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之美德,乃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
(1)答案示例:①金秋送溫情敬老暖人心②關愛老人幸福構建和諧社會(答案不唯一) (2)「略」。答案要求:所做事情要有意義,且理由充分,有新意,蘊涵豐富而真誠的情感更佳。 |
B. 現在要搞關於「傳統美德」的知識競賽!
1,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數千年。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這段話的意思是什麼?
答案: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尊重他人的長輩,呵護自己的子女,進而愛護他人的子女。若能如是,國泰民安的理想就如掌中之物般容易實現。
2,我國政府將每年6月1日確定為兒童節,以提高全社會對愛護兒童的重視是在哪年?
答案:1949年12月
3,1986年,我國政府決定將每年農歷什麼時候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所以我們要尊老愛幼.
答案:九月九日
4,「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是什麼?
答案: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5,以下什麼節日 ,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同節氣合一的節日。
A 元宵節 B 清明節 C 三月三
答案:B
6,重陽節,即陰歷九月初九。古人以九為陽數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陽節」。重陽的風俗主要是 登高、賞菊、飲酒,以避不祥。中國大陸重陽節已演變為( )節。
A 敬老節 B 教師節 C 植樹節
答案:A
7,京劇是中國戲曲中諸多劇種的典型代表。京劇表演的藝術形式或藝術手段主要是唱、念、做、打四種,組成一個十分和諧的整體。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 )、丑。京劇劇目非常豐富,有五千多個傳統劇本。影響最大的有「三國戲」、「楊家將戲」、「紅樓戲」。
A 末 B 花 C 名
答案:A
8,.「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 )。 A《禮記》 B《列子》 C《莊子》
答案:B
C. 傳統習俗有哪些
D. 重陽節 敬老 愛老 尊老 徵文
給你一篇,例文
把
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E. 孝敬老人是各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是全國民族的傳統節日,斗汪租中國老人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中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將是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提到重陽節,最廣為人知的或為王維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實際上,1989年我國就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九九重陽敬老,除了必須回家,當然還有孝敬空兆爸媽,陵叢在國家的大力推動,重陽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F. 孝老愛親傳美德 九九重陽節演講稿怎麼寫
孝老愛親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大家下午好!
承蒙各位領導的厚愛,很榮幸被評為道德建設中「孝老愛親」的其中一例,感謝黨委提供這個平台給我們鍛煉和學習的機會。
孔子說過:「夫孝,德之本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做人的一個准則,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我並沒有古人「卧冰求鯉」的感人事跡,也沒有做得比在座的各位來得優秀,我只是做了生活中我應該做的事,現在我就孝老愛親的個人三點體會向各位領導同事匯報一下。
我的體會之一是:孝老愛親來源於生活中的小事。體會之二是:孝老愛親可以和愛崗敬業緊密結合;體會之三是;孝老愛親的外延是樂於助人。先匯報一下我的體會之一:孝老愛親來源於生活中的小事。孝老愛親代表發言稿。
「居則致其敬」。個人認為,父母並不會苛求兒女有多大的成就,或者為他們提供多好的物質條件,有時候兒女能陪伴在身旁散散步,聊聊天就會覺得是很幸福的事了,孝老愛親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平時我們夫妻倆都尊重長輩,經常關心雙方長輩的身體健康情況,因為,岳母和我們一起住了十多年,這些年來長輩關心晚輩,晚輩孝敬長輩,岳母喜歡吃魚,因此我經常驅車到海邊買剛上岸最新鮮的魚;岳母血壓高,就買一個電子血壓計,可以定時為她量血壓;遇到岳母身體不適,就及時帶他去看醫生,可以說家庭氣氛和諧溫馨。
「養則致其樂」。讓長輩歡度幸福安康晚年是人之常情,前幾年父母退休有了空閑時間,我們兄弟經常動員安排父母外出旅遊,安享退休生活,也分別去了北京、上海、桂林、香港等,我們也抽空陪父母前往東山、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去遊玩探親,看到父母開心愉悅我們都很高興。順帶一提的是東山這個小縣城,那時我同學東山聚會,我就順便把父母一起帶去走走,三、四十個同學,只有我一個帶父母去的,同學也都對我的所作所為比較敬佩。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孝老愛親不一定是很大的場面,或是很大的花費,有時只是很小的點滴就足以表達我們的心意。
G. 求關於尊老愛親的詩歌
要白話文?文言文?
說清楚些
體念母親情至忱, 線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頓起心酸淚濕襟
H. 感恩老人的句子經典語錄
1. 我們要心懷感恩,去真心實意地感恩我們的父母。或許你有讀過《二十四孝圖》罷,或許你有看過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電影罷,或許你有聽過孟佩傑恪守孝道的故事罷,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為我們留下感恩父母的精神財富。因此,深情地向他們說一句:重陽快樂!
2. 「百善孝為先」,這一直以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知道,繼承至今,沒有多少人遵循「孝」字,知道感恩的人也就沒有多少人。孝敬是建在感恩的基礎上,若是無感恩之意,怎談得上「孝」字!就讓感恩之心駐在你我心中,就讓孝敬美德弘揚下去。「孝敬感恩」將是你我心中的信條,散發著陣陣幽香。祝福父母,重陽節快樂!
3. 濃郁的茱萸在峰頂遙望友人的容顏,重陽的糕點融化親人濃濃的柔情,菊花的美酒浸潤心底思念的記憶,團圓和樂的心願似飛箭直指心田。願重陽佳節家家溫馨美滿慶團圓,戶戶安寧享祥和。
4. 人生路上大步走,走到重陽九月九,心中懷念老朋友,多日不曾在聚首,一句祝福說出口,願你天天都優秀,快樂幸福最永久!
5. 鴻雁翩翩,茱萸淡淡,菊花艷艷,思念漫漫,把酒殷殷,祝福燦燦:重陽笑笑,陽光照照,快樂抱抱,好運靠靠,平安鬧鬧,心情俏俏,健康跳跳,幸福妙妙!
6. 菊花朵朵迎風開,悠悠花香沁心脾;九九重陽翩翩至,喜上心頭笑開懷;漫步郊外心情爽,徒步登高樂逍遙;舉目遠眺觀美景,心曠神怡爽歪歪;信手摺枝茱萸來,好運縈繞久不散;朋友特來送祝福,情誼綿綿深又厚;祝你重陽好心情,生活幸福喜滋滋!
7. 夏至酉逢三伏熱 重陽戊遇一冬晴
8. 敬老鼓琴仙度曲,愛老種杏客傳書
9. 紅顏未虛伏虎降龍 白發帶笑鋪金疊翠
10.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句言語。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勾。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祝福父母們,重陽快樂!
I. 《重陽敬老在心中》作文開篇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重陽敬老話美德》。
不少同學都知道,明天就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在古代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還有插茱萸、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尊老敬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學們,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電話,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自然地牽手,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服,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爭做一個尊老敬老的好孩子,讓「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