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菊花圖

重陽節菊花圖

發布時間:2020-12-01 06:53:57

『壹』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用圖畫畫出來

您好。這首詩出自來孟浩然《過故源人庄》。您可以根據它的意思來描繪整幅畫。它的詩意境清遠雅淡,自然朴質,應該是山水田園,描寫了農家閑適淡雅的淳樸田園生活和美麗的山村風光,您可以自己創作一幅,我要畫得話要畫3天,但我這幾天沒時間

『貳』 菊花的圖片及知識

菊花 CHRYSANTHNMUM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徵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代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如菊花與喜鵲組合表示「舉家歡樂」;菊花與松樹組合為「益壽延年」等,在民間應用極廣。 菊花--寒秋之魂 別名金英、壽客、黃華、帝女花,節花,是多年生草本花卉,我國為主要分布地區,現有栽培品種幾千種。株高20-200厘米,主要的秋季觀賞花卉。 莖嫩綠或紫色,葉長圓形,邊緣有鋸齒,花單朵或很多朵生長在枝的頂端,花為頭狀花序,花心舌頭狀的花是雌花,就是通常說的花瓣;邊緣管狀的花是雌、雄蕊都有的花。菊花的舌狀花千姿百態,花色也豐富多彩,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等等。10-11月開花,也就是農歷9月重陽節前後開花因而叫節花。菊花的作用可大呢,可以制菊花茶,菊花枕頭等。 菊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也是四大切花之一。大多數菊花為短日照植物,但隨著雜交技術的應用,現在菊花已具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寒菊四季栽培的品種,本文主要介紹秋菊的切花栽培技術。秋菊指自然花期8月中、下旬-11月上、中旬的菊花品種。 一、繁殖方法 秋菊一般採用扦插繁殖,在定植前的20天,閩南地區多採用露地加遮陽措施,基質要求排水良好、通氣。插穗取菊花的生長點,要求插穗健壯、無病蟲害,半葉修剪法;或去掉1/3-1/2的葉片,然後密密扦插於插床上,插的深度為插穗長的1/3;菊花一般扦插2周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後的插條應逐漸增加光照和通風; 二、栽培管理 1、土壤條件 菊花喜歡肥沃及排水良好PH值6.5-7.2土壤,忌連作。每畝施入腐熟堆肥4000公斤-50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深翻土壤後耙平,種植畦寬0.6-0.8米,高0.3-0.4米。 2、定植 扦插生根後半個月應及時定植,一般從扦插到定植25-30天;定植的株行距為20厘米×15厘米。大花型可稀植,小花型可密些。 3、摘心抹芽 菊花緩苗後,應及時進行第一次摘心,只留下5-6片葉。經過第一次摘心後,一般產生3個分枝,做為切花栽培的菊花可進行兩次摘心,產生5-6個分枝,其餘分枝大多應及時去除,以免消耗過多的植株營養。 花芽分化、現蕾後,根據栽培需要應及時將主蕾以下所有側蕾去除,以培養出品質良好的切花;如果培養多頭切花菊可根據需要多留一些側蕾; 4、架網抗倒伏 當植株長到30-40厘米左右時,應及時架設可移動式1-2層尼龍網 三、燈照菊的生產技術 燈照是對菊花進行花期調節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針對秋菊(短日照條件下開花的菊花),採用延長光照時間促使推遲花芽分化,達到有目的控制開花時間。 光照控制的方法:當秋菊定植後,日照時間短於12小時,就開始採用夜間延長光照時間的方法。閩南地區一般採用100瓦白熾燈距離菊花生長點1米照射,每隔4-5米布置一盞,在夜間11點至凌晨2點時,每天夜裡光照3個小時,根據植株生長高度和栽培上市時間而決定連續光照的日期,一般從停止光照到開花的時間為90-100天左右。 秋菊是光敏感性很強的植物,光照的連續性,光照的強度、光照的時間決定燈照菊生產是否能成功。 四、病蟲害防治 1、侵染性病害:主要有菊花葉斑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等,可採用代森錳鋅、托布津、多菌靈等防治。 2、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蠐螬,防治上應及時清除雜草,減少蟲害的寄生,噴施氧化樂果、敵敵畏、三氯殺蟎醇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E%D5%BB%A8 http://221.224.3.75/stud/xxy/UploadFiles/2004117134249630.jpg

『叄』 菊花是什麼顏色樣子

菊花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專序多變化,形色屬各異,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類型,當中為管狀花;

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狀花,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夏菊在每年農歷5月及9月各開花一次。現今利用保護設施栽培可在陽歷5月及10月各開花一次。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重陽節菊花圖擴展閱讀:

菊花生長旺盛,萌發力強,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蕾,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便於製作各種造型,組成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

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等,形式多變,蔚為奇觀,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無數的觀賞藝術品。

菊花為秋的象徵,人們甚至把九月稱「菊月」,因為菊與「據」同音,「九」又與「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長久;並且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採的菊花更有意義,多用其精製菊花茶。

『肆』 菊花的形狀是什麼顏色有

菊花的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類型,當中為管狀花,常全回部特化成各答式舌狀花

顏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

『伍』 簪菊花是什麼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

但是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俗的重心的潛移中去理。重陽在早期民眾的時間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瓮」(茱萸)。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F4%A2%BE%D5%BB%A8&in=20753&cl=2&cm=1&sc=0&lm=-1&pn=7&rn=1

『陸』 菊花的圖片

http://221.224.3.75/stud/xxy/UploadFiles/2004117134249630.jpg菊花--寒秋之魂
別名金英、壽客、黃華、帝女花,節花,是多年生草本花卉,我國為主要專分布地區,現有栽培屬品種幾千種。株高20-200厘米,主要的秋季觀賞花卉。
莖嫩綠或紫色,葉長圓形,邊緣有鋸齒,花單朵或很多朵生長在枝的頂端,花為頭狀花序,花心舌頭狀的花是雌花,就是通常說的花瓣;邊緣管狀的花是雌、雄蕊都有的花。菊花的舌狀花千姿百態,花色也豐富多彩,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等等。10-11月開花,也就是農歷9月重陽節前後開花因而叫節花。菊花的作用可大呢,可以制菊花茶,菊花枕頭等。

『柒』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的賞析

全唐詩共收錄上官婉兒詩32首,賞析沒找到 【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彩花應制】上官昭容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上官昭容 帝里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彩書怨】上官昭容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駕幸三會寺應制】上官昭容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台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上官昭容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鸞旗掣曳拂空回,羽騎驂驔躡景來。 隱隱驪山雲外聳,迢迢御帳日邊開。 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台。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風日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枝條鬱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清波洶涌,碧樹冥濛。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斗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 暫爾游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雲飛。 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放曠出煙雲,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幾避囂氛。 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餘蘭桂熏。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水中看樹影,風里聽松聲。 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 泉石多仙趣,岩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 岩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懶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幽岩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暫游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復訪蓬瀛。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 傍池聊試筆,倚石旋題詩。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鍾期。 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 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餘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捌』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作者及全詩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 過:拜訪,探訪,看望。2. 具:准備。3. 合:環繞。4.郭:本指城郭,此指村莊。5. 場圃:農家的小院。6. 就:赴。這里指欣賞的意思。7.至:到。8.軒:指窗戶。9.就菊花:指飲菊花酒。

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邀我做客到他朴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開窗戶迎面是田地場圃,把酒對飲閑聊著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再一次來喝酒、賞菊花啦!

老朋友宰了雞,燜好小米飯,邀請我作客到他的田家。
走進村裡像進入另一個天地,眼前好一幅幽美的圖畫——
濃密的綠樹團團環抱著村莊,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
主人親熱地把我迎進屋內,推開窗子也就打開了話碴。
面對著堆金的谷場和滴翠的菜圃,我倆同飲村釀美酒,共話桑麻。
要走了,我還是留戀不舍,滿腔情誼化作兩句話:
等到秋高氣爽的重陽佳節,我還要再來品嘗美酒觀賞菊花。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
隱居一段時間,又想有所作為,因而到長安尋覓機會。他的詩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名聲一時傳遍京師,可惜在仕途方面卻阻礙重重,始終得不到朝廷重視,孟浩然受到莫大的打擊,只得失意地回到鹿門山,悠遊山水間。之後雖有一、兩次機會,但可惜都沒能施展才能。
公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齡來到襄陽,此時孟浩然背上生疽,己經快痊癒了,醫生叮嚀不可吃魚蝦等食物,可是老朋友相聚,飲酒聊天,無比歡樂,孟浩然竟忘了忌諱,吃了鮮魚,結果病毒發作死亡。活到五十二歲。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朴,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奇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庄》、《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
沈德潛稱孟浩然的詩「語淡而味終不薄」(《唐詩別裁》)。也就是說,讀孟詩,應該透過它淡淡的外表,去體會內在的韻味。《過故人庄》在孟詩中雖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凈的語言,平平地敘述,幾乎沒有一個誇張的句子,沒有一個使人興奮的詞語,也已經可算是「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它的詩味究竟表現在哪裡呢?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朴。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於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徵,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村裡,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這個村莊座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奧孤僻。正是由於「故人庄」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才更顯得暢快。這里「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但上面兩句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裡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對於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話桑麻」,認為是「相見無雜言」(陶淵明《歸田園居》),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穀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於是,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彷彿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徵。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彷彿縈繞在我們耳邊。它不同於純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采。正是在這樣一個天地里,這位曾經慨嘆過「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詩人,不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就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丟開了。從他對青山綠樹的顧盼,從他與朋友對酒而共話桑麻,似乎不難想見,他的思緒舒展了,甚至連他的舉措都靈活自在了。農庄的環境和氣氛,在這里顯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幾分皈依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庄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這不禁又使人聯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杜詩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詩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之郁結與孟之恬淡之別,從這里或許可以窺見一些消息吧。
一個普通的農庄,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松,連律詩的形式也似乎變得自由和靈便了。你只覺得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他描寫的對象──朴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蘊藏著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煉的痕跡,另一方面每個句子又都不曾顯得薄弱。比如詩的頭兩句只寫友人邀請,卻能顯出朴實的農家氣氛;三四句只寫綠樹青山卻能見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寫把酒閑話,卻能表現心情與環境的愜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說重陽再來,卻自然流露對這個村莊和故人的依戀。這些句子平衡均勻,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意境,把恬靜秀美的農村風光和淳樸誠摯的情誼融成一片。這是所謂「篇法之妙,不見句法」(沈德潛《唐詩別裁》)。「不鉤奇抉異……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記》)。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體上下,整個兒的,不是由於某一部位特別動人。她並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於一種天然的顏色和氣韻使人驚嘆。正是因為有真彩內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凈,使全詩從「淡抹」中顯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濃飾盛妝」了。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葯,其效更佳。製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葯。
由於菊花酒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瘺癉、治百病」的功效。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准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如《山東民俗·重陽節》介紹,山東酒坊於重陽節祭缸神,神為杜康。在貴州仁懷縣茅台鎮,每年重陽,開始投料下葯釀酒,傳說是因九九重陽,陽氣旺盛才釀得出好酒。每當烤出初酒時,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擺供品祈禱釀酒順利(見《中國民俗采英錄》)。在湖南寧遠,每於九月九日「競造酒,日重陽酒」。這些風俗說明,重陽與酒的關系極深。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菊花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昌農村養老社保在哪個單位交 瀏覽:307
養老保險跟社保怎麼合並 瀏覽:796
中醫養生如何治膀胱炎 瀏覽:37
體檢乙肝兩項查什麼 瀏覽:152
省二院體檢都有什麼項目 瀏覽:26
九九重陽節放什麼歌曲 瀏覽:596
養老服務團隊協作計劃書怎麼寫 瀏覽:965
天門社保退休年審 瀏覽:307
適合老年人的傢具顏色 瀏覽:597
天津哪裡有利隆屏普養生桶 瀏覽:437
父母在不輕生什麼意思 瀏覽:752
面對親人老年痴呆病痛的感覺 瀏覽:318
村主任的退休年齡 瀏覽:240
想買老人家的保險怎麼買 瀏覽:96
李智慧父母叫什麼 瀏覽:585
德州支付寶綁定父母怎麼綁定 瀏覽:392
自創孝順節作文 瀏覽:770
陝西基礎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404
室內放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477
和軍人結婚體檢不過關怎麼辦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