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長什麼樣子

重陽節長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2-01-08 18:23:34

A. 什麼是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重陽節的相關習俗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 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B. 重陽節是什麼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C. 重陽節是什麼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內風俗,所容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重陽節與除、清、孟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D. 重陽節的特點是什麼

重陽節(又抄稱敬老節或踏秋襲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稱「九九」[7]、「重九」。重九亦叫「重陽」,相信是依據《易經》六陰九陽之說。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等。「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有重九祭祖,敬老崇孝之傳統。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蘭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在港澳,重陽節是除清明節外,另一個登山掃墓、拜祭先人的日子,被視為另一個清明節。

(4)重陽節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

E. 重陽節是什麼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內,九月九日,兩九容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的習俗,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登高、曬秋、賞菊等活動; 在流傳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敬老宴),感恩敬老。

F. 重陽節是什麼節啊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1、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2、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閑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G. 重陽節是什麼呢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內相重,故而叫重陽容,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重陽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草案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長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志願者策劃書 瀏覽:737
2016退休社保工資調整 瀏覽:572
自己交醫保和養老金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710
中老年人渾身疼痛無力 瀏覽:979
老年人胸疼是什麼原因 瀏覽:141
不孝順父母的重病 瀏覽:84
愛之心老年公寓老闆 瀏覽:154
老年人爬梯車 瀏覽:159
江西敬老院 瀏覽:640
有關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瀏覽:518
山東廣東養老金入市 瀏覽:239
今年多少歲才算老年人 瀏覽:666
蔡市敬老院 瀏覽:78
殘疾人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瀏覽:918
不得自理的老人如何養老 瀏覽:337
跨省轉移社保會影響退休 瀏覽:730
長壽花修剪完遲遲不發芽什麼情況 瀏覽:403
浙江2017年退休養老金 瀏覽:566
父母如何面對有抑鬱症的孩子 瀏覽:313
上海養老保險和醫保一共多少錢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