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春夏秋冬的古詩各10首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碟,
飛入菜花無處尋。(春)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7、《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9、《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貳』 梅蘭芳的故事或資料
1941年12月,日本侵佔香港的那天,留居在香港的梅蘭芳(京劇演員,1894-1961)蓄起唇髭,沒過幾日,濃黑的小鬍子就掛在臉上。他年幼的兒子梅紹武好奇的問:「爸爸,您怎麼不刮鬍子了?」 梅蘭芳回答:「我留了小鬍子,日本鬼子還能強迫我演戲嗎?」 不久,他回到上海,住在梅花詩屋,閉門謝客,時常在書房裡的台燈下作畫,年復一年靠賣畫和典當度日。上海的幾家戲院老闆,見他生活日漸窘迫,爭先邀他出來演戲,都被婉言謝絕。
二
練畫蓄須逃出虎穴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佔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台講話,讓其表示願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之後,便決定盡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於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後,深居簡出,不願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後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佔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麼辦?他與妻子商量後,決心採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鬍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鬍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麼,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1942年1月,香港的日本駐軍司令酒井看到梅蘭芳留蓄鬍子,驚詫地說:「梅先生,你怎麼留起鬍子來了?像你這樣的大藝術家,怎能退出舞台藝術?」梅蘭芳回答說:「我是個唱旦角的,如今年歲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經不能再演戲了,這幾年我都是在家賦閑習畫,頤養天年啊!」酒井一聽,十分不悅,氣呼呼地走了。過了幾天,酒井派人找梅蘭芳,一定要他登台演出幾場,以表現日本統治香港後的繁榮。正巧,此時梅蘭芳患了嚴重牙病,半邊臉都腫了,酒井獲悉後無可奈何,只好作罷。翌日,梅蘭芳感到事態十分嚴峻,香港也成了是非之地,不能久留。於是他立即坐船返滬,回到闊別三年多的上海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