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諷刺不孝子的詩句有哪些 諷刺那些不孝子的句子
1、「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釋義: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勸孝歌》節選
清末:徐熙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釋義:辛苦勤勞的工作,孩子已經十五六歲。
孩子聰明擔心他勞累,孩子愚鈍擔心他將來。
有好的行為要表揚他,有過失要批評教育他。
兒子長大外出沒有回來,靠在門前不分晝夜的等待。
兒子外出千里之遠,心中的思念也跟隨千里。
孝順是應該的,不孝順連禽獸都不如。
4、《勸孝歌》節選
作者:徐熙孝
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畜。慈鳥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孝竹體寒暑,慈枝顧本末。
釋義: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5、「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猶虧豈是人。」
《安溪勸農詩·勸孝養》
宋代:陳宓
父母辛勤養汝身,直須五鼎奉雙親。
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猶虧豈是人。
釋義:父母辛勤勞動來養育你,應該盡全力侍奉父母。
有田地卻不勤勞耕作,那愧對於做為一個人。
② 諷刺不孝順父母的詩句
別老母
朝代:清代
作者:黃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回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答
蓼莪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③ 關於孝順的圖片
給我QQ傳個給你
④ 諷刺人不孝的句子
1、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2、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3、父不慈則子不孝。
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5、最大的悲哀是父母跟著受委屈,女兒不孝。
6、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7、不孝順的女兒,必然是難以駕馭的妻子。
8、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9、他很孝順,只孝下,不孝上。
10、孩子是母親的支柱,不能做不孝子女。
11、兒子死在老子前面,便是不孝!
12、對於不忠不孝之人有什麼自尊可言?可笑!
13、愛情是生活最不孝的孩子,可他畢竟是生活的孩子。
14、老人健康,兒女福;兒女不孝,蒼天報!
15、沒有不忠不孝的佛,沒有不仁不義的神。
1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17、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18、我可以是個不孝順的兒子,但我不能做一個薄情的男人。
19、父母生而不孝。既死,則焚香貢果,是益大不孝也。
20、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拿什麼讓我們相信?
21、生者父母,若才者不孝,智者冷心,歸結起來,便是"惡心"!
22、不孝順的兒子到處都有,不愛惜自己子女的母親世所罕見。
23、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24、不孝子!」你不慈,別怪我不孝。」老子養大你已經仁至義盡。
⑤ 關於孝順父母的圖片!急!!
孝順父母不是用圖片的,而是行動
⑥ 諷刺不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一、不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1.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2.明騷易躲,暗賤難防。
3.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4.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5.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⑦ 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中諷刺那幾件事情
「老萊娛親」(又稱綵衣娛親)和「郭巨埋兒」這兩個故事,魯迅最反感並且加以諷刺。
魯迅先生當年曾在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里寫過一篇《二十四孝圖》,他點評過二十四孝圖,他說,有些故事可以勉強效仿,有些照著做,會有丟掉性命的危險,還有的,會讓人非常反感。
其中,他表示,「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他認為「老萊娛親」這個故事「這模樣,簡直是裝佯,侮辱了孩子」、「道學先生以為他白璧無瑕時,他卻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而「郭巨埋兒」他則認為「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
(7)諷刺孝順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二十四孝部分故事介紹:
1、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
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2、老萊娛親
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老萊子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歡心。為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子特地養了幾只美麗善鳴的鳥讓父母玩耍。
他自己也經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出動聽的叫聲。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著說:「這鳥聲真動聽!」老萊見父母臉上有笑容,心裡非常高興。
老萊子其實也不小了,也年過70。一次,父母看著兒子的花白頭發,嘆氣說:「連兒子都這么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長了。」
老萊害怕父母擔憂,想著法子讓父母高興。於是,專門做了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走路時裝著跳舞的樣子,父母看了樂呵呵的。一天,他為父母取漿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
他害怕父母傷心,故意裝著嬰兒啼哭的聲音,並在地上打滾。父母還真的以為老萊是故意跌倒打滾的,見他老也爬不起來,笑著說:「萊子真好玩啊,快起來吧。」
3、郭巨埋兒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
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⑧ 如何諷刺不孝順卻裝成一幅孝順的樣子
這個就是狼心狗肺了
心裡是一個壞傢伙
還要裝著不壞的樣子
實在是讓人惡心