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孝敬父母的好詞好句好段和格言警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㈡ 關於孝心開頭的好詞好句
關於孝心的優美句子
圍觀:13650次 歸屬:好詞好句 時間:2015-08-09 10:41
返回列表
關於孝心的優美句子
1、孝心,也許是一雙襪子,或是一雙擺放整齊的拖鞋,或是一個吻,或是一個微笑,或許是一桌為父母燒的菜,或是下雨時及時來到的那把傘,甚至可以是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溫馨的祝福。
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3、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4、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
5、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
6、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
7、不論我現在是怎樣,或希望將來能怎樣,都虧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親。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9、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10、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11、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3、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
14、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㈢ 二十四孝圖好詞好句
好詞:決不改悔,洪水猛獸,體無完膚,千奇百怪,枯燥,蘇醒,歡喜,無法版可想
好句:即使人死了真權有靈魂,因為罪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絕不改悔。
讀後感: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
都是自己找的。。。!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㈣ 品德成長日記孝悌好詞好句
2、喂大象
我在民抄族村又玩了一會兒,走進了一個大象表演場。那時表演還沒開始,有一個人推著車子,吆喝著:「十塊錢一捆,大象食物!」我付錢買了一捆,一看,啊?原來是甘蔗,我一直以為大象喜歡吃香蕉呢,原來它也喜歡吃甘蔗啊!
大象一看見管理員把甘蔗給我,就把鼻子直直地伸向我,始終不肯搖動一下,我摸了一個它的鼻子,我發現這時它的鼻子好堅硬啊,根本不象我前面想的那麼軟。它用鼻子一直指著我,好象在問我要甘蔗一樣。我給它甘蔗的時候,它迫不及待地用鼻子接過來,象怕我反悔似的,我都差點被它帶過去。它把甘蔗向下面卷到自己嘴巴裡面,又象鞭子一樣,「啪」地甩過來,向我要第二根,我就一根一根地喂給它。
㈤ 關於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的好詞好句
好詞
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循循善誘,端莊,任勞任怨,勤勞
好句
她那飽滿風霜的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一雙大大的眼睛常常閃耀出和善的光澤,給人一種慈祥朴實的感覺。
㈥ 媳婦孝敬公婆好詞 好句
孝和敬是二方面:孝順要從服從、關心、照顧等方面講出事實,尊敬要內從理解、習慣、代容溝等方面講出事實,不要編故事,要講自己最熟悉和最常做的事。從大的方面講民族文化、傳統,從小的方面講家庭和睦。還要擺出許多鄰里佐證以及朋友的支持等等。
媳婦來到你家,肯定有很多 不習慣的地方,你可以先讓你媽媽對她好一點,人就是這樣的,是相互的。婆婆對媳婦好了,媳婦沒理由不對婆婆好。
㈦ 孝順 好詞好句
我家有隻小白狗,它渾身長著雪白的毛,摸上去軟綿綿的,像穿著一件干凈的白毛衣;一對大眼睛咕碌碌直轉,彷彿兩顆黑寶石;頭頂上長著對小耳朵,鼻子扁扁的,上面常常很濕潤,奶奶說那是小狗健康的表現;尖尖的尾巴十分靈活,常常不停地左右搖晃,但是如果你弄痛了小白狗,它就會「汪汪汪」地叫,尾巴也夾在兩腿間,真有點像書上說的「夾著尾巴逃跑」。我最喜歡看小白狗吃食了。一天,我拿了一塊肉。小白狗看見了,圍著我直轉。我把肉向上一拋,小白狗縱身一躍,張開嘴巴一咬就准,然後它用前腳把肉按住,用牙一點一點地撕,吃得真是津津有味,一會兒就下了肚。吃完後,它還用舌頭舔舔嘴巴,彷彿在回味剛才的美餐 ,你也可以投稿
小白狗睡覺也很有意思。天氣暖和時,小白狗很愛趴在地上睡,前腳向前伸著,後腿向後伸,或是四腳朝著同一方向舒服地躺著。冬天來了,小白狗怕冷了,它把頭緊緊地埋在腿間,蜷著身子呼呼大睡,。小白狗如果開心的話,還會四腳朝天睡,肚子隨著呼吸一鼓一鼓的。小白狗覺睡醒了,還會伸懶腰。它把前腳伸得長長的,再吸上一口氣,把身子一拱,可愛極了。
媽媽有時坐在客廳織毛衣,一不小心,毛線團滾到了地上,小白狗耳朵一動,就閃電般地沖過去,靈活的大眼睛不停地尋找。然後,身子一躍就把毛線團緊緊地按住,快活地玩了起來,它一會兒跳過來,一會兒蹦過去,一會兒把線團滾到左邊,一會兒把線團滾到右邊,還用前爪拍拍線團,像小孩子玩皮球一樣,真有意思!
小白狗不但可愛,還很聰明。有一天晚上,我們帶著小白狗一快兒散步。走著走著,忽然發現身後的小白狗不見了。它到底去哪裡了?這里這么多條路,小白狗會不會迷路了呢?我們連忙去找,可是,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我就想小白狗是不是被偷走了,或者是跑其他什麼地方去了,我和媽媽像熱鍋上的螞蟻,東跑跑,西跑跑,就是沒看到小白狗的蹤影。最後,我們也找累了。爸爸說:「我們回家吧!」一路上,我難過極了,一直在想著小白狗的事,一句話都不想說。當我走到樓梯口時,「汪汪汪」,隱隱約約傳來小狗的叫聲。「會不會是我們家的小白狗呢?」我這樣想著,三步並著兩步,飛快地沖上樓梯,小白狗果然在那裡恭候多時了,看見我們回來了,小白狗立即把尾巴搖來搖去,「啊!小白狗!」我愉快地叫著,一把抱起小白狗,心裡可高興了。
我真喜歡這既可愛又聰明的小白狗啊
㈧ 描寫孝順好詞好句大全
1、大孝無痕。有一種愛,很小。孝,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愛在細微處,一杯水、一張相、一個電話、一個叮嚀、便是生活里點滴愛的流淌……孝,貴在恆,敬茶九九茶意濃,理發廿載情更醇,愛像溪水綿綿不絕,不管四季變遷時空更迭,孝心當如空際月亮,將淡淡清輝灑向父母,生生不息!
2、孝子愛日孝子慈孫孝子順孫孝子賢孫衣冠梟獍移孝為忠移孝作忠迎門請盜
3、你,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4、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5、割股療親割股之心割骨療親雞骨支床老萊娛親母慈子孝逆臣賊子逆子賊臣
6、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7、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就是教育我們要盡到做子女的責任,好好的孝敬父母,不要成為後人恥笑的對象。
8、先意承指先意承志先意希旨鴞鳥生翼小受大走孝思不匱孝悌力田孝悌忠信
9、忠孝兩全拽布披麻拽布拖麻子孝父慈
10、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
11、「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12、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㈨ 有沒有關於孝順父母的好詞好句 最好是詩句 或名人名言的
成語:
孝子賢孫/忠孝兩全/移孝為忠/孝子愛日/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披麻帶孝/忠孝節義/
故事: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