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連爬山三年

重陽節連爬山三年

發布時間:2021-11-22 10:04:01

重陽節真的要連續3年去爬山嗎

有的地方有傳統需要連續登3年,具體原因說法不可考,有的地方是說連登高三年會行大運,行好運的。主要是表達誠意。如果不是很講究的話,不必過於計較。

登高其實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古代先民生存環境極其艱苦,大多依靠採集和狩獵謀生。大山中生長的各種植物、隱棲的飛禽走獸以及潺潺溪流,使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溫乾旱,山間密林可避高溫炙烤;洪水襲來,攀上高山可躲滅頂之災。

(1)重陽節連爬山三年擴展閱讀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㈡ 重陽節為什麼登山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㈢ 重陽節要登山一登就要連續三年的說法這是為什麼

有的地方有傳統需要連續登3年,具體原因說法不可考,有的地方是說連登內高三年會行大運,容行好運的。主要是表達誠意。如果不是很講究的不必過於計較。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3)重陽節連爬山三年擴展閱讀:

重陽節登山注意事項:

要在劃定的開放區和登山線路進行,嚴禁在未開放區域登山。

不能帶火種進山,不能在山上吸煙和燒烤食物,不能燒香燭、紙錢和燃放鞭炮,注意防火安全。

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注意登山安全,不要擁擠踩踏,盡量不前往人流密集區域,並保管好個人隨身財物。

㈣ 為什麼重陽節爬山要爬三年

沒有這種說法!

㈤ 有沒有說法重陽節要登高三年燒香三年

沒有說法重陽節要登高三年燒香三年。

重陽節習俗:

1、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

3、賞秋,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4、重陽節,也是「敬老節」。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就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重陽節由此有著為老人祝壽吉祥、祝禱長壽安康的節日寓意。

(5)重陽節連爬山三年擴展閱讀:

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活動。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九月九,也即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在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的說法。

㈥ 重陽節爬山是否有連續三年這種說法

懶懶俱樂部逛到此處
群號:124711018
懶懶俱樂部。。。。貓一樣慵懶的享受陽光,感覺得到一種慢慢升華的溫暖
生活就要像一杯茶水,淡而有味。
80後的孩子,一起聚在一起吧,聊聊我們的生活,或者陽光,或者悲傷。。。
我們都在一起。。。。

㈦ 端午節爬山是否需要連爬三年

沒有這種規定,端午節是主要還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登高是重陽節,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古代重陽節是寓意長久,也是對山神的尊重。

㈧ 重陽節登高是不是都要登3年啊

重陽登高成為風俗,有這么一個故事:南北朝時,南朝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一書中引用了一個故事。汝南人桓景跟隨一個叫費長房的高人游學多年。有一天費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災。讓你的家人縫制布囊,裡面裝上茱萸,然後把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登山喝菊花酒,此災可消。」桓景依費長房所言,舉家登山。傍晚,桓景一家歸來,發現家中飼養的雞犬牛羊全都死了。費長房知道後說:「這些家畜已經代人受災了。」 「齊家登山」避邪免災的故事發生後,人們遂紛紛效仿,發展到現在,重陽節成了一個以消災和企盼健康長壽為主旨的傳統節日。 從重陽登高的起源可以知道,沒有連續三年都一定要登的說法。

㈨ 重陽節要什麼時候登山才好

簡單點說,重陽登高有祈福健康的意思。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連爬山三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時檢查癌什麼意思 瀏覽:177
武漢社保醫保繳滿多少年能退休 瀏覽:249
2018年退休工人還長工資嗎 瀏覽:382
苟仙李長壽 瀏覽:893
新鄉養老險認證逾期怎麼辦理 瀏覽:275
鞏義長壽山作文 瀏覽:242
重陽節寧波景區優惠 瀏覽:565
2016上海市養老金調整 瀏覽:647
長壽二十四孝背夫出嫁 瀏覽:378
孔子子貢孝順分辨 瀏覽:225
重陽節活動現場載歌載舞 瀏覽:50
老人家吃苦 瀏覽:598
老人機如何用手機傳視頻 瀏覽:781
哪裡是個養生的好地方 瀏覽:354
失能老人如何喂葯 瀏覽:213
河北企業職工退休金 瀏覽:951
沙孟海長壽 瀏覽:929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轉農村養老保險嗎 瀏覽:601
長壽金逸國際影城 瀏覽:632
夢見老人復活什麼意思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