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們家的家訓是誠實守信,孝順父母,家人定這樣的我家規的原因是什麼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言而無信,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父母辛苦養大兒女,孝順父母禮所應當。
② 關於尊重長輩的 家訓
1. 尊老愛來幼,誠實守信源
堂前教子,嚴於律己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
儉養德來,德由儉來 一年一班候斯耀
2,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勤儉持家,和睦團結
正直做人,踏實做事
勤學苦讀,拼搏進取 三年一班王宇昂
3. 凡是人,皆需愛
天共覆,地共載
人於世需要愛,更應自重,崇尚科學,不信邪,不迷神。
勤勞動、多鍛煉,病求醫生。
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家庭。對父母要孝順,回報恩情。
手足情要珍惜,錢財看輕。
學文化,求知識,精益求精。五年二班高勤芳
4. 家風: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
家規:孝敬為先、克己厚人、學會感恩、健康第一。
③ 古人講究孝順的家訓
《弟子規》里的《入則孝篇》可以借鑒。
入則孝篇
3、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解釋】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解釋】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並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5、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解釋】冬天天氣寒冷,在父母睡覺之前,應該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天氣酷熱,應該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到了晚上,應該伺候父母就寢後,再入睡。(此處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黃香的典故)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解釋】出門前,應該告訴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擔憂記掛;回到家,應該先當面見一下父母,報個平安;雖然子女有出息,父母會高興,但是父母輩對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麼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穩穩當當,一生沒有災秧。所以,居住的地方盡量固定,不要經常搬家,謀生的工作也不要經常更換;
7、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解釋】自己有什麼東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私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私藏東西,即使自己很謹慎,也免不了會有被父母發現的一天,那時父母會傷心;
9、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10、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必然會引起父母憂慮。所以,應該盡量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自己的名聲德行受損,必然會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應該謹言慎行,不要讓自己的名聲和德行無端受損,更不要去做那種傷風敗俗,自污名聲,自賤德行的事情。
11、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解釋】父母對我們態度慈愛的時候,孝敬父母恭順父母不是什麼難事;父母對我們態度不好,批評我們,埋怨我們,或者惡聲惡氣,厭惡我們,憎恨我們,打罵我們,甚至動刀動槍殺害我們,還能對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難能可貴。(當然,父母打自己,甚或要動刀動槍殺自己的時候,自己應該遠遠的躲開,跑掉,以免讓父母背上不慈殺害子女的壞名聲。應該就去法院提起訴訟。)
12、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解釋】如果自己認為父母有過錯,應該努力勸導父母改過向善,以免父母鑄成更大的錯誤,使父母陷於不義的境地;不過要注意方法,勸導時應該和顏悅色、態度誠懇,說話的時候應該語氣輕柔。
13、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解釋】如果自己勸解的時候,父母聽不進去,不要強勸,應該等父母高興的時候再規勸,別跟父母頂撞,徒惹父母生氣,還達不到規勸的效果;如果父母不聽勸,又哭又鬧,就暫時順從父母;如果把父母勸惱,生氣責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當面埋怨。
14、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葯的冷熱和安全;應該盡力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
15、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解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④ 以孝為主題的家風家規
對每個人來說,工作和家庭都兼顧到位較難,但是我做到了。我的家規以孝道為核心,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珍惜生活,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稱職,讓身邊人滿意。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優秀統美德,我把公公婆婆當作親爹親媽,因性格相似,相處時坦率、真誠,彼此間樸素、善良,幾十年的共同生活讓我們謙和理解又互相支持
孝」橫貫古今,流傳至今,是被世人所重視稱贊的美德,是諸多家庭都需謹記的家訓、遵守的家規和弘揚的家風。
古時有位稱為王祥的人,生母早喪,繼母刻薄,但他從未抱怨生氣,只為了繼母的一句想吃鯉魚的話,於是,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冬日裡,以自身的身體溫度貼附在冰面上,以誠摯的孝心令冰融化,鯉魚躍出水中。
反觀如今,在時代潮流的趨勢下,在拜金主義的日益侵蝕下,越來越多的人忙碌於賺取金錢,忘卻了曾有的孝道,從而導致社會上出現了不少空巢老人的現象。空巢老人的出現,不正是因為缺乏子女陪伴身側的溫暖。夕陽西下,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期待著子女的歸來,這不正是應證了遊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心境。古語雲:「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將你從小拉扯到大,在你獲得成功時,與你分享喜悅之情;在你失敗傷心之餘,陪伴身旁,貼心的告知你無論是困了,倦了,累了,家都會是你永恆的依靠。捫心自問,你可曾在傍晚時分,手端溫水,親自為父母洗過一次腳,你可曾讓父母感受到你發自肺腑最真摯的情感。
「孝」是百善之先,亦是百善之本,不應該在時代的發展下淡出人們的視線,更不該僅僅是作為某些家中的家訓和家規。應該將這流傳了千萬年的傳統美德孝道作為家風,發揚光大,造福社會。
以「禮」立大家之規
司馬光的《家范》中有雲: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孟母的三次搬遷,首先是墓地,沒曾想孟子卻學會了喪葬之事;後搬至集市,孟子學會了生意上的買賣之事;終遷移到學堂附近,孟子學會了鞠躬行禮之事。正是孟母三遷,為孟子尋找了一處環境優美,人才濟濟的地方供孟子學習,促使孟子成為了能與孔聖比肩的一代儒家宗師。古語雲:「融四歲,能讓梨」,不也是因為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影響,才懂禮知禮?
「禮」,不單單是指禮儀,它還包攬著謙讓,尊老愛幼等不少的道德品質。禮的傳承發揚,必能加快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融合氛圍。倘若人人皆能懂禮知禮,對家庭而言,有利於家庭和睦,對社會而言,有利於建立文明有禮的秩序,對國家而言,有利於促進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
⑤ 家規家訓
我是小學四年級學生,這是我的父母給我定的家規: 家規
1.為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加強思想品德修養,特製定本規范。
2.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要獨立完成,今日事今日畢,不可馬虎了事,不可依賴父母,不可無故拖延。
3.要吃飽吃好,保證全面營養,不可挑食厭食少食。
4.每天堅持看書2小時。
5.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每天運動量不得少於一小時(寒暑假可適當增加運動量),不可偷懶,不可隨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歡的運動。
6.家庭就餐應遵從家規,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禮貌待客,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不可邊吃邊玩,不可浪費糧食。
7.要盡可能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可無視父母的感受,要積極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辭,不可講條件。
8.要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從父母教導,出門進門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與父母頂撞、狡辯或者無理取鬧。
9.要學會感激,感激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經關心過愛護過支持過幫助過的人,要珍視社會和自然中一切真實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虛偽、丑惡的不良現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惡不辨。
10.要尊敬師長,見到老師、長輩、熟人要主動熱情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見而避之。
11.要團結同學,要有愛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視弱者,不可嘲笑殘疾人或者成績差的同學。
12.要待人真誠,為人謙虛,要腳踏實地,不可弄虛作假,不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13.在影劇院、商場、會場、宴會等公共場合要保持舉止文雅,談吐得體,不可大聲喧嘩,不可嬉戲打鬧。
14.每學年要制定一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內容、具體要求、日程安排、預期目標等,其中學習內容包括課本內容、課外閱讀、書本知識的鞏固和拓展提高),要嚴格執行,不可流於形式。
15.要堅持課前認真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做好詳細筆記,課後認真溫習,完成各科學習任務.
16.要不恥下問,及時消化老師講授的所有知識,不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要遺留任何疑惑問題;要多做習題,勤於思考,不可有畏難情緒,不可遇到難題就繞開甚至放棄。
17.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以及父母交代的學習任務,不可粗心大意、字跡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寫完作業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電視(晚七點新聞聯播除外)、玩電腦。
18.要廣泛閱讀各種課外書籍,認真做好讀書筆記,不斷積累知識和寫作素材,不斷擴大知識面,要經常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不可走馬觀花,不可只憑自己閱讀興趣。
19.要志存高遠,鍥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強不息,不可胸無大志,不可有絲毫懈怠,不可輕言放棄。
20.本規范規定諸內容須切切實實不折不扣做到,如有違反,視情節較輕分別予以提醒、批評、警告、面壁思過、書面檢討、抄課文、做家務、限制部分家庭自由和權利、體罰等。
21.本規范解釋權在父母。
⑥ 未婚夫很孝順,他們家規也很嚴,以後對於我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好:這樣的家庭比較有修養 有素質 道德品質高!過日子省心,對象不會做出 出軌的事!
壞處 :就是 一開始有些不適應 ,需要慢慢的磨合!
⑦ 關於孝順的家規家訓
孝順的家規家教都是老輩做出的榜樣,孝順你也孝順,老子做出的家,孩子,受教育,也隨著老一輩規規矩矩
⑧ 一條關於孝敬父母的家訓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
⑨ 關於家規家訓誠信禮孝500字作文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