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發布時間:2020-11-29 13:29:10

Ⅰ 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順)的故事

孝,潛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一旦發掘,即可攝人肺腑,感天動地。——題記 2006年9月5日清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薄霧輕籠著校園,清寒襲人。 秋風瑟瑟吹過,樹上的一片落葉隨風飄舞,在空中滑過一道弧線後,靜靜地落在路邊一位正捧書晨讀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書,走回寢室,輕輕地推開門。「芳艷!」母親杜桂蘭醒來了,用一口濃重的寧夏方言輕聲呼喚著,摸索著,從枕邊摸出自己的衣服。「媽,早上挺涼的,您還是多穿點。」劉芳艷從上鋪的紙袋裡翻出一件外套,幫母親披上。 梳頭、洗漱、煮土豆面,劉芳艷麻利地為母親做完這些後,抱起書本,匆匆向教室趕去。 這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劉芳艷輕快地走著,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經的滄桑與苦難,夾雜著輕輕寒意撲面而來,卻從她的笑容里一閃而過。 劉芳艷,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繪圖系的學生。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清瘦、個頭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著盲母上大學,用稚嫩單薄的雙肩把一個破碎的家高高撐起,為年邁失明的母親撐起一片晴空! 為了病重的父親,14歲的小芳艷叩開縣長的家門 1985年,劉芳艷出生於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下沖村。那裡是名副其實的黃土高坡,惡劣的環境鍛造了芳艷的堅強,可每說起父親,她總止不住淚水漣漣。 14歲那年,芳艷的父親患上食道癌,給這個一貧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靂。雙目失明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老實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艷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絕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著大雪,氣溫零下10多攝氏度,滴水成冰。芳艷頂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翻山越嶺來到縣政府。這一天,是她讀書以來第一次曠課。 芳艷從沒見過縣長,但為了救父親,她鼓足勇氣敲響了縣長辦公室的門。可是,縣長不在。中午,縣長還沒回來,芳艷從書包里掏出冰冷的饅頭,慢慢啃著,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要救父親,我一定要等到縣長! 下午下班了,縣長還沒來。芳艷急了,拉住一個叔叔一問,才知道王學寬縣長辦完事後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凜冽的北風刮在臉上如刀割一般,芳艷按熱心人的指點,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走向縣長的家。 晚上9點,她敲開縣長家的門。或許是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動了王縣長,他二話沒說,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錢。 錢很快花光了,芳艷和哥哥只好含淚把父親從醫院拖回家。看著父親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艷知道,父親的日子不多了。 劉芳艷揣著借來的200元錢,請人給父親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親的眼淚洶涌而出:「娃,我死了,用兩塊木板一夾就行了,你們留點錢過日子!」芳艷哭著抓住父親的手:「爸,您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穿過一件新衣,連住的房子也破破爛爛。女兒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這個做厚實點,您到那邊,就不會再挨凍受淋了。」 幾個月後,父親帶著牽掛,撒手人寰。 為了失明的母親,她攜母輾轉千里打工求學 父親去世後,生活的重擔壓到了劉芳艷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劉芳艷歷經千難萬苦,如願考取了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聯系。 在千里之外求學的芳艷,放心不下家中年邁失明的母親:媽媽燒火做飯時有沒有燙著?山路坎坷,會不會摔著?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餓挨凍……去年5月,芳艷從鄰居的電話中得知,母親上山拾柴時,摔得渾身是傷。放下電話,芳艷再也忍不住,號啕大哭。「我已經失去父親,再也不能失去母親了。」輾轉了一夜,芳艷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休學。 從此,芳艷背著行囊,牽著母親,闖到天津,在一家火鍋店安頓下來。打工的日子,芳艷一邊悉心照顧母親,一邊省吃儉用賺學費,一晃8個月過去了。 2006年2月,芳艷攜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荊門職院。學校領導得知芳艷的經歷後,十分感動,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費,同時,還為芳艷安排了兩份勤工儉學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掃9間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艷和媽媽最快樂的時光。媽媽聽著芳艷洗衣服、整理房間;芳艷讀書讀報給媽媽聽,或講學校里發生的趣聞趣事。有時,母女倆手牽著手,在校園里散步、曬太陽…… 母親的牙齒掉光了,芳艷毫不猶豫拿出辛苦攢下的200元錢,為母親裝上一副假牙。從醫院出來,芳艷買來一個蘋果,遞到母親嘴邊。母親慢慢嚼著、品著從未吃過的蘋果,開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艷啊!」采訪時,杜桂蘭撫摸著芳艷的手,嘆了口氣。「媽,您看看別人,上大學都難得見到媽媽,我天天可以看見您,比他們好多了!再說,您是我媽,孝順您是天經地義的呀,我就樂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劉芳艷偎著媽媽,臉上盛滿幸福。 鴉鵲反哺,羔羊跪乳,劉芳艷的回答亦如此簡單:生我是娘! 孝無聲,愛無休。劉芳艷背負的不僅僅是年邁的親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倫的孝道。她用無私的孝心舞出人間的善與美,綻放出了生命的奇跡。

Ⅱ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許多孝順父母的經典故事,能否簡單寫出幾個

①黃香夏扇枕、冬溫席②漢文帝為母親長湯葯③王祥卧冰求鯉④孔融讓梨

Ⅲ 關於孝順的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

2: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3: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

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

4: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5: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Ⅳ 孝敬父母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恆寬認為什麼什麼

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撫養成人,很不容易,要付出很多代價,古往今來多少孝順父母的人傳出佳話,孝敬父母是我國傳統美德,是我們值得發揚光大的。

Ⅳ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青少年應該繼承這一傳統美德。(1)你的家人有哪些優秀品質(2分)

(1)勤儉節約、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助人為樂………
(2)答案略

Ⅵ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寫請你寫一件你家裡父母孝敬老人的小事300字

「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讓我親親您吧,我的好媽媽。」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上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唱這首歌。回到家後,我看見一身疲憊的媽媽滿頭大汗,就連忙給媽媽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一步三晃地端到媽媽的面前,嘴裡還哼著這首歌。媽媽笑顏如花地接過茶,「咕嚕咕嚕」地一喝而盡。那時的我第一次體會到孝順父母帶給自己的快樂。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次給媽媽過「三八婦女節」了。那一天,我絞盡腦汁地想著該給媽媽買什麼禮物。忽然,我急中生智:每次我過生日時,媽媽總會給我好多「生日獎金」,不如,我今天給媽媽發「婦女金?」真是個不錯的創意,我在心裡暗暗贊許自己。( 萬景文學 www.wan-jing.com )

那一天,我打碎了我心愛的小豬儲蓄罐,把裡面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接著我用紙做了一顆「心」,然後我滿懷喜悅地把錢塞進「心」里,並封上口。做完這一切後,我小心翼翼地捧著這一顆沉甸甸的「心」來到媽媽房間,鄭重其事地對媽媽說:「媽媽,節日快樂!這是我給您發的婦女金!以後我每年都會給您的。」說完這句話時,我看見媽媽的眼眶裡滾動著晶瑩的淚花。哦,天下最容易滿足的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媽媽了。我只不過做了小小的一件事,就讓她感動成這樣了。我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孝順帶來的快樂。

這以後,每年的「三八節」來臨時,我總會傾我所有,給媽媽送上一份「獎金」。盡管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發生變化,但我會把這一舉動進行到底。

Ⅶ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你的身邊一定有許多生動的例子,請你選擇其中一件寫一篇文章,

在生活中我們一天天長大,懂得了許多道理。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我也懂得了要孝敬父母。

記得小時候,我很調皮,結果弄傷了手。在醫院里,我號啕大哭,怎麼哄也哄不乖。沒辦法,媽媽只好來到商場買起了我最愛吃的草莓蛋糕。看到美味的草莓蛋糕,我這個小饞貓立刻就被誘人的食物吸引住了,很快便不哭了。

可是,因為我的手受傷了,沒法吃東西,於是可憐巴巴的望著媽媽,說:「媽媽,我的手好疼,你喂我吃,好不好?」說著,我還抬起手無助的看著媽媽。媽媽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笑了笑,然後坐到我的床邊,開始給我拆蛋糕的包裝盒,又拿起小勺子,先勺起最上層的一個草莓,喂我吃。草莓酸酸甜甜的,一咬下去,酸甜可口的汁就涌了出來,充斥著整個口腔。草莓真好吃啊!我舔了舔嘴唇,回味的咂咂嘴。媽媽又勺起上面白色的奶油,送到我的嘴裡,一股甜甜的味道,和冰淇淋上層的奶油一樣的好吃美味,啊,真是人間極品!

這時,媽媽又勺了滿滿一勺的蛋糕,我正准備吃,突然,一旁一直一言不發的爸爸說起了話來:「星穎啊,不知道我們老了之後還能不能享到清福呀?」我頓時愣住了,是呀,這些日子,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在為我奔波勞碌,而我卻什麼也沒做,就只光顧著享受,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想著,我把蛋糕推到媽媽身邊,媽媽欣慰的笑了。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做個好孩子。

Ⅷ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詩句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一直有許許多多孝敬父母的典範,讓人們津津樂道,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
中外古今,都有孝敬父母的典範,早在我國東漢末年便有「黃香孝親」這一歷史佳話。黃香生於一個貧苦家庭,到了夏天,十分悶熱,使人晚上難以入睡,於是黃香每到睡前就給他的父親扇涼,直至父親睡著。他強頂著困意為父親扇涼爽,不正是孝敬父母的體現嗎?不錯的,孝敬父母其實說易也易,主動做些自己能做的小事,不讓父母們煩心和過度操勞,不就是很好的「孝」嗎?古人用他們的行動指引了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
不單單在中國,德國思想家恩格斯同樣是孝敬父母的典型。他父親去世後,留下了一筆可觀的遺產,引起了他幾個兄弟之間的財產糾紛,當時正值他的母親身患重病,為了不使母親傷心,他主動放棄了那份屬於他的遺產,平息了家庭可能出現的糾紛。後來,他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財產,但我永遠不會有另一個母親。」是啊,金錢財富固然是誘人的,可是父母卻是永遠的珍寶啊。他們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小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到教我們做人做事,這些都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因此,我們應當孝敬父母,就像恩格斯所做的那樣,為了使他母親平靜舒適地度過餘生,他毅然放棄了自已的利益。恩格斯的這種做法,體現出了「孝」的精髓,他本人也成為後人效仿的典範。

與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養老保險有哪些新規定 瀏覽:634
老年人張嘴睡覺 瀏覽:862
80歲老年人怎麼養生 瀏覽:81
如何做老人助力輪椅 瀏覽:597
寶寶出生15天體檢什麼 瀏覽:528
養老院老人拉肚子怎麼處理 瀏覽:916
母親孝順外婆的作文 瀏覽:321
老人靠腸管進食能活多久 瀏覽:134
十年不體檢是什麼心理 瀏覽:542
養老保險男女 瀏覽:294
老人機如何打開王者榮耀 瀏覽:197
2014北京退休金計算器 瀏覽:299
父母離婚孩子如何處理 瀏覽:429
老年大學教學管理工作好做嗎 瀏覽:222
鞍山老年大學電話號碼 瀏覽:550
海淀體檢大廳健康證長什麼樣 瀏覽:418
女孩子會遺傳父母的哪些基因 瀏覽:155
孝感市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81
70歲中風治療要多少錢 瀏覽:418
城市農村養老模式 瀏覽:315
© Arrange www.qzlndx.org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