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菊花糕

重陽節菊花糕

發布時間:2020-11-30 18:06:37

重陽節美食

九月重陽,兩九相重,秋高氣爽,涼風習習,登高望遠,遍插茱萸,嘆重陽糕,飲菊花酒,重陽節的活動多彩豐富、浪漫怡情,在如此吉利的喜慶日子,在登高遠眺之後再聚餐桌前,是多麼的溫馨啊!那麼重陽節吃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重陽節的飲食風俗,不僅有茱萸、菊花食品,還有重陽糕等特色菜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幾種重陽菜式。

一、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下面我們就介紹最簡單的松糕做法。
原料:雞蛋、白砂糖、自發粉、牛奶、紅棗以及適應花生油等。
製作方法:1、取三個雞蛋與糖和牛奶一起打至起泡;2、慢慢加入自發粉,輕輕攪拌均勻至糊狀;3、靜置30min,同時取鍋燒水,當水開後,將糊漿倒入糕盆,在上面加上幾粒紅棗,再放到鍋中蒸20~30分鍾即可。
注意事項:1、花生用最好用豬油;2、加入自發粉後切勿攪拌過度,以避免起筋;3、可用紅糖粉代替白砂糖。

二、油醬毛蟹
原料:河蟹
輔料:薑末、水澱粉、蔥花、乾麵粉、白糖、醬油、味精、黃酒、豬油等
製作方法:1、取洗凈後的河蟹,斬下尖爪後將蟹肚朝上並切成兩段,挖蟹鰓;2、在斬斷處蘸上麵粉;3、用油滑鍋後再加適量的油燒至五成熟後將蟹以蘸麵粉向朝下放入鍋中煎至金黃色,為了使蟹受熱均勻,翻一番再煎;4、當蟹煎至蟹殼發紅時,加入蔥姜、黃酒、醬油、白糖、清水等燒再燒,直至蟹肉全部熟透後加味精,收濃湯汁,並加水澱粉翻鍋幾下,澆上熟豬油即可。

三、花生陳皮豬腳湯
材料:花生、陳皮、豬腳、生薑
製作方法:1、將花生、陳皮洗凈後浸泡片刻;2、洗凈豬腳並斬件;3、將花生、陳皮、豬腳和生薑一起放進瓦煲中,加入3000毫升(約12碗)清水用武火煲沸後再用文火煲約3小時,最後加入適當的鹽油等調料即可。
除以上提及的美食外,重陽節各地的美食還有,
4.流沙包,
5.鮮蝦蛋卷,
6.菊花酒,
7.菊花糕,
8.九品羹。

㈡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面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簡易。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有的在重陽糕上插上小彩旗,並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則隱喻為茱萸。

唐武則天曾在重陽時,令宮女廣采百花,和米搗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賜賞眾臣,以籠絡人心。明清時,重陽糕的製法更趨精細,種類也繁多,並且有了成人和兒童食品之分。據載:「京師重陽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面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小兒輩又以酸棗搗糕、火炙脆棗、糖拌果乾、線穿山楂,繞街賣之。」

吃重陽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人往高處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陽糕的寓意,還有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另一個寓意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

㈢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飲菊花酒
九九與「久久」 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將九月稱「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稱「九花」,在古人那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
2、羊肉面
「 羊 」 與 「 陽 」 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 」 是 「 百 」 字去掉頂上的 「 一 」,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 「 九九 」 之典。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3、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4、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及皮膚健康。這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5、菊花糕
霜降之時,唯此草茂盛。菊花也就被古人視為重陽的「候時之草」。重陽也因此稱為菊花節。
6、無花果
無花果含有的大量糖類、脂類、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無機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7、板栗糕
8、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
9、糍粑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

㈣ 在重陽節踏秋敬老賞菊花喝菊花酒吃菊花糕表達了對長輩的什麼美好祝願

重陽節踏秋是為了踐踏疾病
把病都踏走了
老年人就不容易生病
就可以更加長壽
喝菊花酒喝菊花糕是因為古人認為菊花長壽

㈤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吃重陽糕嗎

九九重陽8大風俗美味小吃吧。

1、飲菊花酒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石榴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壓,可達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談話派延年之功效,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

糍粑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食用時,把芝麻炒熟,搗成細末,把糍耙團搓成條,揪成小塊,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適口,稱為「軟糍耙」(溫食最佳)。硬糍耙又稱「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後不搗爛,放在案上搓成團,擀開後放些食鹽和花椒粉做成「餡芯」,再卷條切片,再入油鍋中炸制,成色金黃美觀,咸麻香脆,回味無窮。

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飢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牆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採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採石磯),取太平(今安徽太平縣),道經於此,柿樹猶存,便將以前微服私訪在此食柿的事告於侍臣,並下旨:「封柿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陽節均食柿子,以示紀念。

㈥ 重陽節吃哪些傳統食物

一、栗子糕

北京人過重陽節,栗子糕是不可缺少的,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種糕點其實就是栗子製作而成的。栗子蒸熟後碾碎成泥,然後再按照獨特的方法將其製成栗子糕。製作出來的栗子糕,不僅好看還好吃,別有一番風味,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吃。

二、菊花糕

潮汕人過重陽節,是一定要吃菊花糕的,這種傳統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栗子糕吃起來是栗子的味道,那麼菊花糕吃起來則是菊花特殊的香味。這種糕點吃起來是入口即化的感覺,香甜松軟,吃完讓人意猶未盡。

三、菊花酒

重陽節喝菊花酒應該是人人都了解的事情,這種習俗流傳了很久,傳說中還有著重陽節喝菊花酒,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在這天人們會採摘一些鮮嫩的菊花和一些枝葉,然後放到糧食中一塊來釀酒。但是這種酒第一年是不能喝的,人們往往會等到第二年重陽節的時候再拿出來喝。

四、羊肉面

重陽節吃羊肉面,其中也有著非常好的寓意,在很多地方都有著這種習俗,更何況,秋冬季節吃羊肉也是非常滋補的,這個時候的羊肉口感也超級棒,大家記得明天吃一碗羊肉面。

五、螃蟹

「秋風起,蟹腳癢」,秋天是吃螃蟹的季節,重陽節也是吃螃蟹的一天。在我國不少地方,重陽這天都是要吃螃蟹的。這個時候的螃蟹正肥美,滿膏滿黃,就連蟹肉也非常飽滿,吃一口太滿足了。

㈦ 重陽節有哪些美食

重陽節的美食有重陽糕、栗子糕、菊花酒。

1、重陽糕:

重陽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是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

重陽糕在南朝時已有文字記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重陽糕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

2、栗子糕:

北京有重陽節吃花糕的習俗,花糕又稱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滿整栗子而得名。還有一種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的。

製作時以栗子泥夾金糕片和澄沙餡而成。糕分5層,上中下為黃色栗子泥,呂間夾紅、褐兩色的金糕、澄沙。色澤艷麗,質地松軟細膩,香甜適口。北京又一順飯庄製作的此糕,1997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3、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民間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准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7)重陽節菊花糕擴展閱讀:

重陽節風俗:

1、登高旅遊

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佩茱萸

插茱萸、戴菊花的風俗,在唐代已經普遍流行。

3、射箭

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陽節當天,帝王官僚們除了登高作詩,舉行宴會歡樂外,還有了射箭、縱馬、圍獵等活動。像陳後主就是沉迷於聲色之外,還喜愛走馬射箭,亡國時還要再獵一圈。到了唐代,重陽射箭圍獵活動依然盛行。

4、放風箏

風箏也叫"鷂",在中國有兩千年的歷史。閩南語中有一句話:"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就是形容重陽以後,風箏滿天飛的情形。


㈧ 重陽節的習俗和來厲

習俗:
重陽節登高遠眺
登高之所以受人重視,特別受老人重視,是因為人們認為登高意寓「登頂長壽「。除此之外,人們還相信登山能使人健康長壽。重陽節登高在唐代就開始盛行了。
重陽節賞菊花
菊花產自中國,最早記載始於公元前5世紀。菊花在陰歷九月盛開,它有一個美稱「長壽之花」。因此每年重陽節也是觀賞菊花的好時候。
重陽節飲菊花酒
菊花酒的釀造十分獨特。古時,人們在九月九日採摘新鮮的菊花和菊花葉,把它們和穀粒一起釀製成酒。等到來年的同一時間再打開品嘗。據說,菊花酒具有清神明目,減肥降血壓,治療胃病的功效。因此,可以飲菊花酒可以使人長壽。
重陽節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中草葯,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古人重陽節會在帽子上插上茱萸,主要是為了避邪求吉。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名「菊花糕」或「花糕」。重陽糕的歷史可追溯到周朝。相傳,最初人們是為了慶祝秋收而製作重陽糕的。到現在,逐漸發展為在重陽佳節人們常吃的一種糕點了。常見於江浙滬地區。
由來: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㈨ 重陽登高會的吃糕

重陽節吃糕,如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都是應時節令食品。歷史上重陽糕經歷了多次變革:漢朝時叫「蓬餌」;唐朝時叫「麻葛糕」和「米錦糕」;宋時叫「菊花糕」、「重陽糕」;清朝時則叫「花糕」。從民俗意義上看,「糕」與「高」同音,古人相信「萬事皆高」之說。重陽時吃糕,象徵步步登高,意義獨特。據史籍載,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也被用於饋贈,頗具禮俗意義。《帝京歲時紀勝》載:「京師重陽節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面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為標識。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 」。

㈩ 菊花糕要怎麼做啊

原料:
甘菊花2000克,生地黃1000克,當歸500克,枸杞500克,大米3000克,酒麴適量。

做法:
1、將甘菊花、當歸、生地黃、枸杞入鍋中,加水煎汁,用紗布過濾待用。

2、將大米煮半熟瀝干,和葯汁混勻蒸熟,再拌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溫發酵,直到味甜即成。

功效:
養肝腎,利頭目,抗早衰。適用於肝腎不足的頭痛、頭暈、耳鳴目眩,手足震顫等症。

服法:
每日2次,每次3湯匙,用開水沖服。
重陽糕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紅綠果脯100克 紅糖50克 豆油25克

製作方法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

2.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干豆沙,備用。

3.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

4.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今年的重陽節,我們不妨自己來親手做重陽糕,增添節日的樂趣。方法如下:

原料:主科:上白麵粉:千克。

配料:紅、綠絲各50克,糯米酒汁200克。

調料:洗沙300克,白糖500克,熟豬油200克。

製法:

(1)麵粉入盆,加溫水,兌入甜酒汁,抄勻拌和,使其發酵,至出現蜂窩狀時,加白糖(200克),用筷子攪勻。

(2)洗沙用熱水攪稀。白糖(300克)用熱水化開。紅綠絲切成粒。

(3)在蒸籠底部抹油,用1/3麵糊攤開籠底刷上一層糖水、洗沙泥;再將V3的麵糊攤上,再刷一層糖水、洗沙泥;再將剩餘的面攤上加蓋,上火蒸熟後,面上刷上糖水,撒上紅、綠絲,稍晾涼切成棱形塊即成。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菊花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冶痰濕健脾胃用什麼葯治 瀏覽:493
農村養老保險退休後拿多少錢 瀏覽:616
老年痴呆暴躁期得多久 瀏覽:101
重陽節的含意是什麼意思 瀏覽:424
城鄉養老金交了11年領多少錢 瀏覽:337
養老院是怎麼營銷 瀏覽:574
貴州省公務員提前退休及退休金政 瀏覽:169
五行裡面養生指哪些 瀏覽:817
50歲媽媽真絲連衣裙 瀏覽:556
揭西金和鎮養老金多少 瀏覽:172
重陽節退休教師座談會新聞稿 瀏覽:479
老年人咳嗽白痰 瀏覽:915
重陽節體檢退休工人 瀏覽:218
致50歲男人 瀏覽:331
常州職工退休金 瀏覽:889
城市裡該如何養生 瀏覽:322
和父母鬥嘴有什麼好處 瀏覽:289
養老產業涉及哪些行業和哪些職業 瀏覽:808
2016年陝西退休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678
老人家跌倒腫了怎麼辦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