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完了下一個是什麼節

重陽節完了下一個是什麼節

發布時間:2022-02-02 07:19:16

重陽節是什麼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內風俗,所容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重陽節與除、清、孟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㈡ 重陽節完了是什麼節日

國際節假日一覽表
元旦 1月1日
春節 陰歷一月一日)
情人節 2月14日
元宵節 陰歷1月15日
狂歡節 巴西,二月中、下旬
國際婦女節 3月8日
聖帕特里克節 愛爾蘭,3月17日
楓糖節 加拿大,3-4月
植樹節 3月12日
愚人節 4月1日
復活節 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
宋干節 泰國新年4月13日
食品節 新加坡,4月17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母親節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把齋節
開齋節 4月或5月,回歷十月一日
銀行休假日 英國, 5月31日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父親節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端午節 陰歷5月5日
仲夏節 北歐6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節,7月下旬
七夕 中國,陰歷7月初七
中秋節 陰歷8月15日
教師節 中國,9月10日
重陽節 中國,陰歷9月初九
國慶節 中國,10月1日
啤酒節 德國十月節,10月10日
南瓜節 北美10月31日
鬼節 萬聖節除夕,10月31日夜
萬聖節 11月1日
感恩節 美國,11月最後一個星期
護士節 12月12日
聖誕除夕 12月24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DAD節禮日 12月26日
新年除夕 12月31日

㈢ 重陽節過去後,下一個最近的節日是什麼

重陽節過去後,下一個最近的節日是下元節。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歷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下元節的來歷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上元九炁賜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下元日。

㈣ 重陽節之後的一個節日是什麼

之後的中國傳統節日就只有春節了吧 或者年輕人喜歡的光棍節 聖誕節在春節之前

㈤ 重陽節什麼節

重陽節什麼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㈥ 重陽節過後是什麼節

春節、冬至節、端午節、七夕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

㈦ 重陽節後有什麼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the Sprlng Festival ( NewYearls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元宵節(燈節,農歷正月十專五) the Lantern Festival
清明節(四月五日前後) the Qing Ming Festival
端午節(農屬歷五月初五) the Dragon-Boat Festiva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oon Festival)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㈧ 重陽節是什麼節啊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1、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2、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閑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㈨ 重陽節又叫什麼節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完了下一個是什麼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5歲透析老人走路無力怎麼辦 瀏覽:771
長壽到江北機場怎麼去 瀏覽:484
威海60周歲招聘 瀏覽:418
孝敬爺爺奶奶作文450字 瀏覽:413
寧波市老年大學二胡班 瀏覽:984
免收養老保險 瀏覽:228
70歲老人記性不好是怎麼回事 瀏覽:37
it男進養老院證明什麼 瀏覽:267
老年大學入學合同 瀏覽:354
老人總拉肚子怎麼回事 瀏覽:516
工行理財養老產品的利率是多少 瀏覽:70
第1次見父母值多少見面禮 瀏覽:8
父母生病住院和工作如何選擇 瀏覽:449
東豐最低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40
北京老年人補助金 瀏覽:372
養老院老人的權利 瀏覽:390
為什麼有點老年人也能長高 瀏覽:39
老年人一年可以吃多少鹽 瀏覽:986
成華區康復養老院要多少錢 瀏覽:64
老年人說話總是重復怎麼回事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