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陽節的傳說和哪個人物有關
重陽節的傳說,和東漢汝南人桓景有關。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內均的《續齊諧記》:汝南容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1)重陽節人物圖片擴展閱讀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九九」與「久久」同音,正如曹丕所說「宜於長久」,與人們希望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人生追求相一致,自然與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相契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把重陽節作為表達敬老孝親感情的節日,自在情理之中。
在陝西不少地方,重陽節這一天有吃長壽面的習俗,還要把第一碗長壽面給家中的老人先吃,又細又長的長壽面表達了人們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重陽廟會上,還有給家裡老人、長輩買過冬衣物的傳統。在山西,有的地方,重陽節還要請戲班子連唱五天大戲,內容多為敬老、孝親,以愉悅老人。
正因為此,2012年,我國政府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把重陽節的敬老孝親習俗再次凸顯出來,大力弘揚。
⑵ 誰有關於重陽節的圖片(漫畫版的)
這兩個是否符合要求呢?
⑶ 有關重陽節的詩配畫 人物
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 __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回前句乍裁。 __秋瑾《九日答感賦》
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 __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__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⑷ 重陽節與那些人物有關
重陽節的傳說,和東漢汝南人桓景有關。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內均的《續齊諧記》:汝容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4)重陽節人物圖片擴展閱讀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九九」與「久久」同音,正如曹丕所說「宜於長久」,與人們希望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人生追求相一致,自然與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相契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把重陽節作為表達敬老孝親感情的節日,自在情理之中。
在陝西不少地方,重陽節這一天有吃長壽面的習俗,還要把第一碗長壽面給家中的老人先吃,又細又長的長壽面表達了人們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重陽廟會上,還有給家裡老人、長輩買過冬衣物的傳統。在山西,有的地方,重陽節還要請戲班子連唱五天大戲,內容多為敬老、孝親,以愉悅老人。
正因為此,2012年,我國政府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把重陽節的敬老孝親習俗再次凸顯出來,大力弘揚
⑸ 求關於重陽節來歷的圖片~~~
上網路找
⑹ 請問,重陽節有哪些人物小學三年級老師布置的作業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眾多民間傳說。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說。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現西峽縣重陽鎮)。恰在農歷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裡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為她討回公道。
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為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為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鏟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
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為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為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為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群眾為重陽公主修了重陽道觀,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如今,西峽每年都會舉辦重陽節尊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