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社區孝敬教育

社區孝敬教育

發布時間:2021-12-01 09:12:24

⑴ 如何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學生教育環境孝,作為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起到了積極作用,可以說功不可沒。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一段時間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對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不夠重視,在學校教育領域中幾乎是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孝為何物的人比比皆是,社會上忤逆不孝的人和事也屢見不鮮。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急劇轉型,獨生子女比例的不斷增大,人囗老齡化的加劇,一對年輕夫妻至少要贍養兩對父母,後輩對長輩奉行孝道已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加之部分青少年的孝道觀念處於斷裂與沖突之中,他們的家庭觀念淡化,功利思想嚴重,責任感缺失。因此,在學校開展孝道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和需要。這既是社會賦予教育工作者的歷史重任和神聖權利,更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一個重要內容。
一、注重校園環境,營造孝道教育氛圍
花峴子學校始終將良好教育氛圍的營造作為一種重要教育資源和教育途徑,強調學生在共同參與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過程中得到熏陶和啟發,從而提供良好的孝道教育環境。
為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我們校園內的標語、圖片,到宣傳櫥窗里張貼的展版,都緊緊圍繞「孝道」這個主題,精心設計,合理規劃,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述說著孝道」的話題;班級里通過黑板報創辦、學習園地布置、手抄報編輯、普通話比賽等活動形式,讓「孝」的氣息滲透到每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心中。
二、採用多種形式,深入理解孝道真諦
孝,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就像兒子背著老子。從這里不難看出,只有上下兩代融為一體,才有「孝」,所以做子女的要時刻想著孝順老人,時刻要把「孝」字放在心上。基於此,我利用班會,給學生講解我國古代孝文化,提高學生對孝文化的重視程度。並布置課外作業:利用信息課查閱孝道及論孝道的文章,摘取有益信息為我所用。綜合每一位同學的資料,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一致同意把「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作為我們的孝道觀,並將極具普世價值的「敬親、奉養」作為我們行孝道的關鍵。因為孝的基本含義就是「善事父母」,奉養就是保證父母物質需要的供給。子女幼小時受到父母的撫育,而當父母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時,子女則有贍養、扶助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社會責任。對於贍養父母僅僅有養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贍養的過程中體現出「敬親」,即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人的愛戴、尊敬之情,常回家看看。
三、利用語文教學,自然滲透孝道教育
課堂,尤其是語文課堂,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主戰場,在這里,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傳統孝道教育的因素,自覺的、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孝道教育。新課程改革重視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教材中涉及或者純粹講孝道文化的課文也不少。如七年級課文《散步》,以散步這一不起眼的休息方式,作為凝聚親情的紐帶,表現一個家庭中各成員之間互敬互愛,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又如,《金色花》《荷葉母親》這些優美的短文,讓我們體會到家庭之愛,體會到了這種感情的美好和聖潔,讓我們明白了責任,懂得了感恩和無私的報答。這樣能讓學生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孝道的要求。
另外,在寫作教學中,我也從不忽視孝道文化。學了有關孝道的課文,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孝文化信息,我就出一些有關孝道的文題,讓學生去發現並積累家庭生活的素材,讓學生思考其中蘊含的深情,從而能更深切地感悟親情,培養對家庭的熱愛,對父母的熱愛並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同時,我讓學生走出課堂,搜集當今社會上那些行孝與忤逆的人與事,作為反面教材,讓學生在正反對照中明了善與惡、美與丑、好與壞,為寫作提供素材。
孝道不能光寫在紙上,關鍵要付諸行動。為此,還要多渠道,多形式去體驗,去實踐。
四、瞄準特殊節日,組織開展孝敬活動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原先並不是非常強調的傳統節日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中國人的傳統,使得我們在表達感情的時候還是比較內斂的,平時很少會把愛爸爸、愛媽媽的話掛在嘴邊。那麼,節日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比如,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重陽」節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教師」節可以讓學生開展感謝老師的活動。也可以利用教師、同伴、父輩的生日,指導學生親自為自己的教師、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書寫祝福和感恩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而作為班主任,當這些節日即將來臨時,我會通過班級日記的渠道,或者利用學校午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相關節日的宣傳和提醒。使學生們能充分利用節日,對父母表達感恩之心,感謝之情。
五、實施家校聯系,促進學生孝道教育
為了給學生傳遞孝敬信息,樹立良好榜樣,當我們聽到有的山區孩子老人得病時,一方面組織老師親自去看望,帶去師生的愛心捐款,還給因照料老人耽誤學業的學生補課輔導,讓他們體會到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溫暖,更高更深層感悟到孝順和孝敬的真正含義。有的孩子家人不幸去世,老師會抽空前去弔唁,深表哀悼之情。同時,對孩子進行精神安慰和經濟幫助。學校助學金許可范圍內特別照顧弱勢群體,讓他們懂得孝敬不是單方付出,而是全社會愛的互換與真情傳遞。
山區學校的許多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更多時候則更需要我們去引導感悟。所以作為他們的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愛心、榜樣、機會,更需要讓他們學會珍惜、欣賞。肯定孩子的示愛和感恩的表現,我們的孩子才會不僅有愛的意識,更會有那些感恩的行為。他們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師利用家訪或家長來校等機會和家長一起商討德育教育的良策。如製作「感恩卡」「為父母洗一次腳」「跟隨家長一天的勞動」「愛心小信箱」(家庭與孩子的真情傳遞)、「送給家長一個驚喜」「給父母過生日,親手製作小禮物」「和爸爸媽媽說聲『我愛您』」等一系列的活動展開,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恩中享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教育學生知恩,學會感恩,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身邊的人,乃至發展到愛自然、愛祖國等。
「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在學校孝道文化的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他們知道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永遠銘記父母之恩、老師之恩、社會之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並將這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⑵ 跪求一篇關於學生孝敬社區老人的作文!800字

誠實歷來被認為是做人的最基礎的品質,但我認為敬老和誠實一樣是人生美德的基礎,也是做人的最基礎的品質。但敬老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說到這里,我不禁回憶起隔壁阿姨的事。以前,阿姨在最困難的時候,曾經有一個他們同村的老人憑著他那一顆善良的心用兒女給她的一些幫助了郭阿姨,使郭阿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郭阿姨為了報答老人對她的恩情,她便把來人接到家裡,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老人常常對我們這些街坊鄰居講:「我那在北方工作的兒女,一年才回來一次,現在我能遇見這樣無微不至地關心的人,我比看見兒女還要高興呢!」說著,老人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去年,老人被檢測出了肝癌,不能下床,郭阿姨就更加寸步不離地守護在老人身邊,每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半夜起來給老人端尿壺;早晨還要給老人穿衣服;晚上還要給老人洗澡……有一次,我到阿姨家玩,看到阿姨正在喂老人,老人有點顫抖,飯粒都掉了下來,阿姨一點也不怕臟,用手把老人嘴邊的飯粒擦掉,而且滿臉笑容的神情對老人說:「老伯,別急,慢慢吃。」阿姨是多麼好啊!郭阿姨的丈夫王叔叔曾經提議把老人送回家,但被郭阿姨一口拒絕了,她說:「既然養了老人到現在,何必怕苦怕累呢?再說了,老人把我們看得比親人還親,我們怎麼能拋棄他呢?」一席話,把王叔叔說的啞口無言。
日復一日,時間飛逝。在今年,老人的病情惡化,終於離開了人世,當老人的兒女知道後,馬上趕回來,哭著對郭阿姨說:「這些年來,謝謝你照顧我爸爸……」沒等他們說完,阿姨就開口了:「老人曾經有恩於我們,我們現在就有義務去贍老人。」
沒錯,我們要堅持敬老愛老的原則,讓我們一起為老人做一件好事吧!

如果不好還有大家知道,烏鴉雖然外表醜陋,但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給老烏鴉,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養老、敬老方面曾涌現過無數美麗動人的故事,扇枕暖被的黃香,綵衣娛親的老萊子,捨身護父的潘綜,鍋巴奉母的陳遺……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在養老、敬老方面,早已遠遠超出了"反哺"的范疇,人們在使老年人"老有所養"的前提下,逐步向"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更高層次發展。

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受商品經濟大潮及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的價值觀受到巨大的沖擊,"敬老、養老"在許多人思想上已日見淡薄,他們放棄了做人的起碼道德,不僅不養老、敬老,甚至發展到虐待、殺害老人的地步,其行為之野蠻殘酷令人發指。、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個人依託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裡憂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為使孩子吃飽穿暖,寧願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多少父母為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廢寢忘食,忘我工作。孩子長大後,作為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贍養和孝敬父母乃順理成章之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既為人子,對父母行孝道應是最起碼的行為標准,焉能喪心病狂虐待老人呢?

在我國這樣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老年人養老基本上還是依賴自己的子女,這種居家養老的形式在客觀上還受許多方面制約,子女的經濟狀況,子女的家庭變故,子女的道德修養都制約著老人能否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因而我們仍有必要努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養老、敬老的光榮傳統,使每一個子女時存感恩之情,對老人要物質上保障,精神上慰籍,竭盡全力地為辛勞了一生,養育了我們的父母營造一個金色的晚年。

生活在文明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倘若有一件衣,應先給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飯,應先給父母吃;倘若有一間房,應先給父母住;因為我們堅信,人生天地間,孝為百行首。

羔羊能夠跪乳,烏鴉尚且反哺,何況人乎?!

⑶ 孝敬父母的教育要從哪些小事做起呢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那種「只愛自己的媽媽,不愛丈夫的媽媽」的現象,在年輕媽媽中相當普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這些媽媽,在婆婆面前,你不稱呼「媽媽」,在婆婆背後,你稱孩子的奶奶叫「老東西」,總有一天,你的兒媳也會稱你為「老東西」.到那時,你的兒子肯定會覺得理所當然!
我的女兒在外地上高中,就在高考前夕,孩子的姥爺病逝,有人說,孩子離家比較遠,又馬上面臨高考,就不讓她回來吧。我們毅然決定讓孩子回來參加她姥爺的發喪、火化、弔唁、追悼會、下葬等活動。我讓她自始至終陪伴著她的媽媽,她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媽媽哭得柔腸寸斷、死去活來的情景,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潸然淚下,泣不成聲,內心受到巨大的震撼。她感受到了人失去親人時是怎樣的痛斷肝腸。我認為,這種親情體驗比她高考多考十分八分要重要得多。
2、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
在現在的不少家庭中,愛只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傾斜,而不能實現愛的雙向交流,那麼這種愛就是畸形的愛。孩子只有把父母給他的愛轉化為他對父母的愛,這種愛的種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人間大愛正是這樣得以傳承的。當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關愛父母之後,才有可能在她長大以後去愛國愛民,去尊老愛幼,去愛天下蒼生。
於是,爸爸坐在車架上,李雷雙手緊握車把,用力蹬動腳踏,車輪滾滾向前。可孩子畢竟還小,騎了七八百米之後,就有些體力不支了,額頭上也滲出了汗珠。最後他喘著氣停了下來,好奇地問爸爸:「爸爸,你每天騎車帶我上學也這么費力嗎?」爸爸說:「我雖然力氣大些,不過每送你一次,我也挺累的,尤其是前邊那個上坡更費力氣。」
到了星期一,李先生照常騎著自行車送兒子上學。騎到上坡時,坐在後邊的李雷忽然跳了下來,用手推著車。爸爸非常欣慰。
3、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
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葯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從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4、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家長不要只給孩子過生日,不給自己過生日,這對孩子並不好。
5、從日常生活小事上對孩子提出要求。
如外出時和父母道別,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時先讓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和父母說話應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遜。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告訴孩子不能發脾氣,要體諒、理解父母的難處。孩子如果發脾氣或死磨硬纏,家長要始終堅持原則。家長千萬不要起初不答應孩子要求,孩子發脾氣了,家長讓步了;孩子死磨硬纏了,家長讓步了。這等於鼓勵了孩子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
6、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
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而不是只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7、耳鬢廝磨中建立親情。
在孩子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家長要要求孩子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親情培養,很多時候就是一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從這方面說,我不贊成孩子從上幼兒園或上小學起就到離家較遠的外地去上寄宿制學校,因為這不利於親情培養。親情,就是在一天到晚的耳鬢廝磨中建立起來的。
8、用親情故事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家長一定要定期抽出點時間和孩子談心聊天,要把自己的難處和家裡的難處有選擇地告訴孩子。通過談話,可以讓孩子體驗親情,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有這樣一個故事:女兒和媽媽吵架了,一氣之下,女兒轉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長一段路程,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卻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面攤的主人是一個很和藹的老婆婆,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裡,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
「沒關系,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下來了。
我很感激您。我們不認識,而您對我這么好,可我媽媽,竟然常跟我吵架,還罵我。」
女孩愣了。她匆匆吃完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走到家門附近時,一眼就看見疲憊不堪的媽媽正在路口張望……媽媽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笑容:「快回來吃飯吧,再不回來飯都涼了。」這時,女孩的眼淚又掉下來了。
這個故事就很能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⑷ 什麼是孝心教育

孝心教抄育是社會主義精襲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這賦予「孝」字更深刻的內涵,不僅要求我們對父母盡兒女之孝,還提倡我們尊老愛幼、扶弱濟貧,要求我們對祖國盡忠心,對社會有責任心以及懂得回報父母、老師、他人和社會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孝心是靠從小培養出來的,這不僅是家長的責任,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神聖的使命。


(4)社區孝敬教育擴展閱讀:

孝道的積極作用:

1、修身養性。

從個體來講,孝道是修身養性的基礎。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因此,儒家歷來以修身為基礎。

2、融合家庭。

從家庭來說,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范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不穩定。

3、報國敬業。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導報國敬業。在封建時代,君與國有時候是同一個意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⑸ 社區家庭教育活動有哪些

社區的家庭教育活動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和家人和諧相處,和鄰居和諧相處,以及對小區做出應有的貢獻。等等,這些都是社區家庭教育活動內容。

⑹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經典名言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經典名言可以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⑺ 感恩父母、孝道經典、感恩教育的孝道講座道德講堂傳統文化論壇必備德育最全面系統感人的視頻匯集大全有沒

網路上有很抄多這種視襲頻,直接搜索。
有一段是傳統文化論壇、道德講堂推薦德育必備的感恩父母的視頻,非常全面系統的總結父母恩的,根據難忘父母恩甲骨文畫冊改編的。
網路關鍵詞:感恩父母 道德講堂 推薦 德育孝道必備經典 視頻
http://.ku6.com/watch/9072871213885841892.html?page=videoMultiNeed

⑻ 關於感恩與孝敬的教育演講稿

感恩伴我成長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樹木在對大地母親的回報;白雲在蔚藍的天空飄盪,繪畫著一幅幅姿態各異的畫面,那是白雲對藍天媽媽的回報。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的推銷員在推銷產品的時候遠沒有其他的同伴業績好,到了晚上,也沒推銷出一份產品,此時的他已飢渴難耐,猶豫中他敲開了一家人的門,請求給點水喝。女主人微笑著端給他一杯熱牛奶。飢渴的他將牛奶一飲而盡,女主人善良而親切的笑容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海。許多年過去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昔日的推銷員成了某大醫院的權威。一日,醫院收治了一位重病患者,在看到患者的一剎那,這位醫生心頭一顫,原來患者就是多年前給了自己一杯牛奶的女主人。在經過悉心的治療後,患者病癒。當患者為巨額的醫療費一籌莫展的時候,護士小姐送來了賬單,她戰戰兢兢的打開賬單,只見上面寫著:醫療費=一杯牛奶,這是一個有關感恩的故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花草樹木感恩雨露陽光,給了它們無私的滋潤;地震的受難者,感恩祖國人民給了他們無限的關愛和支持。
感恩是敬重,是禮貌。科學家居里夫人在一個會議上偶遇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了自己感恩的心;偉人毛澤東也曾親自看望自己的老師,表達的也是感恩的心。感恩,其實無處不在,感謝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感恩老師,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感恩同學,他們給了我們珍貴的友誼,陪我們度過愉快的時光。
感恩要用心去體會,用行動去實現。我們這一代是幸運的一代,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做,就開始享受物質和精神上的成果了。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上課認真聽講,遵守校紀校規,是感恩;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珍惜友誼,更是感恩。常言說,「三有三為」:心中有祖國,為祖國做些事,不是為了報答偉大的祖國嗎?心中有班級,為班級做些事,不是為了回報溫暖的集體嗎?心中有同學,為同學做點事,不是為了回報同學嗎?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學會珍惜,學會感謝。因為珍惜才會擁有,生命才能多彩。讓我們揮動著感恩的畫筆,和著時代的節拍,描繪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藍圖

⑼ 舉辦「孝敬父母,體驗親情」主題教育活動有什麼意義

知父母之恩,行孝敬之道

⑽ 社區好人孝親敬老的徵文1500

孝順的孝字加上一個文化的文字,這個字就念教育的教,無孝不教。百善孝為先。
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過於孝敬父母。趕緊孝敬父母。行孝不能等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啊!
你跟你父母互動得好嗎?這兩個人是孕育了你生命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很多人到寺院里磕頭,可是你的爸爸媽媽就是你的活菩薩。你尊重他們嗎?你陪他們逛過街嗎?不管你多富有,不管你官多大,角色就是人格。
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不要以為扔兩個錢就叫孝順。一個人孝不孝敬,主要在態度上。要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你還能記得誰給你講得人生第一堂課?走向社會之後你對你的父母還好嗎?忘記了過去就等於背叛啊。你對他們都回報過嗎?你懂得為人嗎?你會為人嗎?如果這些你都淡漠了,那就從基礎開始吧。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以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孝敬並不一定是物質和金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時常牽掛著他們就行了,飯後,給父母端杯熱茶,陽光燦爛的日子,陪他們出去散散心和鄰居聊聊天。等你們結了婚生了孩子,帶回家常讓他們看看,讓他們高興高興就行。

閱讀全文

與社區孝敬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找什麼理由讓父母買耳機 瀏覽:464
長壽繁華地段 瀏覽:252
父母屬狗和羊生什麼寶寶好 瀏覽:693
擔心養老的問題有哪些 瀏覽:944
男入職體檢多少錢一次 瀏覽:582
父母總是犯錯怎麼回事 瀏覽:361
冬季適宜的養生食物是什麼 瀏覽:383
常德市養老機構 瀏覽:434
長春市老年大學2018年招生 瀏覽:421
中免集團體檢過了多久入職 瀏覽:809
在北京領取退休工資的條件 瀏覽:172
機關重陽節活動推薦 瀏覽:996
敬老院防震減災總結 瀏覽:974
懷寧養老金基數多少 瀏覽:212
女朋友上門父母給多少紅包合適 瀏覽:740
公招體檢復檢一般多久通知 瀏覽:48
萊蕪8萬養老保險條件 瀏覽:101
職業病退休後工資怎樣發 瀏覽:789
有哪些思念父母的詩句 瀏覽:338
轉養老保險的聯系函是什麼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