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更孝順的孩子卻不被喜歡,這是哪種心理造成的
多子女家庭,有的子女很孝順,可父母卻未必就待見;而有的子女未必孝順,父母卻總是會更掛念。很多人都說在這樣的家庭中,那個孝順的孩子為家裡往往也付出更多,承受的也更多,而父母對他們多半也都是不公平的。那麼多子女家庭,為何更孝順的孩子卻不被待見呢?其實是和父母這幾種心理有關。
②面對父母太過分的行為,有時候也要學會拒絕
父母的偏心和不待見,如果只是很隱晦,或者說是父母們的無奈之舉,那還能夠理解。反之,如果父母完全把那個孝順子女做的事情當成理所當然,並且為了偏心自己喜愛的那個孩子,完全不顧那個對自己孝順的孩子,那麼此事,再孝順的孩子也要學會拒絕。
③作為子女,有時候也要學會換位思考
站在父母的立場,也許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畢竟同樣是父母的孩子,他們看著那個不上進、不讓自己放下的孩子,會有顧慮會更操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若父母憑借著自己的孝順,對自己提各種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過分要求,作為子女,就是再孝順,也要學會拒絕。反之,如果是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能幫還是幫父母,幫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把,畢竟血緣關繫上,不管怎樣你們都是一家人。
⑵ 你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嗎300字作文
我是一個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的孩子。
每天,爸爸媽媽一進家門,我就會給他們拿拖鞋、拎包。吃飯的時候,我主動給他們夾菜;爸爸愛喝茶,每次我給他沏茶時都要放上幾個冰糖,看到爸爸美滋滋的品著我泡的茶,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我還經常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子、洗碗、墩地等。爸爸媽媽都直誇我是個孝順、勤快的好孩子。
記得三年級放寒假時,外婆來我們家,因為外婆有高血壓、關節炎的疾病,所以我擔當了給外婆量血壓、貼膏葯、按摩等任務。每天,我還要和外婆一起出去健身、一起買菜、做飯、一起扭秧歌。外婆在我們家住得特別開心。逢人便誇我懂事、孝順,還特別勤快呢。
爸爸媽媽每天工作那麼辛苦,我已經長大了,就更應該要做一個知道體諒父母、尊敬父母、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呀!
⑶ 一個孝順的孩子真的是培養出來的嗎
我認為是的,孩子性本善,可孩子的教育與培養這些後天的因素是完全影響著孩子的,一個好的家庭、尊老愛幼的家庭是一般培養出來的孩子都是懂孝順的,反之就未必了。
我兩個姨媽,他們的兒子就差距比較大了,一個孝順得真的是無話可說,一個就是不啃老就很好了。先說說非常孝順的表哥,小時候他家裡對他的教育就是那種非常傳統的,我三姨媽的家婆即使對我三姨媽不是那麼的好,可我三姨媽的脾氣也是夠好的,對她老人家也是孝敬到家,我們那時候都說只有三姨媽能在婆媳關系裡,委屈了也是照樣孝敬了。
表哥在這么一個老媽的影響下,很自然的就成了一個特別孝順的人了。等到他出來工作掙錢了,他總是把老媽放在第一位,即使婆媳關系不太好,但他在均衡了老婆那邊的利益之後,總會給姨媽買好的、帶她去旅遊,偶爾還把岳父岳母也帶上。
姨媽姨丈生日的時候,他也是積極主動的給姨媽祝壽,總是叫上我媽媽他們兄弟姐妹一起,讓姨媽可以在生日的時候跟娘家人在一起,跟姐妹聊天吃飯,快快樂樂的。
可不是那麼孝順的表哥呢?他就不一樣了,你永遠可以看到他在朋友圈曬著自己在哪裡瀟灑、玩耍了,可從來沒有四姨媽、姨丈的份;他在哪裡大吃大喝的時候,也是從來沒有老人家的份,有的永遠只是他跟他老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是說這個表哥就完全不孝順,只是在很多的小細節上,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享受,而不是父母的。
⑷ 為什麼家裡最孝順的孩子,往往是最不受寵的孩子
如果你是獨生子女,肯定能夠享受父母全部的愛,但是如果家裡有很多孩子,那就不一定每個都能受到同樣的呵護了。雖然在父母的眼中對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是還是有些許的偏差,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樣,肯定會有所偏向,也會有所忽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在家裡不得寵的人,往往是等到父母老了之後最孝順的孩子,這是為什麼呢?按照常理來講,父母最寵的孩子應該懂得感恩,然後在家長變老的時候悉心的照顧,但是情況卻和我們想像中的相反,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分享你的觀點。
一、最不受寵的孩子反而最懂得感恩。
其實對於這個話題我有深刻的體會,因為我有我的父母曾經說過一句話,爸媽對你們的愛都是一樣的,但是5根手指伸出來還不一樣長,所以說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那麼為什麼最不受寵的人反而會懂得感恩呢?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孝順父母呢?我相信這句話凡是經歷皆是饋贈,因為父母不是特別寵他,所以說他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為人處事,懂得感恩。在他們心中父母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威嚴的,所以哪怕是父母變老了,在他眼中也是充滿威嚴的。
⑸ 但做到 孝 順 這就很難,孝順的孩子沒出息,有出息的孩子很難順。這句話大家覺得有什麼意義
我之所以能夠在這談談家庭教育的心得,確實是因為我接觸的孩子太多了。從我在北大開始教書,一直到後來辦新東方,到現在從新東方走出去的700多萬學生。
我看到過很多幸福的學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誤的學生;
我看到了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成功感到...
⑹ 你認為你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么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中,孝敬父母占據主導地位,《論語》、《孝經》、《親恩歌》《 二十四孝》《孝道良心歌》《勸 孝 歌》都對孝敬父母進行了專門論述。隨著社會的進步,孝順的內容也逐漸在豐富,孝順從過去的「養老送終」逐漸轉變了概念,生活逐漸走上富裕大道的父母輩更期望的是來自子女的精神慰籍。「父母在不遠游」的傳統孝道在今天顯然不再符合社會的需求,而如何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除了更多一點討父母歡心的辦法,更需要的是雙方的相互協調。
孝順的含義有很多,從經濟到精神都有。但現代孝順並不等於就是買些東西,吃頓飯之類,更需要的是發自內心對父母的關愛。也許只是幫老人梳梳頭,或許只是捏捏父母的肩,甚至只是一聲問候,但這份心意會讓父母和子女都共同感動,有心便好。
現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贍養。生活條件好了,經濟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點錢帶點東西回來總覺得開心的感覺也不復存在。寧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沒有胖了瘦了,心甘情願為他做頓飯,這些都會讓老人們獲得一種經濟上無法獲得的愉悅,來自心理的這種感受會更持久,也更真實。
以前並沒有意識到父母對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兒子去讀了寄宿制中學,我的心裡一下子失落了許多,我才明白父母對於我一定也有這樣的失落。我們總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卻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義在哪裡。我們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錢、再多的世人認可,其實僅僅只是家人的那一個會心微笑而已。當把父母擺到和孩子一樣的位子上時,來自父母的會心微笑也會給你帶來愉悅。
我國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也不再為經濟狀況煩惱,因此贍養方式無疑要發生變化。現代社會的競爭非常激烈,常會提到時間、競爭、選擇這些生活模式,這將會影響到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其實現代中國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已經有所變化,不再完全受傳統束縛,尤其在49年後婦女走出家庭、家庭革命等以後。
在商品社會中,這種關系的變化顯得更為劇烈,這就要求我們調整傳統的生活方式。當基本的物質需求都能夠滿足的時候,人們的追求也就更多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出現了,這也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志。
現代社會的標志是理性化,不論是社會安排還是人際交往,利益最大化成為理性選擇,而親情做不到理性化。即使你說,可以把父母放到養老院,有人照顧起居飲食,還有醫療上的保障,但人是一種感情動物,這種理性的安排中仍然會有感性成分出現。
怎樣才算孝順,這是一個現代人需要面對的問題。現在已經無法完全按照家庭提供的養老功能來贍養父母,應該更換一種新方式,既體現理性的一面,讓生活有人照顧;同時又顧及親情。
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近幾十年的教育中有一些問題。並不是要提倡傳統的「孝道」,但確實應該讓人知道除了經濟追求,人還有精神追求,這並不是你可以忽視掉的。在現代教育和社會化過程中缺少了一些道德、倫理的教育,缺乏了這樣的觀念,就會讓人以太忙了而推脫盡孝的責任,而實際上恰恰是忽視了人生中有意義的部分。
很多西方人並不那麼講究「孝道」,但並不是不講究親情,而他們比我們活得更自在。現代的中國人太匆忙了,缺少了含飴弄孫、舔犢之情等天倫之樂,而恰恰是這些最簡單的卻是最重要的,而我們往往把人最基本最平凡的享受給忽視掉了。我們應該反思一下該怎麼活,活得更有意義。了解了這些最平凡卻最重要的感受,所謂兩代之間的矛盾也不再成其為矛盾。
對老年人的贍養不再是衣食無憂,而是強調精神需求。比如黃昏戀,很多子女反對,其實老人對生理上的需求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依靠。所以給父母一種精神上的依靠,也是一種贍養的方式、一種孝敬
⑺ 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不一定要全部都父母的話吧
做為一個孝順的子女,是應該要聽父母的話,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正直的人,他會判斷是非。正確的我們應該服從,錯誤的我們應該就糾正!
⑻ 什麼是孝順的孩子
樓主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當你是學生時好好的學習,自己事情自己做,盡量少讓父母操心。當你工作時,好好工作,讓父母放心,當父母生病時,你無微不至的照顧,讓父母舒心。當你成家後,處理好夫妻關系,以及搞好妻子和父母的關系,讓父母開心。孝順的機會無處不在,只要你有心,就不難發現。 回答完畢 謝謝
⑼ 怎麼做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大家都聽過三十六孝的故事,可是孝順的人可不只三十六個哦!你和我版也都可以做個孝順的人。自從父權母生下我們,他們便花了很多的心血扶養我們長大,父母對子女的愛比什麼都偉大,所以我們應該回報他們。那我們應怎麼回報呢?就是孝順!那我們要怎麼孝順呢?我們可以幫忙他們做家事、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課、不頂嘴、不吵鬧、不讓父母生氣,當父母年紀大的時候,我們更要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做很多會讓父母開心的事。我們也要常常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孝順」這兩個字,尤其是我自己更應該反省自己,我常常發脾氣、愛頂嘴、不愛看書,常常和哥哥姊姊吵架,惹爸爸媽媽生氣,有時還讓媽媽氣哭了,真的很不應該!「孝順」其實很簡單,只要多多體諒父母,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還要常常反省自己,我們都會是孝順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