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九日重陽節

九日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0-11-30 02:03:12

⑴ 九月九日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賞菊、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重陽日,中國重陽節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內稱菊容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1)九日重陽節擴展閱讀:

廣州過重陽節,民眾登白雲山,賞秋、健身。吳川地過重陽節,享宴高會,擺敬老宴。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陽江市過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紙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港澳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重陽登高祭祖的傳統風俗延綿至今。在港澳地區,古老的重陽節,今已演變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

海南過重陽節有登高望遠、插茱萸、送「重陽糕」、「趕山貓」、洗艾葉水等習俗。

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近年上海市楊浦區開展「歡樂在重陽」敬老愛老系列活動。

⑵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句

1、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2、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杜甫《九日寄岑參》

3、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4、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5、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6、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李白《九日龍山飲》

7、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8、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9、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10、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11、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12、幾日西風,落盡花如雨。——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3、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14、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5、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6、腸斷裂,搔首一長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7、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18、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19、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0、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參》

21、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2、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23、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4、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25、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6、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⑶ 九月九日重陽節重陽節王維的詩

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全文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⑷ 為什麼把九月九日稱為重陽節

在中國人心中,「九」為大數,是個很特別的數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九」這一說法,認為「凡數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九」在中國文化中也特別被看重,譬如:九霄、九州、九重天、九九歸一、九九八十一難,好像凡與「九」有關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之所以如此,可能與「九」最初是龍形這一圖騰的演化有關,由於中國人對龍的崇拜,「九」就有了神聖的意思,古代帝王常把自己同「九」聯系一起,稱為「九五之尊」。在《易經》中,「六」被定為陰數,「九」被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之為「重陽」,也叫「重九」。古代人們認為這是個大吉大利、值得慶賀的好日子。於是,把農歷九月初九定為「重陽節」。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有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令家人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這段記載生動地描述了重陽節的起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被沿襲至今。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

⑸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又叫什麼節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賞菊節、茱萸節、老人節、重九節、曬秋節、菊花節、踏秋節、女兒節等。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倡導全民尊老風尚,把農歷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重陽節吃:
1、吃重陽糕:重陽糕的「糕」與「高」同音,人們認為在重陽節吃重陽糕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的寓意,所以「重陽糕」成了重陽節時最受歡迎的食物。
2、喝菊花酒:菊花是秋天最常見的花卉,菊花花期不長,所以人們會要將其釀成菊花酒,因此,菊花酒也被看為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荊楚歲時記》亦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茸,飲菊花酒,可使人長壽。」

⑹ 關於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句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蜀中九日》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6.《九日作》唐 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7.《九日》唐 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8.《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宋 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九日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曲靖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656
退休倒掛養老金怎麼算 瀏覽:989
為什麼退休年齡是60歲 瀏覽:880
農民養老金每月多少錢呢 瀏覽:468
父母農村有多少存款可以養老 瀏覽:552
50歲大媽像少女拍寫真 瀏覽:205
新娘被父母拆散是什麼意思 瀏覽:634
退休金會往社保卡轉嗎 瀏覽:268
重陽節上賦白菊詩意 瀏覽:78
養老保險回老家劃算嗎 瀏覽:52
教育局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318
河北邯鄲交養老保險需要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121
莫沙必利片導致老年痴呆 瀏覽:796
戶口變動與退休金 瀏覽:381
甘肅省企業女職工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560
老人腿長骨刺怎麼辦 瀏覽:459
進監獄之前為什麼體檢 瀏覽:76
退休領養老金一定要檔案嗎 瀏覽:652
養老金入市時間2017 瀏覽:700
怒江社保企業退休公示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