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描寫重陽節的詩句大全
古往今來,詠誦重陽節的詩句不下百首,下面從中任意摘選幾首,大家聊寄大家情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唐]李白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
造化辟川岳,瞭然楚漢分。
長風鼓橫波,合沓蹙龍文。
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旌旆何繽紛。
白羽落酒樽,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
劍舞轉頹陽,當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
齷齪東籬下,淵明不足群。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黃樓作
[宋]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
黃樓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沉醉東風·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採桑子·九日
九日
[明] 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採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
Ⅱ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詞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詞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____孟浩然《過故人庄》
4、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5、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6、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____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7、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____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8、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0、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____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1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____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4、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龍山飲》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____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6、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7、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8、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____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9、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____鄭谷《菊》
20、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____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21、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____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Ⅲ 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Ⅳ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是什麼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過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九日得新字
唐代: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重 陽
唐代: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7】重陽日寄韋舍人
唐代:趙嘏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8】重陽日至峽道
唐代:張籍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
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9】重陽阻雨
唐代:魚玄機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
落帽台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10】重陽日有作
唐代: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
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1】重 陽
唐代:周賀
雲木疏黃秋滿川,茱萸風里一樽前。
幾回為客逢佳節,曾見何人再少年。
霜報征衣冷針指,雁驚幽隱泣雲泉。
古來醉樂皆難得,留取窮通委上天。
【12】菊
唐代: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13】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4】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代: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15】九日寄行簡
唐代:白居易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16】九日登巴台
唐代: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7】九日藍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18】九日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19】嘆庭前甘菊花
唐代:杜甫
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
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熳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Ⅳ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
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之景。「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里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里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
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賞析: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
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涌,情感難抑。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賞析: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10、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像,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像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這一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朴實無華,但是寓巧於朴,余意深長,耐人咀嚼,頓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了一個飛躍。
11、 《賀新郎·九日》
宋·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盪、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賞析:少年時自負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礫(從後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這滿腹經綸生花妙筆,隨著年華,漸漸凋謝,年輕時的憤懣不滿,都落成了滿懷的蕭瑟。只好空望著北去的大雁,無盡的黃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賞析: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台,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宋·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賞析:漢文帝築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這天登臨時曙色正要散開。三晉的雲山都向著北方,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過來。當年守關的令尹誰認識?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來。不如就近尋找彭澤宰,一起暢飲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賞析: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此詩一、二兩句寫詩人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無限的欣喜;三、四兩句是採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參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載歌載舞。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賞析:這首小令,既寫「重陽」的美好,更寫了遊子的愁腸。此時正值秋高氣爽,同時萬物也開始蕭疏。大雁南歸,更易引發遊子思鄉。秋野豐美多姿,而秋景卻最令遊子淚下神傷,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 前三句:「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說,面對著青山勉強整理頭上的烏紗,歸雁橫越秋空,睏倦的遊子思念故家。這是詩人登高時所見之景,「秋」「歸雁」之意象傳出達出睏倦遊子對家的思念。
Ⅵ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專。愁因薄暮起,屬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Ⅶ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有那些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 鄭谷《菊》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少年自負凌雲筆。 —— 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對青山強整烏紗。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 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Ⅷ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Ⅸ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Ⅹ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
寫重陽節的古詩,最著名的當是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另外,從《全唐詩》中選錄一些,供參考:
卷004:012〖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唐德宗李適):爽節在重九,物華新雨餘。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鏘鏘間絲竹,濟濟羅簪裾。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
卷004:013〖重陽日即事〗(唐德宗李適):令節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寡德荷天貺,順時休百工。豈懷歌鍾樂,思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資始終。未知康衢詠,所仰惟年豐。
卷004:014〖豐年多慶,九日示懷〗(唐德宗李適):爽氣肅時令,早衣聞朔鴻。重陽有佳節,具物欣年豐。皎潔暮潭色,芬敷新菊叢。芳尊滿衢室,繁吹凝煙空。惠合信吾道,保和惟爾同。推誠至玄化,天下期為公。
卷058:011〖閏九月九日幸總持寺登浮圖應制〗(李嶠):閏節開重九,真游下大千。花寒仍薦菊,座晚更披蓮。剎鳳回雕輦,帆虹間彩旃。還將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卷062:023〖重九日宴江陰〗(杜審言):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卷089:021〖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張說):1、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2、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3、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4、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5、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卷447:068〖九日寄微之〗(白居易):眼闇頭風事事妨,繞籬新菊為誰黃。閑游日久心慵倦,痛飲年深肺損傷。吳郡兩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見重陽。怕飛杯酒多分數,厭聽笙歌舊曲章。蟋蟀聲寒初過雨,茱萸色淺未經霜。去秋共數登高會,又被今年減一場。
卷191:017〖重九登滁城樓憶前歲九日歸灃上赴崔都水及諸弟宴集凄然懷舊〗(韋應物):今日重九宴,去歲在京師。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園期。嘉節始雲邁,周辰已及茲。秋山滿清景,當賞屬乖離。凋散民里闊,摧翳眾木衰。樓中一長嘯,惻愴起涼颸。
卷459:047〖閏九月九日獨飲〗(白居易):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卷447:077〖河亭晴望〗[九月八日](白居易):風轉雲頭斂,煙銷水面開。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郡靜官初罷,鄉遙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誰勸菊花杯。
卷513:005〖和邢郎中病中重陽強游樂游原〗(裴夷直)嘉晨令節共陶陶,風景牽情並不勞。曉日整冠蘭室靜,秋原騎馬菊花高。晴光一一呈金剎,詩思浸浸逼水曹。何必銷憂憑外物,只將清韻敵春醪。
卷550:013〖重陽〗(趙嘏):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卷664:012〖重九日廣陵道中〗(羅隱):秋山抱病何處登,前時韋曲今廣陵。廣陵大醉不解悶,韋曲舊游堪拊膺。佳節縱饒隨分過,流年無奈得人憎。卻驅羸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卷329:012〖酬九日〗(權德輿):重九共游娛,秋光景氣殊。他日頭似雪,還對插茱萸。
卷329:013〖和九日從楊氏姊游〗(權德輿):秋光風露天,令節慶初筵。易象家人吉,閨門女士賢。招邀菊酒會,屬和柳花篇。今日同心賞,全勝落帽年。
卷325:019〖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權德輿):窮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積水曾南渡,浮雲失舊鄉。海邊尋別墅,愁里見重陽。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獨謠看墜葉,遠目遍秋光。更羨登攀處,煙花滿練塘。
卷633:050〖客中重九〗(司空圖):楚老相逢淚滿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鄉不似人間路,應共東流更不歸。
卷633:025〖重陽阻雨〗(司空圖):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卷634:013〖重陽四首〗(司空圖):1、檐前減燕菊添芳,燕盡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節更悲涼。2、雨寒莫待菊花催,須怕晴空暖並開。開卻一枝開卻盡,且隨幽蝶更徘徊。3、青娥懶唱無衣換,黃菊新開乞酒難。長有長亭惆悵事,隔河更得對憑欄。4、白發怕寒梳更懶,黃花晴日照初開。籬頭應是蝶相報,已被鄰家攜酒來。
卷885:008〖浙上重陽〗(司空圖):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離恨初逢節,貧居只喜晴。好文時可見,學稼老無成。莫嘆關山阻,何當不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