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哪裡

重陽節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1-12-02 09:50:48

1. 重陽節的傳說和習俗和來歷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專有六陰九陽。九是屬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2. 重陽節的來歷/傳說

相傳在東漢的時候,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起初桓景的生活非常安逸,但是有一天村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瘟神,它散布了瘟疫,讓很多人都死去了。桓景的父母也沒有逃過,自己也差一點喪命,好了以後的桓景決定要將這個惡魔消滅,於是他就去拜師學藝。
他訪問了很多地方,最後打聽到有個古老的山上有個神仙,於是他就去拜他為師,經過桓景的一番努力最終練得神術,下山時他師傅說「今年的九月九日瘟神會再次出來害人,你快回去為民除害吧」,桓景走時,師傅送給了他一瓶菊花酒、一袋茱萸葉,讓他發給村民。
在那天桓景把村民安排到了一座山上,把東西分給大家,然後就帶著青龍劍與瘟神大戰,最後將瘟神殺死。從此,村民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之後村民為了紀念桓景,每年的九月九都會舉行登高,喝菊花酒,插種茱萸等活動。

3. 重陽節的來歷3和傳說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的傳說一:求壽說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閑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重陽節的傳說二:辟邪說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丶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重陽節的傳說三:全家九月九登高避災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庄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里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裡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灶房裡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著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庄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庄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陞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庄戶人就帶著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峰去遊玩。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沖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庄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這事傳開後,人們就每逢夏歷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4. 重陽節的傳說發生什麼事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被附會上一個神話傳說作為登高習俗「起源」。該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民間演化版本: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顯然,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只是一個附會的荒謬傳說而已。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大多數傳統節日被附會上「傳說」作為起源,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代建構替入的結果。

5. 重陽節的來歷和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費長房。

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磨破了無數雙鞋,翻過了無數座山,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費長房。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費長房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他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幾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告別仙長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

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沒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5)重陽節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哪裡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6. 重陽節的起源地是哪裡

發源於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版的《續齊諧權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上蔡古稱蔡地,西漢時屬汝南郡治所。上蔡的歷史名人,最著名的要數李斯,縣城西南的李斯樓村就是秦國宰相李斯的故里,村莊周圍還有李斯墓等遺跡。孔聖人在上蔡留下的東西也不少,他當年周遊列國,其間在蔡國呆了3年,「孔門七十二賢」中,有6位是上蔡籍人士。
蔡侯望河樓又名看花樓,位於看花樓村的蔡國故城西城垣之上,東距蔡候路300米,西距開龔路200米,為當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風景之處,故稱蔡侯望河樓,後九九重陽節起源於此,故又稱其為重陽登高處。
上蔡縣每年均有國際重陽節,重陽節是河南省申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7. 重陽節的來歷·傳說·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重陽節的傳說:關於重陽節由來的傳說是這樣的:在東漢時期的汝河有一隻瘟魔,瘟魔所到之處人們常會生病或喪命,有個叫恆景的青年,在一次瘟魔出現之後,奪走了恆景父母的性命,恆景也差點喪命,病癒後的恆景開始了他的訪師尋道之路,終於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強的仙長。
經過日夜修練,恆景終於學成了降妖劍術,在九月初八的這天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一把降妖寶劍,讓他在九月初九這天找到瘟魔為民除害,最後恆景終於斬殺了瘟魔,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便流傳了下來。
重陽節的習俗: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8. 重陽節文化發源地是哪裡呢

2003年月4日
首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3年10月4日是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古城上蔡迎來了國家重陽節特種郵票上蔡首發式及「最美不過夕陽紅」文化活動,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集體舞《歡樂的節日》在上蔡縣重陽廣場拉開了「最美不過夕陽紅」文化活動的序幕。
2004年10月22日
第二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4年10月22日10時,中國上蔡第二屆重陽文化節暨河南省文化廳送文化下鄉活動在上蔡縣重陽廣場隆重開幕。開幕式上,省直有關廳(局)領導和市、縣有關領導為上蔡縣評選出的尊老、敬老、養老、助老的先進典型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隨後又為90歲以上的老人代表發放了補助金。
2005年10月11日
第三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5年10月11日,中國·上蔡第三屆重陽節在上蔡縣重陽廣場開幕。活動內容主要包括文藝演出、文化研討、書畫展覽、詩歌朗誦、重陽登高等,為上蔡縣9名90歲以上老人代表、9名100歲以上的老壽星頒發了長壽金。9個好家庭代表、9名好兒女和9名好媳婦代表受到隆重表彰。
2006年10月29日
第四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6年10月29日,中國·上蔡第四屆重陽文化節暨河南省新聞出版局送文化下鄉文藝演出活動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包括文藝演出、老年藝術表演、召開蔡氏文化暨經濟發展聯誼會、邀請省市知名醫療專家為老人義診、開展尊老敬老主題教育等內容。
2007年10月19日
第五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7年10月19日,中國·上蔡第五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舉行。該縣對百歲壽星每年頒發1200元「長壽金」,對9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發放200元的生活補助費;對農村五保老人實行集中供養,先後投資3043萬元新建、改擴建敬老院26所,開通閉路電視,建起了衛生保健室、娛樂室、洗浴室等。
2008年10月7日
第六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8年10月7日,中國·上蔡第六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159名尊老敬老模範和尊老敬老先進集體、好家庭、好兒女、好媳婦受到表彰,16名90歲以上「老壽星」領到長壽金。舉行了「金秋重陽」詩歌朗誦會、「夕陽紅」老年文藝會演等重陽節系列活動。
2009年10月26日
第七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9年10月26日,中國·上蔡第七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蔡明園廣場舉行。開幕式上,省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第二屆省十大敬老楷模、省敬老之星、敬老功勛單位受到隆重表彰,老壽星們領到了長壽金。河南省廣播電台為歡度重陽節的老人獻上了一場文化盛宴。
2010年10月16日
第八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0年10月16日,中國·上蔡第八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開幕式上,與會領導為全市「十佳」尊老敬老模範和上蔡縣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尊老敬老標兵、尊老敬老好媳婦頒獎,並為上蔡縣的老壽星代表頒發了長壽金。開幕式結束後,河南人民廣播電台藝術團進行了慰問演出。
2011年9月30日 第九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1年9月30日,中國·上蔡第九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與會領導向上蔡縣頒發「全國敬老模範單位」「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獎牌,40名尊老敬老模範和尊老敬老先進集體、好家庭、好兒女、好媳婦受到表彰,13名90歲以上「老壽星」領到了長壽金。
2012年10月22日 第十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2年10月22日,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國·上蔡第十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拉開帷幕。組織了「金秋重陽」攝影大賽及展出,對全縣孝心模範、孝道家庭進行評選,為全縣長壽老人免費照相贈送「長壽照」,為全縣五保老人和計劃生育獎扶對象開展義診活動等。
2013年10月12日 第十一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3年10月12日,上蔡縣蔡明園廣場人潮如海、嘉賓如雲,中國·上蔡2013「九九重陽」群眾文化活動以及以「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主題的《我的長輩》微視屏作品大賽頒獎公益活動在此舉行,受表彰的尊老敬老模範、孝心模範、孝道家庭代表為來自祖國各地的獲獎者頒獎。
2014年9月29日 第十二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4年9月29日,中國·上蔡2014「九九重陽」群眾廣場文化活動暨《我的長輩》微視屏大賽獲獎作品展播活動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舉行。活動突出「傳播孝文化、醉美重陽情」主題,旨在將上蔡打造成全國重陽文化的節慶盛典地和孝文化傳承中心。
2015年10月20日 第十三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5年10月20日,「愛佑中華善孝同行」中國·上蔡第十三屆重陽文化節群眾文化活動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活動期間,上蔡縣舉辦了中老年人健身才藝大賽、「重陽孝老情」戲曲文藝演出、「重陽壽星」及全縣孝心模範孝道家庭評選表彰等8項活動。
2016年10月9日 第十四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6年10月9日,中國·上蔡第十四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舉行。此次重陽文化節以「重陽節·敬老情」為主題,以群眾類廣場文化演出為主體,共演出歌曲、舞蹈、脫口秀、器樂演奏、相聲、詩朗誦等節目16個。

9. 重陽節的發源地!

發源於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9)重陽節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哪裡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山社區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310
事業單位買養老保險 瀏覽:800
ve能長壽 瀏覽:234
深圳行政拘留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474
大慶哪家養老院最好 瀏覽:84
南陽養老保險最低交多少 瀏覽:650
上海松江大眾養老院 瀏覽:304
旅行社要老年人的體檢項目 瀏覽:972
陝西養老保險怎麼驗證個人信息 瀏覽:192
麗園路43弄老人住哪裡好 瀏覽:300
徐州社保不夠退休 瀏覽:910
南江民政局2016年養老院招標 瀏覽:161
安徽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115
敬老院短語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72
八十歲老人如何辦理殘疾證 瀏覽:265
重慶市江北區老年大學好久招生 瀏覽:841
廣州長壽路幾號線 瀏覽:409
老年大學都教老年做什麼 瀏覽:599
老人骨頭斷了手術能活多久 瀏覽:791
養老金一年沒取錢沒有了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