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福州重陽節的風俗

福州重陽節的風俗

發布時間:2022-03-08 16:02:33

重陽節的風俗有什麼

重陽節主要習俗有登高、吃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插茱萸是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等地。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采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佩茱萸·簪菊花,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Ⅱ 重陽節的風俗都有哪些呢

重陽節的風俗

賞菊:菊花又叫黃花,菊是長壽之花,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

登高: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高塔。

佩茱萸、簪菊花: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放紙鷂: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

吃重陽糕:除前面所述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飲菊酒: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Ⅲ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如下:

1.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李商隱《菊花》

Ⅳ 福州有什麼生活習俗 有哪些特別的節日

在福州傳統時令節俗中,迎春、迎年等生動體現了古越遺風的履痕;而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以及婚喪壽慶傳統風俗中的合婚、定聘等和信仰民風中的關公誕、迎城隍、魁星誕、土地誕、魯班誕等則明顯來自中原文化的影響,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福州民間對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馬祖,俗呼馬祖)和對陸上女神陳靖姑(即臨水太後陳夫人,俗呼臨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說明道教對福州民俗影響之深,尤其是數百年來在民間被尊為婦女、兒童保護神的臨水奶,幾乎深入到民間的家家戶戶。
信仰民風中的觀音誕、地藏王誕等等則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滲透。佛、道兩教在福州民俗中間付受到信徒們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兩神位。相對而言,伊斯蘭教對福州的習俗影響較小。
近代以來,在福州的生活習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響。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等則生動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於汲收外來文化習尚的傳統。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後人傳」(福州俗語),我們一方面繼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遺產,一方面 又為下一代人創造新的民俗文化。加上當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內的 各種文化空前活躍,新舊民俗交替也不斷產生。我們福州也不例外。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因鴨蛋與 「壓亂」 諧音,故福州人 稱它為 「太平蛋」 。遇喜宴、生日、餞行、過九(虛齡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胃口越來越小,面對宴席中的 龐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 愛莫能吞 。為此,廚師們絞盡腦汁,最終以鵪鶉蛋、鴿蛋代之,這樣既細雅, 又有原意,逐漸成為一種新俗。況且鵪鶉與安全諧音,頗有意義,很快被群眾接受。
泊來節入侵傳統節。近年來,母親節、情人節、聖誕節 等進口節 大有成為都市新潮之勢。福州傳統有個「拗九節」,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縣仍保持此俗,但城區的「 拗九節」 卻漸漸被「 母親節」所代替,一到這個節,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樓里也 可以看到為父母親而設的宴席。此外,情人節、聖誕節也在入侵之中。最近福州大飯店擬在今年「七月七夕」 搞中國傳統情人節活動,不知是否能逮住情人們的心。
「長一位」 要轉正 。在傳統的宴會上,最長輩者要坐「長一位」。以舊民居廳中(前廳)擺八仙(桌)宴為例,靠左邊的為一桌,一桌左邊靠里的為一桌一位,即「長一位」,只有年最長、輩份最大者才有資格坐。但現在「 長一位」 轉正了。 不論什麼樣的居所,也不論八仙桌還是圓桌,凡居中一桌面對門口的當中一位為最大位 。坐最大位者,一為主人,二為職務最高者,三為貴賓中的 「頭人」 ;按年齡、輩份坐 「最大位」 的,只有家宴和鄉俗活動才有。從左邊一桌一位轉到當中的「 中」 一位 ,讓年輕人容易理解,當然就要一轉到底了。
回扣取代酒包。福州傳統宴會有「 挾酒包」 的習俗,即設宴者除讓賓客吃得又飽又醉(福州俗)外,還讓你帶一大包酒包回去,讓父母或妻兒共享,這在食品匱乏的年代是很有意義的。 但在 有錢日日節(福州俗語)的今天,酒包成了赴宴的累贅,帶回去也沒人吃,只好倒掉。為此人們想出許多改革的辦法,先以鋁桶、保溫瓶等代替酒包,弄得常赴宴者家裡此類酒包成災。但酒包之俗又不可廢,無奈之下,只好以現金回扣代之。現在赴婚慶喜宴,你送了大紅包,東家回你小紅包,內有10元、30 元不等,客人免了舊酒包的拖累,又有了可裝入口袋的「 酒包」,何樂而不為? 凡此種種,許多新民俗正在代替舊民俗,出現了新舊民俗互相交替、同時存在的局面,其中不乏帶有革新意義的內容。

http://www.fzclub.net/oubb/180450.html

http://www.xunlong.cn/city/fjfz/ListMagazine.asp?id=71

Ⅳ 重陽節都有哪些風俗

重陽節可能就是一個大家知道有,但是存在感很弱的一個宛如打醬油的節日。

但是古代人們是很重視重陽節的,大家把重陽節當做入秋後一個大保健的節日。並且呢,古代開始就有很多詩句都是在說重陽節的,寶子們看看重陽節相關古詩,大約也能明白一些重陽節的大保健習俗。


這些習俗是很好,可是重陽節要上班啊!再好的大保健習俗也架不住我沒時間實踐啊!我想放假啊啊啊啊啊啊啊!讓我過節啊!!!

Ⅵ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祭祖等。九月初九重陽節,也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Ⅶ 福州的民風民俗(詳細)

德昂族「潑水節」
■ 節日時段

公歷4 月中旬左右

■ 節日來源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准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 慶祝方式

德昂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歷4 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然後,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年輕人將水桶高高舉頭頂,將水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願人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將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後,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潑水節既是德昂族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德昂族流行一種贈竹籃子,並乘夜深人靜串姑娘時,將籃子分別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隻,要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試探對方的反應。因此,這時每個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幾個竹籃,然而姑娘究竟鍾情於誰呢?這就要看潑水節那天姑娘背的是誰送她的那隻竹籃了。到了這一天,姑娘們人人都背上了一個精緻美觀的竹籃,但究竟是誰的呢?這下可忙壞了小夥子們,他們睜圓雙眼,緊盯著姑娘們身上的竹籃,仔細辨認著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給她的那隻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後,便互相盡情地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激動、喜悅的心情。

閱讀全文

與福州重陽節的風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