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蒼梧郡的楚秦蒼梧郡
在秦統一前,楚國就有洞庭、蒼梧二郡,統治范圍未及嶺南,蒼梧郡地域大致在長沙郡南、桂林郡北的地區。
蒼梧郡,楚置,治在郴(今郴州),蒼梧郡地域大致在長沙郡南、桂林郡北的地區 。秦末,楚義帝熊心都城,西漢改桂陽郡。
《戰國策》蘇秦為趙合中,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大王,天下之賢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漢初趙陀封其族人為蒼梧王,皆此。
《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
《里耶》秦簡:「今洞庭兵輸內史,及巴、南郡、蒼梧輸甲兵」。 在開發南越方面,秦人比楚人向南擴張得更遠。公元前214年前後,秦朝出兵進攻南越。據《淮南子·人間訓》,其行軍路線有五,「乃使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馳駑。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以上這幾處軍事要塞均位於五嶺的交通孔道,與楚國對蒼梧郡的控制十分相似。將以上要塞連成一線,則為此前楚越分界線。秦朝為方便軍隊通行,還啟「新道」,以便順利進入南越。里耶秦簡所見「蒼梧」(郡)正是用來為秦軍南下做好准備,同時也說明秦朝加強了對湘資流域及五嶺一帶的控制。
西漢初年的張家山漢簡記有「蒼梧守」,與秦蒼梧郡有關。
御史書以廿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初視事,蒼梧守灶、尉徒唯謂隼:利鄉反,新黔首往擊
蒼梧守已劾論□□□□□□□鬌及吏卒不救援義等去北者(《奏讞書》)
此處「蒼梧守」當指秦蒼梧郡守。按:《奏讞書》雖為漢初文書,但以上簡文則為秦始皇二十七、八年事,為漢初人追述。值得注意的是,《奏讞書》中的「廿七年」(前220年)與里耶秦簡所見蒼梧「輸甲兵」之事發生在同一年。可知張家山漢簡和里耶秦簡中的「蒼梧」都指秦蒼梧郡。
張家山漢簡除記有「蒼梧守」外,還記有「蒼梧縣」,也與秦蒼梧郡有關。
隼視獄留,以問獄史氏,氏曰:蒼梧縣反者,御者恆令南郡復。(《奏讞書》)
李學勤先生認為,此處「蒼梧縣」應指南郡轄縣;陳偉先生認為應理解成蒼梧郡屬縣。結合前引「蒼梧守」含義看,陳偉先生一說可信。
關於秦蒼梧郡轄境及治所,秦簡無明確記載,只能根據漢初的材料來作有限的倒推:
1、蒼梧郡北與南郡接界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記有「蒼梧縣反者,御史恆令南郡復」,由此推斷秦蒼梧郡的北界與南郡相接,中間並無長沙郡相隔。
2、蒼梧郡西與洞庭郡等接壤,東鄰九江郡
如前文推斷,秦蒼梧郡西界與沅澧中下游的洞庭郡以及沅水上游的蠻、越聚居地相接,以資水為界。秦蒼梧郡東境與九江郡相鄰。
3、秦蒼梧郡為楚故地,南以五嶺為限,五嶺以南為南海、桂林、象郡
據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蒼梧縣」屬「所取荊新地」,說明《奏讞書》中發生叛亂的蒼梧郡屬縣應為秦朝新獲得的楚國舊疆。因戰國晚期楚國南界未能越過五嶺,故秦蒼梧郡大部分轄境也當在五嶺以北。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平津侯主父列傳》所載,秦始皇33年(前214年)發生了「略取陸梁地」,新設桂林等郡一事。其中「陸梁地」,《正義》雲:「嶺南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曰陸梁。」由此可證,秦始皇27年(前220年)已存在的蒼梧郡,位於五嶺以南新設的桂林郡(前214年)以北或東北方向。
關於秦蒼梧郡屬縣,陳偉先生據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找出一個「攸」縣,徐少華先生考訂楚秦漢攸縣故城均可能位於今攸縣網嶺鎮里旺村、楊家洲村的小山塘或楊家洲遺址。
至於秦蒼梧郡南部的秦縣設置及分布情況,史籍缺乏詳細記載。綜合歷代各種地理志書看,除攸縣外,這一地區還分布有湘南、耒陽、郴、零陵、陰山、衡山、桂陽等秦縣,分述如下:
(1)、湘南:據《大清一統志》卷276載,「湘南故城,在湘潭縣西六十里。秦置湘南縣」。今湘潭市、湘潭、湘鄉等縣地。
(2)、耒陽:據《讀史方輿紀要》卷80載,「秦置耒陽縣,屬長沙郡」。《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衡州「耒陽縣」條:「耒陽縣,本秦縣,因耒水在縣東為名。」今耒陽、常寧縣地。
(3)、郴:據《史記·項羽本紀》(卷7)載,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王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方輿紀要》卷82載:「秦置郴縣,漢為桂陽郡治。」《大清一統志》卷288載:郴州,「春秋戰國屬楚,秦為長沙郡之郴縣」。今郴州市和郴縣、桂陽縣地。
(4)、零陵:《漢書·藝文志》(卷30)所載「縱橫十二家」中有《秦零陵令信》一篇,「難秦丞相李斯」,可證秦始皇時已置零陵縣,亦為萬人以上的縣。今永州市地。
(5)、陰山、衡山、桂陽三縣:據[明]崇禎《長沙府志》卷1載:「秦伐楚,初置長沙郡,置九縣」。其中包括有其它志書所未記載的陰山、衡山、桂陽三縣。
此外,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初帛畫地圖上記有不少漢、越邊界地帶的縣名,有營浦、舂陵、泠道、南平、齕道、桃陽、觀陽、桂陽等八縣(其中舂陵、齕道、觀陽三縣不見《漢書·地理志》),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交界地帶。據同時出土的考古材料記載,墓主下葬於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可知西漢前期已有此八縣之設。由於墓主生前所處年代距秦不遠,故推斷,以上八縣多可追溯至秦朝,與里耶秦簡中的「蒼梧」(郡)有關。
⑵ 蒼梧的秦蒼梧郡
在開發南越方面,秦人比楚人向南擴張得更遠。公元前214年前後,秦朝出兵進攻南越。據《淮南子·人間訓》,其行軍路線有五,「乃使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馳駑。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以上這幾處軍事要塞均位於五嶺的交通孔道,與楚國對蒼梧郡的控制十分相似。將以上要塞連成一線,則為此前楚越分界線。秦朝為方便軍隊通行,還啟「新道」,以便順利進入南越。里耶秦簡所見「蒼梧」(郡)正是用來為秦軍南下做好准備,同時也說明秦朝加強了對湘資流域及五嶺一帶的控制。西漢初年的張家山漢簡記有「蒼梧守」,與秦蒼梧郡有關。
御史書以廿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初視事,蒼梧守灶、尉徒唯謂隼:利鄉反,新黔首往擊蒼梧守已劾論□□□□□□□鬌及吏卒不救援義等去北者(《奏讞書》)
此處「蒼梧守」當指秦蒼梧郡守。按:《奏讞書》雖為漢初文書,但以上簡文則為秦始皇二十七、八年事,為漢初人追述。值得注意的是,《奏讞書》中的「廿七年」(前220年)與里耶秦簡所見蒼梧「輸甲兵」之事發生在同一年。可知張家山漢簡和里耶秦簡中的「蒼梧」都指秦蒼梧郡。張家山漢簡除記有「蒼梧守」外,還記有「蒼梧縣」,也與秦蒼梧郡有關。
隼視獄留,以問獄史氏,氏曰:蒼梧縣反者,御者恆令南郡復。(《奏讞書》)
李學勤先生認為,此處「蒼梧縣」應指南郡轄縣;陳偉先生認為應理解成蒼梧郡屬縣。結合前引「蒼梧守」含義看,陳偉先生一說可信。關於秦蒼梧郡轄境及治所,秦簡無明確記載,只能根據漢初的材料來作有限的倒推:
1、蒼梧郡北與南郡接界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記有「蒼梧縣反者,御史恆令南郡復」,由此推斷秦蒼梧郡的北界與南郡相接,中間並無長沙郡相隔。
2、蒼梧郡西與洞庭郡等接壤,東鄰九江郡
如前文推斷,秦蒼梧郡西界與沅澧中下游的洞庭郡以及沅水上游的蠻、越聚居地相接,以資水為界。秦蒼梧郡東境與九江郡相鄰。
3、秦蒼梧郡為楚故地,南以五嶺為限,五嶺以南為南海、桂林、象郡
據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蒼梧縣」屬「所取荊新地」,說明《奏讞書》中發生叛亂的蒼梧郡屬縣應為秦朝新獲得的楚國舊疆。因戰國晚期楚國南界未能越過五嶺,故秦蒼梧郡大部分轄境也當在五嶺以北。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平津侯主父列傳》所載,秦始皇33年(前214年)發生了「略取陸梁地」,新設桂林等郡一事。其中「陸梁地」,《正義》雲:「嶺南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曰陸梁。」由此可證,秦始皇27年(前220年)已存在的蒼梧郡,位於五嶺以南新設的桂林郡(前214年)以北或東北方向。關於秦蒼梧郡屬縣,陳偉先生據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找出一個「攸」縣,徐少華先生考訂楚秦漢攸縣故城均可能位於今攸縣網嶺鎮里旺村、楊家洲村的小山塘或楊家洲遺址。至於秦蒼梧郡南部的秦縣設置及分布情況,史籍缺乏詳細記載。綜合歷代各種地理志書看,除攸縣外,這一地區還分布有湘南、耒陽、郴、零陵、陰山、衡山、桂陽等秦縣,分述如下:(1)、湘南:據《大清一統志》卷276載,「湘南故城,在湘潭縣西六十里。秦置湘南縣」。今湘潭市、湘潭、湘鄉等縣地。(2)、耒陽:據《讀史方輿紀要》卷80載,「秦置耒陽縣,屬長沙郡」。《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衡州「耒陽縣」條:「耒陽縣,本秦縣,因耒水在縣東為名。」今耒陽、常寧縣地。(3)、郴:據《史記·項羽本紀》(卷7)載,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王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方輿紀要》卷82載:「秦置郴縣,漢為桂陽郡治。」《大清一統志》卷288載:郴州,「春秋戰國屬楚,秦為長沙郡之郴縣」。今郴州市和郴縣、桂陽縣地。(4)、零陵:《漢書·藝文志》(卷30)所載「縱橫十二家」中有《秦零陵令信》一篇,「難秦丞相李斯」,可證秦始皇時已置零陵縣,亦為萬人以上的縣。今永州市地。(5)、陰山、衡山、桂陽三縣:據[明]崇禎《長沙府志》卷1載:「秦伐楚,初置長沙郡,置九縣」。其中包括有其它志書所未記載的陰山、衡山、桂陽三縣。此外,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初帛畫地圖上記有不少漢、越邊界地帶的縣名,有營浦、舂陵、泠道、南平、齕道、桃陽、觀陽、桂陽等八縣(其中舂陵、齕道、觀陽三縣不見《漢書·地理志》),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交界地帶。據同時出土的考古材料記載,墓主下葬於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可知西漢前期已有此八縣之設。由於墓主生前所處年代距秦不遠,故推斷,以上八縣多可追溯至秦朝,與里耶秦簡中的「蒼梧」(郡)有關。
⑶ 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郵政編碼是多少
321035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里旺村
321036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上市基村
⑷ 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郵政編碼是多少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郵政編碼為 312035
⑸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應店街鎮里旺村郵編是什麼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應店街鎮里旺村郵編是311800
⑹ 尋人株州攸縣網嶺鎮里旺村石禾塘組譚玲
大海撈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