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媳怎麼孝敬公婆《禮記》當中有種說法,現在很多女人都做不到嗎
唐宋若華在《女論語·事夫章》當中有“前生緣分,今世婚姻”一說,將婚姻說的非常浪漫,俗語有雲“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雖然有點誇張,但完全可以看出,億萬人當中,唯有你和她(他)能走到一起,共渡今生,沒有點緣分,沒有點修行,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
婦順
《禮記》當中,將這所有的事稱之為“婦順”,認為只有做到這些,才算是好媳婦,然而,就《禮記》的這種說法,也就是所謂的“婦順”,現在會有很多女人都做不到,為嘛?
一來工作繁忙,二來呢,今天有很多人都缺失了對父母的敬重,說實話,孝,不光要放在思想上,也要落實到行動中。
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悲。到了一定年記。才會明白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希望到那時候,留給自己的不是後悔,而是踏實和欣慰。
B. 法律上兒媳婦兒有孝敬公婆的義務嗎
兒媳婦孝敬公婆不是法定義務,是傳統美德與社會的公序良俗的彰顯。兒媳與公婆的親緣關系是建立在婚姻關系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婚姻關系的基礎則不存在親緣關系,因此法律上沒有對這種關系賦予法定的義務。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配偶只是「應當協助」,並非贍養人。此條中的「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是指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婚姻法》第28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根據上述規定,贍養人的范圍只包括老年人的婚生子女、孫子女及外孫子女,而不包括兒媳、女婿。
(2)外國兒媳婦會孝敬中國公婆嗎擴展閱讀:
案例:
老人狀告兒子、兒媳的贍養糾紛案,法院依法判決兒子承擔贍養義務,即由被告陽某乙每年給付原告陽某甲、齊某贍養費每人1325元,承擔齊某的醫療費5567元;兒媳與公婆並非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具有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判決兒媳何某不承擔贍養義務。
公婆起訴兒子兒媳,法院:只有兒子有贍養義務,兒媳真沒有……
1月20日,湖南道縣人民法院通報了這樣一起案:
原告陽某甲、齊某共生育了五個子女,子女均已成年,成家另過。因家庭矛盾,長子陽某乙和長媳何某於2008年外出打工一直未歸,對二老沒有盡到自己的贍養義務。
2013年,原告齊某在家中摔傷,二兒子為其花費醫療費27835.4元,長子陽某乙未予照顧,也未支付醫療費。現兩原告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也無其他經濟來源,遂向法院起訴,要求兩被告每年承擔贍養費。
法院審理認為,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現兩原告均已年老體弱,失去勞動能力,其請求被告陽乙給付贍養費的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
被告何某與兩原告並非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具有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其作為兒媳對兩原告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兩原告要求被告何某給付贍養費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C. 兒媳婦兒應該孝敬公婆嗎,即使他們對我不好,也應該孝敬嗎
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你媽辛苦養你這么大,不是讓你去受氣的
D. 不孝敬公婆而對自己的兒媳挺好是什麼人
不會孝敬自己的公公婆婆但是對自己的兒媳婦也是比較好的其實很多時候這一些人都並沒有什麼別人家的事情你根本就不會懂的
E. 媳婦應該孝順公婆嗎
媳婦應該孝順公婆,因為媳婦只有結了婚和公婆就是一家人。屬於晚輩。晚輩孝順長輩是天經地義。
F. 媳婦必須得孝順公婆嗎
那當然了,公婆是你老公的爸媽,你既然已經嫁給了你的老公,那麼他的爸媽也就是你的爸媽,你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爸媽一樣孝敬自己的公公婆婆。
G. 中國古代的兒媳究竟是怎麼孝敬她們的公婆的
古代的兒媳婦伺候公婆是很復雜的,幾乎是從早上一直伺候到晚上,包括問安、洗漱、做食等多個方面,幾乎就跟一個“高級丫鬟”差不多。除了伺候項目多之外,古代兒媳婦伺候公婆的規矩也是非常多的,例如當著公婆面不能夠隨意發出聲音,儀表不能夠不潔凈,該行的禮數一點也不能少。
總而言之,古代的兒媳婦伺候公婆幾乎就是全天候的,而且需要伺候的項目也是非常繁多的。最重要的是,古代兒媳婦在家中的地位也是很低的,吃飯睡覺都必須是在伺候好公婆以後才可以,實在是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