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時代文明實踐重陽節活動內容有哪些
1、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印發《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根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內容和任務,志願服務總隊應配置『8+N』志願服務隊伍。
『8』即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8類常備隊伍,『N』即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志願服務隊伍。」
還提出「鄉鎮(街道)、村(社區)根據條件組建志願服務隊伍,注重發揮本地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員、新鄉賢、創業返鄉人員、群眾性活動帶頭人的作用。」
2、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印發《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著眼滿足廣大群眾普遍、共性的現實需求,圍繞教育、文化、科技、醫療、法律、健身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設計普惠性志願服務項目。
著眼滿足群眾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特別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以及特困群體,定製內容各異、需要專門配送的特惠性志願服務項目。」
Ⅱ 五老人員包括哪些人
中國關工委組織和依靠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簡稱五老)開展工作,大力弘揚「忠誠敬業、關愛後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充分發揮老同志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
Ⅲ 什麼是「五老」志願者
五老」志願者指的是離退休老幹部、老戰士、老教授、老專家、老模範。喜歡就採納吧!謝謝
Ⅳ 關工委五老人員是指哪些人
五老人員指的是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為我黨做過貢獻,如今尚健在的老同志。
他們分別是:
1、老地下黨員;
2、老游擊隊員;
3、老交通員;
4、老接頭戶;
5、老蘇區鄉幹部。
主流含義應該是下面五個:
1、老幹部;
2、老戰士;
3、老專家;
4、老教師;
5、老勞模。
(4)重陽節關愛五老人員擴展閱讀:
《民政部財政部關於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的通知》
一、提高殘疾軍人(含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的殘疾撫恤金、烈屬(含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的定期撫恤金、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的生活補助標准,調整後的標准見附件。
其中,烈屬(含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的定期撫恤金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實行統一標准。
二、各地要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提高在鄉老復員軍人的生活補助標准,切實保障其生活水平。中央財政在現行補助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三、各地要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450元、不高於十級殘疾軍人撫恤金標準的原則,調整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標准,每人每月提高標准不低於40元。中央財政對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遼寧等9個省(直轄市),補助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180元;
對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個省,補助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270元;
對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補助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360元;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補助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450元。
八、對建國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老黨員和未享受離退休待遇的城鎮老黨員調整生活補貼標准,每人每月提高40元,補助標准調整為:1937年7月6日前入黨,達到每人每月62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黨的,達到每人每月560元;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黨的,達到每人每月480元。已享受優撫對象撫恤補助的老黨員,不執行上述補貼標准,仍按每人每月50元標准發給生活補貼。已對老黨員實行定額補貼的地方,補貼標准低於上述標準的,按照補差原則發給補貼;
補貼標准高於上述標準的,仍按原補貼標准發給補貼。中央財政對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7省(直轄市),按上述補助標準的25%安排補助資金;對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上述補助標準的50%安排補助資金。
Ⅳ 關工委五老的具體指哪五老
關工委五老具體指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根據《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關於關工委五老的規定如下:
1、第十三條 加強「五老」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積極發揮老同志的政治、經驗、威望、時空、親情等獨特優勢,建設一支具有中國特色、素質較高、人數眾多、覆蓋面廣的青少年教育工作隊伍。
2、第十九條 組織聯系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五老」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堅持自願參加、就地就近,發揚傳統、改革創新,量力而行、主動作為。要關心「五老」的學習、工作和身體健康,引導好、發揮好、保護好「五老」的積極性。
(5)重陽節關愛五老人員擴展閱讀
關工委五老的精神力量
據了解,關工委在長期從事青少年社會教育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可貴的「五老」精神。在2010年中國關工委成立20周年紀念表彰大會上將「五老」精神概括提煉為:忠誠敬業、關愛後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
「五老」精神的提出,彰顯了關工委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風貌和關愛後代的責任擔當,體現了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要求。正確認識把握和認真踐行「五老」精神,對於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加強自身建設,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Ⅵ 關工委五老是什麼
五老」指的是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
「五老」是關工委的根基,因此,必須把加強「五老」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關工委建設的關鍵環節來抓,健全基層關工委工作長效機制他們充分發揮政治、威望、經驗、時空、親情等五大優勢,扎實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適時充實調整「五老」隊伍,是必要的組織原則,即搞好組織網路建設。如果沒有足夠的,十分有力的老同志參與,關工委工作要拓展,則無從談起。這支隊伍之所以要經常、適時地充實、調整,一因老同志的健康與精力會發生變化,二因在職人員工作常有升遷與調轉而發生變動。
如果建好一套嚴密的組織網路機制,則任憑「風吹浪打,潮起潮落」,都能保持「水常流,水位不變」,「水質常清」。這是長效機制的基礎。
從當前全國情況出發,有必要進一步大力充實和壯大「五老」隊伍。要調動老同志的積極性,就必須十分關愛他們,把真誠的信任、敬重、體貼、關懷、勉勵、貫穿到整個工作中去。要多為老同志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要表彰獎勵,宣揚先進,從而發動更多的老同志參加關工委工作。
要使關工委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必須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把關工委辦成學習型、服務型、調研型和創新型組織。
(6)重陽節關愛五老人員擴展閱讀:
「五老」精神是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在關工委工作上的最好結合。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這是以勤勞、勇敢著稱的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
「五老」精神生動而具體地顯現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旗幟鮮明地把忠誠敬業和無私奉獻的優良民族傳統列為重要內容。
正因為廣大「五老」憑著一種自強不息、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做出令人稱道的業績。中央領導同志強調老同志要當好「三大員」的定位,就是針對「五老」具有獨特的政治、威望、經驗、時空、親情等五大優勢而提出的。
Ⅶ 關工委五老是什麼
關工委五老是指: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
關工委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於1990年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成立。
中國關工委是一個以組織老同志關心教育下一代為宗旨的群眾性組織。中國關工委主任由黨中央任命,全國各省、市、縣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均設立了關工委組織,全國各級各類工作組織105萬個,人員1367萬人。
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在2010年中國關工委成立20周年活動上,將「五老」精神概括為忠誠奉獻、關愛後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
「五老」是關工委的根基,因此,必須加強「五老」隊伍建設,把「五老」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關工委建設的關鍵環節,健全基層關工委工作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政治、威望、經驗、時間和親情五大優勢。扎實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五老」精神意義:
忠誠敬業。忠誠,即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貫穿於人們的道德感情和道德行為之中,其原意是真心誠意、盡心竭力,也就是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天下至德,莫大於忠。忠誠敬業是廣大「五老」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關愛後代。關愛後代是「五老」精神的本質特徵。關愛的核心是愛人,全省89萬「五老」對青少年的關愛是社會主義大愛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傳統「愛人精神」的時代升華。
教育者最重要的不僅是傳遞文化,更需要喚醒心靈,更需要能夠以朋友的身份走進青少年的情感世界。老同志不僅有豐富的閱歷、廣博的知識,而且對孩子們滿懷深情和愛心,舐犢情深。
務實創新。當今時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又處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到處充滿競爭,各個領域都面臨機遇和挑戰,不僅有經濟的而且有文化的挑戰,教育下一代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更要務實創新。
無私奉獻。廣大「五老」退而不休,為了下一代不顧年高、不計報酬、不圖回報的無私行動,是發自內心的自覺,不是依靠強制,更不是依靠物質刺激。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敬業奉獻,這種奉獻始終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和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
Ⅷ 五老人員 八個關心是什麼
「八字經」的內涵與操作辦法
一、請,即由黨政領導出面,代表某一級組織去邀請或聘請「五老」從事關工委工作。這既體現黨政組織對關工委工作的重視、支持,也是對老同志的尊重與信任。因此,各級關工委重要崗位的人選,都由黨政領導幹部出面去請,有時還「三顧茅廬」,多次進行談話和耐心細致地做動員工作。最近十年來,蒼溪縣的200多名不同級別幹部和「五老」人員,先後被請進各級關工委。
二、薦,即由縣、鄉兩級關工委根據工作需要,在充分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牽線搭橋,把活動能力強,有愛心,願意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出貢獻的同志,推薦到鄉鎮、村及學校關工委的常務工作班子中。先後有300多位具有政治、經驗、威望和時空優勢的「五老」,充實到關工委系統後,使基層關工委組織的工作越來越健康有序地發展。
三、選,是指由群眾選舉一部分「五老」進入關工委組織。在一些邊遠山區和基層村社一時缺少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人員的情況下,關工委組織採取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遴選合適人選,及時把農村的一些老黨員、退休回鄉的教師等「五老」,選人基層關工委,或成為「五老」志願者,有效地解決基層關愛工作人手不夠的問題。
四、邀,由已經從事關愛工作的「五老」以情感為紐帶,發動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五老」們與曾經的同學、同鄉、同事、戰友和知心朋友,往往有共同語言、深厚情誼和密切的聯系,容易做到心心相印。蒼溪縣經由「五老」出面做工作或相邀進入關愛下一代工作行列的先後有600多人,有效地壯大和強化了這支隊伍。
五、聚,指老年科協、老年體協、老齡委、老促會、老乾局、退休教師協會、老年聯誼會等涉老部門,通過開展老同志集體活動或聯合行動的機會,及時向老同志傳達中央、省、市、縣領導有關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講話和批示精神,組織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達到廣泛宣傳發動和吸引他們共同參與關愛行動的目的。如縣退休教師協會,近些年來在全縣發動2000多名退休老教師,加入到「五老」志願者隊伍。他們個個發揚無私奉獻精神,精心育人,成為全縣「五老」大家庭中的骨幹力量。
六、慰,是指關工委組織用真情關心、真心愛護去慰藉「五老」。這些年來蒼溪縣關工委、教育局關工委等組織,堅持每年給老同志寫一封慰問信,重陽節、教師節和春節舉行一次慰問活動,每年給老同志進行一次健康普查,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進行救助,對滿80周歲的老人饋送「德壽齊輝」賀匾,對病故的協助做好後事料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用真情溫暖「五老」的心,用感情的紐帶緊緊把大家聯系在一起。廣大老年志願者則「投桃報李」,開拓進取,主動作為,把做好關愛工作為己任,以實際行動為關工委組織增光添彩。
七、培,是指做好基本技能培訓,提高老同志的工作興趣與工作水平。為了把老同志更好地凝聚到一起,並讓他們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價值,幾年來,縣關工委有針對性地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班,重點解決了各級關工委成員及「五老」骨幹在關愛工作方面的政策水平不高,開展關愛工作時技巧性不強等問題。目前,全縣有3000多名「五老」分期分批參加了培訓,明顯地使他們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增長了才幹,開闊了視野,掌握了更多的工作方法,為提高關愛工作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
八、獎。這是黨政領導及關工委組織用來充分肯定「五老」功績的形式,來發動和激勵「五老」的一種好方法。連續幾年來,蒼溪縣委、縣政府堅持開展表彰和獎勵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樹立先進典型,帶動面上的工作。全縣受表彰的先進集體有260多個,先進個人達300多人。這既充分肯定了「五老」在關愛工作中的成績,同時又極大地調動了「五老」主動作為的積極性、創造性,從根本上加強和促進了「五老」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蒼溪縣已建成擁有2萬多名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盡責的「五老」志願者隊伍。他們遍布全縣城鄉、村社和學校,肩負著關愛下一代的重任。在長期的關愛工作中,「五老」志願者圍統中心,服務大局,全方位開展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課堂、進農家的「五進」活動。緊貼廣大青少年的實際,採取「政教、社教、法教、科教、家教」「五教」並舉的形式,以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抓手,結合各個時期的工作實際,在廣大青少年中堅持不懈地開展明理、動情、導行、鑄魂等教育活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服務。近十年來,蒼溪縣廣大「五老」到各基層開展調研960多次,為青少年作輔導報告420多場次,近30萬(人次)青少年受到教育。為基層解決熱點難點問題200多起,有效促進了基層關工委工作健康發展。通過廣大「五老」的辛勤努力,共籌集120多萬元作為基金,用以「五助」(即助學、助困、助殘、助失學兒童、助留守兒童),為1200多名特困學生送去溫暖,其中的多數還圓了大學夢。各級關工委憑借多年來建立的100多所「留守學生」之家,以各種關愛形式,向65000多名留守兒童提供幫助。廣大「五老」還經常深入監獄、看守所,堅持對300多名失足青少年進行面對面的幫教、挽救,使他們認真接受改造,盡早回歸社會。
Ⅸ 五老進校園是哪五老
五老進校園包括:離退休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
2018年10月12日,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在涿州市老幹部局、關心下代工作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我園開展了「五老進校園,關注青少年」活動,他們當中有離退休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
來參加活動的老領導有:原雄縣縣長、涿州市政府調研員甘士華、糧食局幹部徐志祥、原涿州市人大副主任李佩蘭、原涿州市人大副主任龔寶忠、原涿州市人大副主任、公安局長商琨,以及涿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部局局長卓雅峰、涿州市婦聯主席楊寶英、老幹部局主任科員田玉純、涿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魏少武、涿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史美松。
工作任務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強化教育引導和實踐養成。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黨史國史、黨情國情、國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繼承和發揚光榮革命傳統,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