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一年級學生孝敬長輩的事跡

一年級學生孝敬長輩的事跡

發布時間:2022-01-10 03:11:58

① 一年級孝敬長輩的小故事

我曾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則孝敬故事,非常令我感動。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每天清晨5時,城市裡絕大多數人還在酣睡。在一間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裡,兩張單人床之間的一根細細的綠色尼龍繩動了動。於是,一個小女孩醒了,她是被系在腳腕上的繩子拉醒的。女孩強迫自己睜開惺忪的雙眼,利索地穿衣起床,新的一天開始了。她熟練地澆水做飯,服侍爸爸洗漱完畢,吃好早飯,准備好爸爸服用的葯物和午飯,然後有匆匆忙忙地去上學。

那位女孩叫李根,和我一樣是一個五年級學生。她的童年是痛苦的,爸爸卧病在床,媽媽又悄悄地離家出走。從此,李根就擔當起了照顧爸爸的重任,那細細的尼龍繩傳遞著父女之間的信息。

但是生活的磨難並沒有阻止李根學習的步伐。5年來,從第一學期到第九學期,她捧回了9張「三好學生」的獎狀、9個「優秀學生幹部」的榮譽證書......

在老師們眼裡,李根是一個懂事的好學生。她學習條件很差,但她的成績很好,她的衣服舊,但她洗得很乾凈。同學們記得放學路上有幾個水果店,幾個卡通屋,而她心裡最清楚的是經過幾個垃圾箱。 ...

我是一(2)班的學生,我叫張譯丹。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更應該從小學會孝敬父母,關心他人,讓愛的種子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雖然我還是一個八歲的孩子,但是我已經學會幫父母做很多家務事了。比如:掃地、洗襪子、捶背、倒茶等等。但令我最驕傲是,我會用電子血壓計幫測量血壓。當我看到媽媽的血壓正常時,我就特別高興。孝敬父母不僅讓我學會了做家務事,而且還帶給了我很多快樂!

② 小學生說說身邊孝順的事怎麼寫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③ 有關一年級關愛老人孝敬父母的短文

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可有些家長只愛護了自己的孩子,卻忘了曾經他們也是在這樣的關愛下成長的。他忘了小時候的溫暖小時候那快樂的童年。
他們不關心他們的父母,他們認為父母是他們的包袱,孩子是他們的希望。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舉動會給他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思想?到最後吃苦的還是他們啊!孝敬父母我家就做得很好。外公外婆奶奶天天樂開花。爸爸媽媽們和我一樣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為他們建設愛的大廈。

④ 小學生孝心之星主要事跡500字的

在父母的心中,她是個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的乖乖女。她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情專自己屬做的好習慣,每天還會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當媽媽做飯時,她會在一旁淘米、洗菜、打雞蛋……每天晚上,她會陪爸爸一起收看新聞聯播,討論時事政治。每到節假日,她還會幫爸爸、媽媽干一些農活;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細心的她常常陪爺爺奶奶散步聊天,給奶奶洗頭,為爺爺捶背,用自己省下的零錢為老人買來可口的點心。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是她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因為她的乖巧懂事,她們家常常被笑聲填滿。

⑤ 初中生孝敬父母事跡

孝敬父母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從小就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幾乎一月才回家兩次,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為弟弟妹妹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次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因為,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真正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為所感動。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和我們給父母的「八心」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我們要給父母"八心"
第一,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
第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
第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
第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
第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
第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
第七,誠實坦盪,給父母真心;
第八,持之以恆,給父母安心.
我想只要我們做到這些,到那時侯,我們的父母將會綻開笑臉,生活定會更加燦爛!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⑥ 一年級孝敬父母,美德少年個人事跡怎麼寫

參考範文:
我能夠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懂得遵紀守法,熱愛集體,助人為樂。在學習上勤學善思,那隻不過是一部分而已。作為一班之長,深知肩上的責任重,一方面,對老師交給的任務總是積極認真地完成,如每天的收發登記作業,檢查學生作業。檢查紀律衛生等情況忙得不可開交。但是我任勞任怨,經常是「早出晚歸」。
我自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在同學中有很高的威信。我和許多同齡孩子一樣熱愛學習,熱愛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良好的興趣,開闊的視野,刻苦的努力,為我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平時我博覽群書,每天讓自己徜徉在書的海洋,每當其他學生沉醉於玩耍,我卻默默的伏案閱覽或解題,在家有時候很晚還在看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各個方面變得越來越出色。在學習上,我有一股鑽勁,從不向任何難題低頭。能學好書本知識,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鍾,對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及時理解、消化和吸收,課後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每天任務當天完成,保證與老師所教內容同步,並給新知識的學習留有自學的空間,這樣學習起來會更加的輕松,所以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學校里,每位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歡看見同學們燦爛美麗的笑容,於是,每次誰有困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都會找我幫忙,我也盡力幫助,在班裡我的書包是最沉的,為什麼呢?因為我不僅把所有的課本和練習冊都帶上,還要多帶些練習本,筆,橡皮,甚至素描紙,宣紙我也。把家裡所有的都帶在身邊,另外還提著一個沉沉的手提袋裡面裝的是最大最全的英漢和漢語詞典,當上課時同學們缺這少那的時候我的書包就是百寶箱了,我可以盡可能的去幫助同學們,媽媽老是心疼的讓我不要拿那麼多東西了,可是我想我離家比較近,我帶的學慣用具全了就可以方便其他同學使用了。

⑦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50字!

一,恣蚊飽血: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二,扼虎救父: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三,哭竹生筍: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四,嘗糞憂心:庾黔婁,任縣令時赴任不滿十天,忽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全文

⑧ 小學生孝親敬老事跡材料有哪些

陶星:攜母讀書盡孝心
陶星(湖南省),男,18歲,岳陽縣農村中學生。不久前,陶星光榮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
前些年陶星的父親患病去世,14歲的陶星和17歲的姐姐以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並償還債務,特別是照顧痴呆聾啞、精神失常、患有嚴重癲癇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母親。2006年9月,深懷孝敬和感恩之心的陶星將母親帶到縣里,攜母讀書。他學習刻苦,學業精益求精,同時還要精心照顧母親。他每天要做飯,一日三餐給母親喂飯、服侍大小便、洗澡、洗尿濕的衣褲。母親經常往外亂跑,有時走失,陶星要到處尋找。尤其是母親時常犯病,在地上打滾、毀壞傢具、亂叫打人。陶星仍以慈孝之心,忍受著母親的狂躁,細心照料,守護著病殘的母親。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11點才能睡覺,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由於生活困難,他經常省吃儉用。陶星崇高的道德品質被媒體廣泛傳播,受到社會推崇。他被評為岳陽市「十佳道德楷模」、「湖南省優秀共青團員」。
劉國江:人民公僕
道德模範
劉國江(吉林省),男,44歲,長春市二道區國稅局幹部。
劉國江17歲參軍,軍營就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遼寧省撫順市郊區。從參軍轉業至今27年裡,他以雷鋒為榜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用實際行動關愛著100多位孤寡老人。在部隊時,他經常去看望幫助孤寡老人,幫助有困難的老人,把他們當做父母孝敬。到地方工作後,劉國江始終如一地堅持孝敬老人。1996年3月,他把一位80歲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奶奶送到市益壽院,自己出錢供養,當時他的月薪只有700多元,每月為老奶奶支付供養費和醫療費500元左右。老人感激地說:「我撿了個好兒子。」從此,劉國江經常去益壽院看望老人們,照顧、護理生病老人,節假日給老人送食品、衣物和日用品,送老人去醫院治病。每逢夏季,他還找來大客車,拉上全院的老人們去看長春的城市美景,讓老人們感受社會發展的成果、感受快樂。劉國江還資助了20多名貧困學生。20年來,劉國江的業余時間基本上都花費在老人身上,他的工資收入很大一部分也都用在了孤寡老人身上。老人們送他錦旗,上面寫著:「人民的公僕,敬老的模範。」他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他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廣為傳頌,曾被多家媒體報道。
希望這能幫助你!!

⑨ 一年級孝敬長輩的小故事

我曾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則孝敬故事,非常令我感動。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每天清晨5時,城市裡絕大多數人還在酣睡。在一間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裡,兩張單人床之間的一根細細的綠色尼龍繩動了動。於是,一個小女孩醒了,她是被系在腳腕上的繩子拉醒的。女孩強迫自己睜開惺忪的雙眼,利索地穿衣起床,新的一天開始了。她熟練地澆水做飯,服侍爸爸洗漱完畢,吃好早飯,准備好爸爸服用的葯物和午飯,然後有匆匆忙忙地去上學。

那位女孩叫李根,和我一樣是一個五年級學生。她的童年是痛苦的,爸爸卧病在床,媽媽又悄悄地離家出走。從此,李根就擔當起了照顧爸爸的重任,那細細的尼龍繩傳遞著父女之間的信息。

但是生活的磨難並沒有阻止李根學習的步伐。5年來,從第一學期到第九學期,她捧回了9張「三好學生」的獎狀、9個「優秀學生幹部」的榮譽證書......

在老師們眼裡,李根是一個懂事的好學生。她學習條件很差,但她的成績很好,她的衣服舊,但她洗得很乾凈。同學們記得放學路上有幾個水果店,幾個卡通屋,而她心裡最清楚的是經過幾個垃圾箱。 ...

⑩ 孝敬主要事跡怎麼寫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德勝村就有這樣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他們就是李勇、李財倆兄弟,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親,盡心竭力贍養年長的父親,他們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李勇、李財是雞東鎮德勝村的村民,土生土長在村裡,打小就孝敬父母,兄弟倆已經40多歲了,一直和母親一起生活。宋美花是他們的母親,今年已經80歲,年輕時就患有精神疾病,經常離家出走,對家裡的事情不管不問,更別說照顧子女了,60歲時因患腦溢血癱瘓在床20年,老伴也因重病於2009年去世了。由於家庭貧困父母又患病多年,至今兩個兒子還沒有結婚,李勇還有一個哥哥和二個姐姐,早已結婚成家,生活也並不富裕,還要照顧各自的一大家子,所以照顧父母的重任也落在了兄弟兩人的身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本來照顧一個癱瘓的母親,就已經夠他們受的了,可多年失明的父親又患上腦血栓,雖然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落得半身不遂後遺怔,連話都說不清楚了。父親在住院期間,兄弟倆每天都輪流陪在父親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他們的身上,她照顧父親絲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裡,他們還要堅持每天都給母親擦拭、按摩身體,忙完農活回來陪父母親聊聊天解解悶,一有時間就攙扶父母鍛煉恢復,老人想吃啥,他們總是盡量滿足,從來不嫌麻煩,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乾乾凈凈、開開心心。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學生孝敬長輩的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志願者策劃書 瀏覽:737
2016退休社保工資調整 瀏覽:572
自己交醫保和養老金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710
中老年人渾身疼痛無力 瀏覽:979
老年人胸疼是什麼原因 瀏覽:141
不孝順父母的重病 瀏覽:84
愛之心老年公寓老闆 瀏覽:154
老年人爬梯車 瀏覽:159
江西敬老院 瀏覽:640
有關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瀏覽:518
山東廣東養老金入市 瀏覽:239
今年多少歲才算老年人 瀏覽:666
蔡市敬老院 瀏覽:78
殘疾人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瀏覽:918
不得自理的老人如何養老 瀏覽:337
跨省轉移社保會影響退休 瀏覽:730
長壽花修剪完遲遲不發芽什麼情況 瀏覽:403
浙江2017年退休養老金 瀏覽:566
父母如何面對有抑鬱症的孩子 瀏覽:313
上海養老保險和醫保一共多少錢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