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德育教育的繪本圖書有哪些
《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爸爸》《我媽媽》《我喜歡書》《爺爺一定有辦法》《大衛,不可以》《湯姆上幼兒園》《青蛙佛洛格的故事》《月亮,晚安》等等
② 幼兒園禮儀公開課孝敬長輩
幼兒園,讓孩子在禮儀公開課上孝敬長輩,這種活動,還是挺有意義的,能夠讓孩子們更好的人情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才能夠更好的來面對家庭。以及為人處世。
③ 幼兒園托班繪本公德禮儀教案
目標: 1.使幼兒懂得什麼是生活垃圾,它會污染環境,不利人們的健康。 2.知道不亂扔垃圾,保持環境的傳染。 3.使幼兒感受清潔環境的美。 4.培養幼兒講衛生,愛清潔,愛護周圍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准備: 1.尋找幼兒園附近清潔和骯臟的不同環境。 2.裝垃圾用的塑料袋若干只。 3.幼兒用書畫面「不亂扔垃圾」 (一) (二) 過程: 1.創編表演游戲引導幼兒認識什麼是垃圾,垃圾是哪裡來的。 2.引導幼兒討論有哪些生活垃圾,「廚房裡的果皮、雞蛋殼、糖紙、紙 杯、破塑料袋等等都是垃圾」。「馬路上的行人,公園里的遊客,汽車里的乘 客等。如把垃圾亂扔就會把各個地方搞得又亂又臟」。「你們看到這樣臟的地 方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談自己的感受(不舒服、不喜歡、討厭……) 3.引導幼兒討論不亂扔垃圾的辦法 (1)「你在家裡把垃圾丟在哪裡?」(垃圾容器里、紙簍里、塑料袋裡……) (2)「如果你在馬路上有廢紙瓜皮果殼怎麼辦呢?」(找一找路邊的垃 圾桶,把垃圾丟在桶里) (3)「你和爸爸媽媽在公園里吃了麵包、香蕉、飲料等後的香蕉皮,飲 料杯、廢紙丟在哪裡呢?」(垃圾箱里) (4)「你在公共汽車上,火車里有垃圾怎麼辦呢?」(放在帶在身邊的塑 料袋裡,下車後丟在垃圾箱里或垃圾袋裡。不亂丟在車外,鐵路旁)「你看到 大人或小朋友亂丟垃圾怎麼辦?」(告訴他們不要亂扔垃圾,請他們把垃圾丟 在垃圾箱里)「你看到地上有糖紙,紙屑怎麼辦?」(拾起來,把它扔到垃圾 桶里) 4.組織幼兒實踐活動。 檢查幼兒園各個地方,如有垃圾拾起來放入手上的塑料袋裡,最後丟入 垃圾箱內。 5.帶幼兒洗手 6.教師評價。 「今天你們為幼兒園做了一件好事,我們的幼兒園更清潔了,謝謝大 家!請你們記住,記住不要亂扔垃圾!」 延伸: 1.教師注意隨時提醒幼兒,保持環境清潔,不亂扔垃圾。 2.讓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評析:本次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教師有意識地結合幼兒的生活來引發他們 的興趣,使幼兒的認識經驗和表達經驗得到整合。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對生活垃圾的理解,參與拾垃圾的實踐活動,使幼 兒了解了一些環保知識,增強了幼兒的環境意識。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都非 常愉悅,目標達成度等。
④ 幼兒園孝敬老人的有哪些
幼兒園尊敬長輩教案:孝敬父母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
2、我們應該如何孝敬父母,愛父母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及我們如何孝敬父母。
教學准備:
掛圖、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主題
1、彈唱歌曲《爸爸媽媽一樣好》
2、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的歌曲有誰?(爸爸媽媽)他們對小寶寶怎樣?(愛小寶寶)爸爸媽媽的小寶寶誰呢?(我)。
二、暢談父母對自己的愛。
1、師以自己為範例講解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對了,任何一個人在爸爸媽媽的眼裡都是寶貝。老師也一樣,記得老師在生小寶寶時,老師的媽媽守在老師的身邊兩天兩夜沒合眼,當我和我的小寶寶平安無事了,老師的媽媽卻生病了。每當想到這里老師就特別的感動,也特別愛自己的媽媽。那下面請小朋友們說說爸爸媽媽讓你感動的事情。
2 、幼兒訴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如:我病時爸爸媽媽怎樣……爸爸媽媽每天為我怎樣…… )幼兒暢所欲言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愛、
3、師:是的,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那麼我們小朋友長大了,我們應該如何報答,孝敬我們的父母呢?
三、觀看課件《恣蚊飽血》的孝敬故事
師: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恣蚊飽血》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閔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1、播放課件《恣蚊飽血》
2、幼兒說說觀後感。(主要說說閔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如:父親回來主動打招呼,幫父親洗碗,關心父親,為了讓父親睡好覺脫衣引蚊子等)。
四、討論暢談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1、幼兒互相討論
2、回報討論結果。 在幼兒回答時,教師加以引導,主要歸納以下幾點:關心父母,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好好學習,不做壞事、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3、總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通過這節課小朋友知道了父母對我們付出辛勞與愛,也知道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孝敬我們的父母老師感到很高興。老師希望小朋友說到做到,從現在起做個孝敬的人有心人也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課後延伸
師:下面老師布置兩個作業給小朋友;
1、回家對爸爸媽媽說句「我愛你」
2、幫爸爸媽媽洗一次腳。
六、區域活動
語言區:投放有關孝敬的故事書或故事磁帶。
音樂區:投放有關孝敬的歌曲。
娃娃家:讓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
⑤ 幼兒園優秀繪本推薦
可以買一些培養能力的繪本,比如《 影響孩子一生的自我意識養成繪本》,也可以買一些科普類的繪本,比如《寶寶的神奇動物小網路》《兒童趣味科普百問百答》。
⑥ 幼兒園包含講禮貌和幫助人的繪本。一本就夠了。謝謝大家,最好是有故事性的
繪本是早期閱讀的首選,幼兒經典繪本應該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書」。因為,優秀的繪本能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和體驗。從小班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來看,良好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引導他們主動投入有效閱讀的有利途徑,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能為他們今後良好閱讀能力乃至學習習慣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繪本 運用繪本 閱讀興趣 閱讀環境 閱讀習慣
《指南》明確指出:「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用幼兒發自內心的學習積極性來鼓勵他們開展閱讀活動,通過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將會讓幼兒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終身受益。繪本作為早期閱讀的一種讀物,被國際教育界公認為:「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因為,優秀的繪本能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和體驗,讓孩子從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從小班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來看,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能為他們今後良好閱讀能力乃至學習習慣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實踐,我體會到只有正確使用繪本有助於培養小班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和習慣。
一、深刻理解繪本的含義和特點
繪本,俗稱圖畫書(picture book),是由圖畫文本和文字文本一起構成的一種圖文並重的書籍形式,有時圖甚至比文字占更大的比重,還有一些相當著名的繪本甚至只有圖,而完全沒有文字(比如《鼠小弟系列》)。繪本的圖畫是講述故事的,不只具有鮮明的視覺形象、同時有象徵的、典型的形態;還有飛揚的想像;繪本的文字則簡潔明快,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還能擴展的理解力和想像力等。這種獨特的表達系統使得繪本成為幼兒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具體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文圖的完美結合。
繪本是一種圖文並茂的書籍形式。從文學形態上講,它是文字和美術的相互配合、相互豐富和相互激發。圖、文不是簡單的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而是有機結合的。雖然每本書的文圖構成不同,有的繪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優秀的繪本,其文字都考慮了情節、場景、人物的變化,而圖畫也具有一種動態感和流暢性,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和諧、完整。文字主要訴諸於聽覺,而圖畫是一種視覺藝術,繪本通過這兩種不同的媒介來表示故事內容,並且將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2.內容充滿趣味。
繪本之所以成為流行讀物,不只幼兒喜歡讀,成人也喜歡讀,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繪本特有的趣味性。繪本畫面直觀生動、幽默風趣,文字優美流暢,常用逆向思維來紡織童話故事或生活故事。幼兒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樂趣。
3.主題富含哲理。
繪本的圖畫直觀形象,文字簡潔明快,但主題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繪本並不是隨便逗小朋友開心的畫冊,優秀的繪本可以用簡單的畫面、文字表達深刻的內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過有趣的繪畫、簡練的文字傳達給讀者。比如美國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書中將「愛」這個籠統的概念用形象生動的畫面、簡短的對話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通過每個幼兒都熟悉的兔子形象來表現這一主題,通過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間充溢趣味的對話,加之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將「愛」這一人類永恆的主題詮釋得完美無瑕。
二、正確認識繪本的作用,科學運用繪本
繪本是用色彩鮮艷、形象誇張的圖畫與少量簡易的文字交織的形式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幼兒讀本。繪本近年來由於其按照不同階段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和需要發展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用好繪本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有利於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幼兒的情感和閱讀經驗,為幼兒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對於繪本的使用、購買都存在著較多的不科學性,如有的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選擇繪本時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差異重視不夠,有的教師不夠關注幼兒對繪本內容的興趣和認知需要,有的教師在使用繪本時創造性「加工」意識不強,還有的教師將繪本閱讀活動看成是「看圖說話」,忽略了繪本的真正內涵。
《指南》指出:應「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如: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幼兒出於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閱讀中感興趣的事物,極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因此很多時候他們對讀物的理解是粗淺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邏輯的。況且他們尚缺乏必要的閱讀經驗,因而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幼兒得到的必要指導,他們才能與繪本展開有效互動,從而充分汲取蘊藏在繪本中豐富「營養」。顯然,開展多種形式的早期閱讀活動是科學利用繪本的必然途徑。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閱讀活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以《指南》為指導,遵循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以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為原則選擇合適的繪本,以幼兒樂於閱讀的方式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繪本的教育價值。近年來,我們園以經典繪本為背景,整合幼兒園音樂、美術、數學、科學等各領域教學,確立了以幼兒繪本為特色的繪本教學。」如幼兒園里舉辦了「三八親子讀書會」,邀請各班孩子的媽媽來參加,小班、中班、大班分別選擇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媽媽原來是這樣的》等有關情感教育的繪本,讓媽媽與孩子一起做相框、做幸福娃娃紙袋,中二班彤彤的媽媽說:「參加了親子讀書會,和孩子相依一起聽課、一起做手工,感覺與孩子的心貼得更近了。」
小班幼兒面對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們樂於去探索,這時候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果開發出來,又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那學習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各種方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他們。例如,給孩子講故事需要老師用豐富誇張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來引起他們傾聽的興趣,開學後班裡有些幼兒的情緒還沒有穩定下來,哭鬧不止,為了緩解他們的焦慮、不適應,我選擇了一些適合小班年齡孩子愛聽的繪本故事,並運用手指偶、布袋偶、動物毛絨玩具,邊講邊演示繪本故事裡的不同角色的語氣、表情、心情,盡可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兒果然被深深地吸引,漸漸停止了哭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講故事的時候又在儀上出示圖片給孩子們欣賞,同時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圖片上的細節,例如圖片上角色的表情、動作,圖片的背景、時間、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用一個個問題和幼兒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節發展,吸引幼兒認真傾聽,體會閱讀的樂趣。 四、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繪本閱讀
創設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氛圍是極其重要的。在我班的閱讀區合理地擺放桌子和椅子,在四周還有繪畫製作的圖示,提醒大家閱讀區應該遵守的常規,營造出安靜的閱讀氛圍。在數學區中投放圖書,提供數學圖冊,精美的書籍,每周保證一定時間輪流供幼兒自由選擇閱讀,每月進行讀物更換。教室中設小書箱,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等,與家長分享具有價值意義的繪本故事和圖畫書。每月進行一次「小書蟲」才藝交流活動,幼兒將閱讀內容通過情景表演、講故事、小品、續編創編故事等形式表現,給幼兒創設寬松、愉快、和諧的閱讀環境,讓他們能無拘無束,大膽自主地學會選擇,培養自主意識,享受個性自由的快樂。這樣也提醒每一個來閱讀區的孩子,活動時要養成好習慣,更加專心於閱讀活動。
在創設教室環境的過程中,豐富班級閱讀區的圖書也是主要的方面。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方法,例如一起裝飾閱讀區的牆飾,製作閱讀習慣的圖示卡,打扮圖書架,建立圖書修補區,看見破損圖書幫老師一起修補等活動,讓幼兒從小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讓他們自動自發地願意豐富閱讀區的圖書,這樣的過程也是從另一個角度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我們班每月都會讓孩子們帶一些書和小朋友們分享,並讓他們知道書更多了,這樣大家就能看到各種各樣好看的書了,他們和同伴交換看書,懂得了分享的快樂。
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進行早期閱讀的有效保證。在幼兒的閱讀活動中,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讓他們掌握一些正確的閱讀技巧,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途徑,強化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閱讀姿勢、安靜閱讀、專注閱讀、取放有序、正確翻書、愛護圖書等。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確實,良好的習慣不僅能讓孩子懂得閱讀,懂得關注書中的細節描寫、人物情感、故事內容,更能使閱讀伴隨他的終生,在閱讀中獲得最大、最多、最好的發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當他們對書產生了興趣之後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班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愛護圖書;會整理圖書,看完後會把書放回原處;認真看書,學習按從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一頁一頁地從封面開始看。在看書過程中,幼兒親自感受到圖書是一頁一頁組成,故事是由一幅畫一幅畫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內容。初步學會傾聽,能認真聽別人講故事、讀書。
小班幼兒以成人的言行為參照,而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平時,我時刻注意要求自己也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有時候,當我們發現有些幼兒把書卷了起來,就馬上說:「你這樣,小書要疼的。」在擬人化的語氣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發揮,他們就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孩子開心地翻看著一本新書,把書拿反了卻不自知,我發現之後指導他認識書的封面,知道了看書時封面要朝上,這個孩子以後還會做小老師指導別的孩子別拿反書。在觀察中他們也發現並了解了每本書的封面上都有幾個大字,那是書的名字。為了引導孩子將不同的書整齊擺放,我們給每一種書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幾組,用點卡做了小標記,貼在圖書角相應的位置。孩子們知道了每種書都有自己的家,看完書的時候要讓書放回去,在之後的一段時間里,他們在放書的時候就特別留意小標記,自然就將書放得整齊了。在閱讀區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看書時的狀態,當發現有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要及時指出,並提醒他們正確的做法。有時也可以激發幼兒互相監督,讓一起看書的朋友相互督促,共同進步。
早期閱讀是孩子終身學習的基礎。作為教師,我們如何引導、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是今後我們要始終關注、研究的主題。面對今天各種繪本充斥的市場,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理智的頭腦,善於從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去選擇最為合適的繪本,使早期閱讀活動真正能引發幼兒不竭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