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孝敬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發布時間:2022-02-12 13:16:08

1. 怎樣讓孩子變得孝敬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以後變得孝敬父母,自己首先要以身做則!自己孝敬好雙方的父母親,孩子慢慢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以後長大了也會這樣對你們的

2. 孩子孝敬父母的感言

孩子孝敬父母的感言。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是你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把最好的東西全都給了我,為我付出了很多。做一個好孩子。

3.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孩子品行如何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孩子品行我個人認為也是非常好。因為一個人如果連孝順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那麼怎麼談其他的事情,因此,我認為孝敬父母的孩子品行也是非常不錯。因為我自己認為孝敬父母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也是應該做的事情。因為父母撫養我們長大頁數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們也是更應該多去孝順父母,同時也是要去陪伴父母。因為陪伴也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因此我們也是要多去陪伴父母。讓父母也是可以感覺到我們也是非常愛他們,頁數非常在乎他們。

因此,綜上所述,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孩子品行我個人認為也是非常好。

4. 孝敬父母的故事

一、
王祥,母親早逝,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繼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當時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二、
黃香,夏日裡的晚上,黃香在書房看書,看著看著忽然沒有了聲音,父母以為他睡了,但在他的房間里沒有他的人影,後來在自己的房間找到了他,父母問他:"你干什麼朝我們的床上扇扇子?」黃香回答說:「我給你們的床上扇扇子,是讓你們的床涼快些,兩老好早些安睡!」冬天的晚上,黃香先早早地去了父母的房間,鑽進父母的被子里,然被子暖和些,父母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小孩身上三把火,也給你們一把。」

5. 關於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的高中六百字作文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有感之一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是美國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的著作之一。 本書中針對父母和孩子之間發生的小麻煩、階段性的沖突以及突如其來的危機,發生危機時需要做出的反應,以及造成的後果,對孩子的個性和自尊造成的影響做了詳細地闡述。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映射孩子的感覺。相信每個人都照過游樂園里的哈哈鏡,看到鏡子裡面被誇張、變形的自己,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可能是不太舒服吧。不過你笑了,因為你知道那不過是歪曲了的影像,你看起來並不真的是那樣子的。 但是假設這是你看到過的唯一的自己的影像,你可能會相信鏡子里畸形的那個人就是真實的自己,你也不會懷疑鏡子。 孩子也沒理由懷疑從父母那裡反射回來自己的樣子,他們接受父母的評價,哪怕是否定的。前幾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有一位媽媽騎著自行車送女兒去學校,走到路口一個賣早點的地方停了下來,顯然是讓女兒買早點吃,當女兒在車上下來時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媽媽隨口就來了一句:「唉,笨死你哩!」小女孩很尷尬的笑笑。 相信每位家長也會不經意間評價自己的孩子懶惰、愚蠢、遲鈍、不體諒他人、自私、不負責任……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在某某方面不如別人的孩子。有時候與別的家長溝通時,不知是謙虛還是真的對自己的孩子不滿意,總能羅列很多自己孩子的不足。有的家長更是當著孩子的面兒也這樣說。 如果總是說孩子很多不足,孩子真的以為自己就是那種懶惰、愚蠢的人呢。父母否定性的反應很容易扭曲孩子的自我形象。記得某電視節目中主持人采訪一個少年犯,問他為什麼去偷東西,走上犯罪道路。他很坦然地說:「我從小就聽父親說我好吃懶做,不知道學好,將來肯定什麼也做不好。在學校學習時成績不好,腦子很笨。後來就輟學在家,和社會青年一起吃喝玩樂,沒錢的時候,就想辦法嘍。」他的態度有點兒玩世不恭,對自己的行為沒有一點兒懊悔的意思。 說實話,以前我也曾經用指責的話語批評兒子,說他這兒做的不好,那兒做的不好。總是數落他很少耐心地建議讓他怎麼去做。實踐證明總是指責孩子的缺點和錯誤,讓他在自己的怨恨聲中改變自己,效果很不好。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想讓他怎麼做,他卻不這么做。相反地,他用一種很迷茫的眼光看我,不知所措。後來,我看到了《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看到了部分章節很符合我們家的情況,我突然明白了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我試著改變方法,盡量用贊賞的眼光看孩子,我努力地去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親切的語氣和他聊天。孩子改變了,他對我說話也溫柔了許多,總是讓我不爽的態度沒了,他變得會關心、體諒人了。 兒子的轉變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孩子否定性的評價——哪怕本意可能是想要糾正孩子的某些缺點,也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負擔。 有一次和兒子一起逛超市,走到超市出口處時,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在嚎啕大哭,前面不遠處有個女人提著一兜東西氣呼呼地往前走,任憑小女孩怎樣地喊媽媽,她仍是不回頭,大步朝前走。小女孩看到媽媽不理自己,哭聲更大了,有點歇斯底里。 這時兒子沉不住氣了:「媽媽,那個小妹妹那麼大聲地哭,阿姨沒聽見嗎?」 「你是擔心小妹妹了吧。」我說。 「其實阿姨沒必要這么做,你看小妹妹多麼傷心啊。」兒子語氣很溫和。 「看來你是真的很擔心小妹妹了。你表現出了真正的同情,你好像能感知到小妹妹的恐懼。」 「是的,我想她是害怕了。」 兒子不再說話,只是站在出口處不動,直到媽媽回過頭來拉走了哭啞嗓子的小姑娘,他才牽了我的手離開。 書中提到一個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和人道主義者帕布羅·卡薩奧談到過孩子以及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特別的重要性。他說:「孩子只知道二加二等於四是不夠的,父母應該告訴他們的孩子:『你真是個天才!你是個奇跡!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過像你這樣的孩子,以後也不會有!』」 真的很贊同作者的觀點,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就要求家長做那種平光鏡,能真實地映射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不要有誇大和扭曲。用正面引導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讓他在自信、愉悅、健康的心理狀態下快樂成長。 後記:沒有哪個父母一大早本來時就打算著要讓孩子心情糟糕。沒有一個父母會說:「今天,只要有機會,我就要向我的孩子大嚷大叫、嘮叨,要讓他丟臉、出醜。」可是,每天也不會像所有人想像的那樣,父母與孩子都能和平相處,沒有一點我矛盾。 在孩子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做事情時,在孩子做了很離譜的事情時,我們家長應該怎樣去引導,怎樣去和孩子溝通,怎樣能制止矛盾的激化?這些事情確實值得我們好好考慮。

6. 家長寫《孩子怎樣孝敬父母》的文章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有多大的成就。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起碼規范,不會孝敬父母的人,在社會上就不會寬容別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一定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呢?1.讓孩子知道父母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讓孩子了解父母通過勞動給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換來的,要百倍珍惜,並要有感激之情。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所提出的問題,決定讓他們了解家庭經濟問題到什麼程度。家境困難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懂得生活應該儉朴,與父母共同克服困難;家庭富裕的要讓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在學習、品德上努力上進,珍惜父母的勞動所得。2.父母要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孩子。父母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將來就會怎樣對待父母。當孩子明白他有為家人的歡樂、幸福出一份力,並能自覺地為維護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願望時,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家庭責任感是社會責任感的基礎。社會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感情,它要求個人處理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對社會、對公共利益的影響,並自覺抵制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要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擴大為社會責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關心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親屬,當知道他們當中有人生病了,帶上孩子去探望,當他們求助時,盡自己所能給以幫助。然後引導孩子尊敬老師、關愛同學、鄰居,進而關心幫助社會上不相識的人。3.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教育孩子盡早學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並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樣可以使孩子從中體驗父母的辛苦,減輕父母的負擔。4.教會孩子同情、體諒和憐憫別人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學會理解父母,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權歡樂、幸福,孩子不僅應知道自己有需要和願望,還應想到父母和親人的需要和願望。父母要教會孩子對人有同情心,告訴孩子為了實現父母和親人的願望,可以適當地限制或放棄自己的部分需要和願望,比如父母應堅持讓孩子把好吃的先讓給長輩;與孩子一同上街購物,要求孩子幫助拎些東西;父母下班回家,應主動讓父母安靜休息,當家裡條件不許可時,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與願望等等。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漳州長壽 瀏覽:506
滁州社保基數和養老金 瀏覽:601
網上能交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96
父母和男朋友之間的矛盾怎麼處理 瀏覽:83
豐盛路哪個小區適合老年人養老 瀏覽:69
孩子獨立戶口怎麼轉回父母處 瀏覽:394
美國體檢多少美元 瀏覽:555
衢州老年大學位置 瀏覽:63
高唐退休金 瀏覽:436
75歲透析老人走路無力怎麼辦 瀏覽:771
長壽到江北機場怎麼去 瀏覽:484
威海60周歲招聘 瀏覽:418
孝敬爺爺奶奶作文450字 瀏覽:413
寧波市老年大學二胡班 瀏覽:984
免收養老保險 瀏覽:228
70歲老人記性不好是怎麼回事 瀏覽:37
it男進養老院證明什麼 瀏覽:267
老年大學入學合同 瀏覽:354
老人總拉肚子怎麼回事 瀏覽:516
工行理財養老產品的利率是多少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