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順是最大的善事的觀點

關於孝順是最大的善事的觀點

發布時間:2022-01-21 21:21:35

❶ 道家關於孝的思想

道家孝道的承順天道思想
談論道家的孝道比較困難,這是因為有著大量的文字記載可以證明,道家思想具有親自然、遠人倫、與親情決裂的特徵。例如秦失吊老聃、莊周鼓盆而歌、子桑戶死、阮籍母喪,等等。因此,如果以儒家孝道倫理的角度來看,道家應該是反孝道的。
探討道家的「孝道」,首先就應該對道家主張的「玄牝」思想進行一定的了解。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概念,認為「大道」是生養萬物的母親,正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認為一切萬物,都是大道所生,都是自然規律的產物。因此,大道自然和萬物之間的關系才是根本上的親子關系;而通常意義上的父母,不過是物與物之間平等的手足關系,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親子關系。這種獨特的見解,可以通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表述去理解和認識。
基於上述思想,道家同樣具有孝道的觀念,而與儒家把通常意義上的父母作為盡孝對象不同的是,道家則把孕育造化萬物並掌握萬物生殺大權的「大道」作為盡孝的對象。道家認為,對天父地母最大的孝道,就是應該順變節哀,以承順的態度安然去面對生死,這就是孝順。而通常人在自然生死面前表現出來的悲痛和貪懼心理,以及對生命挽留的訴求,在道家看來,都是對天父地母不孝的忤逆行為,非但不應該提倡,反而應予以譴責。道家主張在生死面前應該不喜不懼,視生如死,視死如生,指出生和死都非出於自願,而是天父地母的安排,只有順變才是對天地父母的孝道。正如,《莊子•養生主》中所說: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帝者,天也)之懸解。
無獨有偶,道家還艷羨天葬的豁達灑脫,反對亡者入殮厚葬的鄙俗不禁。據《莊子•列禦寇》中記載: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充分表達了道家視天地自然為父母、視死亡如歸家的高深境界。
由此可見,道家的孝道是以天地自然作為盡孝對象,以順變不驚、視死如歸為至孝的方式。毋庸置疑,這種另類的孝道思想也只有建立在另類的世界觀基礎上,這是一種只有那些完全追求精神釋放、以天人合一為人生最高境界的玄學者們才能達到的孝道孝行。縱觀他們一反常理的另類言論和怪誕行為,無不有著絕對的典型性,但卻絕對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在這里,我還是用《道德經》的一句話來評價一下道家的孝道吧,那就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❷ 關於孝順的名言

關於孝順的名言:

1、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國莫泊桑《愛》

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希臘伊索克拉底《孝》

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現代老舍《老舍選集》

4、不同的人對「孝順」二字的理解,雖然會有些許不同,但對於「孝順」行為的實施,卻是大體相同的。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現代林語堂《林語堂語錄》

5、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國拉法格《聽風的歌》

6、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現代林語堂《林語堂語錄》

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英國羅素《羅素語錄》

8、我們對待老人就像對待孩子一樣,會過度地迎合和討好。在這里,他們得到的是男人般的尊敬。——美國喬治·古斯里《翻轉人生的教育》

9、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現代魯迅《魯迅詩集》

10、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現代巴金《巴金語錄》

1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怎能報答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

❸ 綜合實踐《孝順的觀點》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悔棚缺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

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

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

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碧辯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

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

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改命最快:和亮
第一,勤放生改命最快,古今高僧提倡.
第二,孝敬父母.要懺悔過去對父母的不孝,多孝敬父母.
第三,不能邪淫懺悔過去的邪淫惡行.
第四,信受佛法常讀佛經念佛菩薩名號
第五,常行布施,尤其是布施無依無靠或急需救命的人.
第六,廣行善事,勸人行善,言語勸網上發帖或印善書佛經
畢竟《了凡四訓》是歷史上有據可考的真人真事

——《白話佛法》

如果您的命運不花一分錢而開始改變了(一定會)
若將以上信息和善書發送至萬人(也告訴他人發送萬人),命運徹底變好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功德最大
不花錢,利人利己,何妨一試?

❹ 關於孝順的語句

1.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

2. 兒子是爸爸的眼睛,媽媽的心跳;女兒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今天小棉襖終於長大了。穿著婚紗,要去叫幸福的地方,新郎,新娘有多少感恩的話要講`我永遠愛你,爸爸,我永遠愛你媽媽。

3. 家是溫馨港灣,母愛是甜蜜小船,無論投身地北,還是浪跡天南,感恩節,深深思念誠摯祝願,祝願母親健康長壽天天笑顏。

4. 心中懷著感恩,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感謝著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時獻上一句祝福和一張卡片,在父母勞累後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幫母親洗碗,掃地,疊衣服。與父母多說說知心話,多交流,有事就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他們擔心。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為了我們他們多麼辛苦。用心去傾聽父母的煩惱,讓父母減少點壓力。心懷感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心懷祝福,祝福父母,天天快樂,天天幸福。

5. 孝心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心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心是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的往事;孝心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接的鏈條,一旦斷鏈,永無連接.



6.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7.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到過多少疼愛,又遭受到多少委屈。遇到過多少挫折,又得到過多少成功。在這些酸甜苦辣的背後,是誰在做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在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鼓勵我們勇敢前進,在我們成功之後,告誡我們不要沾沾自喜,以免下次粗心大意。從小,他們教我們如何成長,如何做人。他們,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如今我們成長了,能為他們做的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感恩,感恩的心。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只要我們心有感恩,就會這堅實的後盾支持下,走到自己的人生巔峰。——劉英

8. 似曾憶起,雨夜中迷茫的身影;似曾想起,屋檐下眷盼的目光;似曾記起,面朝黃土勞苦的背影……我們有太多的理由去回報父母,只是無言去表達對他們的愛,然而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應為父母只有一個!他們曾經為你的生長而付出,為你的淘氣而忍辱,為你的努力而欣慰,為你的進步而高興……也許,他們還有更廣闊的、更無私的愛將為你付出!正應如此,你應該以更無私的愛去愛他們,回報他們!

❺ 有關孝順的名人事例

1、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3、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

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4、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5、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❻ 關於孝順的議論文,800字以上

我們的生命、思想;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一切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所以,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崇尚孝順的人和事。他們有的是平民,有的是皇帝,但他們孝順雙親的事跡,都成為千古美談!薄太後的兒子漢文帝劉恆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身為帝王的漢文帝,其實完全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為,只要一聲令下,什麼都可以做好。可是,他做了。至少他沒有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帝王如此,平民百姓又何嘗不是呢?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但他從不抱怨,總是恭順對待。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直到冰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這份孝心足以感動每個人。

劉恆和王祥不管身份是否卑微,地位是否顯赫,但是,他們都做到了孝敬父母,劉恆雖然身為皇帝,但他侍奉母親的舉動讓我們深受感動,而王祥可以視自己的養母為親生母親對待,以德報怨,更是讓人感動,他們孝順父母的一言一行,難道我們不應以他們為榮嗎?

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平常一句問候,一個愛的眼神,一句感激的話語,都能讓父母高興很久。當父母的生日到來時,即使說一句生日快樂,父母的心裡都會很高興的,當父母生病了,如果拿一點葯,父母也會覺得開心,當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時,如果為父母倒杯水,父母都會覺得再累也願意,當父母傷心的時候,一句短短的安慰,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孝順父母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總會與他人相識,產生親情、友情、戀情,其中濃的化不開,砸碎骨頭連著筋的唯有父母親情。所以,不管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孝順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責任。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就開始為了我們而奔波忙碌,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他們寧可自己苦,也不肯讓我們受苦,他們對我的愛,是無盡的,偉大的,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是他們讓我們可以享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是他們讓我們過的如此快樂,難道,我們不應該報答他們嗎?

❼ 孝心四大觀點是哪四大

我經常講,孝順父母有四大孝、五小孝,你如何盡四大孝?你如何盡五小孝?這很重要。

哪五小孝?

第一顏孝,常給父母給一個笑臉,不要給父母臉色看,這非常重要,我聽到一個故事,一個老闆非常有錢,生意做得非常大,他媽媽非常想念他,他每次都是很晚回來,這時他媽媽都睡覺了,有一天他回來的時候,見他媽媽坐在他床上摸著床,他回來以後就把媽媽訓斥了一頓,說你老了老了閑著沒事不休息,坐這干什麼?實際上他不知道,原來他媽媽是想他,要坐在他兒子的床上摸一摸,感受一下兒子躺在床上的氣息,所以這個母親非常難過,第二天就自殺了,所以顏孝非常重要,常給父母一個笑臉讓他高興,這很有意思,你的太太要是經常不高興,你的爸爸媽媽不敢在家裡住,說我媳婦是不是嫌棄我?媳婦一天不高興家庭就有矛盾,丈夫心情不好要是給岳父岳母臉色,那岳父岳母就不敢在女婿家住,一住是不是女婿不高興?老人就會產生代溝,所以我們一定注意,在外面有天大的難事,有天大的不痛快,可是我們一定要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因為老人養我們不容易,我們又怎麼忍心讓年邁的父母替我們操心、傷心、費、心勞心,這是第一,要給父母一個微笑。

第二個要干什麼?要順父母之心,要順他,為什麼要順他?孝容易,順很難,要不很多人說秦老師,如果有人做父母不像做父母的樣我們還孝順嗎?我告訴大家還是要孝順,為什麼這么說呢?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父母即使有錯誤,因為他的學歷,因為家庭的背景及所在環境的影響,還有年過半百的習慣,一下兩下很難改,我們只能用孝心、真誠的心,感動他、影響他改正過錯,而不是指責他,攻擊他,棄他而去,你看我們小時候也犯過很多錯誤,父母都是苦口婆心引導我們把它改了,真是這樣,所以順父母心,非常重要。

我記得我看到一個故事更有意思,說是有一個博士生娶了一個太太,是從美國回來的,喜歡做西餐,麵包片加果醬加雞蛋喝牛奶,這個媳婦也很孝順,把他公公從農村接到了城市,每天早上給老爺子做這些東西,老爺子已經習慣早上喝粥了,吃饅頭、吃鹹菜,兒媳婦說那樣吃沒營養,還是雞蛋加麵包片、吃果醬有營養,對老爺子說那你別吃了,老爺子在那呆了半年,實在忍受不住了,寫個遺囑跳樓自殺了,那遺囑上怎麼寫的?活著沒意思,連粥都喝不上,死了,所以我們想一想為什麼呢?他喝了那一碗粥幾十年了,有感情了,所以我們大家要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要順老人心不要輕易改變他的生活習慣,還沒說他們呢,就我是陝西人一樣,很有意思,我到現在為止都喜歡吃陝西的面,沒辦法!我說我改了嗎?改不了,所以別人說秦老師,我請你吃飯吃啥?我說吃面,我說最好就去陝西面館,一碗面又便宜、又實惠,喝碗湯就走了,你別照顧我吃大餐,我覺得很痛苦,是不是?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原來這叫鄉情,不能把他改變,所以第二個孝順,是順孝。

第三個孝順是行孝,行為上面當父母身體不適的時候,我們要馬上行動,每年堅持帶父母去體檢。「媽你去旅遊吧?」「旅遊幹啥是不是?」給你媽一說,一訂好票帶她去就行了,說:「你看你不去錢就浪費了。」老人心疼錢嘛就去了,你還嘴上老問老問,老人一說不去了浪費錢,那行別去了,你這假的嘛?!不是真的,行動上跟不上,是不是?你哪能這樣去做是不是?所以第三是行孝,行動上面要去落實。

那第四是什麼?是聽孝,常聽父母嘮叨、嘮叨,把他陳年老套子的話跟你講一講,因為他老了比較孤獨,真是這樣,你看我們小時候圍繞父母膝下,等我們長大成人了,就剩下了老兩口在家,我們要有時間周六、周日回來,要忙的話一月回來一次,要再忙在外地過年的時候,才要回去幾天,我們回去的幾天不要天天應酬,什麼喝酒陪朋友,你那個時候應該陪一陪我們年邁的父母,我經常講,年邁的父母才是不可復制的文物啊,獨一無二的,所以那個時候,聽老人家講講陳年老事,非常有味道。

真是這樣,我記我們民政部原來有個副部長,李寶庫部長告訴我,他經常回家陪父母,他媽媽不願意離開農村,他把家裡房子收拾了,每年都會回到家裡陪父母幾個月,他說過去上班回去不多,現在因為退休了事情少一些了,他就經常回去陪他爸媽,為什麼啊?母親是故土難離,因為母親在這個村莊生活了一輩子,有老朋友、有老伴,他不忍心讓母親來到城裡和她有感情的居住的地方、和一些老朋友斷絕關系,所以老人家精神上非常愉悅,真是這樣。

就像我碰到一個兒子,非要把他媽接到城裡來一樣,他媽臨走的時候,把她所有的老朋友、老伴都見完,當帶著他媽媽上火車的時候,他媽媽都七十多了,還有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沒有通知他媽媽,自己那麼大年紀跑到火車站,拉著她媽媽的手說:「老姐姐,你這一去可能就是咱們這一輩子最後一次見面了。」當這兩個老人家拉著手說話的時候,他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我們想一想,作為子女多殘忍啊!我經常講,父母要是真的故土難離怎麼辦?給她雇個保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就行了,甚至有的子女更殘忍,弟兄兩個、姊妹兩個讓老兩口分開,我管我爸,你管我媽,人家過了一輩子的夫妻了,讓你們子女給分開了殘忍不殘忍?所以我們作為子女的,要如何順孝、聽孝、行孝,這非常重要。

那下來這一個孝是什麼?言笑,對父母說話一定不要大吼大叫,要柔和遲語,千萬別尖酸刻薄,因為他們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我們又怎麼敢如此對她大吼小叫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就像孔子講的,要講孝道,犬、馬皆能知孝,何況人,動物都知道盡孝,我們要是對父母不能起到尊敬的作用,和牛、犬、馬又有什麼區別?所以這叫五小孝,就是我們的言語,常聽父母嘮叨,行動順其心,給父母給一個好臉色。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順是最大的善事的觀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血壓高值能達到多少 瀏覽:113
宜昌市養老金查詢 瀏覽:529
關於孝敬的名言警句怎麼寫 瀏覽:280
換駕駛證體檢需要做哪些體檢 瀏覽:432
52歲嫁90後 瀏覽:887
陝再養老保險 瀏覽:502
杭州市下城區養老院 瀏覽:675
風韻中年女人50歲 瀏覽:314
雁塔區附近敬老院地址查詢 瀏覽:708
養生堂電視觀眾有多少 瀏覽:848
80多歲老人家腦干出血 瀏覽:712
北京通州養老院在什麼地方 瀏覽:747
父母的職業司機怎麼填 瀏覽:207
畢業出去旅行如何和父母交流 瀏覽:831
田園生態養生湯怎麼做 瀏覽:250
90後小伙愛上46歲姐姐圖片 瀏覽:772
一年之內走了兩個老人有什麼講究 瀏覽:296
慰問敬老院黨委書記發言稿 瀏覽:26
臉色蒼白練什麼養生功 瀏覽:382
老人手上出現瘀血是什麼情況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