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家長寫關於怎樣教育孩子敬老的稿子。還要上交呢!快快快!!!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傳統佳節即將來臨之際,「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振華運輸公司黨支部惦記著祥符鎮的孤寡老人,在祥符鎮老齡委的支持下,組織孤寡老人游覽錢江新城。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前年、去年的重陽節,振華運輸公司黨支部組織流動黨員、的哥、的姐志願者參加敬老人活動,愛心車隊接載孤寡老人游覽新運河、新西湖,小河直街、茅家埠、八卦田等杭城新景點,讓孤寡老人感受祥符鎮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和振華人的濃濃情意。
今年的重陽節怎麼游?振華運輸公司黨支部書記朱壽松表示敬老人活動一定要安排得更好。公司組織愛心計程車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於十月五日早上八點半在祥符鎮政府大門口會集,熱情周到地攜扶孤寡老人上車,九點整准時出發,載著老人們沿著莫干山路、環城西路、西湖隧道、解放路一路來到目的地——錢江新城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國際會議中心。這一組組宏偉的建築群拔地而起,氣勢恢宏的大型建築,給人以一種耳目一新、大都市時尚的震撼和沖擊,預示著錢江新城美好未來及飛速發展前景,讓老人們感受到杭州改革開放以來巨大變化,真正感受到從美麗的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的跨越發展,也讓老人們流連忘返、嘖嘖稱道、感慨萬分。
振華運輸公司黨支部還專門安排了敬老宴,大家與孤寡老人共進午餐,共祝老人們身體健康,歡度幸福的晚年,明年的重陽節再相聚。敬老活動的開展,引起了省、市新聞媒體的重點關注,浙江電視台公共新農村頻道、杭州電視台明珠頻道相繼做了新聞報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B. 有關重陽節感恩教育 200字左右
一、明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認知是對外部規則的構建,從認知層面上講,感恩意識前提是要讓學生了解「恩」,體會「恩」,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所獲得的一切並非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賜予,社會的氛圍,祖國的培養;小而言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大眾朋友的幫助和付出,點點滴滴都是毫無功利的給予。教育學生應從珍惜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美好的「善根」。教師可以通過品德與社會 、語文等教材,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蘊涵的思想,利用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通過情景再現、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喚醒記憶、換位思考等途徑,引導學生知恩,並捕捉日常生活中自已受到的恩惠,從而使他們懷感恩之心,行報恩之舉。 二、培養感恩教育的意識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兒童時期,您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將來他(她)就會長成什麼樣的「苗」。因此,趁孩子尚未成型之前要為他(她)的將來塑造一個良性的「自我」。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我們要從情感層面培養學生感恩意識。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我們可以通過開展感恩教育的故事會,觀看感恩教育的錄象影片,如:《背著父親上學》、《洪戰輝的故事》……還可以收集相關的公益廣告,寫感恩徵文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從個人而言,使其心胸恬淡,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從社會而言,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 三、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 道德行為是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並能進行道德評價的利他行為。從實踐層面上講,實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學生知恩於心,感恩於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師者要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報恩,不能越過社會道德和法律許可的范圍。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教育者要注意言傳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響學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樹的養料,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譬如,開展「感恩活動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具體可設計「為父母或長輩洗一次腳」、「為老師敬一杯茶」、「為弱勢群體讓座」、「扮靚自然」等活動,使學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學生的自然之舉。 四、體驗感恩教育的真實情感 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教師節.......這些節日都是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慶祝「三、八婦女節」時,我班開展了「感謝媽媽」的活動。在活動中孩子給媽媽的一句關心體貼的問候,一杯飽含真情的熱茶,一張感人至深的賀卡,無不演繹著人間親情的溫暖。學做父母,體驗父母的辛勞。通過親身體驗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中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之心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感與慾望!在重陽節到來時可引導學生到社區福利院為老人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讓學生們從心底里感受到為弱勢群體施恩的愉悅。 五、實現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學生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光說不做是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因而必須做到知行合一,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生活中去活動、去體驗、去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良好的行為模式,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實踐活動中獲取道德的發展。愛就像口袋,往裡裝就有滿足感,往外掏就有成就感。教育學生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
C. 幼兒園重陽節去敬老院倡議書怎麼寫
北京融八教育集團旗下的最佳夥伴幼兒園首創全球0—6歲教育生態園。本著「追求生命自然長成」的教育原則,首推家庭、社會、幼兒園三位一體的先進教育生態理念。從「生態環境」、「教育生態」和「社會生態」三個方面入手,構建最佳夥伴獨有的生態園。採用「園本生態課程」以科學的多元智能為主導,從關注生命開始追求生命自然成長教育。採用「層次化立體辦園模式」,滿足不同家長及社會的需求。
D. 某校在重陽節期間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對七年級(1)班40名學生是否知道父母生日情況進行調查。
分組 劃計 百分比
A只知道母親生日 正專正 25%
B只知道父屬親生日 正正正 37.5%
C知道父母雙方生日 正正 25%
D父母雙方的生日都不知道 正 12.5%
E. 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國傳統文化具有著博大精深、兼容並包的特點,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目前,國外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我們國內也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然而我國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靈,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發展對國家和發展和命運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曾在一評論文章中讀到這樣極富哲理又震撼人心的話語「現在到了一個談文化的時代,要以文化的執著,文化的擔當,文化的自覺,文化的尊重,傳承民族文化的精華。」
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金錢物質充溢著人們精神領域的今天,可以說這樣的呼喊無疑是向平靜的文壇投一巨石,在真正文化人的心中驚起的那份欣喜和感動是無法言表的。
近年來,人們都追求物質享受,唱歌、跳舞乃至寫作都要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本該在經濟發展物質文明進步的歷史時期文化應有更高的發展,文化應該更加繁榮的時期,我們古老的歷史民族文化卻被冷凍被遺棄被毀滅,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悲哀一段歷史一種文明的不幸。
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遭到了極大破壞,優秀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缺失。大量舊城改造、城區改造,甚至很多國家級別的古建築也被頻頻拆掉,取之以具有歐美風格的高樓大廈,現代化建築。
每個城市都是高樓林立、千篇一律,而國人卻以此為榮,君不見我國的瓊樓宮闕擁有著中國最為經典的傳統文化精神。城市已經步入歐美的後塵,可是節日呢?西方的情人節、萬聖節人人狂歡,而中國的重陽節、端午節卻無人問津,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離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越來越遠了。對中國優秀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泊,乃至消失殆盡。
(5)重陽節教育意義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簡寫為「CCNGC」,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影響: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外,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琉球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華文化在古代曾經對周邊國家造成深重影響。一般把中國和收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同城為漢文化圈或者中華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
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越南、朝鮮半島、琉球和新加坡等地,此外還包括世界各地保留著中華文化傳統的華人世界。通常日本學者也會把自己包括在「漢字文化圈」內,但也有部分日本人覺得自己是西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員。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群島形成的獨特文化。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曾深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朝鮮戰爭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朝鮮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的傳統文化略有不同和獨特之處。
越南由於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其文化特徵和中國文化非常接近,亦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屬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被日本佔領並長期進行殖民統治,但琉球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