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孝心」的詞語有哪些
1.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2.披麻戴孝 :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3.忠孝節烈 :為國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夫妻盡節,對朋友盡義。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4.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5.孝思不匱:匱:缺乏。 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6.孝順: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7.賢孝 :賢惠孝順。
8.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9.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亦作『入孝出弟』。
10.盡孝:對父母尊長盡孝道。
Ⅱ 描寫孝敬父母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愛老慈幼,讀音[ ài lǎo cí yòu ]
釋義:慈:慈愛。 愛護老人與兒童。
例句:愛老慈幼是人應有的美德之一。
2、恩重如山,讀音[ ēn zhòng rú shān ]
釋義: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例句:父母的養育恩重如山,做兒女的一生也報答不完。
3、恩逾慈母,讀音[ ēn yú cí mǔ ]
釋義: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例句:寒泉之思,老牛舐犢,含辛茹苦,恩逾慈母,孟母三遷,可憐天下父母心。
4、返哺之恩,讀音[ fǎn bǔ zhī ēn ]
釋義: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例句:烏鴉且知報返哺之恩,何況人呢?
5、寸草春暉,讀音[ cùn cǎo chūn huī ]
釋義: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例句:對祖國母親,我們總懷有寸草春暉之情。
Ⅲ 紋身孝敬父母四字成語霸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返哺之恩
Ⅳ 古今贊美媳婦孝順的詩句
1、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釋義: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
2、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釋義: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裡忙外的一早上。
3、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先秦·佚名《碩人》
釋義: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
4、孝也,順則為孝,吾妻蓋也。——先秦·佚名《洛》
釋義:孝順,就是順著老人家,我妻子就做的很好。
5、榮曜秋菊,卿卿牤婦。——魏晉·曹植《洛神賦》
釋義: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我親愛的夫人一直為家裡操勞。
6、用她一顆金子般的誠心,愛心,耐心,孝心,無微不至悉心照料公婆譜寫了一曲敬老,愛老,孝老之歌。營造了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
對孩子也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使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到尊老,敬老,孝老的傳統教育;同時也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孝敬詞義擴展閱讀:
媳婦不孝順婆婆的詩句:
1、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勸孝歌》釋義:不孝子孫,枉為人子。
2、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選自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釋義:人不孝敬父母親人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3、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選自《十三經註疏》釋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4、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選自《紅樓夢》釋義:從古至今 認真的養育孩子,然後痴心不改的父母多了 但是看不到幾個能夠認真的孝順老人的。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選自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釋義:打爹罵娘是忤逆不孝,三世因果報應昭然不需。
6、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
——選自唐代 韓愈《祭十二郎文》釋義: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
Ⅳ 關於「孝順」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愛老慈幼
[讀音] ài lǎo cí yòu
[釋義] 慈:慈愛。 愛護老人與兒童。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 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憐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2.祝哽祝噎
[讀音] zhù gěng zhù yē
[釋義]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 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出處] 漢·賈山《至言》:「然而養三老於太學,親執醬而饋,執爵而酳,祝祝噎在前,祝哽在後
3.陟岵陟屺
[讀音] zhì hù zhì qǐ
[釋義]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無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出處] 《詩經·魏風·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Ⅵ 孝敬父母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恩逾慈母」「返哺之恩」「顧復之恩」「菽水承歡」「孝子賢回孫」
Ⅶ 代表孝順的句子
1.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
2. 兒子是爸爸的眼睛,媽媽的心跳;女兒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今天小棉襖終於長大了。穿著婚紗,要去叫幸福的地方,新郎,新娘有多少感恩的話要講`我永遠愛你,爸爸,我永遠愛你媽媽。
3. 家是溫馨港灣,母愛是甜蜜小船,無論投身地北,還是浪跡天南,感恩節,深深思念誠摯祝願,祝願母親健康長壽天天笑顏。
4. 心中懷著感恩,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感謝著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時獻上一句祝福和一張卡片,在父母勞累後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幫母親洗碗,掃地,疊衣服。與父母多說說知心話,多交流,有事就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他們擔心。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為了我們他們多麼辛苦。用心去傾聽父母的煩惱,讓父母減少點壓力。心懷感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心懷祝福,祝福父母,天天快樂,天天幸福。
5. 孝心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心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心是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的往事;孝心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接的鏈條,一旦斷鏈,永無連接.
關於孝敬父母的唯美句子40句
6.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7.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到過多少疼愛,又遭受到多少委屈。遇到過多少挫折,又得到過多少成功。在這些酸甜苦辣的背後,是誰在做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在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鼓勵我們勇敢前進,在我們成功之後,告誡我們不要沾沾自喜,以免下次粗心大意。從小,他們教我們如何成長,如何做人。他們,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如今我們成長了,能為他們做的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感恩,感恩的心。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只要我們心有感恩,就會這堅實的後盾支持下,走到自己的人生巔峰。——劉英
8. 似曾憶起,雨夜中迷茫的身影;似曾想起,屋檐下眷盼的目光;似曾記起,面朝黃土勞苦的背影……我們有太多的理由去回報父母,只是無言去表達對他們的愛,然而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應為父母只有一個!他們曾經為你的生長而付出,為你的淘氣而忍辱,為你的努力而欣慰,為你的進步而高興……也許,他們還有更廣闊的、更無私的愛將為你付出!正應如此,你應該以更無私的愛去愛他們,回報他們!
9.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0.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11.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12. 父親是個堅強、樂觀的人,盡管父親從前受過很多的磨難。我一直讀不懂父親的這份堅強源自何處,直到現在。
13. 父愛是什麼?有人說父愛是個頂樑柱,頂天立地;有人說父愛是把大傘,為?我?遮風擋雨;而我說父愛是幸福的港灣,給我溫暖。
14. 青絲變白發,那是歲月滄桑灑下的鮮花;直背彎如弓,那是時間老人積蓄的能量;嫩手變槁木,那是神農賜予不斷收獲的碩果;父親節,祝願父親健康幸福!
15.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16. 我們能生活在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養育了我們。他們教會了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第一,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走第一步,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說第一句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認第一個字……如果沒有我們親愛的父母,就沒有我們。
17.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18. 您用心點亮了我的心,以愛培育了我的愛。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溫暖。
19. 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20. 首孝弟,次謹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Ⅷ 有關中秋節誠信,孝敬父母的詩歌,
有關中秋節誠信和孝敬父母的詩歌如下:
1.《遊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送母回鄉》,作者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釋義:將車子停下來,茫然的回顧周邊,感覺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頓窘迫。憂愁傷感從中驀然升起,悲傷的眼淚如鯁在喉。慈母剛剛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訪名醫。
可是就在當車子急迫接送時,蒼天就無情地帶走了我的慈母!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3.《別老母》作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十五》,作者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釋義:這是一首描寫母愛的古詩,大意是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邗溝是地名,是聯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
5.《思母》作者: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釋義: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只好典袈裟糴米回家,奉養母親。
Ⅸ 表揚一個人孝順的句子
1、孝子之養也,來樂其心,不自違其志。
【出自】:《禮記》.戴聖
【釋義】:孝子的孝心體現在讓被孝敬的人快樂,不要做違背他意願的事情。
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出自】:《禮記》.戴聖
【釋義】: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尊敬關愛父母。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出自】:《論語》
【釋義】: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4、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出自】:《莊子內篇》
【釋義】:侍奉自己的親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均可以使親人感覺安定,是孝順的最高境界。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出自】:《孟子》.典故
【釋義】: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做到這一點,統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裡轉動東西那樣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