小所學到的立身處世的道理實踐出來,首先受惠的就是父母雙親。兒女的羽翼豐滿,能夠獨立思考,並以智慧行事,父母的重擔卸下,故此也會歡喜快樂。

目前家庭中父母與兒女,兒女與父母之間出現的矛盾主要是沒有按照上帝所設立的秩序運行。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看到社會上產生許多復雜的問題,都是與家庭有關的,而社會的問題又往往是由家庭問題而來。當人們按照上帝所設立的秩序在家庭中運作和生活時,這個家庭必然是溫馨快樂的。當我們建立一個溫馨有秩序的基督化家庭,使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盡上個人的本分,便能促進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

結語:

回顧我們今天的分享:智慧之子使父母喜樂。智慧之子尊重父母使父母喜樂,上帝為家庭關系設立秩序,兒女要順從尊敬父母,不可藐視他們。「智慧子使父親喜樂,愚昧人藐視母親。」(箴15:20)一個有智慧的人,會使他的父母親喜樂。看一個人是否是智慧人,就要看他的父母是否喜樂。智慧之子持守真理使父母喜樂,要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買真理需要付出代價,如何付出代價得真理:要求告上帝得真理,父母要為兒女代禱,使他們順從真理的引導,父母要殷勤教導兒女記住《聖經》上的話語。智慧之子成為義人使父母喜樂:義人的父母,必歡喜快樂;兒女成為義人使父母喜樂。溫馨有秩序的基督化家庭是按照上帝所設立的秩序運行的。願上帝祝福大家,身為兒女的要使父母喜樂,身為父母的要使兒女成為智慧的人,如此這樣的家庭一定會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

F. 談一談當今大學生應當怎樣踐行孝順之道

1、我復認為「孝」在每一個制人的心裡,孝順父母是最大的功德。「孝」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哪怕自己是乞丐,讓父母吃乾的,自己吃稀的,也是孝。
2、孝順、孝順,「孝」很重要的是「順」,做父母希望的事情,不去做父母不希望的事情。
3、「孝」就是愛惜自己、遠離危險: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輕生自殺」和自殘,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發肌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傷,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自殺、自殘最難過和痛苦的是父母,是最大的不孝。
4、「孝」就是使自己變的越來越優秀,多上領獎台,少挨批評,讓父母以自己為榮,一提到自己心裡就感到愉悅和驕傲;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和蒙羞。
5、尊老愛老:要深刻領會「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達到孝的更高境界。
6、注意不孝的人不能與之為友,更不能重用。

G. 鄭爽用自己的想法談孝順:對父母孝順難道就是順從嗎

只要父母做的不是違法和有為道德的事都可以順從就算孝順了。當然了還包括給予父母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

H. "孝順"的地道美語怎麼說

我現查的漢英字典的兩個解釋是:Show filial obedience.filial piety.
孝心:love and devote to one』s parent

I. 你怎麼理解孝順

孝順是自我要求,是有追求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可是,如果有父母把孝順拿出來,要求別人,這就跟孝順本身沒關系了,只與權力有關了。比如,你不孝順,我就教訓你,孝順,親情,愛情,是人內心的尺度,並非用來指摘別人的大棒。庸碌之輩最喜歡把這三個詞,掛在嘴邊,因為他們希望別人聽到,而最大的受益人往往是自己。而這一生,你只需要遵循內心,對那些真正愛過或者幫助過你的人好。其它亂七八糟,是非不分,真假難辨的孝順 親情,果斷劃清界限。從來沒有的東西,你不該去買單。

J. 孝順難道就是什麼都聽父母的嗎

孝順,就是一個懂事的好兒女,會聽從父母的建議,如果你不想聽從,就安你的能力去辦,也不能讓父母操心和生氣,這不就是做兒女最大的孝順聽從嗎。

閱讀全文

與孝順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
將養老保險轉回戶口所在地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9
2017感動中國人物孝敬父母的 瀏覽:948
石家莊養老院有哪些服務 瀏覽:112
父母干預了我的生活是什麼意思 瀏覽:68
誠鄉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87
富士康體檢為什麼要看手 瀏覽:919
農村老人結婚隨禮多少錢 瀏覽:300
農村低保和養老保險能一起辦嗎 瀏覽:306
碧海老年公寓 瀏覽:557
50歲夜間尿頻勃起 瀏覽:465
寧波市老年體育活動中心 瀏覽:29
老人家突然進醫院怎麼安慰 瀏覽:976
長壽花落花後怎麼養護 瀏覽:921
父母離婚孩子該如何勸慰 瀏覽:208
中科和美年大體檢哪個好 瀏覽:331
2016養老保險繳費基數2420 瀏覽:883
父母找工作不上班怎麼辦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