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順竹生存的條件是怎樣的
原種產於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至華南、西南等地區。
常綠叢生竹。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怕水淹。生長適溫15~25℃,冬季能耐-5℃低溫。地栽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或酸性壤土。栽植前施入基肥,可用腐熟廄肥,春季栽植時挖穴,底層放肥沃園土與基肥拌勻,然後將竹叢栽進覆土壓實,使土壤與竹鞭密接,並澆透水定根。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每年施肥2~3次。孝順竹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季,新竹的木質化稍差,冬季注意防寒和防乾旱。防治葉枯病和銹病為害。
春季分株繁殖,選一、二年母竹,連蔸帶土每3~5株成叢栽植。春末初夏用一年生剪取2~3節扦插,當年可生根。
孝順竹
⑵ 孝順竹的繁殖培育
以母竹移栽最為簡便,應於3月間進行,以竿基芽眼肥大,須根發達者為佳,母竹留枝2、3盤。至於移兜栽植,則不留竿部,只栽竹兜也會成活。也可用分根或埋條繁殖,剪取每節帶葉枝條埋土繁育。
⑶ 慈孝竹怎麼養,慈孝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荷花竹怎麼養,荷花竹的養殖方法之澆水
5—9月生長旺期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寧濕勿干,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高溫期還應經常用水噴灑葉片和地面,增加空氣濕度,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
荷花竹怎麼養,荷花竹的養殖方法之施肥
荷花竹在生長期間每月施1—2次液體肥,可促使葉色濃綠、蒼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荷花竹適應力極強,無論在全光照、半光照和蔭蔽處均能生長良好。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喜沙質土壤,忌積水,耐旱。
荷花竹養殖的注意事項
在生長季節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並常向葉面噴水或灑水,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遇大雨應排清田間積水,以防倒伏。冬季要注意防寒、防霜凍,溫度在10℃以下葉片會泛黃萎落。此時,土壤應乾乾濕濕為宜,但不宜乾旱,也不宜過濕,要減少澆水和停止施肥。
以上就是荷花竹怎麼養,荷花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的詳細介紹,希望對喜愛和養殖荷花竹的朋友們提供幫助。其實荷花竹,適合水養、盆栽、水培。觀賞價值極高,是少數能長期擺放在室內的綠化和裝飾品之一哦。
⑷ 慈孝竹的介紹
慈孝竹,又名孝順竹。為禾本科灌木型叢生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竹稈密集生長,稈高2~7米,徑1~3厘米。幼稈微被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稍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原產中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多生在山谷間,小河旁。長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長。山東青島有栽培,是叢生竹中分布最北緣的竹種。
⑸ 孝順竹的介紹
孝順竹,禾木科刺竹屬。灌木型叢生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竹稈密集生長,稈高2~7米,徑1~3厘米。幼稈微被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梢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原產中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多生在山谷間,小河旁。長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長。山東青島有栽培,是叢生竹中分布最北緣的竹種。
⑹ 毛竹和慈孝竹有何區別,要具體詳細。
毛竹: 竿高達20餘米,粗者可達20餘米,幼竿密被細柔毛及厚白粉,籜環有毛,老竿無毛,節下逐漸變黑色,頂梢下垂;基部節間甚短而向上則逐節較長,中部節間長達40厘米或更長,壁厚約1厘米(但有變異);竿環不明顯,低於籜環或在細竿中隆起。籜鞘背面黃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點及密生棕色刺毛;籜耳微小,繸毛發達;籜舌寬短,強隆起乃至為尖拱形,邊緣具粗長纖毛;籜片較短,長三角形至披針形,有波狀彎曲,綠色,初時直立,以後外翻,。末級小枝具1-3葉;葉耳不明顯,鞘口繸毛存在而為脫落性;葉舌隆起;葉片較小較薄,披針形,長4-11厘米,寬0.5-1.2厘米,下表面在沿中脈基部具柔毛,次脈3-6對,再次脈9條。花枝穗狀,長5-7厘米,基部托以4-6片逐漸稍較大的微小鱗片狀苞片,有時花枝下方尚有1-3片近於正常發達的葉,當此時則花枝呈頂生狀;佛焰苞通常在10片以上,常偏於一側,呈整齊的復瓦狀排列,下部數片不孕而早落,致使花枝下部露出而類似花枝之柄,上部的邊緣生纖毛及微毛,無葉耳,具易落的鞘口繸毛,縮小葉小,披針形至錐狀,每片孕性佛焰苞內具1-3枚假小穗。小穗僅有1朵小花;小穗軸延伸於最上方小花的內稃之背部,呈針狀,節間具短柔毛;穎1片,長15-28毫米,頂端常具錐狀縮小葉有如佛焰苞,下部、上部以及邊緣常生毛茸;外稃長22-24毫米,上部及邊緣被毛;內稃稍短於其外稃,中部以上生有毛茸;鱗被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4厘米,花葯長約12毫米;柱頭3,羽毛狀。穎果長橢圓形,長4.5-6毫米,直徑1.5-1.8毫米,頂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筍期4月,花期5-8月。
慈竹: 形態特徵
竿高5-10米,梢端細長作弧形向外彎曲或幼時下垂如釣絲狀,全竿共30節左右,竿壁薄;節間圓筒形,長15-30 (60)厘米,徑粗3-6厘米,表面貼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其長約2毫米,以後毛脫落則在節間留下小凹痕和小疣點;竿環平坦;籜環顯著;節內長約1厘米;竿基部數節有時在籜環的上下方均有貼生的銀白色絨毛環,環寬5-8毫米,在竿上部各節之籜環則無此絨毛環,或僅於竿芽周圍稍具絨毛。
籜鞘革質,背部密生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惟在其基部一側之下方即被另一側所包裹覆蓋的三角形地帶常無刺毛),腹面具光澤,但因幼時上下竿籜彼此緊裹之故,也會使腹面之上半部粘染上方籜鞘背部的刺毛(此系被刺入而折斷者),鞘口寬廣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籜耳無;籜舌呈流蘇狀,連同繸毛高約1厘米許,緊接繸毛的基部處還疏被棕色小刺毛;籜片兩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脈,先端漸尖,基部向內收窄略呈圓形,僅為籜鞘鞘口或籜舌寬度之半,邊緣粗糙,內卷如舟狀。
慈竹
圖冊 6張
竿每節約有20條以上的分枝,呈半輪生狀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顯著,其下部節間長可10厘米,徑粗5毫米。
末級小枝具數葉乃至多葉;葉鞘長4-8厘米,無毛,具縱肋,無鞘口繸毛;葉舌截形,棕黑色,高1-1.5毫米,上緣嚙蝕狀細裂;葉片窄披針形,大都長10-30厘米,寬1-3厘米,質薄,先端漸細尖,基部圓形或楔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被細柔毛,次脈5-10對,小橫脈不存在,葉緣通常粗糙;葉柄長2-3毫米。花枝束生,常甚柔。彎曲下垂,長20-60厘米或更長,節間長1.5-5.5厘米;假小穗長達1.5厘米;小穗軸無毛,粗扁,上部節間長約2毫米;穎0-1,長約6-7毫米;外稃寬卵形,長8-10毫米,具多脈,頂端具小尖頭,邊緣生纖毛;內稃長7-9毫米,背部2脊上生纖毛,脊間無毛;鱗被3,有時4,形狀有變化,一般呈長圓兼披針形,前方的2片長2-3毫米,有時其先端可叉裂,後方1片長3-4毫米,均於邊緣生纖毛;雄蕊6,有時可具不發育者而數少,花絲長4-7毫米,花葯長4-6毫米,頂端生小刺毛或其毛不明顯;子房長1毫米,花柱長4毫米或更短,具微毛,向上呈各式的分裂而成為2-4枚柱頭,後者長為3-5毫米(彼此間長短不齊),羽毛狀。
果實紡錘形,長7.5毫米,上端生微柔毛,腹溝較寬淺,果皮質薄,黃棕色,易與種子分離而為囊果狀。筍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續數月之久。
⑺ 請問唐竹和孝順竹如何區分
唐竹 種 名: 唐竹
學 名: 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
別 名: 四季竹,苦竹,疏節竹
科: 禾本科
屬: 唐竹屬
產地分布
分布我國福建、廣東、廣西及浙江等區,越南北部也有,日本、美國有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唐竹屬,竹稈高7m,徑3~4cm.,節間圓筒形,長可達80cm,無毛,新稈綠色,節下有白圈。解籜後在籜環上留有棕色毛圈。籜鞘初長方形,略帶淡紅棕色,外被棕褐色刺毛,邊緣具纖毛。籜耳卵狀至橢圓狀,籜舌高4mm,弓狀突起。籜片綠色,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邊緣有稀鋸齒,易落。筍期5月,苦味,可食用。有清熱去毒的功效.
園林用途
此竹生長密集、挺拔,姿態瀟灑,常作庭園觀賞。
本屬特徵:地下莖為單軸型或復軸型。稈直立,節間於分枝一側具溝槽,稈之中部的分枝於每節3枚,有時上部的分枝較多,廣開展。稈籜早落或有時遲落,革質或厚紙質,常無籜耳及鞘口繸毛。葉片條狀披針形,側脈4—5對,小橫脈明顯。總狀花序簡短,常單獨地側生於頂部具葉小枝的節上,通常小穗2—3(—6),花序軸無明顯的節,小穗柄基部常托以膜質小形的苞片;小穗含多花;穎1—3,稀可較
本屬生境:生於山坡、林下或山谷中。常成片生長。海拔40—1500米。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本科概述: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約有660屬,9000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約有230屬,1500種,分布於全國各地,其中15屬為我國特有屬。
孝順竹 拉丁名:
Bambusa multiplex (Lour.)Raeuschel
別 名:
鳳凰竹、蓬萊竹、慈孝竹
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不甚耐寒。上海能露地栽培,但冬天葉枯黃。喜深厚肥沃、排水
良好的土壤。
形 態:
叢生竹,稈高3-8m,徑1-3cm。稈直立密生,稍端向外彎曲,形似花籃或噴泉,叢態優美。幼稈微被
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梢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
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
繁殖培育
主要移植母竹(分兜栽植)為主,亦可埋兜、埋稈、埋節繁殖。
變種:
鳳尾竹:比原種矮小,高約1-2m,徑不超過1cm。枝葉稠密、纖細而不彎,每小枝有葉10餘枚,羽狀排列。
用 途:
可栽在道路兩旁或圍牆邊緣作綠籬或叢植庭園觀賞。竹稈叢生,四季青翠,姿態秀美,宜於宅院、草坪
角隅、建築物前或河岸種植。若配置於假山旁側,則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分 布:
原產於我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 ,我園除有普通孝順竹外,還有經馴化比較耐寒
可以在江北以及湖南地區保持四季常青的「湖南孝順竹」。
科 屬:
禾本科、簕竹屬
隨便抄抄,希望對你有用
⑻ 這個是什麼竹子,竹筍可以吃嗎
孝順竹(學名: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 ex Schult.),又名鳳尾竹、鳳凰竹等。禾木科刺竹屬。灌木型叢生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竹稈密集生長,稈高2~7米,徑1~3厘米。幼稈微被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梢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每小枝著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原產中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多生在山谷間,小河旁。長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長。山東青島有栽培,是叢生竹中分布最北緣的竹種。
竹筍可以吃,好吃
⑼ 孝順竹的主要價值
可栽在道路兩旁或圍牆邊緣作綠籬或叢植庭園觀賞。竹稈叢生,四季青翠,姿態秀美,宜於宅院、草坪角隅、建築物前或河岸種植。若配置於假山旁側,則竹石相映,更富情趣。可食用。 又名鳳凰竹、蓬萊竹、慈孝竹。桿高2-7米,徑1-3厘米,綠色,老時變黃色,喜溫暖濕潤氣候,排水良好濕潤土壤,是叢生竹類中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 竹種之一,可以引種北移。本種桿青綠色,枝葉密集下垂,形狀優雅、姿態秀麗,為傳統觀賞葉竹種。多栽培於庭院供觀賞,在庭院中可孤植、群植,作劃分空間的高籬;也可在大門內外入口角道兩側列植、對植;或散植於寬闊的 庭院綠地;還可以種植於宅旁作基礎綠地中作緣籬用。也常見在湖邊、河岸栽植。若配置於假山旁側,則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鳳凰竹生長在園林里並不特別引人注目,可生長在原野給人感覺就不一樣了。印象最深的,是岷江兩岸的鳳凰竹,當倚在船尾眺望岷江兩岸,清晨薄霧迷漫的田野上,一叢叢鳳凰竹,或近或遠,亦濃亦淡,美得超凡脫俗!不僅從寶雞越秦嶺入川所體驗的驚心動魄、也不僅訪青城、游樂山、登峨眉激發的萬丈豪情、還因為自樂山舟行重慶,岷江兩岸的鳳凰竹如詩如畫啊。 孝順竹開花後,可以在花中找到「竹米」,竹米可以食用,炒後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