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跳壩壩舞的成語是
前些天,國內外中文網站上都能看到大媽跳舞被人潑糞、北京有一男子不堪廣場舞困擾放獵槍放藏獒的消息。而一些不顧他人的學習和休息跳廣場舞的大媽,反責問對方為什麼不裝隔音玻璃。大媽的廣場舞成了擾民的公害,大媽們的子女能否花點力氣,息事寧人地給勸回去?對這種提議,我的一個朋友微博上表示:「子女勸不回去。讓一代不讀書的人回家干什麼?她們在電視上也只能看家長里短相親調解類節目,根本不會獨處。回家老兩口大眼瞪小眼兩天,就又得出來了。」中國社會日趨老齡化,人老了之後該干什麼?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大媽跳舞,除了身體鍛煉之外,也在滿足其他一些需要,比如歸屬感。和大部分而今跳來跳去的上班族不同,老一代人多屬「單位人」,發自本能地覺得自己需要歸屬於一個群體,被人關注,被人需要,被人關心。由於生活在兩個「國家」,忍不住又要做一番對比,權當一個參考。需要說明的是,中美兩國都有老年問題,我的一些說法,也不過是出自敘述便利的粗線條概括。在美國,照說老人和子女不住一起,地廣人稀,應該更寂寞,可是為什麼沒有這些問題呢?美國是「兒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獄」一說,多流傳於華人中間,因為很多老人過來交通不便,語言不通,才有這些問題。本土的老人好像自得其樂的居多,甚至說自己是「心裡的年輕人」。還有的一些社區和公寓(俗稱老年公寓),專供老人居住,說是入住者必須65歲以上。我發現,美國老人退休時間比較晚,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寂寞的問題。很多美國老人一直上班,直到真的干不動為止。美國沒有「單位」這個概念,從一個地方退休後,繼續去另外一個地方上班,包括去沃爾瑪做些雜事,可能這些退休後的工作工資不高,但總讓其有事可做。國內退休時間過早,有的50歲才出頭就退了。倘活到80歲,後面還有30年賦閑在家。要是有機會的話,應該去找點別的事情去做。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人活著,能奉獻於他人是一種美好的感覺,讓人感覺充實。如果沒有工作機會,做做義工也好。現在好多老人成天想著怎麼健身保養。一個人老圍繞著自己活著的話,會把自己越包越小,越來越郁悶。讓社區生活豐富多彩,應該是老齡社會的必由之路。美國社區生活很發達。很多中老年人去教會,星期三查經,星期天做禮拜,說不定還有別的小組學習的機會,這就滿足了一種社區歸屬的深層需要。除了宗教機構外,各式各樣的其他社區項目也非常多,比如我曾經去考察過的俱樂部就有不少,如「婦女俱樂部」、「詩歌俱樂部」等等。如果中國也舉這種社區中心(哪怕是營利性質,讓大家交會費),或者把現有的社區中心真正用活起來,也能解決中老年人離開了單位和家庭之後找不到「第三處所」的問題。寫了這些,或許也有老年朋友質問:你有朝一日不老啊?我想,人老了生病體弱自然不好,我也不盼望,但我喜歡寫寫譯譯,沒人打攪我求之不得,估計老來不必擔心無聊。老年階段其實應發展一些愛好,畢竟晚年要有很多時間獨處。這時候把過去的理想給撿起來就很好,比如愛爾蘭裔作家麥考特,就是退休後發現自己有時間了,開始創作,在晚年寫出了多本很有影響的書,如《安琪拉的灰燼》《教書匠》等。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才華,但也有不少可操作性很強的事可做。比如我有一老同事,花了很多時間整理家族錄像。她把家族的相片整理起來,然後配音,形成各種各樣的故事。她在家族聚會上播放這些片子,很受大家族歡迎。然後又刻錄成DVD,分發給各個家庭。為了這些片子,她甚至跑很遠的地方拍攝祖先墓碑的照片,成天為此忙得不亦樂乎。我還認識一個老先生,老年後開始學做木匠,給子孫和親戚打了很多傢具。而後他又開始購買機器,學習如何製作鋼筆,我們上次去,還送了我們好幾支。該送的都送完之後,他又開始學著在家種菜。總之是通過學習對抗衰老。還有一些老年人老來去學東西陶冶情操。我就看到了一些老年人老來開始學聲樂學鋼琴這些。按照常規思維,大家覺得孩子學習才有用,所以讓孩子在認知負荷最重的時候逼她們學琴學畫,學得她們怨聲載道。說起初衷,大部分家長也不是為了孩子成名成家,而不過是讓其陶冶情操。到了中老年階段,自己沒有情操了,幹嘛不去陶冶?中老年可學東西真是很多,當然不要胡亂去學醫。良好的家庭關系,應該能解決老年的寂寞無聊問題。那些跳廣場舞的退休大媽,可能已經空巢,感覺不再被子女需要,十分失落,需要找個法證明自己的存在。中國式的婚姻大家可能也知道,互不理睬吵吵鬧鬧的不在少數,家裡精神上找不到多少安慰,去廣場跳舞還算好的,有的成為直升飛機父母,盤旋於子女頭上,干涉他們的生活,逼迫子女談婚論嫁,急著抱孫子,或是把手直接伸到小家庭來操縱,打一場代理戰爭,這都是沒有多少事情可做的表現。如果老伴相互取悅,相互欣賞,誰還願意成天往外頭跑?老往外跑,去跳舞,沒准解決不了家庭問題還會產生問題?我過去在
② 重陽節都有什麼活動
賞菊抄花,爬山,祭拜祖襲先。
③ 重陽節,開展一次老同志文藝晚會,你該怎麼組織
重陽節開展一次老同志的文藝晚會,你一定要把文藝才能的老人,報名來,把節目報上來,找主持人練串詞等等。
④ 喜迎重陽節百姓大舞台內容怎麼寫
百姓大舞台的內容應該怎麼寫?應該就寫跟這個節日有關的,然後寫他們哪個節目比較幸運?
⑤ 重陽節,有什麼活動
重陽節的活動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有六大節日包括:賞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飲菊酒,吃重陽糕。
⑥ 九九重陽節建國後什麼時候確定的是「老人節」,這天有何風俗和習慣
應該是老年節。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二條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風俗和習慣: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6)老年壩壩舞慶重陽節擴展閱讀
各地習俗
1、廣東
廣州過重陽節,民眾登白雲山,賞秋、健身。吳川地過重陽節,享宴高會,擺敬老宴。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陽江市過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紙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2、港澳
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重陽登高祭祖的傳統風俗延綿至今。在港澳地區,古老的重陽節,今已演變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
3、廣西
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清明是春祭,重陽作為秋祭,重陽拜山是嶺南風俗之一,慎終追遠、顧本思源的傳統數千年來沿襲至今。
4、江蘇
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作「駱駝蹄」的麵食。無錫市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⑦ 有關九九重陽節的舞蹈有哪些
九九重陽節的時候,我看到的就是老年人跳的那種廣場舞,他們只是圖個熱鬧罷了。
⑧ 重陽節要舉行的活動是什麼
不太確定重陽節要舉行的活動是什麼,應該是為老年人慶祝的吧。
60歲以上免來票。
新津源花舞人間,是個四星級景區,佔地3000餘畝,是成都人喜愛的賞花休閑之處。園區內山水相連,綠樹茂盛,景觀精緻,花開四季。鬱金香節、杜鵑花節、魯冰花節、向日葵節、百合花節、野菊花節、花粉節、蘭花紅葉節等多個主題花節,接連不斷,一年365天,色彩繽紛,精彩連連。
曾經2次入園賞花拍花,很喜歡那裡的環境,只是80元的門票還是有點小貴。重陽節,花舞人間對60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票優惠,並且要一直免票到年底。對於這樣的福利,當然不能放過。雖說此時夏花已謝菊花含苞秋葉未黃,景色欠缺點瑰麗璀璨,但清新的環境也令人心曠神怡。況且,重陽節徒步登高,爬山拍花,重在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