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端午節和重陽節的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和重陽節的習俗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12-05 08:16:21

Ⅰ 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風俗習慣和農歷時間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Ⅱ 端午節和重陽節有什麼區別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Ⅲ 端午節的習俗是什麼

南方民間賽龍舟聲勢浩大
端午節是中國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和春節、中秋節、重陽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然而這四大節日的歡慶程度在南北方是不一樣的。
南方一些地方有吃「五黃」的習俗,還有防「五毒」的說法,總的來說比較熱鬧,而北方的民俗氣氛則相對比較淡化一些。
每年端午節,湖北屈原故里秭歸和湖南嶽陽屈原投江地汨羅都有祭龍、祭江、祭屈原的傳統習俗以及大規模的賽龍舟活動。
江浙一帶要吃「五黃」
在南京,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民俗學家曲彥斌說:「在江浙一帶,端午節最大的風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蘇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黃』,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這就是『五黃』。除了吃『五黃』以外,到了端午那天,必須吃莧菜,吃了莧菜可以夏天不鬧肚子、腸胃健康。」
南方還要防「五毒」
除了「五黃」以外,還有防「五毒」的說法。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五月是獨月,5日又是獨日,在獨月獨日那是「毒氣」沖天,所以端午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癩蛤蟆。在南京端午節要吃「炒五毒」,這五毒便是銀魚、蝦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乾。
北方掛五彩絲
相比較南方的熱鬧民俗,北方的端午節氣氛越來越淡化。民俗學家烏丙安說,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們要塗飲雄黃酒,在手足腕處系掛五彩絲。
五彩絲不是五彩繽紛的花色絲線,而是確定了的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並成的縷索。清代北方人發辮上及門外屋內各處懸掛荷葉香包,牆上張掛鍾馗畫像或避邪符印等。「與南方的賽龍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馬球」。
騎射活動是北方端午民俗的代表
烏丙安說,我國北方各民族沒有端午節競渡習俗。但是,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干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直至清末。

Ⅳ 端午節和重陽節有關系嗎

端午節和重陽來節之間的區別
1、端午源節和重陽節的時間不同
2、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會放假;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不會放假
3、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重陽節是關愛老人的日子
重陽節與端午節的關系
重陽節與端午節之間沒有什麼關系,如果非要說有相同的地方,那便是端午節和重陽節一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樣使用農歷時間為節日時間。

Ⅳ 陰歷的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都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蒿,中秋節拜月神,吃月餅,重陽節登高插茱萸

Ⅵ 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ke..com/view/2567.html?wtp=tt
元宵節http://ke..com/view/1949.htm
中秋節http://ke..com/view/2568.htm
重陽節http://ke..com/view/2572.htm?re=1

Ⅶ 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的習俗和含義

春節:貼春聯,年夜飯,放鞭炮,拜年,走親戚,壓歲。
春節是過大年,是中國人在行動上和情感上都繞不過去的「紐」。平時再拮據,過年也要買件新衣割幾斤肉;平時再慵懶,過年也要把屋子打掃得干凈又整潔;平時再忙碌,過年也要放下手頭的活輕松輕松;風雪再大路途再遙遠,也阻止不了回家過年的步伐。
中秋節:吃月餅,望月。
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
重陽節:賞菊,登高,插茱萸。

閱讀全文

與端午節和重陽節的習俗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地同時交社保退休後 瀏覽:720
台灣女的多少歲退休金 瀏覽:791
正高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33
胃部活體檢測多久 瀏覽:332
濟南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246
廣州黃埔區老年大學成品舞蹈 瀏覽:425
青春期男生不孝順 瀏覽:214
找什麼理由讓父母買耳機 瀏覽:464
長壽繁華地段 瀏覽:252
父母屬狗和羊生什麼寶寶好 瀏覽:693
擔心養老的問題有哪些 瀏覽:944
男入職體檢多少錢一次 瀏覽:582
父母總是犯錯怎麼回事 瀏覽:361
冬季適宜的養生食物是什麼 瀏覽:383
常德市養老機構 瀏覽:434
長春市老年大學2018年招生 瀏覽:421
中免集團體檢過了多久入職 瀏覽:809
在北京領取退休工資的條件 瀏覽:172
機關重陽節活動推薦 瀏覽:996
敬老院防震減災總結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