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陽節都要舉行什麼活動
登山
必不可少的活動。可以跟家裡,朋友,同事一起約定,重陽節來到的前一天或當天前往附近的一座小山,登上山頂,鳥瞰天下,不但可以鍛煉身體,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登山前後,務必要注意安全。
喝酒
在古代,重陽節是在進入暢飲飲菊花酒,而今,很多人都有了小車,很多人也自然成為了司機,這個酒文化也許會得到控制,不妨在晚上不出車的前提下,來杯小酒吧。
喝酒中,喝好為主,可不要貪杯酗酒。
麻將
如果你家人夠多,那麼不放開一桌,在今天一起砌長城,大聲小聲都無所謂,只要不妨礙其他休息即可。今天一定要開胡哦。
今天是老人節,你們難得糊塗,給長輩們胡幾盤啊!
文化活動
一些城市,街道辦都會有舉辦這種節日的活動安排,不放多去溜達溜達,難說可以得知今天的活動安排,比如大合唱,集體舞蹈,太極拳,劍舞,參觀某某植物園等生活。
集體的活動怎麼都是有味道,那麼是平淡的一次,也值得回憶。
飲食文化
今日可謂是節日,那麼我們當然要吃點今天必吃的糕點,比如重陽糕就是其中之一。可以在街道上,市場中購買。再來一壺好茶,今天就是享受生活的。
如果是晚上吃糕點,要注意份量,不要吃太多了,以免消化不良。
探望老人
今天是老人節,很自然,主角就是老人們,長輩們,我們可以去老人院,進行集體的探望他們,給與他們一份健康快樂的時光。參考資料有探望老人的注意問題。
㈡ 重陽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文化內涵
重陽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內古代時,民間在重容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㈢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是好的節日嗎,
㈣ 重陽節節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遍插茱萸,以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同時,重陽節也是尊老節、愛老節,晚輩向老一輩表達敬愛、關懷之情,也是我國的老人節。
㈤ 重陽節節日習俗是什麼
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吃重陽糕。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賞菊花】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
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陽節才一直保留著飲菊花酒的習俗。
九日所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命酒。菊花酒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平肝舒肺、益陰滋腎的葯用價值。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可消「陽九之厄」。如今,山東地區仍有民間童謠言:「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