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創意活動名稱有哪些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10]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② 重陽節為什麼受到重視
目前老齡化已成為現實問題,如何建設和諧社會成為當務之急,因此重陽節受到高度重視。
③ 寫的好的運動會新聞稿
第一段交代主要要素。 新聞稿的主要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要交代運動會的時間,地點,與會人員,主要參賽項目,還有此次運動會的目的等。
中間部分交代主要環節。 運動會一般包括開幕式,比賽項目,公布成績,發獎,大會總結,閉幕等幾個環節,對其中的各個環節可以有詳有略的介紹一下。
描述精彩項目。 可以對幾個精彩的項目進行專門的報道,最好配上圖片,比如競爭特別激烈的項目,破學校記錄的項目或者是符合精神文明獎,體現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項目。
體現道德風尚。 對於在運動會中所表現出來的道德風尚要進行報道,倡導同學們學習。要表揚道德風尚高的個人和集體。把他們的行為可以詳細的敘述一下。
傳達主要意義。 在新聞稿的結尾要把這次運動會的意義闡述一下,提高了大家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增進了大家之間的相互了解,體現了團隊合作意識等。
注意:新聞稿要求時效性和真實性,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和保障事件的真實客觀。
④ 公司舉辦重陽節活動新聞稿範文哪兒有
個人建議:如果自己沒有寫作的經驗還不如找家新聞傳播機構代筆,就像「
文芳閣傳媒
」這樣的網路公關公司,是按字數收費的,500字50元、1000字100元,寫好後還可以付點費用讓他們把你的軟文廣告發布在各大媒體上呢。
⑤ 重陽節怎麼慶祝
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5)人大機關重陽節新聞稿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⑥ 公司舉辦重陽節活動新聞稿範文哪兒有
我搞宣傳工作三十多年了,新聞稿基本上是沒有範文的,除非是相同的內單位、相同的時間和領容導講了相同的話。
可以參考的是:某某公司重陽節活動有創意或者有新意或者怎麼怎麼作為標題。接下來第一段是導語,就是講近日某公司舉辦重陽節活動,效果怎樣等幾句概括性的話。第二段就是活動的情況,如某年哪一天,某公司舉辦重陽節活動,哪些人參加,哪個領導出席,重點說說領導講的內容。最後一段可以說說老年人和其他人的感受,或者說說該公司多年來重視老齡工作,等等。這個都要看具體情況的。
⑦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故事、文章,拜託了!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據說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重陽節的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
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⑧ 重陽節新聞稿
10月15日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育英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拿紅花走進社區,為老人們送去節日的祝福。
清晨我們大班四個班的100多名小朋友個個精神飽滿,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幼兒園出發沿匯鑫小區到雙龍橋,為路上的老人送去節日的鮮花和溫馨的祝福,有的祝老人身體健康、有的祝老人長命百歲、還有的祝老人笑口常開,孩子們真誠的祝福和純真的笑臉給老人們帶去了歡樂。
通過這次活動使孩子們知道,不僅自己有「六一」兒童節,爺爺、奶奶也有他們自己的節日,懂得要關心尊敬老人,從而學著去關愛長輩,做個有孝心的孩子。
⑨ 重陽節是什麼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在現在重陽節一般舉行向老人表示孝順的一個節日,比如關心那些孤寡老人。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