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順父母主題班會開頭
各位復老師,各位同學:大制家下午好。
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是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今天。是的,我們的父母不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他們都會隨時想到我們,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父母,孝順我們的父母。
⑵ 百善孝為先的主題班會
1)要講述幾個小故事
2)要說名言
3)最好用課件
4)內容要充實
⑶ 班裡要辦一個關於孝順的主題班會班主任讓我們寫一個策劃書 速度 高懸賞
一 、活動目的: 1 、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2 、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重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行動孝順父母,即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孝順父母。 二、 活動形式:講故事、問問題、行動要求。 三、 活動過程; 1、每位同學必須知道關於父母的幾件事: ﹙1﹚父母的年齡: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2﹚父母的職業: 知道體貼父母,關心父母.為勞動一天的父母送一杯水,換一次鞋. ﹙3﹚父母的身體狀況: 父母者,人之本也。 你的身體是父母給的,但父母的身體,你們又關心過多少?父母生病,你們應該主動做些什麼?你們又做過些什 2、日常生活總你是怎樣孝順父母的: 楊旭升:努力學習,不讓父母擔心自己的功課、自己的作業,在學校聽老師的 話,這樣父母就不會擔心了。 王紅雲:幫媽媽做家事,在家裡的時候,幫父母拖地、掃地、擦一些傢具。 李蔓: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感染了疾病,這樣子,父母才不會操心,在家睡覺晚上自己不要踢被子,這樣不僅會讓自己受涼,還會讓父母再起來幫你蓋被子,這樣會把父母累壞了。 3、感恩父母:﹙同學一起朗讀﹚ 感謝我的父母,您給了我生命,教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讓我健康地成長;感謝我的老師,您給了我教誨,教我學知識,教我學做人,感謝我的朋友,你給了我純真的友誼,教我學會關愛,讓我充滿了希望。感謝社會,感謝人生。我一定自理、自立、自尊、自強,健康成長! 4、詩歌朗誦:﹙感恩父母的愛﹚ 是您,將我帶到人間。 教會我在成長中,如何越過溝溝坎坎。 是您,領我認識世界。 天寒地冷時,將我雙手放入懷中溫暖。 您用愛心穿引的線, 那一針一線,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風箏,您就是拉動風箏的線, 如果我是一條船,您就是燈塔是港灣, 這就是父母的愛,這就是父母的情。 她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變桑田。 但父母的愛,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 合:是啊!父母的愛深似海,讓我們去感恩吧! 四、班主任總結 通過今天的活動,老師希望同學們能有一顆孝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愛體現在一言一行中。去關愛自己的父母,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今天老師的 出發點很簡單,就是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懂得感謝父母,懂得報答。在班會課的過程中,學生講到了許多關心父母的感動情節,在這點上很讓人感動,但是也存在個別學生,對父母的年齡和職業一無所知,這也反映出他們平時和父母的溝通是非常欠缺的,在今後與父母交流的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結束:下面我們一起唱《感恩的心》來結束今天的班會。
⑷ 主題班會感恩父母材料
要怎麼給你
1:濃濃拗九粥 深深感恩情
也許是上輩子兒女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於是,上天便安排我們這輩子做他們的孩子來報答他們上輩子的恩情。每個人都想還清這筆債。但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又是拗九節了。可人們被世間太多太復雜的情感沖昏了頭腦,而忘記了這世界上還有兩個真正值得我們時時刻刻惦記的人。那便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或許不會記得他們的年齡,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他們臉上正日漸增加的皺紋,因為那是我們橫加在他們身上的;我們或許不會記得他們的生日日期,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他們的電話號碼,因為那可能是我們與父母聯系的唯一方式。
家家戶戶飄出拗九粥濃濃的香氣。是父母們為自己熬的吧。他們的兒女也許正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城鎮里奔波,卻忘了今天是如此重要的節日。老人們可能滿懷期待地打電話詢問兒女是否能回來過節,可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他們何曾考慮過年邁父母的感受。失望到最後,只剩無奈和寂寞。
還記得去年的拗九節。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做拗九粥需要的配料後回來自己親手製作。那種溫馨的場面還依稀浮現在眼前。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圍在廚房裡,做著各自分配的活,不許要過多的言語,那熱氣騰騰就是最好的證明。
粥熬好了。我搶著把它們一碗碗裝上桌,坐下後卻是一陣安靜。我想,我應該對他們說些什麼祝福的話吧,可又不知從何說起。正當我犯愁,媽媽竟將她碗里的棗給了我。她說,多吃點棗皮膚才會好呢。
我愣了。這似乎是我該說的話。可為什麼說這話的竟是媽媽。我哽咽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開始哭。本該是開開心心過節的,全都是因為我。我想要挽回。我搶著收拾碗筷,搶著洗碗。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女兒還是愛他們的。
於是那次的拗九節給了我無比深刻的回憶。
2:家是什麼?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每次的思考,卻又得不出一致的答案。
父母給我們一個家,一個給予我們生命的家,一個給予我們親情的家。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父親讓我感知太陽的溫暖,母親讓我體會月光的皎潔。
在我跌倒的時候,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拉我起身,為我拂去身上的塵土,鼓勵我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在我生病的時候,他們晝夜無眠,睜著通紅的眼睛,忍受著滿嘴血泡的煎熬,精心呵護著我的身心,直到我重新煥發健康的活力。在我受委屈的時候,他們告訴我,人要先檢點自己的錯誤,才能獲得心理的平衡,去行好生命的每一步路,處好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這個家,是一個寬容的家,無論我們如何率性而為,無論我們如何恣意張狂,父母對我們永遠是海納百川,他們把心底的所有空間留給我們。曾經和父母有一些誤會與沖突,當回過頭來仔細思忖的時候,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他們不求回報,當我們沒有實現父母的殷切希望的時候,唯有用更加的努力去回報父母,而不是對父母做出苛刻的要求。那段時間我和父親的沖突,現在只能深深地向父親說出心中的歉意,雖然那段不快的往事,在父親心中已經淡然……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原本以為只有情侶間才可以贈送巧克力的想法被報上的一則信息更正,頓時令我大徹大悟:原來情人節這天,是可以送給母親巧克力的以示溫慰的祝福。「不是說兒女的生日就是母親的難日嗎?嘻嘻,那情人節豈不是我孝順母親的母享日嗎」那好,就藉此日,讓母親好好休息一下,快樂一下,我立刻陷入沉思,心裡暗暗想著。
「正值過年期間,母親每日的煮飯洗碗可謂是必修課。但光幫母親做做家務也太平常了吧!」我又想著。
和煦的陽光透著窗紗照進了屋內,恰巧光束聚集到了桌上的一張紙上,紙上依稀寫著:媽,我出去玩了,飯菜在鍋里,你自行先吃吧,不用等我了。
傍晚回家,我吃完飯幫著母親收拾完一切就早早睡覺了,想到母親一臉驚訝的神情,我就在被窩中樂個不停,相信媽媽當時一定在想:這孩子,啷個今天如此乖呢?
夜深了,可越靜卻越能體現出聲音的存在,「嘀嗒,嘀嗒」,母親終於上樓了,相信黑暗中的那絲光亮定能吸引她的注意,母親為了我,一直十分的勤儉,我知道她已沒有一雙好鞋,下雨天都會漏水,唯一的一雙又不好走路,於是我就用我的壓歲錢為母親買了一雙平底的皮鞋,希望她會高興。這可是我精心設計的喔。
在自我陶醉中,我進入了香甜的夢鄉。
一大早,我就醒了,想看看媽媽有何反應,可媽媽卻如平日一樣,毫無任何異樣,我有點詫異但又不好意思去問,只有靜靜地觀其察。一晃眼就支吃午飯的時間了,可媽媽卻要我先到外面等著,一進去,首選映入我眼簾是一桌豐盛的美味佳餚,原來,這就是母親的答復,也是母親對我最好的表示 。
其實,世上最好的人真的是母親,雖然母親也有不好的時候,有時會對子女很兇,但其出發點都是為我們著想,對母親我們應少抱怨,多感謝,因為母親總是用她自己的方式來關心著你。
沒法給你了,字數有限 答案補充 當太陽還不曾升起時,
我的心就早已飛翔在藍天之上
俯看這塵世間的一切
我悄然的流下了一滴感動的淚水
夠了 那隻需要一滴 就足以表達
我此時盪漾的心
天! 那不是她一閃的身影嗎?
我想
那大概是我生命中的唯一黑色
唯有那唯一的黑色 才能感動我的心
是的 她依然在那裡忙碌著
是她給了我無悔的生命,是她
就是她 愛人 你還好嗎?
遠方的我正在為你默默的祝福
送去一份執著再你身旁
唯一的 完美的
只需你那善良的心來開啟我生命中的唯一
是的 辛苦了 是你 是你………………
為此付出了那麼多而成就了我色彩與夢想
夠了 那還需要多少
夠了 我還需要怎樣
是你第一次給了我生命的力量
是你第一次給了我希望的色彩
是你第一次給了我執著的追求
……
太多嘞,沒有字數少的,實在不行加我Q380214189,恭喜發財,分數拿來,謝謝你哈
⑸ 關於孝順父母的主題班會 材料 只要幫我找到就行了,多一點 速度 加分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禮物的本身,而在於對親人的關心,在於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小路實篤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瓦普察洛夫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二十四孝」
虞舜孝感動天
虞舜,早年喪母,父親老實,繼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對繼母更孝敬,對弟弟更友愛,使他們受到感化。舜在歷山務農時,其孝感動天帝,使大象來替他耕田,鳥兒替他除草。堯帝知道了他的賢才,讓他做丞相,並傳位於他。舜後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聖君。
郯子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並護送郯子出山。
老萊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楚國人。為了孝敬雙親,七十歲的他,常穿五色綵衣,學做孩子游戲。有時擔水進屋,詐跌在地,學孩子哭,千方百計逗二老開心,。他的孝行感動了楚王,親往請其出山輔政,老萊子面對高官厚爵,毫不動心,婉言謝絕了楚王的聘請,陪雙親終老山野。
仲由為親負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貧寒,常以野菜為食。仲由為孝敬父母,常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後,他隨孔子周遊列國時,在楚國面對美味佳餚,回憶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
閔損單衣順母
閔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自幼喪母,後母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他用蘆花。一次,他為父親駕車,體寒手抖,車險些失控,父親怒而鞭打,蘆花飛出。父親決定休掉後母,閔損卻哭著勸阻:「娘在只孩兒一人受凍,娘走了兩個弟弟衣單。」後娘知道後深受感動,從此待他如親生。
劉恆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個兒子。生母薄太後患病三年,漢文帝處理完政務後,便陪在太後床邊,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服用的湯葯,親口嘗過後才讓母親服用。
江革行佣供母
後漢江革,早年喪父,為避戰亂,背著年邁的母親逃難。路遇強盜,欲殺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無人奉養,強盜感其孝,放其生還,江革背著母親最後在下邳定居下來。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當傭人,供養老母。後來他又背著母親回到老家臨淄。母親有事外出,他必定親自駕車緩緩前行。
曾母嚙指心痛
曾參,字子興,又稱曾子,魯國武城人。孔子弟子。著有《大學》一書。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一天,他進深山砍柴,家中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歸,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時曾參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喚,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連心。
虞蔡順拾椹供母
蔡順,字君仲,漢代汝南人。少年喪父,對母極孝。時遇王莽之亂,年歲飢荒,糧食缺乏。蔡順拾桑椹充飢,並以不同的容器分裝。一隊赤眉軍經過,問他,他說:「黑甜的給母親,青的給自己吃。」赤眉軍稱贊其孝順,贈牛腳一條,白米二斗,讓他帶回家供養母親。
黃香扇枕溫席
黃香,字文強,漢代江夏人,從小對父母孝順。9歲時,母親去世,哀痛至極,為母守孝三年。夏季天氣炎熱,其父因思念其母無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涼枕席。冬季天氣寒,他先用身體暖熱被褥,才讓父親上床休息。「黃香扇枕溫席」的故事就世代流傳下來。
陸績懷橘遺親
陸績,字公紀,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深懂忠義孝悌之道。6歲時隨父赴九江見袁術。袁術用紅橘招待他,他隨手拿了幾個裝在懷里。辭別彎腰作揖時,紅橘從懷中滾落在地,袁術笑他:「你是我的貴客,怎麼還偷柑橘呢?」陸績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給母親嘗個新鮮。」袁術聽後深感他將來定是不同凡響的人物。「陸績懷橘遺親」的事跡廣為流傳。
楊香打虎救父
楊香,晉朝楊豐的女兒,14歲那年,隨父去田間收割稻子,突然一頭斑斕猛虎躍出,將其父撲倒在地。楊香聽到父親的叫聲,一個箭步跨上前,躍上虎背掄起拳頭,對著虎頭砸下去,後又將老虎的嘴按在坑裡。老虎因無法呼吸,倒地而死。楊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吳猛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時年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想到: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於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
乳姑奉親不怠
唐夫人非常孝順,待婆婆極好。她的婆婆長孫夫人老了,牙齒脫落,不能咀嚼食物,她就用自己的奶喂婆婆。婆婆病了,唐夫人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候在婆婆身邊,煎湯喂葯,小心看護。婆婆感動地說:「我沒什麼能報答你的,但願你的兒子、媳婦都會像你一樣孝順。」
壽昌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朝人。七歲時,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見已五十餘年。宋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為了尋母親,他棄官前往陝西,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鄉。終於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親,歡聚而歸。
庭堅滌穢事親
宋朝黃庭堅,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極其孝順,雖然任高官,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現代的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