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感恩的心手抄報內容
我這里有一篇,請笑納
我們心中是否應該時常懷揣著感謝?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讓我來到這個世界,體驗到人世間的真善美;感謝朋友,在我燦爛的童年裡抹上了一道絢麗的色彩;感謝風雨,讓我發現了天晴後最美的彩虹;感謝挫折,讓我明白了成功的意義與價值;感謝緣分,讓我在茫茫人海中能認識許許多多的朋友,感謝老師,在我童稚的心靈里播下美好的種子,教育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感謝命運,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時間過得好快,彈指間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過去了。當我望著操場,同學們正在打籃球。猛然間,心中掠過一絲傷感:這個場面曾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無數次,但再過半年就要面臨畢業考了,也許今後就再也看不到相同的場面了。頓時,我茫然了,畢業就意味著六年小學生涯的結束?我靜靜地觀察著生活了將近六年的學校。結束?但何嘗不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默默地安慰自己。不過心中充滿了感激,我很感謝命運,讓我結識了這一切。當我剛跨入實驗小學的時候,就註定了我的童年將是五彩繽紛的。那時,我是懷著一種恐懼與好奇感走進教室的,面對這么多的陌生人,在我心中更多的是害怕,經過交流漸漸認識,才形成了一個班級體。我總覺得我似乎生活在童話故事裡,充滿了快樂與美麗。也許在老師眼裡,我們這個班是自由散漫慣了,全都懶懶散散、無精打采。可是,如果沒有同學們的嬉皮笑臉以及一系列的搞笑動作,又怎麼能開心、快樂呢?感謝緣份,讓我的生命充滿奇跡。
六年的小學生活在嬉戲中流逝,這六年,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在生病、喉嚨沙啞的情況下,堅持給我們上課。現在是畢業班,老師更加辛苦了,作業也愈來愈多了,學生抱怨連連,卻沒有在意到老師比我們更加疲倦。老師們常說教我們這個班很累,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依然加倍地付出,而不求回報。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即使全班成績都100分,老師的工資不會增長一分一毫。反之,我們即使都考0分,老師的工資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可是,老師還是不知疲倦地為我們講解,我一直都認為,能碰上這么好的老師是我三生有幸。我常常會杞人憂天,遇到什麼事總是把後果想到最壞。然而,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許多。那是一堂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在給我們上課,接著就講到了一些跟上課沒關系的事:「凡事不要想太多,也許一會兒之後突然發生地震,我們就全完了,還想以後幹嘛!」那時老師剛說完,班上很多同學哈哈大笑。其實仔細想想,語文老師說的是對的,生活其實隨便一點,會活得更快樂一些。我很感謝老師,是老師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感謝老師,教育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珍惜命運的羈絆將我們緊緊環扣在一起,我們還會繼續將感恩繼續;將愛心傳遞。
② 感恩親情孝順長輩的手抄報怎麼畫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內,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容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感恩父母)
③ 感恩父母孝敬長輩手抄報內容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充滿溫暖的字眼。每一個人都感恩過和被感恩過,都感受過感恩和被感恩時所得到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給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於我的父母了。從我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承擔起了養育我的責任。爸爸曾因為我的一個誤診而掉過眼淚;媽媽曾為了矯正我的牙齒每周六帶我往返於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市醫院,風雨無阻一年多;他們為了我放棄安穩優厚的待遇來到上海打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在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有時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父母爭吵,給他們臉色看,真的是太不懂事,太不應該了。其實,父母不求子女在物質上給予他們多大的滿足,只要在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水;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聲祝福;在父母勞累時幫他們捶捶背……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能體現出我們對父母深深的愛,從他們滿足的笑容里我體會到給予的快樂。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和許許多多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家裡被盜後,丟失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但他仍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也許自己是不幸的,但我們仍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他人,這樣,你就會發現,事事感恩,會活得更快樂。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正如一首詩中所說: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④ 關於感恩的心的手抄報
感恩,是個充滿溫暖的字眼。每一個人都感恩過和被感恩過,都感受過感恩和被感恩時所得到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給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於我的父母了。從我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承擔起了養育我的責任。爸爸曾因為我的一個誤診而掉過眼淚;媽媽曾為了矯正我的牙齒每周六帶我往返於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市醫院,風雨無阻一年多;他們為了我放棄安穩優厚的待遇來到上海打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在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有時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父母爭吵,給他們臉色看,真的是太不懂事,太不應該了。其實,父母不求子女在物質上給予他們多大的滿足,只要在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水;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聲祝福;在父母勞累時幫他們捶捶背……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能體現出我們對父母深深的愛,從他們滿足的笑容里我體會到給予的快樂。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和許許多多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家裡被盜後,丟失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但他仍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也許自己是不幸的,但我們仍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他人,這樣,你就會發現,事事感恩,會活得更快樂。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正如一首詩中所說: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⑤ 以感恩孝敬為主題的手抄報
那呢 你2吧
⑥ 感恩的心手抄報。
感恩,《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慾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予你的一切。這樣你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總有健康的心態。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後,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後,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里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
「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其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讓孩子知道感謝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內容。
感受母愛
無論你身在何地,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你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
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回報……
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感受父愛
父愛是山,無論你有多大的困難,他總是你依靠的屏障;
父愛是路,無論你走到哪裡,他都伴你延伸,為你指點迷津,護你一路走好。
相關名言和諺語
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中國諺語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4、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王符
5、吃水不忘挖井人。
6、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7、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9、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0、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諺語
11、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
12、可憐天下父母心。
13、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14、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魯迅
15、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16、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盧梭
17、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洛克
18、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19、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該記住是自己的老師為我們的成長播下了最初的種子。——居里夫人
20、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
相關故事
小孩的心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一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給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抱在懷里。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處在飢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第一個感恩節非常成功。其中許多慶祝方式流傳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⑦ 感恩的心手抄報的內容
總有一種真情能觸動我們內心最脆弱的一環,總有一種人格會驅使我們不斷的尋求自我完善,總有一種感動能讓我們淚流滿面。當200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走上銀幕時,內心的善良被喚醒,有一種叫眼淚的東西盈滿迎眶。被世俗的灰塵包裹的太久,好久沒有這般痛快的哭過;被忙碌的工作所牽拌,好久沒這樣的心情釋然。原以為人世間太多的冷漠,早已經缺少了感動的情懷,而這一夜我相信許多的中國人和我一樣,得到了一次絕好的宣洩,得到了一次空靈的凈化。
看慣了人世間諸多的假丑惡,早以為內心已經麻木;嘗過了人世間太多的酸甜苦辣,早以為已經心如止水。然而當徐本禹走入我們的視線時,人性的善良再一次被點燃,這個原本該走入研究生院的大學生,卻義無返顧的從繁華的城市走進了大山。這一平凡的壯舉刺痛了每一個人的眼睛,也點燃了每一個人內心未然的火種。而讓他做出這一抉擇的理由很簡單: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就這么簡單,卻足以感天動地;就這么簡單,卻撥動最深的心弦。他讓我們用善良的眼神審視這個溫暖的世界,讓我們用善良的心懷感知這個世界,讓我們用感恩的心回報這個世界。
我們對於生活充斥了太多的要求,我們要求有更多的物質和金錢來點綴生活,我們要求有更好的職業和收入來滿足我們內心的平衡,我們甚至要求有更美的容顏和更好的家庭背景作為我們生活的門面。我們對於生活充滿了太多的抱怨,我們總是在抱怨世界回報我們的太少,總是在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得志,我們總是在抱怨世界變的太快,在似水流年裡老了容顏,添了皺紋。
記得一位演員說過:上帝是公平的,給誰的都不會太多。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細體會,這是一句經典的台詞,上帝給了你智慧也許就少了美麗的容顏,給了你健全的身體也許就少了英雄的光環。如果你有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的體驗,如果你有霍金的輪椅生活,如果你有聾啞人用「千手觀音」體會無聲音樂的時候,愛無聲的響起,淚無聲的滑落,驚嘆和感動之餘,你還會對運命有如此的怨恨和抱怨嗎?
徐本禹用他感恩的心,為大山裡的孩子鋪就了一條愛的道路,點燃了貧窮和希望。愛,讓我們的世界變的溫暖,讓我們信心百倍。面對生活你還有什麼天平的失衡?你還有什麼不滿和牢騷?當你也用感恩的心情去生活,去體驗的時候,你會發現天也這般藍,樹也這般綠,生命是這般美好!
那麼就請你心存感恩,和我一樣感受世界的美好。為了世間諸多的真、善、美,為了我們內心的善良和感動,更為了人世間諸多的責任! 祝你快樂!
⑧ 感恩孝順手抄報怎麼寫
關於孝心的手抄報內容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之一。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志。忠孝是聖人提出來的,卻不是聖人想出來的。它是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物。保證實現國家、君主有效統治的最高原則是忠鞏固基層社會秩序,增加鄉黨鄰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則是孝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十三經》中的《孝經》把孝當作天經地義的最高准則。後來北宋的張載作《西銘》,在《孝經》的基礎上,融忠孝為一體,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把倫理學、政治學、心性論、本體論組成一個完整的孝的體系。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的共識,起了積極作用,功不可沒。五四以來,有些學者沒有歷史地對待孝這一社會現象和行為,出於反對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說成罪惡之源,是不對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實際。孝道是古代社會歷史的產物,不能看作是古代聖人想出來專門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古代農業社會,政府重道德倫理,體恤天下為人父母之心懷,所以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孝道貫穿始終,父母在世時要孝順,亡故後常思念父母的養育恩德,為子女做榜樣固有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訓條。子女剛出生時父母日夜守護,任勞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後對父母要晨昏定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體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無不是父母 進入現代社會,我國社會結構正在轉型過程中,社會老齡化現象對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課題。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現大量獨生子女。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礎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傳統觀念,需要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系社會長治久安,更關繫到民族興衰。
翟鴻燊《問孝道》孝道篇
《問孝道:翟鴻燊孝道應用智慧實錄》內容簡介:他是最受廣大企業領導者歡迎,使千百萬人在覺悟中獲得思想、行為、心態突破的國學智慧傳播者。他的國學應用智慧講座以小處講大道,清新易懂,開人茅塞。他的高端產品《大智慧》暢銷數年,製造各種銷售紀錄,創業界無雙傳奇。他就是善知識、正能量、大智慧的實踐者和傳播者;翟鴻燊。《問孝道》將是他的下一個國學應用智慧傳播奇跡,作為讀者,你也將成為奇跡的參與者。記住,傳播正道即功德。
通過開展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感恩自然」,使學生領悟「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感受,形成自覺的行動,並內化學生的品質,真正做到「一日學孝,終生行孝」。讓學生懂得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重要意義,從而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並付之於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成為關懷他人、服務社會、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⑨ 孝順感恩的手抄報內容
孝為主題的手抄報內容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的人。看看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想想現在人們的一些作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成人,可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卻將父母斷然拋棄,讓他們孤苦憐仃的艱苦度日;父母費盡心血地將他們培養成才,可是,當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卻認為父母地位卑微,而毫不留情的不認雙親;為了照顧自己的家室妻兒對老父老母不聞不問……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聽到,或者我們本身就在做的真實情形,真的令人寒心。也許,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孝為主題的手抄報內容2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