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篇古詩

孝敬篇古詩

發布時間:2020-11-28 16:10:18

1. 有關孝敬長輩的古詩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關於孝敬的古詩詞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

3. 有關孝敬的古詩詞

【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
「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
青天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宋凌雲《憶父》
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4. 孝敬父母的古詩

蓼莪
先秦 · 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回莪伊蔚。哀答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5. 孝敬長輩的古詩,要整首的

遊子吟
唐樂府·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解】:
1、遊子:出門遠游的人。
2、意恐:擔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4、三春暉: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兒子像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評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片語,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託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遊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參考資料:<a href=" http://ke..com/view/47162.htm" target="_blank"> http://ke..com/view/47162.htm</a>

6.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詩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贊畫》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雲》

千形萬象竟還空,
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

《雜詩》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月兒彎彎照九州》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7.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白話文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出自秦漢《孝經·聖治章第九》

白話文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

8. 語文關於孝敬的古詩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9. 關於孝親的古詩

1.《送母回鄉》 宋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2.《墨萱圖》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3.《別老母》 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4.《憶母》 倪瑞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5.《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閱讀全文

與孝敬篇古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莞農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973
更換c1駕駛證體檢什麼項目 瀏覽:696
孩子什麼事都告訴父母 瀏覽:450
公園成老年人尋春 瀏覽:331
胰腺癌放療後如何養生 瀏覽:180
職工退休死亡社保卡怎麼退 瀏覽:991
重陽節合唱曲目 瀏覽:311
青島市嶗山區老年大學官網 瀏覽:162
60kg17米38歲正常血壓 瀏覽:202
孝順泉州晚報 瀏覽:571
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社保哪個好 瀏覽:809
補繳養老金在什麼平台 瀏覽:296
父母都小氣吃什麼東西都不買 瀏覽:698
社保網什麼時候可以養老認證 瀏覽:503
天津戶口外地社保退休金 瀏覽:276
養老院開展愛老敬老活動方案 瀏覽:406
70歲老奶奶的乳頭 瀏覽:575
長壽花葉子後面有褐色斑怎麼回事 瀏覽:369
雲南省的養老金今年什麼時候補發 瀏覽:731
老年公寓消防設計要求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