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古文孝敬

古文孝敬

發布時間:2020-11-29 21:22:22

⑴ 孝親敬老的古詩

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查看全部15個回答
相關問題全部
關於孝親的古詩
1.《送母回鄉》 宋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2.《墨萱圖》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3.《別老母》 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4.《憶母》 倪瑞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5.《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6.《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
72

下一條回答
必背詩-京東文具耗材,品質學習,優質辦公,歡樂無限

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廣告
必背古詩詞75首-淘寶海量精品好書,網友力薦的這兒都有!
關注古詩詞的都在看
必背古詩詞75首-網上買書,上淘寶,品類齊全,折扣多多,這些必讀好物現在買更劃算!..
杭州易宏廣告有限公司廣告
唐詩三百首?找唐詩三百首?就上阿里巴巴
唐詩三百首采購批發,盡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匯聚海量商機信息,提供便捷在線交易!
杭州阿里媽媽軟體服..廣告

為您推薦
初中古詩99%家長選【跟誰學】今日特惠3元!廣告
初中古詩99%父母選跟誰學,清北一線老師在線1對1輔導,今日特惠3元體驗原價1299元課程,還贈送價

⑵ 講究孝順的古文

《陳情表》是典型的講孝道的古文,前人說過,「讀了《陳情表》沒有不孝的,讀了《祭十二郎文》沒有不慈的,讀了《出師表》沒有不忠的。」 可見這三篇文章的影響力有多麼大。不過《陳情表》孝的是祖母,而不是父母,當然含義還是一樣的。

孝敬父母 誦讀古文

竭忠盡孝謂之心。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⑷ 關於孝順的文言文

孝經里多的是

⑸ 關於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講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選擇吧,有的是糟粕。例如郭巨埋兒,這樣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動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
詩曰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西漢文帝劉恆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擔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玻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五、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六、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七、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八、行佣供母後漢江革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佣力以供親。
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有詩為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十一、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十二、卧冰求鯉晉朝王祥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有詩為頌。
詩曰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十四、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
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十五、棄官尋母宋朝朱壽昌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十六、嘗糞憂心南齊庚黔婁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流汗。及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愈劇。但嘗糞。
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十七、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
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十八、拾桑供母漢朝蔡順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桑奉萱幃。飢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十九、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二十、湧泉躍鯉漢朝姜詩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二十一、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有詩為頌。
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二十二、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幃。
二十三、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四、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佑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⑹ 搜幾個關於孝的文言文

《二十四孝》講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選擇吧,有的是糟粕。例如郭巨埋兒,這樣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動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 詩曰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西漢文帝劉恆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擔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玻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五、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六、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七、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八、行佣供母後漢江革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佣力以供親。 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有詩為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十一、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十二、卧冰求鯉晉朝王祥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有詩為頌。 詩曰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十四、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 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十五、棄官尋母宋朝朱壽昌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十六、嘗糞憂心南齊庚黔婁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流汗。及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愈劇。但嘗糞。 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十七、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 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十八、拾桑供母漢朝蔡順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桑奉萱幃。飢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十九、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二十、湧泉躍鯉漢朝姜詩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二十一、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有詩為頌。 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二十二、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幃。 二十三、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四、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佑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2068228.html

⑺ 關於孝順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釋 (有分加喔!)

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版,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權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卧冰求鯉
原文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譯文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到跪拜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跪著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⑻ 求關於孝順的古文~~急求~~

陸績六歲 懷橘孝母

九、懷橘遺親 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
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
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
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⑼ 出自論語,詩經的孝順古文

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向來回多少淚,都答染手縫衣

「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

青天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宋凌雲《憶父》

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閱讀全文

與古文孝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陌生老人稱呼什麼 瀏覽:295
親戚給父母掃墓怎麼答謝 瀏覽:458
老河口駕駛員體檢在哪裡 瀏覽:285
重陽節郊遊通訊稿 瀏覽:563
現代人長壽的是 瀏覽:80
富順哪裡有養生 瀏覽:608
浦北為什麼有長壽之鄉 瀏覽:729
父母都在工地受傷了該怎麼辦 瀏覽:537
農村養老費多少 瀏覽:897
新聞中心走進老年大學拍攝 瀏覽:525
累計繳納社保多少年可以辦理退休 瀏覽:115
癌症體檢怎麼做最有效 瀏覽:575
今年徵兵體檢在哪裡河北 瀏覽:391
老年人肺臟主要變化 瀏覽:31
老人不聽話怎麼辦視頻 瀏覽:123
長壽是指 瀏覽:165
2017至2020山東養老金上調多少 瀏覽:753
社保繳15年未到退休年齡怎麼辦 瀏覽:837
養老院常用物品清潔消毒制度 瀏覽:878
花葉長壽花是什麼品種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